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在网络平台上,一些儿歌中或掺杂脏话,或宣扬暴力,带色情词汇,明显“少儿不宜”。“问题儿歌”的出现不是新鲜事,其可能引发未成年人模仿不安全行为或违反社会公德行为,带来不良影响。
“问题儿歌”要标本兼治,尤其要加强源头治理。监管部门要大力围堵。当前,科学技术发展迅猛,信息传播的成本不断降低,此时平台一方应担起责任,防止“问题儿歌”蔓延式传播。在人人都离不开手机的时代,父母作为儿童的第一监护人,首先要学会如何辨别问题APP和“问题儿歌”,当好网络探路者,拉起守护孩子的第一道防线。除此之外,还要科学引导孩子适度上网、明辨是非,当好全程陪伴者,防止孩子沉迷各类不良APP和视频。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破解“问题儿歌”现象,斩除“恶竹”的功夫不能停、不能软,培植“新松”的工作也十分紧迫。只有阳光、有趣、孩子喜闻乐见的好儿歌不断涌现,“问题儿歌”才会失去市场。有关部门需要有所作为,为儿歌创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好儿歌陪伴孩子度过快乐的童年。
《中国教育报》2024年03月27日第2版
:王瑶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儿童阅读和娱乐的方式日益多元,各种带有负面倾向的儿歌以及与其相关的视频和直播也在逐渐增多。这些作品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儿童的健康成长环境,还引发了诸如语言习得、价值观塑造等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近年来,部分儿歌中出现了大量污言秽语,甚至包含暴力、色情等词语,严重干扰了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培养和社会公德意识。这些问题儿歌可能会对未成年人产生误导,让他们接触和接受一些低俗、不健康的,甚至可能导致他们模仿不安全的行为,进而违反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
因此,解决“问题儿歌”问题的关键在于源头治理。监管机构应加大对于互联网平台的管理力度,严禁推广含有问题元素的短视频和直播。技术手段如AI、大数据分析等的应用,能够帮助筛选出潜在的问题,并及时封禁或删除。此外,家长作为儿童的第一监护人,也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来识别和评估不同类型的信息,提高对问题的判断力和鉴别力,确保孩子们接触到的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优质资源。
与此同时,家长们也应该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作为童年的启蒙者,既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引导孩子们关注和学习有意义的歌曲和艺术作品,又要努力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以身作则,严格管控孩子们使用手机和网络的时间,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和生活习惯。
政策层面,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儿歌创作和版权保护的立法和引导,推动儿歌创作行业走向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鼓励和支持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创作,同时也应加强儿歌创作市场的监管和审核,确保那些适合儿童观看和聆听的作品能够进入主流市场,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
最后,持续优化的舆论环境是解决“问题儿歌”问题的重要推动力。全社会应当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良好风尚,积极倡导正面、健康的文化导向,共同构建一个有利于儿童成长和发展的数字空间。同时,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到打击“问题儿歌”、培育健康的音乐文化事业中来,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充满阳光、趣味和知识的和谐环境,让他们能够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全面而丰富的滋养和培养。
综上所述,针对“问题儿歌”的出现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应从源头治理、家长引导、技术创新等多个角度入手,采取综合性措施加以应对。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净化网络环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儿童成长环境,从而保障每一个儿童都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