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如何长寿?60岁以上必补的营养清单,一看就懂!

2024-02-25 中老年养生 关注公众号
    一、"老来瘦"不等同于“长寿秘诀”
60岁以上老年人要想长寿,要多注意补充哪些营养?一次性讲清楚了    在不少老年人观念中,流传着“千金难买老来瘦”的说法。他们为了控制诸如三高等慢性疾病,往往会选择素食为主的饮食方式以维持体重。然而,“老来瘦”是否真的意味着更健康呢?答案并非如此绝对。实际上,老年人过瘦可能伴随免疫力下降、易疲劳、脾胃功能欠佳等一系列健康问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肌肉减少症,这种病症表现为全身肌肉总量持续减少,肌肉力量减弱,生理功能衰退,并通常伴有易跌倒、行走缓慢、虚弱无力、四肢纤细等症状。一旦老人患上肌少症,其身体应对各种状况的能力将大打折扣,极有可能面临跌倒骨折、肌肉萎缩以及寿命缩短的风险。
60岁以上老年人要想长寿,要多注意补充哪些营养?一次性讲清楚了    相反,若老年人身上拥有适度的肌肉量,则能收获诸多益处:
60岁以上老年人要想长寿,要多注意补充哪些营养?一次性讲清楚了    1. 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有研究表明,中年时期骨骼肌质量较高的人群,相较于骨骼肌质量最低的群体,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可降低81%,且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率也相对较低。
60岁以上老年人要想长寿,要多注意补充哪些营养?一次性讲清楚了    2. 减少死亡风险:《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一项研究指出,每周进行半小时至一小时的肌肉强化训练,可以显著降低死亡风险。
60岁以上老年人要想长寿,要多注意补充哪些营养?一次性讲清楚了    3. 预防骨折:通过肌肉力量训练,能够有效保护骨骼,预防骨折发生。
60岁以上老年人要想长寿,要多注意补充哪些营养?一次性讲清楚了    4. 提高对抗疾病能力:《柳叶刀》的研究结果显示,癌症患者若肌肉质量偏低,则并发症更多、住院时间更长,生存率亦更低。
    二、“寿命密码”与体重关系揭秘,60岁后多少体重更利于长寿?
    那么,步入老年阶段,究竟是越瘦越好还是微胖更佳呢?明确的是,寿命与体重之间存在关联性。美国的一项对4576名受访者长达73年的追踪调查显示,寿命最长的人年轻时保持适中体型,老年时则呈现不瘦微胖的状态。对于老年人而言,最健康的体重指数应在25-29之间,计算方法是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同样地,中国疾控中心施小明团队的研究发现,对于老年人来说,最佳体重指数可能是轻度肥胖或超重。
    这意味着,60岁以后,微胖老人或许更具长寿优势。专家解释,随着年龄增长,人体机能会逐渐衰退,骨骼肌老化加速,微胖老人相对而言可能具备更强的免疫力。对于老年人来说,稳定的微胖状态较为理想,但如果体重出现忽胖忽瘦的现象,很可能是潜在疾病的预警信号,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
    三、60岁之后,三大营养素补充策略
    步入晚年,老人普遍存在代谢水平下降、体力活动减少、消化功能减退及食量减少等问题,因此老年人成为营养不良的高危人群。那么,60岁以后的老年朋友应重点补充哪些营养素以预防此类问题呢?
    1. 蛋白质:随着代谢能力的降低,老年人对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能力也会减弱,甚至可能出现蛋白质缺乏。摄入足够的蛋白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质量、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等。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表》,建议老年男性每天摄入65克蛋白质,老年女性则需摄入52克蛋白质。鸡肉、虾、豆制品、鱼肉等食物富含优质蛋白质。
    2. 膳食纤维:适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可以促进肠道蠕动,优化肠道环境,有效预防和缓解便秘,推荐每日摄入量为20-25克。
    3. 维生素D:维生素D的补充也不可忽视,其缺乏可能会引发肌少症。可通过食用肝脏、鱼肝油、蛋黄等食物获取维生素D。
    除了合理补充营养素外,适宜的运动同样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但需注意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运动强度。
    综上所述,老年人不应一味追求瘦削,过瘦可能导致免疫力低下并需警惕肌少症的发生。60岁之后,微胖体态或许是更为健康的标志,而体重的突然波动很可能预示着疾病的来临。因此,老年朋友们要注重补充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D,并结合适当运动,确保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上一篇:如何看待梅西关于香港之行惹众怒的最新回应?后续会如何发展?
下一篇:夫妻生活越多越长寿,还是越少越长寿?一个公式,给你明确的答案
更多更酷的内容分享
猜你感兴趣
30岁男士补肾法,简单易懂,一看就懂!

30岁男士补肾法,简单易懂,一看就懂!

30岁男人肾虚现象增多,推荐食补、运动和按摩等补肾方法。食补需根据肾阳虚和肾阴虚症状选择食材,如山药、黑豆等滋阴食物或羊肉、牛肉等壮阳食物。每周保持适量运动,如跑步、打球等有氧运动。按摩耳朵、脚底和腰部相关穴位可促进肾气生成和肾精分泌。同时保证清淡饮食和健康作息,克制欲望也很重要。

男性养生 03.13
欧洲研究揭示:60岁后,微胖老人更易长寿,瘦老人未必命长。

欧洲研究揭示:60岁后,微胖老人更易长寿,瘦老人未必命长。

瞿阿姨65岁,体型偏胖,喜欢吃肉。在一次广场舞队聚餐时,王姐调侃她“千金难买老来瘦”。这句话流传甚广,但其实片面。老年人健康不应只看胖瘦,有肌肉更重要,因为易发生肌少症。老年人应重视肌少症预防,保证饮食多样化,多吃蛋白质和维生素D食物,适量运动,保持适当体重。60岁以后,老人体重多少才健康?研究发现,体重与死亡率关系呈字母“U”形,曲线最低点为死亡率最低的体重值。

中老年养生 02.25
60岁后记性变差,是老年痴呆的预兆?一图详解,一看就懂!

60岁后记性变差,是老年痴呆的预兆?一图详解,一看就懂!

《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展现阿尔兹海默症患者世界,引发关注。健忘不等于老年痴呆,阿尔兹海默病发病率高且隐匿,需警惕8大危险信号。

中老年养生 02.25
老年人专属,营养配方,健康长寿。

老年人专属,营养配方,健康长寿。

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应选择易消化、粗细搭配的食物,以保证营养素的摄入。同时,适度体育活动有助于维持能量平衡和体重管理,预防慢性病。

中老年养生 03.03
老人眩晕,试试看中医的神奇疗法!

老人眩晕,试试看中医的神奇疗法!

中老年人眩晕常见,症状包括视物昏花、头晕站立不稳。中医认为病因可能为情志刺激导致的肝风内动。治疗方案根据具体体质和症状选择,如天麻钩藤饮或归脾汤等。肾虚也可能导致眩晕,需要滋补肾阴或肾阳。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中老年养生 03.04
养生七大法,老人乐享健康生活。

养生七大法,老人乐享健康生活。

老年人通过与儿童玩耍、培养爱好、保持良好心态、寻求生活乐趣、练习书法和交友等方式,可以保持身心健康,延年益寿。

中老年养生 03.04
老人大白话,养生护齿法

老人大白话,养生护齿法

专家称老人脱牙主因非年龄,龋齿和牙周病才是真正威胁。改善生活习惯、及时治疗口腔疾病,配合牙齿保健操,可有效保护牙齿健康。

中老年养生 03.04
老年人青春永驻的运动秘方

老年人青春永驻的运动秘方

东京医大老年人专科对比考核中,A组老人生理功能比实际年龄年轻10-20岁。他们坚持实行“抗衰老运动处方”,包括广播体操、排球运动、步行、曲伸运动和传球运动,从而保持机体敏感性、反应力、柔软性和光音感性等生理功能。

中老年养生 03.04
老年人动脑多,健康长寿更快乐。

老年人动脑多,健康长寿更快乐。

面对我国老龄社会的到来,老年痴呆症发病率逐年增高。医学专家建议老人应多动脑、多运动以预防,并强调调理饮食,摄入维生素B12和叶酸。尽管目前国际上对此病症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但中国传统医药方剂的研究或许能带来突破性进展。

中老年养生 03.04
冬季老人养生,饮食八大注意点

冬季老人养生,饮食八大注意点

老人养生备受关注,保持日常食物多样性以满足人体对全营养素的需要非常重要。老年人冬季最常见的营养问题与活动减少有关,应有“八忌”来预防相关疾病。专家建议以摄入足够的热量与蛋白质为主,肉蛋奶类优质蛋白质不应少于总量的60%。饮食习惯可以在童年形成,但并非不可改变。

中老年养生 03.04
老年人,蔬菜多吃,好处多多!

老年人,蔬菜多吃,好处多多!

专家指出,老人抗癌可多吃富含硫化合物、干扰素诱生剂、叶绿素、维生素C和多糖类物质的蔬菜,如葱、洋葱、大蒜、白菜、萝卜、胡萝卜等。同时,服用胡萝卜素制剂也能有效降低多种癌症的发病率。

中老年养生 03.04
冬季来临,老年人防流感,别忘提防肺炎。

冬季来临,老年人防流感,别忘提防肺炎。

专家警告,老年人流感易引发肺炎,病死率高。建议60岁以上老人,特别是慢性疾病患者,应同时接种流感和肺炎疫苗进行预防。肺炎疫苗每5年接种一次,多数健康老人只需接种一次。

中老年养生 03.04
守护银发智慧,抵御早衰挑战

守护银发智慧,抵御早衰挑战

德国医学家研究表明,常年吸烟会使脑组织呈现不同程度的萎缩,瘾君子易患老年痴呆症。这是因为长期吸烟可引起脑动脉硬化,日久导致大脑供血不足,神经细胞变性,继而发生脑萎缩。

中老年养生 03.04
误区一:老人血压高是正常老化,不用管。
纠错:高血压是一种疾病,需要及时防治。

误区二:吃药有副作用,能不吃就不吃。
纠错:遵医嘱用药,可控制血压,降低风险。

误区三:血压降得越快越好。
纠错:平稳降压,避免身体不适。

误区四:只要吃药就能控制血压,无需改变生活方式。
纠错: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等也是控压关键。

误区一:老人血压高是正常老化,不用管。 纠错:高血压是一种疾病,需要及时防治。 误区二:吃药有副作用,能不吃就不吃。 纠错:遵医嘱用药,可控制血压,降低风险。 误区三:血压降得越快越好。 纠错:平稳降压,避免身体不适。 误区四:只要吃药就能控制血压,无需改变生活方式。 纠错: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等也是控压关键。

全国1.3亿高血压患者中,对高血压的认识存在误区。包括认为降压药都是理想药、降压越快越低越好、血压降至正常就是治愈以及自我感觉良好就不需要治疗等。正确的方法是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并坚持治疗。

中老年养生 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