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激战(四),明英宗和王振该为惨败负责吗?

2024-03-01 民俗文化 关注公众号
    在当今的历史探讨中,一部分学者认为,如果没有朱祁镇和王振这一对“神队友”的联动,明朝军队不仅不会在土木堡遭受惨痛的失败,甚至有可能在与瓦剌的对抗中取得完胜。历史无法重演,但我们可以尝试换一个视角来推测这种可能性,深入探究当时明军是否具备足以扭转乾坤的战斗力。
土木堡之战(四),惨败真的是明英宗和王振的锅么    《明英宗实录·卷一百八十》记载了正统十四年七月十一日的战况:也先率部侵犯大同,在猫儿庄遭遇大同右参将吴浩率领的部队,激战半日后,吴浩壮烈牺牲,其部下溃散,尽管损失人数并不算庞大,但这场战役对明朝造成了极大的震动。
土木堡之战(四),惨败真的是明英宗和王振的锅么    四天后,面对严峻形势,英宗毅然决定御驾亲征。随后,七月十五日,宋瑛、井源、朱冕、石亨等一众将领率领四万精锐明军在阳和与也先展开决战,然而当日明军全军覆没,宋瑛与朱冕两位主将阵亡。尽管史书记载将此败归咎于监军太监郭敬,但真实原因恐怕并非如此简单。这支明军不仅是大同镇的精英力量,更是边疆守备的精锐之师,且参与作战的将领多是身经百战、熟悉蒙古战术的高级将领或勋贵,岂能听凭一个不太得势的太监摆布?阳和之战的失利关键在于,明军的实际战斗力逊色于瓦剌军,若无压倒性兵力优势,别说取胜,连自保都显得困难重重,这与朱祁镇和王振的关系其实并不大。
土木堡之战(四),惨败真的是明英宗和王振的锅么    此后,宣大地区的各级官员与将领纷纷意识到瓦剌发动的大规模入侵。证据显示,宣府镇以西的关隘堡垒纷纷弃守,收缩至宣化城进行固守,同样地,大同镇方面也放弃各堡垒,退守大同城。此举清晰表明,他们认为坚守坚城并等待朝廷援军是更为明智的选择。英宗派遣大军增援宣大,其实是基于明朝防御战略的必然抉择,只是他效仿父祖选择亲征,并未预见到自己会陷入宣大的防守困境。
土木堡之战(四),惨败真的是明英宗和王振的锅么    宣大地区采取的龟缩防御策略虽实现了自我保护,但也让宣府镇辖区暴露在瓦剌的威胁之下。瓦剌军队能够轻易侦察、穿越、布局并捕捉战机,最终成功网罗了英宗这位“大鱼”。
    那么,随英宗出征的京营援军战斗力又如何呢?七月十六日,英宗与王振率京营启程,当夜驻扎龙虎台时,大风吹动旌旗,旗角声竟引发兵营恐慌,士兵们误以为遭到瓦剌军袭击,一片混乱。究竟是风力过猛导致误会,还是京营明军自身战斗力堪忧,人们对此各有见解,但若真有瓦剌精骑突袭,恐怕将会重现张辽破孙权十万大军的经典战例。
    之后,京营抵达宣府镇城,但随行的大臣将领早已心灰意冷,纷纷劝谏英宗撤军回朝,然而英宗与王振坚决拒绝,并下令继续向大同进发。这番举动究竟是不明智的助攻,还是由于该支明军的精神气概根本不足以支撑一场大战?
    在前往大同的途中,大军偶遇一支百人规模的瓦剌侦骑,英宗先后派出成国公朱勇和三千营迎战,才勉强击退敌军。虽然这次胜利更多依赖于数量优势,但也暂时提振了明军士气,遗憾的是,这样的士气回升并未持久。
    抵达阳和后,十三天前在此惨败的明军尸横遍野,刚刚提振起来的士气再次跌入谷底,这反映出这支军队难以承受决战的压力。尽管英宗和王振被批评为眼高手低,成为也先的“神队友”,但明军战斗力孱弱的问题,并非仅由他们造成,即使换成其他人领导,结果可能并无二致。百年后,即便是威震四方的戚继光也曾险些在龙山被俘,不得不重新编练新军,足见问题之严重。
    到达大同后,英宗和王振做出了那个饱受争议的决策——原本立志建功立业的他们,在面临实战压力后却又选择了撤退保命。据《明英宗实录·卷一百八十》记载,驻跸大同期间,王振一度欲北上,直至镇守太监郭敬秘密告知其可能正中瓦剌伏击,王振才开始感到恐惧,加上一路风雨交加,最终决定班师回朝。
    从后续事态发展及事实来看,郭敬所言不虚,也先确实计划诱使明军出塞并围歼之。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这支明军的实力令英宗和王振缺乏坚持下去的信心。
    大军撤退时面临两条路线选择:一是沿原路返回,经宣府、居庸关;二是向南绕道蔚州、紫荆关再返回京师。大同都督佥事郭登曾建议走紫荆关路线,但英宗并未采纳,而是选择了原路返回。坊间流传的说法是王振为了避免军队踩踏家乡蔚州的庄稼而故意选择原路,然而这个说法颇具讽刺意味。若王振真的在乎名声,何不在蔚州附近绕行十几里避开庄稼地?更何况,严令“践踏农田者斩”并十倍赔偿的做法更能赢得声誉。实际上,《明史》并未采信这一荒诞不经的说法,而是记录为英宗力排众议,选择原路返回。其背后原因可能是英宗仍抱有雄心壮志,希望在撤退过程中寻机与也先决战,却忽视了也先的决心以及两军之间悬殊的战斗力差距。
    撤退过程中,英宗失去了宣大地区明军的支持与配合,而且当地地形利于瓦剌骑兵行动。英宗率军东返不久,也先便展开了精密布局,他首先围攻大同,目的并非攻陷,而是消耗大同镇军队,使其无法支援英宗的远征军。八月七日,也先部追上东归的英宗,并尾随集结,待英宗率军越过宣府镇城后,这支明军已无处可逃。十二日,瓦剌军对远征军发起攻击。
    英宗下令大军原地扎营,并派遣恭顺侯吴克忠作为后卫,吴克忠英勇奋战直至牺牲,其弟吴克勤及其麾下一万余人亦多半伤亡。随后,英宗又令成国公朱勇、永顺伯薛绶率领四万精锐迎战,结果二人战死,全军溃败。一日之内,远征军中的悍将与精锐几乎损失殆尽。
    绝望之下,英宗带领残部踏上逃亡之路。14日,远征军在土木堡扎营时再度遭遇瓦剌军追击,缺水加剧了军队的绝望情绪,仅仅一天时间,明军就自行崩溃,其悲惨结局就此注定。面对两军之间压倒性的实力差距,我们不禁要问,这真的是朱祁镇和王振所能左右的吗?或许,他们的存在,正是为了掩盖明军的虚弱本质,同时也是这场历史悲剧的背锅人选。

上一篇:外媒抢先实测Sora:视频大翻车惨不忍睹,动物变形速度还巨慢
下一篇:周鸿祎首堂免费AI课:2024年会是大模型场景应用元年
更多更酷的内容分享
猜你感兴趣
土木堡激战再起,明蒙兵力各有多少?

土木堡激战再起,明蒙兵力各有多少?

土木堡之战中,明英宗率领的明军数量存在争议。《否泰录》记载为“官军私属共五十余万人”,而亲历者李贤在《古穰杂录》中称“明军二十余万人”。考虑到当时可供调遣的京畿军队数量及非战斗性减员,实际兵力可能远低于五十万。这场战役揭示了明朝军事制度的问题和逃军现象对战斗力的影响。

民俗文化 02.24
明英宗之败:明军与瓦刺的交战实况及其后果

明英宗之败:明军与瓦刺的交战实况及其后果

造成破坏。因此,他要求元帅们速速返回,不要离开太行山以避免触发民变。这导致明英宗开始怀疑士兵们的忠诚,并命令将兵马调回京城。最后,这支疲惫不堪的部队在八月一日终于到达了京城,明英宗亲自接见了他们,感慨万千。 总结:明英宗在军事行动中的仓促决策和过于依赖高级官员的行为,导致了他的失败。同时,他也低估了瓦剌的实力,以及他们对长城边塞的控制能力。此外,他也缺乏对士兵忠诚度的了解和教育,这也是他最终失败的原因之一。

民俗文化 08.18
土木堡激战(三),为何宣府防线难挡蒙古铁骑?

土木堡激战(三),为何宣府防线难挡蒙古铁骑?

宣府在明朝初期并未被视为军事重镇,其战略价值不高,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并非明、蒙双方争夺的重点区,且缺乏地理优势和前朝防御工事。然而,在洪武二十六年,为加强大同和燕京的防御,明廷增设了十个卫,其中包括宣府左右卫,并册封十九子朱橞为谷王,藩地设在宣府。

民俗文化 03.02
土木堡之战(五):叫门天子如何为京师保卫战另类出力?

土木堡之战(五):叫门天子如何为京师保卫战另类出力?

土木堡之战后,瓦剌的也先带着明朝英宗,在宣大地区徘徊并试图让城内明军打开城门迎驾。尽管英宗配合,但宣府和大同的守军均拒绝开门,并通过送信等方式确认皇帝在也先军中的事实。最终,他们凑集钱财送给也先,但郭登仍拒

民俗文化 03.04
法国历史上,铁面人的真正身份:挑战权威的网络资料库为您揭示

法国历史上,铁面人的真正身份:挑战权威的网络资料库为您揭示

铁面人,1789年7月14日在巴黎自由女神像前被执行绞刑,并成为法国历史上最神秘的人物之一。他在巴士底狱度过了漫长的监狱生涯,被锁在六千四百三十八九号牢房。然而铁面人在狱中留下了著名的文字:“铁面人”并用刀刻在餐盘背后,表明他的身份非常重要。据记录显示,铁面人刚到岛上的时候,狱长为他做了饭菜并送到了牢房。但铁面人用刀在餐盘背后刻下了几个字后将餐盘丢下。铁面人的身份信息极为敏感,他曾是军事官员的座驾。他曾在狱中配备图书、书籍、文具等设施,并可以随意穿着囚服,可以接受王室贵族的重要人物的探访。然而铁面人去世很突然,并且没有任何预兆。当时教廷规定人死后要涂抹圣油,而路易十四也禁止了这一行为。铁面人在监狱最后一个月去世。

民俗文化 11.22
辽阔北国,盛唐繁华——来自塞北的传奇之旅

辽阔北国,盛唐繁华——来自塞北的传奇之旅

辽王朝崛起,曾与北宋并立百年。在北宋余晖下,耶律阿保机建立联盟,锐意进取,成为契丹族统治者的明君。但在五代十国时期,北方草原上的雄鹰啼声嘹亮,耶律阿保机面临抉择,能否实现宏图霸业,令人瞩目。

民俗文化 11.22
全方位解析:为何我们会经常生气?如何应对和解决生气情绪?

全方位解析:为何我们会经常生气?如何应对和解决生气情绪?

生气。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很容易将别人的行动误解为对我们行为的羞辱或冒犯,从而导致愤怒。然而,我们应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理解他人可能面临的困难和考虑,而不是只关注我们自身的感受和利益。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宽容和理解他人,以便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民俗文化 11.22
小雪来临:告诉你预示什么? 2025年春节天气真的冷吗?

小雪来临:告诉你预示什么? 2025年春节天气真的冷吗?

民对小雪有着特殊的情感寄托。这句俗语“就怕小雪不封地”实际是表达农民对于农业生产的一种期许,寓意着即使小雪降临也要尽最大的努力保护农田,因为一旦天气太冷,土地就无法保存水分,就会造成农作物受损,甚至颗粒无收。这种情感无疑对当时的农业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也成为了人们口中的笑谈。

民俗文化 11.22
1. 40韵深情,解析两人的生死之交——揭秘史上最深沉的友谊
2. 32字古诗词,揭示二人心中那份至深无比的友情
3. 7言小诗,尽述一对生死与共的朋友间的真挚情感
4. 8句淡雅古诗,颂扬他们间的如水般深情厚谊
5. 16字绝句,展现了两颗心如铁一般坚定的友谊

1. 40韵深情,解析两人的生死之交——揭秘史上最深沉的友谊 2. 32字古诗词,揭示二人心中那份至深无比的友情 3. 7言小诗,尽述一对生死与共的朋友间的真挚情感 4. 8句淡雅古诗,颂扬他们间的如水般深情厚谊 5. 16字绝句,展现了两颗心如铁一般坚定的友谊

诗《送薛涛归江东》,诗中的“忆元九”一句也表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 摘要: 唐朝诗人白居易和元稹在世的时候,两人因志趣相投而成为同乡好友。由于政见不合,元稹被贬至梓潼审理案件,而白居易留在长安继续工作。虽然两人未能常常相见,但他们之间的友情依然深厚。一天,白居易与元稹在郊外饮酒赏花,同时思念起了元稹。在宴会上,白居易写了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元稹的深深怀念之情。此诗语言朴素浅显,情感真挚,表达了他们深厚的友情。

民俗文化 11.22
冬季时尚必备:卫裤的穿衣潮流

冬季时尚必备:卫裤的穿衣潮流

目前最流行的裤子之一是宽松休闲的卫裤,不论是穿着与卫衣还是大衣,都有不同的穿搭方案,既时尚又实用。九分束脚裤以其独特的设计,可以让腿部线条更加流畅,适合小个子和微胖女生。此外,也可以选择皮衣和卫裤的组合,呈现出洒脱帅气的风格。

民俗文化 11.22
小雪期间的风俗习惯:老话解读与注意事项

小雪期间的风俗习惯:老话解读与注意事项

小雪节气是中国农历第二十个节气,此时全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寒冷天气。古人将其分为三候:第一候虹藏不见,天气渐冷,地气上升;第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人们需要注意保暖;第三候闭塞而成冬,此时气候严寒,万物失去生机。民间有“小雪三不做”的说法,即在这个节气里不宜做的事有:不露寒衣、不紧闭门窗和不熬夜。此外,还有腌菜、吃糍粑、晒鱼干和酿酒等活动。

民俗文化 11.22
车臣和乌克兰,是俄国必须要搞定的对象?北高加索和乌克兰太重要

车臣和乌克兰,是俄国必须要搞定的对象?北高加索和乌克兰太重要

1654年,哥萨克公国选择背弃波兰,与沙俄合并,成为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从此,乌克兰被分为两个国家:乌克兰东部由俄罗斯统治,乌克兰西部则属于沙皇俄国。不过,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乌克兰独立,并在1922年加入苏联。乌克兰的地理位置使其在农耕带上占据了重要地位,被誉为世界上粮食产量最高的地区之一。同时,乌克兰的历史也是一部向外扩张的历史,从18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乌克兰被瓜分,其中大部分地区成为沙皇俄国的领土。然而,1954年,苏联将克里米亚送给了乌克兰,这让乌克兰开始考虑与其他国家建立联盟。尽管乌克兰渴望独立,但目前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联盟。

民俗文化 11.22
夫妻之间的因果:深入解析,值得一看的经典文章

夫妻之间的因果:深入解析,值得一看的经典文章

活中,丈夫有时会因为工作的压力而忽视了家人的感受。但是,妻子的陪伴和关心,让丈夫感到温暖和慰藉。夫妻之间的感情并不是简单的情感纠葛,而是互相理解和包容的结果。通过互相扶持和信任,夫妻们可以共同度过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让爱情变得更加坚固。在夫妻关系中,最重要的是理解和支持对方,而不是只关注自己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让婚姻更加稳定,让彼此的感情更加深厚。

民俗文化 11.22
石钟山:《收获长篇小说2024秋卷》新书发布,易小荷、孙颙与刘子超三位作者合著!

石钟山:《收获长篇小说2024秋卷》新书发布,易小荷、孙颙与刘子超三位作者合著!

石钟山:描述了一位中共地下党员使用一生坚守机密的故事;《一世机密》:讲述了苏南牺牲后,由苏北接手潜伏重庆任务的故事。 易小荷:“底层女性三部曲”的第二部,《世界尽头》:以十年时间为线索,描绘了彝族姑娘苦惹作的生活,揭示了苦难背后的生命力和爱的力量;孙颙:《两间》:讲述戊戌变法失败后的人物故事,展现了一段动荡的历史时期。

民俗文化 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