爱耳日| 警惕!频繁掏耳朵,可能引发癌变?

2024-03-02 生活常识 关注公众号
    :掏耳十年,竟诱发外耳道癌变!全国爱耳日,专家揭示耳部健康真相
爱耳日| 快住手!经常掏耳朵,竟能出现癌变?    
爱耳日| 快住手!经常掏耳朵,竟能出现癌变?    近日,广州市民周先生因长期保持随手掏耳的习惯,持续近十年之久,最终导致左耳疼痛、流脓不止,就医后竟发现患上了罕见的“左外耳道鳞状细胞癌”。这一案例引起了广泛关注。所幸,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张宏征主任团队的专业治疗下,通过手术切除并辅以放化疗,周先生成功战胜了病魔,目前恢复状况良好。
    恰逢3月3日全国爱耳日之际,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于3月2日在门诊大厅举办了大型义诊活动,旨在提升公众对听力健康的重视。活动现场不仅提供了全面的听力筛查、耳聋诊断服务,还普及了防治听力障碍的相关知识,并特别设置了部分免费耳内镜检查及耳聋基因检测项目,切实帮助市民关注耳部健康,预防潜在风险。
    据张宏征主任介绍,周先生的病例警示我们,看似平常的挖耳习惯实则可能成为外耳道癌的诱因。长期频繁地刺激外耳道表皮,易引发皮肤渗出,恶性循环下形成新生物,进而诱发外耳道癌。这种癌症虽然在临床上不算常见,但因其初期症状与外耳道炎或中耳炎相似,如耳流脓、耳痛、听力下降、耳鸣等,故极易造成漏诊和误诊,往往到确诊时已属局部晚期。
    值得注意的是,外耳道癌的发生与多种高危因素相关,包括习惯性挖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外耳道炎的长期存在,以及电离辐射、遗传因素以及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等。因此,日常生活中如何正确清洁耳道显得尤为重要。
    对此,张宏征主任强调,耳道无需过度清理,以免刺激引发感染,甚至可能导致炎症乃至癌变。对于年轻人而言,耳道通常具备自我清洁能力,只有当出现油性耵聍结块、感到耳闷听力下降时才需适度清理。他建议,居家清洁耳道应在明亮环境下,使用可视辅助器械轻柔操作,避免使用尖锐工具深入耳道,防止将耵聍或其他分泌物推向鼓膜表面。若遇耳道堵塞严重且自行清理困难的情况,切勿强行掏挖,应立即前往医院寻求专业治疗。
    总之,周先生的案例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爱护耳朵、科学护理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耳部卫生习惯,定期进行专业检查,才能有效防范诸如外耳道癌这样的健康隐患,确保我们的听力健康不受侵害。

上一篇:菲律宾围住黄岩岛准备强冲,中国强援一到,反过来包了菲律宾饺子
下一篇:女性上了岁数,突然变得爱打呼噜,导致4大问题,啥原因?
更多更酷的内容分享
猜你感兴趣
为什么要医生说不要频繁掏耳朵?警惕「癌」起的风险!

为什么要医生说不要频繁掏耳朵?警惕「癌」起的风险!

本文主要探讨了耳屎作为人体自然防护的一种“好东西”的特性及其对人类听力健康的益处。掏耳朵成为许多人生活中的一大乐趣,但实际上这对耳道和听力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本文从三个方面解析了耳垢为何被称为“好东西”,即保护外耳道皮肤、降低炎症发生率以及防止噪音对听力造成损害。此外,文章还指出过度清理耳垢可能导致的并发症,如外耳道湿疹等,并提醒读者在采取掏耳朵行为时要适度,并正确处理耳垢。

生活常识 07.09
老人爱掏耳朵,谨防炎症隐患。

老人爱掏耳朵,谨防炎症隐患。

老人挖耳屎习惯不健康,可能导致耳朵发炎、流液。耳屎对耳朵有保护作用,频繁掏耳朵会破坏这道防线,导致细菌侵入引发炎症,严重时听力下降。建议不要自己掏耳朵,避免耳屎越长越多,影响耳朵的自我清洁功能。若耳朵进水,可以单脚跳或自然风干。

中老年养生 02.27
男子常用挖耳勺掏耳朵,十年后竟患上耳道癌。

男子常用挖耳勺掏耳朵,十年后竟患上耳道癌。

经常掏耳朵的周先生因左耳痛、耳流脓去医院就诊,被诊断为罕见的外耳道癌。专家提醒人们要适度清洁耳道,避免使用尖锐硬质器具长期刺激耳道。3月3日全国爱耳日,珠江医院举行义诊活动,普及听力障碍防治知识,并提供部分免费检查和检测服务。

生活常识 03.03
医生建议我们别动耳朵,可能会有危险。癌就要来了!

医生建议我们别动耳朵,可能会有危险。癌就要来了!

李阿姨挖耳朵16年,后出现听力下降,被诊断为外耳道鳞癌,术后医生告诫不宜掏耳朵。

生活常识 03.25
江河冰源:探索冬季江源冰川 - 冰川变薄带来的生态问题和应对策略

江河冰源:探索冬季江源冰川 - 冰川变薄带来的生态问题和应对策略

都没有成功。科考队只能继续等待机会。 总之,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长江源区的冬克玛底冰川正在经历一场严峻的挑战。冰川的厚度正在减薄,变得更加脆弱,这将增加我国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尽管如此,科学家们并没有放弃,他们将继续努力保护冰川,并为未来的气候变化研究和区域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生活常识 09.14
填补空白!特应性皮炎治疗领域首个‘中国新药’上市

填补空白!特应性皮炎治疗领域首个‘中国新药’上市

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特应性皮炎生物制剂获批上市,该药以IL-4Ra为靶点,通过阻断IL-4和IL-13与IL-4Ra受体的结合,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症状。这是特应性皮炎治疗领域的第一个“中国新药”,将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选择。司普奇拜单抗III期临床研究在国内已完成,结果显示其疗效显著。

生活常识 09.14
专家建议:控制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预防,别忽视慢阻肺被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专家建议:控制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预防,别忽视慢阻肺被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国家卫生健康委宣布将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提高5元,达到94元,这是为了扩大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农村妇女“两癌”检查等项目的覆盖面,以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威胁。 官方理由是,慢阻肺病是我国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同时也是仅次于高血压、糖尿病的第三大常见慢性病。在过去的两年中,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资金已经增加了许多,但是仍然不能满足广大民众对于慢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需求。 随着政策的推进,预计未来几年内,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相关服务项目得以开展,并且与慢性病防控紧密结合,共同保护人民健康。

生活常识 09.13
警惕这些身体异味可能预示着健康问题,请重视与处理

警惕这些身体异味可能预示着健康问题,请重视与处理

许多人认为体臭是因为不注意卫生导致的,但如果你家中有糖尿病患者或者胃肠道疾病患者,你可能会闻到烂苹果、酸臭、氨臭或腐败味。这些都是身体发出的不友好的异味,可能提示着身体出现了疾病。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并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

生活常识 09.13
解读口腔溃疡:是缺乏维生素还是压力过大导致的?

解读口腔溃疡:是缺乏维生素还是压力过大导致的?

口腔溃疡多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压力、口腔卫生不良、维生素B2或C缺乏、过度使用化学物质等。点击链接了解更多详情:https://www.cns.nist.gov/air/aquarius/syndromes/recent-news/flu-like-zoster-epidemic-Epstein-Barr-virus-what-is-it-and-how-to-get-help

生活常识 09.13
吉利德提前揭秘:HIV预防新药临床数据公布,有效率近100%

吉利德提前揭秘:HIV预防新药临床数据公布,有效率近100%

吉利德新药 Lenacapavir 的 HIV 暴露前预防药物表现优异,成功率高达 99.9%,且患者发病率较低。在中国艾滋病治疗药物生产商艾迪药业股价暴跌,部分原因是对该药品的消息和股价波动表示担忧。同时,我国目前已有其他口服抗 HIV 新药上市,但 HIV 新患人群数量仍未发生明显变化。这一消息引发了业界的关注和讨论。

生活常识 09.13
有效回应:孩子不想上学的应对策略

有效回应:孩子不想上学的应对策略

只是暂时不想去上学,可能是因为新的学习环境对他产生了挑战或者在长假后感到压力较大。家长应该理解并接纳孩子的这种感觉,而不是一味的强制他们接受上学会有什么后果。家长可以尝试跟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并鼓励他们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建立良好的知识体系。同时,如果孩子的焦虑情绪持续存在且影响到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家长应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在这个过程中,家庭的支持和关爱也是很重要的,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关心和关注,让他们感受到被爱的感觉。

生活常识 09.13
杜绝肝癌发生:三大风险因素的解析

杜绝肝癌发生:三大风险因素的解析

请你多多注意!只有真正认识并远离这些潜在威胁,才能有效地预防肝癌的发生。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请务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定期进行体检,尽早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创健康美好的未来!

生活常识 09.13
如此饮食习惯,血管易硬化?再不敢随便乱吃,网络热门文章提醒你

如此饮食习惯,血管易硬化?再不敢随便乱吃,网络热门文章提醒你

偶尔间歇性高脂饮食可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年轻人过早患心血管疾病风险更高。英国剑桥大学研究发现,年轻时高血脂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研究表明,早期斑块可能来源于持续高血脂问题。动脉硬化始于青少年时期,初期光滑无脂沉积,随着年龄增长,血脂沉积成为主要障碍,血管可能会逐渐变得难以保持正常功能。因此,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预防高血脂尤为重要。

生活常识 09.13
智能筛选:深度解析,番茄红素是否真的是智商税

智能筛选:深度解析,番茄红素是否真的是智商税

避免食用富含番茄红素的食物;由于人体无法自行合成番茄红素,应在医生指导下适量补充;在服用番茄红素时应注意遵循医嘱,不可擅自滥用;番茄红素具有抗氧化、预防前列腺疾病、保护皮肤、心脏血管健康、增强免疫力、保护视力等多种功效和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如腹泻、恶心、呕吐等。因此,在使用前需了解并控制好自己的耐受性。

生活常识 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