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孙哲潘子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海华)“啪嗒啪嗒......”一只机器狗在街上迈着规律的步伐。在它的带领下,拉着牵引绳的盲人越过沿路障碍,平稳前行——电子导盲犬能否取代传统导盲犬,解决视障人士一犬难求的困境?近日,记者从西北工业大学获悉:该校团队在此方面的研究攻关取得了新的突破。
西北工业大学供图
据介绍,西工大光电与智能研究院联合中国电信人工智能研究院,近日在探索离线具身智能应用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具身智能,即具有物理实体,能够通过传感器和执行器与环境进行实时互动,执行相应指令或进行决策的智能机器。
李学龙教授团队将机器狗搭载离线大模型,应用在智能导盲场景,开发出大模型离线具身智能导盲犬,并实现了其智能人机交互、智能乘梯引导、智能过街引导、智能室内引导等功能。
这一成果进一步展示了使用离线具身智能导盲犬代替传统导盲犬的可能性,同时验证了离线具身智能范式的可行性,使大模型具身智能机器人可以脱离互联网环境,应用在无网或网络信号不佳的环境,进一步拓展了应用场景。
离线具身智能导盲犬指引视障人士过马路。西北工业大学供图
近年来,随着机器人技术和SLAM导航技术的快速发展,针对电子导盲犬的探索也层出不穷。然而,受制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限制,上一代电子导盲犬仍然欠缺和人类“自由对话”的能力,也难以为视障人士提供情感陪伴。
大模型及具身智能技术的出现,使电子导盲犬实现这种高级能力成为可能。但机器狗的低算力计算平台难以支撑大模型运行所需的海量计算资源,通常只能通过请求云服务的“在线具身智能”范式获得大模型的高级能力,这严重限制了电子导盲犬的场景应用范围。
为此,李学龙教授团队结合目前最新的大模型量化压缩和加速推理技术,成功将大模型部署至机器狗的低算力计算平台,验证了“离线具身智能”范式的可行性。
目前通过实验,团队开发的离线具身智能导盲犬已能够与视障人士流畅沟通指令,并带领其通过马路、楼梯、电梯等多样复杂环境,验证了离线具身智能导盲犬的智能人机交互能力、电梯弱网络环境下的智能乘梯引导能力、实时性要求较高的智能过街引导能力和智能室内引导能力等。
据了解,这一成果证明了离线具身智能导盲犬代替传统导盲犬的可能性,同时验证了离线具身智能范式的可行性,使大模型具身智能机器人可以脱离互联网,应用在无网或网络信号不佳的环境,提供更加实时的智能响应以及更好的人机交互体验。
“未来,团队将进一步优化具身智能导盲犬技术方案,探索在线与离线相融合的分布式异构具身智能方案,进一步拓宽离线具身智能导盲犬及更多智能机器人平台的应用场景,有效赋能工业生产智能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结论: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当前情况下,离线具身智能导盲犬是否有可能替代传统导盲犬的问题。经过一系列的研究攻关,西安交通大学的研究团队在此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具身智能是指具有物理实体,能够通过传感器和执行器与环境进行实时互动,执行相应指令或进行决策的智能机器。对于残疾人来说,拥有这样的机器狗可以帮助他们更安全地在公共场所行走。
在这个过程中,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叫“离线具身智能导盲犬”的机器狗,它利用大模型离线具身智能导盲犬技术,可以在没有互联网连接的情况下实现视觉辅助功能。这项技术的成功验证了离线具身智能范式的可行性,使得机器狗可以应用于各种复杂的环境。
但是,由于机器狗的低算力计算平台无法支持大模型运行所需的海量计算资源,因此,这种依赖远程服务的范式不能广泛应用于大规模环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尝试采用更先进的量化压缩和加速推理技术,将大模型部署到低算力计算平台上,成功验证了离线具身智能范式的可行性。
总的来说,尽管离线具身智能导盲犬还有待完善,但它已经显示出在未来智能化交通、无障碍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潜力。未来,研究人员将继续优化具身智能导盲犬技术方案,探索在线与离线相融合的分布式异构具身智能方案,以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