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二年级的孩子告诉妈妈,自己不想吹竹笛了,想改学武术。
妈妈听完很生气,说:当初是你自己想要学竹笛的,现在才学了一年就要放弃,不行,必须坚持下去。
此后,每天吹竹笛的时段就开始了亲子斗争。
孩子吹了一会儿就不吹了,说太难了吹不了,妈妈则严厉地说:太难说明你不熟练,吹上30遍就不难了,继续吹!
孩子发现自己在明面上根本抵抗不了妈妈,遂开始暗地里斗争,故意把竹笛忘在教室里,不带回家。
这样的举动进一步激怒了妈妈,但是她除了更加严厉的、强制要求孩子吹竹笛之外,无计可施。
妈妈对我说:这个孩子就是太懒了,不够刻苦,吹竹笛嘛,就是要多练习,我就不信他练习一百遍还能吹不好?我要求他每天多练习几遍有错吗?
听起来没错,但实际上这个妈妈陷入了一个很普遍的教育误区:
如果一个事情孩子能做到但就是做不好,那一定是不努力、不认真。
做不好事情的孩子,就一定是不认真,不努力吗?
儿子最初上乒乓球课的时候,就被教练误认为不够认真。
教练给儿子教最基本的正手挥拍的动作,这个动作要求是,弯腰、屈膝、大臂小臂成一定角度张开,快速从侧边挥拍至两眼中间齐平的位置,就能打出一个相对标准的球。
打着打着,儿子的动作逐渐开始变形,要么不弯腰,要么挥拍角度不到位。
教练连说了几遍:动作大一点,你的动作太小了,但是儿子还是继续着错误动作。
教练有点上火了,略带批评的语气对儿子说:你能不能认真点?我说动作大一点,你为什么不听?
下课后,儿子情绪非常低落,说再也不想上乒乓球课了。
我理解教练的感受,因为他觉得自己已经把动作讲解的非常详细了,且也已经练习了好几节课。
儿子应该要做到位才对,但实际上,儿子并没有做到。
真的是儿子不认真么?当然不是。
儿子做不到,首先是因为乒乓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球类运动,每一个简单的动作都需要大脑与肢体完美的配合才能完成。
这个协调配合能力的发展速度,因人而异。
其次,教练用了一个非常抽象的命令:动作大点。
听到这个命令的儿子,一脸懵,眼神都是迷茫的,但是他没敢表达出自己没听懂。
后来,教练似乎也发现了这一点,做了一个“动作大”的示范,胳膊怎么摆,腰怎么转,再走到儿子身边,抓住他的胳膊挥了几次。
儿子终于懂了什么叫动作大一点。
在接下来的课程里,动作越来越标准,不断被教练表扬。
但是教练给出的评价逻辑依然是:你打的越来越好,是因为你认真练,努力练了。
这个逻辑其实有个漏洞:认真努力并不是成功的唯一因素。
在某些时候,方向和方法比认真努力更关键。
在儿子这个年龄的初学者阶段,角度、速度、幅度、控制、力度、压拍等动作指令都是抽象的概念。
教练就得找到一个可以让儿子理解这些指令的方法,比如做示范,手把手挥拍,拆解动作等。
同时还得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这节课只挥拍,下节课打5个,下下节课打8个,跟随儿子的能力逐步调整。
如果儿子在错误的目标下,用错误的方法一直努力,收获的不会是成功,而是越来越强的挫败感。
孩子的做不好,做不到,不想做其实是一种求助信号
资深心理学专家黄仕明说过这样一句话:如同每一片乌云背后都发着金光,每一个看似负面行为的背后,都有着一个正面动机。
确实如此,很多时候,孩子那些看似态度不端正的行为,其实是在向家长释放求助信号。
我之前接过一个案例,一个妈妈说孩子自从上四年级以后开始拒绝写作业,即便写了,也是敷衍了事的随便写写。
老师因此和妈妈谈了好几次,说孩子学习态度极其不端正。
妈妈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孩子还是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就是不写。
无奈之下,妈妈找到了我们,经过更详细的了解,我们发现孩子不愿写作业另有他因。
孩子之前学习成绩不错,但是四年级后开始下滑,从中心位置慢慢退到边缘的感觉,让孩子失去了在集体中的安全感和价值感。
加上老师曾在课堂上当众批评了他,让这个步入青春期前期的孩子感觉颜面无存,然后用不写作业来挽回自己的面子,顺便给自己成绩下滑找一个合理理由。
不会处理与老师的冲突,找不到解决成绩下滑的方法,这才是孩子不想写作业的真正原因。
而妈妈却始终从端正学习态度的角度来解决问题,最后和孩子陷入了难解的僵局。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
幼儿园阶段学写字的孩子,字总是写不整齐,父母会责怪孩子不认真,真实原因则是从未握过笔的孩子,手部小肌肉群没有发育起来,而写字用到的就是小肌肉群。
刚开始口算加减法的孩子,总是算错,父母批评孩子太粗心,真实原因则是孩子的认知水平处在具象阶段,不擅长做抽象的口算。
每一个被认为不认真、不努力、不坚持的孩子,其实都有父母看不到的困难。
当孩子做不到、做不好、不想做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首先,一定不要先入为主的认为是孩子的态度不端正,这是之后所有操作的信任基础。
只有相信孩子有愿意做好的意识,但缺乏做好的能力,孩子才能从我们这里获得真正的帮助。
紧接着,我们需要提供2个帮助:
1、情绪帮助
儿童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陈默说过:孩子不好的行为背后一定是不好的情绪,父母和孩子沟通时,要看到他行为背后的原因,而不是只盯着行为。
不想吹竹笛、不想写作业、不想上学等所有错误的行为,其背后都是父母不当回事,但孩子很重视的情绪问题。
我们需要对孩子说:你看起来很沮丧,情绪不是很好的样子,妈妈想知道你发生了什么?
共情孩子的情绪,永远都是最优先的步骤。
我们要相信,作为当事人的孩子,因为做不好某件事情的感受远远比我们父母要难受的多,他们除了要消化自己的沮丧、挫败、生气之外,还要承担父母的失望、指责。
如果想要找到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那就要先在情绪上和孩子站在一起。
就拿文章开头那个案例来说,如果妈妈在孩子说出不想吹竹笛的时候,心平气和的对孩子说:
我记得你之前很喜欢吹竹笛来着,现在突然不想吹了,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让你产生了放弃的想法?妈妈能理解你的感受,也希望听到你内心真实的想法。
听到妈妈这样说,或许孩子就会放下与妈妈对峙的做法,开诚布公的和妈妈聊一聊。
根据我的案例经验,这个孩子大概率是在竹笛班上遇到了困难,包括但不限于:无法接受自己吹得不如别人好,被老师批评了,被同学嘲笑了等。
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纠正孩子不想好好吹笛的行为。
2、资源帮助
接下来,父母需要给孩子提供资源帮助,而不是让孩子一个人去解决问题,如果孩子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他就不会出现放弃、逃避的行为了。
我想起来之前在路上看到的一幕,一个妈妈正在教儿子跳绳,看身高,那个孩子应该上小学了,但是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明显没有发育到这个年龄该有的水平,孩子就是跳不好,绳子总被脚绊住。
失去耐心的妈妈开始咆哮,扯着跳绳怒吼着:你跳啊!绳子甩过来的时候你一跳不就过去了么?你控制不住你的腿嘛?
这个孩子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估计是吓坏了,身体更加僵硬,越僵硬越跳不过去,越跳不过去,妈妈越愤怒,失去理智飚出了一句伤人的话:你太笨了。
以前没有接触教孩子跳绳的我,也以为跳绳这个事情没有难度,但后来看到儿子学跳绳的状态,我瞬间理解了那个妈妈的崩溃。
于是我果断给儿子报了一个跳绳班,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果然,专业的教练教小朋友跳绳是有技巧的,小朋友一学就会。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的扉页有这样一句话:
孩子不是有待处理的麻烦,也不是需要精益求精的项目,孩子是要被理解和支持的个体,在孩子身上的投入,不仅会使他们以后成为更优秀的人,也会使你自己变得更好。
如果孩子写不好字,我们可以提供的资源帮助是:找到专业的写字课老师,看看造成孩子写字困难的原因是握笔姿势错误呢,还是空间知觉不完善分不清上下左右,还是写字任务需要调整。
如果孩子因为和老师的冲突、和同学的矛盾不愿意上学,我们可以提供的资源帮助是:找老师沟通,找对方同学及家长沟通,获取事情的全部信息,商量出解决办法。
总之,我们需要让孩子感觉到:一切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我的父母始终都会帮我。
结论中总结的几点:
1. 如何评价一个现象,如果是一个主观的问题,就站在客观的角度去思考。
2. 无论一件事情的结果如何,我们都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否定整个过程。
3. 没有任何一种技能是天生就有的,要想做好一件事情,就必须付出努力。
4. 看待问题的角度决定了解决问题的方式。
以上结论基于大量的社会观察和研究得出的,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