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姨因儿媳嫌弃其身上的老人味,不愿意让她带孙子,感到伤心并回老家。老人味是由于衰老、皮肤问题和疾病等原因造成的。
更年期后女性易患骨质疏松,老人需补充钙、维生素D、欧咪伽―3脂肪酸等营养素。推荐食物包括奶制品、花椰菜、杏仁、强化牛奶或麦片、胡桃、大豆等。同时应注意蛋白质和水分的摄入,并多吃水果和蔬菜。对维生素B12吸收力降低的老人可选择牛奶、肉类、鸡蛋等食物进行补充。
传统医学认为,肾气虚衰是人衰老主因。走路时用脚后跟刺激肾经穴位,可健身延寿。推荐前进后退法和散步交替法,运动中脉搏每分钟不超过110次为宜。
美国有线新闻网指出,辨别身体变化对健康的影响很重要。50岁后应每2年检查眼睛;听力下降、头皮出现不规则黑棕斑点、牙龈疾病等需警惕;一周吃两次鱼可降低心脏病风险;锻炼有助女性防乳腺癌;男性膝关节更易受损;骨折经历增加骨盆破裂危险;体重增加、糖尿病和家族史引发足部疾病;腰围超标威胁健康。
中医经络学说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穴位,脚底是各经络起止的汇聚处。充分开发这个“特区”的保健潜能,对预防某些疾病有一定益处。浴足养生、晒脚强体、摩脚美容和赤脚健美是脚部保健方法。
练习书法有助于身体内在功能调节,增强记忆能力,促进大脑活力。同时,书家在展纸挥毫之时,身体各部位得到锻炼,起到消除疲劳的作用。现代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练习书法能调节情绪,有益于心身健康,陶冶高尚品格与情操。
中国人喝粥的传统源远流长,上至皇帝崇尚喝粥,下至百姓讨饭者以施舍的“粥棚”乞粥活命。现在喝粥早已不是单单为了果腹,除了养生外,简直在中国形成了“粥文化”。清代着名医家王士雄在他的着作中称“粥为天下之第一补物”。现代研究指出,粥内含有多种酶,可以帮助消化,喝粥可以补充水分,避免血液黏稠,又容易产生饱腹感,有利减肥。
"健康路"并非适合所有人。因疾病导致步态不稳或下肢无力的病人,以及帕金森病、小脑平衡功能受损、脊髓型颈椎病、髋关节、膝关节病患者和长期卧床者等四类人不宜进行此类锻炼。练习时应穿软底鞋或赤足,踩踏鹅卵石路面要掌握时间和力度,避免受伤。路面以密且细小的鹅卵石为佳。
"老人健身晨练有风险,起床后需静养5-10分钟并进食后再进行。空腹晨练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甚至猝死。专家建议先喝一杯糖水或豆浆再锻炼,以确保安全。"
枕头高度有讲究,"高枕无忧"观点错误。医学提倡"低枕无病",最佳高度比平躺略高。枕芯材料可多样化,注意防虫。室温16-18℃对老年人和儿童适宜。提倡睡硬板床,席梦思床太软易使脊柱变形。床宜硬不宜软。
春天天气变化无常,对老年人健康构成威胁。为平安度过春季,建议老年人增强防病意识,预防中风等疾病,适度锻炼以增强免疫力,科学膳食保证营养摄入,注意防寒保暖,保持居室内空气新鲜和干燥。
沈阳市老年人健身展示大会开幕,400多名老年体育爱好者表演了《夕阳无限》团体健身操,观众多达2000人。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体育健身已进入老年人生活,全市老年健身队伍日益增多。为满足老年人展示健身活动的需求,推动老年人健身活动的普及,构建老年人健身服务体系,弘扬尊老爱老的社会风尚,沈阳市举办了首届老年人体育健身展示大会。大会设12个竞赛项目,历时两个月,参与人数超过万人。
冬季是进补和锻炼的好季节。中医认为冬季新陈代谢减慢,适宜进补以增强抵抗力。除了传统的养生方法如叩齿、干洗澡、揉腹、艾灸等,还可以通过食用白菜、银耳、木耳等食物滋益阴精,以及食用温热食物如糯米、狗肉等来保持健康。
老年人便秘常见,如何改善?饮水充足很重要,每天6-8杯,尤其清晨空腹温水刺激肠道。适宜运动如提肛、腹肌锻炼可助消化,但避免损伤。食物中膳食纤维是关键,粗粮、薯类、豆子、蔬菜、水果等都是好来源,建议每日食用量,并在血糖稳定时吃一个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