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上了年纪后,往往会双眼昏花、牙齿脱落、行走艰难……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如果一味地烦恼也无济于事。今天39保健总结了老人散步应当注意的几个要点:
饭后不可立即散步
养生之道,古来有训:“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其实并不是让人们饭后立即去散步,而是在半个小时之后为宜。饭后食物停留在胃部,通过散步可以刺激肠胃运动,将胃气输送到脾,促进消化。《蠡海集》说:“脾、胃五行皆属于土,土壤只有耕种锄值才能生长粮食,不去管理耕锄就会成为荒地,而散步之于人体就像耕锄之于土地,只有运动才能显现生气。”
散步时不宜交谈
《遵生八笺》指出:“凡是散步的时候,不要与人交谈。如果想要说话,最好停下脚步,否则会消耗人体元气。”古人认为,人的身体内是存在真气的,散步时会动摇真气。因此,如果在散步时与人交谈,就会造成真气泄露,有害健康。现代医学研究也佐证了这一说法。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如果边走路边说话,腹部肌肉的活 动会明显减少,这也就预示着发生事故的风险将有所增加。由于说话和呼吸属大脑同一区域控制,走路时不停地说话,大脑就会“一心二用”。同时,中枢神经系统 由于信号传输中断,腹肌力量也会减弱,对脊椎的保护作用就会下降,使老人骨骼出现意外的几率增加。
散步意在养神
散步是一种随意自在、且行且停的状态。若是匆匆忙忙或者满怀心事,便失去了散步的意义。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一项新研究发现,散步能刺激大脑生长。研究者证实,一周进行3次强度足够的步行锻炼的话,大脑负责记忆的海马体体积会增长。正常情况下,大脑会随着年龄老化而萎缩。而每天散步可以使大脑保持清醒,令体内的气血动起来。
散步应量力而行
在风和日丽时,老人们约上三五好友,不仅能领略大自然的美景,还能放松心情、锻炼身体。值得注意的是,老人散步应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量力而行,以免在散步途中突发疾病而措手不及。散步过程中一旦出现疲劳、头晕等情况,应尽快找地方休息。每次散完步回家之后可喝一杯热水补充元气,靠在榻上闭目养神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