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霸占广场、公园引发争议,生命在于运动还是静养?《英国医学杂志》研究显示,高强度运动对健康更有益,可降低全因死亡风险。国际期刊《自然・代谢》研究表明,有氧运动可帮助老年小鼠对抗身体老化,实现“逆生长”。运动带来五大抗衰优势:对抗血管老化、减慢心肺衰老、减慢大脑衰老、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增强免疫功能。建议多进行有氧锻炼,提高心肺耐力。
研究发现,每天进行4-5分钟剧烈的间歇性运动,能降低20%的总体癌症风险,并降低32%的运动相关癌症风险。适当运动确实有助于长寿!不过,静养也是重要的养生原则,修身养性并不矛盾。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还是动静结合。钟南山院士推荐快走、游泳和太极拳等运动预防疾病长寿两不误。
运动和静止,哪个更长寿?科学家们认为心率慢更长寿。长期适度运动的人心脏得到锻炼,静止状态下心率比正常人低,更长寿。过度运动可能影响肾功能、导致贫血和脱水。只有适度运动才能使人长寿。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研究发现,适度运动的人寿命更长。
1998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路易斯·伊格纳罗的研究发现,一氧化氮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揭示了规律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他的研究显示,一氧化氮可以扩张血管和抑制血栓形成,改善血液循环。缺乏一氧化氮可能导致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而补充一氧化氮可以预防和逆转这些疾病状态。不健康饮食和久坐生活方式与一氧化氮缺乏有关,而健康饮食和运动可以增加一氧化氮的产量和效果。伊格纳罗强调,规律运动可以稳定地产生足够的一氧化氮,保护身体免受心血管疾病和其他疾病的侵害。他本人也是自己理论的实践者,通过运动和健康饮食,恢复了正常体重并改善了健康指标。此外,他还建议多吃鱼、蔬菜、葡萄和全麦食品,少吃罐装和袋装食品,并坚持规律运动。美国密歇根医学院的一项为期14年的跟踪调查也证实了他的理论,结果显示保持规律运动可以使死亡率降低38%。
老人生活要慢,走路防跌跤,改变体位防头晕,进餐防噎食,排便防血压升高。
美国南卡罗来那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阿迈拉博士的研究报告显示,老年人身体变化可能是疾病信号,如精神状态改变、摔倒、头昏眼花、食欲减少、精神错乱、大小便失禁、身体机能受损和抑郁症等,应引起关注。
保健专家认为,通过腹部按摩和腹式呼吸给消化器官施压能有效排毒。腹部按摩可改善肠胃功能,调整气血;最佳时间在散步或上床后,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重。腹式呼吸则利用全肺,促进血液循环,排除体内废物;最佳时间在睡前,吸气深长,屏息4秒后再缓慢呼出。进行时需集中注意力在呼吸上。
老人体内的"铁路网"即循环系统,若发生血管故障如脑血管破裂等,后果严重。头号凶手是动脉粥样硬化,占总数的60%~70%,高血压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需定期检查血压、血脂等以预防体内交通事故。
爬山并非人人适合,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和骨关节病患者需特别注意。爬山前应做适当准备,避免身体不适,同时选择好走的路,防止受伤。早上并非最适合爬山的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后或下午三四点钟进行。
文本提取一句话概述:秋季气候变化大,老年人应节饮食养肺生津、愉悦身心、提高耐寒防感冒能力、警惕秋季易发病并加强锻炼,以适应秋季气候变化特点,防病延年。
"心理饱和"给老年人带来精神压力和心理障碍,甚至诱发疾病。但并非不治之症,保持心理健康需要对生活充满信心,改变环境,参加健身运动,向亲友述说,以及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中国古代名人对养生之道颇有研究,孔子、庄子、管仲、孟效、陶弘景、白居易、孔尚任、陆游和苏东坡等均有深入见解。他们强调心平气和、饮食有节、行为有序、思想豁达,以及养神的重要性。这些养生之道对于延年益寿具有重要意义。
103岁老人长寿秘诀:“四奇”令人称奇,江苏徐州梁耿氏老人喜食肥肉甜食,慢功洗脸冷水洗眼,醒后恋床慢慢梳头,且从不生气,五世同堂健谈自如。
这句话概述可以是:"保持膳食平衡和心态稳定对老年人至关重要,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饮食和运动,同时避免不良情绪影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