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人类什么时候会变老?到底多少岁才算老人?
在大众心目中,老年人并没有明确的概念,很多人都是通过“白发、步履蹒跚、弯腰驼背、牙齿脱落、慢病缠身、行动受限”等等肉眼可见的体表特征来划分中年和老年。
虽然身体上的特征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衰老的状态,确实可以用于区分老年人,但是用来定义“老年”就有点过于草率,缺乏严谨了。来看看医学界是如何看待老年人的。
一、老人的定义
调查发现,中国古代曾将50岁作为老年人的标志,而在西方发达国家,65岁以上才是老年人。这两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是不够准确。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类出生后不断发育,经过婴幼儿、儿童、少、青、中年,在20-40岁的时候,骨骼成长到最强状态。
不过在30岁时,人类也要面对骨关节退变的风险。度过40岁,人体骨质会走上“下坡路”,成骨细胞降低,破骨细胞增加,骨质流失会逐渐严重。
直到50岁,人体会开始出现全面衰老的迹象,激素水平、免疫功能、器官和组织功能等都会逐渐衰退,但是这种变化最终会在60岁才有显著的影响。
在这个阶段,外表也会更接近大众印象中的老人,年轻时留下的病灶、隐患也会蠢蠢欲动。也就是说50岁-60岁,人体就已经开始明显衰退,可以看作老年前兆。
世界卫生组织将60岁认定为老年人的分界点。另外,根据中国的法定退休年龄,女性55周岁,男性60周岁来看,将60岁以上的人群定义为老年人,更加准确。
二、上了60岁的老人,有4道坎等着你跨!
60岁对老年人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纪,民间就一直流传着“人到60百病生”、“60一到坎就到”等说法,医学研究也发现,60岁以上的老人确实会面临一些“坎”。
第一道坎:40-60岁骨骼
随着年龄增长,骨质持续下滑,骨质疏松的风险也与日倍增。医学调查显示,骨质疏松在国内50岁以上人群中病发率高达19.2%,其中女性病发率占32.1%,65岁以上老年女性病发率剧增至51.6%。
而骨密度检测在50岁以上人群中的知晓率仅7%,接受检测的只有3.7%。
第二道坎:50-70岁癌症
人体本身每时每刻都会因基因突变错误异常而产生癌细胞,只是免疫系统会及时清除这种异常,从而消除癌变风险。
此外,生活中人们可能接触到各种致癌因子,比如:空气污染、因职业暴露于石棉、化学制剂、辐射和放射因素等等。年龄越大,接触的几率就越大。还有烟、酒、熬夜、不良情绪等不良习惯也都会增加癌症风险。
而身体的衰老会降低免疫系统的防御力,导致自身基因突变积累,增加癌变风险。再加上致癌因子对人体的影响是非常持久的,有的致癌因子可以潜藏几年、十几年,甚至是数十年,而年轻时曾接触的致癌诱因也会因衰老增加风险。
50-70岁要警惕肺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前列腺癌,还有家族性遗传肿瘤。
第三道坎:50-80岁心脏病和脑卒中
全球排名前两位的死因分别是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中国卒中学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联合发布过一份《中国卒中报告2019》,数据指出:
2018年我在啊中国脑卒中死亡患者占居民总死亡人数的22.3%,达157万,占全球卒中死亡患者三分之一。
心、脑是人体内长年高负荷运转的两大器官,本身就可能存在长期的慢性损伤,而在各种不良习惯、不良饮食的作用下,心脑血管也面临这堵塞风险。
这种问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当人体机能衰退时,心脑功能的减退会给病灶可趁之机,因此一定要警惕。
第四道坎:70-90岁 痴呆关
调查发现,全球老年痴呆患者超过1800万,其中仅中国就达到500万,是全世界痴呆患者最多的国家。据人口数据简易计算,中国80岁以上人群,几乎每4个就有1个患上痴呆。
老年痴呆,医学上叫做阿尔茨海默症,这种病会随着年龄增长风险倍增,70-80岁病发风险最高。除了年龄,其发病风险还和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不良生活习惯等大有关系。
三、想要闯过这些关卡,请务必做好这4件事
纵观人的一生,一旦过了30-40岁,就会踏入关口,几乎是坎坎相连,步步危机,只有未雨绸缪,年轻时做好保养,降低风险,才可以真正地走向长寿。
1、做好2项检查:骨密度筛查和癌症筛查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医学部主任唐佩福教授介绍:临床上,骨密度筛查主要针对高危人群展开,如果发现自己有骨折、骨质疏松风险,或者怀疑骨质下降,就可以通过骨密度检查来排查风险。
骨质下降可以及时通过治疗和运动、饮食等多种方式改善,如果确诊骨质疏松,也可以进行系统治疗。而癌症筛查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检查项目,常规体检无法检查出癌症。
如果发现自己有癌症迹象或属于高危人群,最好定期进行癌症筛查,比如:胃镜、肠镜、血清标志物、核磁共振、MRI、CT等影像学检查等等。
2、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想要顺利度过人生的坎,就要提早预防,改善生活习惯,这样就可以降低疾病风险。首先要做的就是戒烟戒酒,规律作息,不要熬夜。
其次要注意饮食,营养搭配要合理,不要暴饮暴食,远离高糖、高脂、高热量食物。最后要坚持运动,每周3-5次有氧运动对身体有益。
3、积极用脑
人的大脑也遵循用进废退,平时多注意训练,可以通过数独游戏、思维锻炼、灵敏度训练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反应力、注意力,这样有助于保持大脑的健康状况,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老年痴呆风险。
4、远离不良情绪
科学研究发现,好心态能够对人体的免疫系统起到好的作用,让人在面对疾病风险时有更强的抵抗力。相反,不良情绪有可能引发心理疾病风险,还可能会增加疾病风险,甚至对肿瘤发展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
因此建议大家一定要远离不良情绪,保持好心态,在有心理压力时,可以通过旅游、音乐、冥想、运动等释放,也可以向朋友倾诉或者求助于心理医生。
衰老是人类无法避免的生命阶段,面对这件事,大家不必过分担忧,一定要理性对待。如果真的想要达到长寿,就要相信医学,做一些对预防疾病有益的事情,将健康放在第一位。
参考资料:
[1] 董宁,《加快步速、横着走……这样散步可提高骨密度》.人民网-中国妇女报.2021-04-15
[2] 何星辉,《专家呼吁重视骨密度筛查》.人民网-科技日报.2020-10-23
[3] 王涛博士,《哪些人容易得老年痴呆?日常养成这些习惯,帮助你远离老年痴呆!》.知乎-老年人话题.2021-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