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菜导致高血压、癌症?老辈人常吃却少病,咋回事?

2024-02-25 中老年养生 关注公众号
    咸菜的爱与恨:致癌风险与健康隐患,为何老一辈人却能安然无恙?
高血压、癌症高发,是咸菜惹的祸?老一辈人经常吃为啥很少得病?    
高血压、癌症高发,是咸菜惹的祸?老一辈人经常吃为啥很少得病?    范叔一家在假期返乡探望母亲之际,受到了嫂嫂热情款待。她深感城里人或许久未品尝到家传秘制咸菜的滋味,便拿出自家珍藏的“瑰宝”,意在让亲人们回味乡土风味。不料,范叔见到咸菜后反应强烈,直言其可能诱发高血压甚至致癌,并要求嫂嫂将其撤下餐桌,令原本满心欢喜的嫂嫂尴尬不已,暗自思忖:“这城里生活几年,口味竟变得如此挑剔,咸菜都不屑一顾了。”
高血压、癌症高发,是咸菜惹的祸?老一辈人经常吃为啥很少得病?    
高血压、癌症高发,是咸菜惹的祸?老一辈人经常吃为啥很少得病?    咸菜,在许多人眼里是餐桌上的灵魂伴侣,但在另一部分人中却如洪水猛兽般避之不及。咸菜真的会成为高血压和癌症的“罪魁祸首”吗?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报告显示,我国每日新增癌症患者数量惊人,有人将此归咎于咸菜,而真相何在?
高血压、癌症高发,是咸菜惹的祸?老一辈人经常吃为啥很少得病?    
高血压、癌症高发,是咸菜惹的祸?老一辈人经常吃为啥很少得病?    咸菜内含有的亚硝酸盐确实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长期大量摄入咸菜,亚硝酸盐会在体内与胃蛋白分解物结合生成致癌物——亚硝胺,持续损伤胃黏膜,增加胃癌风险。同时,高盐咸菜也是高血压的重要诱因之一,过量盐分导致水钠潴留,血压升高,从而引发一系列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癌症高发,是咸菜惹的祸?老一辈人经常吃为啥很少得病?    
    据我国卫健委数据揭示,约55%的高血压病例与高盐饮食有关,《柳叶刀・全球健康》调查也显示,我国居民平均日盐摄入量远超推荐值,而这正是高血压、心脏病、中风等疾病的重大隐患。高血压对全身器官均构成威胁,可引发脑卒中、尿毒症等严重并发症,对生命安全造成极大挑战。
    
    尽管咸菜与健康风险密切相关,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成年人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g以内,特定人群更应减至5g以下。值得注意的是,癌症的发生并非仅由咸菜引起,还涉及遗传、基因、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
    
    面对老一辈人频繁食用咸菜却少有高血压、癌症的现象,其中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物质匮乏时期,咸菜为餐桌主要的盐分来源,且油脂及零食摄入有限;二是体力劳动强度大,出汗过程消耗大量盐分,不易超标;三是以粗粮为主食,作息规律,体内水钠平衡稳定,降低了患病风险。
    
    现代人若要吃咸菜,需遵循科学原则,降低健康风险。首先,选择腌制21天以上的咸菜,避免亚硝酸盐高峰期;其次,烹饪前浸泡咸菜,减少盐分,搭配新鲜蔬菜中和咸味;再者,严格控制咸菜摄入量,每次不超过50g为宜,每周食用不超过3次;最后,巧妙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以阻断亚硝胺形成。
    总结而言,对于普通人群,适量并合理食用咸菜通常不会带来过大健康风险,关键在于科学饮食、多样化摄入。而对于高血压患者、胃病患者、孕妇、婴幼儿以及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则应尽量避免食用咸菜,确保自身健康不受威胁。
    参考资料:
    [1] 《十多种肿瘤与“吃”密切相关,看完请注意避开!》. 健康时报. 2022-01-17
    [2] 《当今中国人最严重的4大死亡风险因素!很多人还不知道!》. 健康时报. 2019-07-17
    [3] 《咸菜、腊肉不能吃?会致癌?要想吃得放心,牢记这4点…》. 科普中国. 2021-12-09

上一篇:鲸类怎么尿尿的?如何收集它们的尿液?
下一篇:癌症是一种代谢疾病:Cell论文揭示精氨酸驱动代谢重编程促进肝癌生长
更多更酷的内容分享
猜你感兴趣
每日关注:高血压可能导致肾病?日常需留意这8项要点!远离肾病的关键

每日关注:高血压可能导致肾病?日常需留意这8项要点!远离肾病的关键

静脉炎、肾动脉狭窄、肾动脉硬化等因素引起的高血压。 一、高血压为何容易得肾病? 1. 高血压使肾脏血管承受过大的压力,血管壁逐渐增厚、硬化。 2. 血液供不应求导致肾脏细胞因缺血缺氧而受损,尤其肾小球和肾小管。 3. 高血压增加肾小球内的压力,加速肾小球基底膜的损伤和肾小管的病变。 4. 高血压还可能与其他代谢疾病并发,如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 5. 长期高血压可造成肾脏功能障碍和组织损伤。 6. 过高的血压会导致肾脏排尿量增加,增加肾脏负担。 二、如何预防或减缓高血压肾病的发展? 1. 严格控制血压,避免高血压的发生。 2. 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早发现问题并采取治疗措施。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 4. 减轻工作压力,适当放松心情。 5. 增加水分摄入,有助于排除体内毒素。 6. 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降低肾脏疾病风险。

生活常识 06.12
六种老人常见病,高血压等,按摩更适宜。

六种老人常见病,高血压等,按摩更适宜。

按摩对老年人疾病治疗有益,尤其适合体质虚弱、重病后康复期的老人。可调节大脑功能,降血压,治感冒,预防关节炎,改善偏瘫症状,缓解颈椎病和肩周炎等。

中老年养生 02.29
食物:一类看似美味实则可能导致癌症的食物劝大家少吃一点!

食物:一类看似美味实则可能导致癌症的食物劝大家少吃一点!

论的发展,人们对食物选择也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食物的质量和营养,而腌菜正是这类食品的一种。然而,人们对于腌菜的食用方式却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腌菜口感独特,让人难以抗拒;另一方面,腌菜的摄入量也存在问题。这是因为,腌菜不仅含有大量的盐分,还含有其他的有害物质。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我们可以尝试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或者选择低盐的腌菜。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变食用时间,减少一次性摄入量等方式,来帮助自己更好地管理饮食。

生活常识 10.18
警惕老年人的假性高血压症状

警惕老年人的假性高血压症状

高血压专家警告,老年人要小心“假性高血压”。这种病症的血压升高是由于测量方法的问题,而非实际血压。血管钙化可能导致血管僵硬度增高,引发假性高血压。若老人服用降压药后出现低血压症状,如手脚冰凉、头晕眼花,应警惕假性高血压可能已引起低血压状态。

中老年养生 02.26
老年人保健,慢慢来,适度即可。

老年人保健,慢慢来,适度即可。

文本概述:老年人需注意身体反常,包括气候、精神状态和步态异常。气候变化对老年人影响大,应提前预防。情绪不稳定易引发疾病,应放松精神。步态异常可能是病理现象,应及时就医。饮食要定时定量,避免暴食或过度节食。

中老年养生 03.04
五项适宜老年人的缺牙保健措施,简单易懂,一目了然。

五项适宜老年人的缺牙保健措施,简单易懂,一目了然。

老年人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问题影响咀嚼,应保持口腔清洁、补牙改善咀嚼、多食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易于咀嚼消化的食品,适量添加调料刺激味觉,保证蛋白质摄入以维护口腔健康。

中老年养生 03.04
冬季脑血管健康,预防疾病小贴士

冬季脑血管健康,预防疾病小贴士

冬季医院脑梗死患者增多。中老年人应合理搭配饮食,少食高脂食物,多食水果蔬菜,控制火锅调料,减少肥肉选择,增加饮水量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尤其睡前不应过度限水,注意起夜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中老年养生 03.04
老人如厕要小心,安全事项需谨记

老人如厕要小心,安全事项需谨记

老年人排便费力、困难,容易引发心脑血管意外、体位性低血压、骨关节障碍、痔疮和肛裂等隐患。建议使用润肠通便药、坐便器,并避免长时间蹲厕和吸烟。

中老年养生 03.04
老人防痴呆,电视勿久看

老人防痴呆,电视勿久看

美国研究发现,每天多看1小时电视会增加老年痴呆症危险1.3倍,而多参与社会和智力活动可降低发生危险。沉迷电视会减少外界刺激,导致大脑认知功能下降,应多进行交流和脑力锻炼以预防脑力衰退。

中老年养生 03.04
石榴常吃,老人心脏好。

石榴常吃,老人心脏好。

"新医学研究发现,常吃石榴能保护心脏,预防心脏病。石榴含有抗氧化剂和石榴酸,可阻止动脉粥样硬化,降低患心脏病风险。专家建议20岁起每天食用石榴或饮用石榴汁。注意石榴是酸性食物,不宜空腹食用,一天一个为宜。"

中老年养生 03.04
中老年妇女补钙,适度就刚刚好。

中老年妇女补钙,适度就刚刚好。

研究发现补钙对骨骼健康有益,但过量补钙可能不利健康。专家建议,补钙应针对膳食钙摄入不足者,每日补充500mg~600mg元素钙为宜。对于骨质疏松防治,健康生活方式和适量补充钙和维生素D仍是基本措施。

中老年养生 03.04
让老人更开朗,你了解方法吗?

让老人更开朗,你了解方法吗?

63岁的刘大妈被诊断为“心脏神经官能症”,但药物治疗无效。经过心理医生的诊断,她被确诊为老年抑郁症。老年抑郁症的症状往往以躯体不适为主,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病症。家庭矛盾、经济纠纷等是导致老年抑郁症的主要诱因。老年抑郁症需要早期预防、发现和治疗,家人应给予理解和支持。

中老年养生 03.04
老年人防痴呆,动脑筋活动多参与。

老年人防痴呆,动脑筋活动多参与。

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最新研究发现,经常参加智力活动有助推迟老年人出现记忆力衰退的现象,从而起到预防老年痴呆症的作用。研究人员对488名75岁至85岁的老年人进行了长达5年的跟踪研究,发现每周参加11次智力活动的老人能更好地保持记忆力,出现记忆力衰退的时间比每周只参加4次智力活动的老人推迟1.29年。

中老年养生 03.04
老人要警惕,用药不当易致病。

老人要警惕,用药不当易致病。

老年人常因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导致药源性疾病,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有关。专家建议,老年人应严格掌握用药原则,尽量少用或不用药,注意自我保健调节,治疗时抓住主要矛盾,并辅以非药物疗法,尽量采用口服药物治疗。

中老年养生 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