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今年寒流袭来。去年夏天如火如荼。气象专家说: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增多。

2024-03-24 生活常识 关注公众号

极目新闻记者 陈希

摄影记者 李辉

直播记者 张恒伟 柳之萌

对话背景:3月23日,世界气象日,自1950年3月23日建立世界气象组织的《公约》生效以来,该组织决定将每年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旨在展示各国气象水文部门为社会安全和福利所做的重要贡献。

世界气象日每年都有一个主题,反映的是与天气、气候或水相关的热点话题。今年世界气象日主题是“走在气候行动最前线”,传递了气候行动的紧迫感。

为此,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特别邀请湖北省气象局武汉区域气候中心正研级高工、气候服务首席洪国平,为大家解读当前气候与气候变化、气象与气象灾害,以及我们如何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好大自然、保护好地球,让老天爷的脾气更温和一点。

对话嘉宾:湖北省气象局武汉区域气候中心正研级高工、气候服务首席洪国平

直播现场

2023年是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一年

南极海冰面积为有记录以来新低

问:首先请您解读一下:为何气候行动会呈现出紧迫感?

洪国平:也就是前两天,3月19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显示,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全球近地表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1850-1900年平均值)水平高了1.45℃,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地表温度等多项气候变化指标创下新纪录;南极海冰面积为有记录以来新低,冬季结束时的海冰最大面积比之前的最低纪录少100万平方公里。同时,过去十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2024年地球可能更热,为此,世界气象组织向全球发出红色警报。

注意,1.45℃这个数据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巴黎协定》的长期目标是到本世纪末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以内,而现在咱们离第一个危险阈值已经很近了。

世界气象组织的报告称,2023年,热浪、洪水、干旱、野火等影响了数百万人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全球气温每上升一个刻度都会影响到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未来,异常气候威胁着地球上的每一个地区、国家、社区乃至个人。当天,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回应该报告时表示,“地球已处于危险边缘”,他呼吁采取强有力的行动来应对气候变化。因此,我们所有人都必须团结在气候行动的前线,这就是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走在气候行动最前线”,希望大家共同为更绿色的地球、更美好的未来而奋斗。

问: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什么影响?极端气候事件是否日益频发?

洪国平: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有广泛而深远影响。

比如,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暴雨呈增多增强趋势。由于气温升高,导致蒸发增加,水分循环加快,温度每增加1℃,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可增加7%,由于气温增高,饱和水汽压增加,实际大气的水汽含量增加,一旦形成降雨,降雨量会很大、很极端。

打个比方,就像个气球,不断膨胀,含水量不断提升,一旦戳破,大量的水就在眨眼间倾泻而下。

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性,导致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2020年长江流域遭遇特大洪水,2022年长江流域又遭遇持续性高温干旱等等。

全球气候观测资料综合分析证实,大气、海洋、冰冻圈等各个圈层都已经在变暖,且在过去几十年变化明显加速:比如,2021年中国地表平均气温较常年值(1981-2010年平均值)偏高0.97℃,为1901年以来的最高值,2023年全国平均气温创新高,排历史第一位。海平面上升趋势正在加速,北极、南极海冰迅速消融。极端气候事件的强度屡创新高,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在不断加剧。

“显眼包”的冻雨为湖北史上最强

春节后湖北遭遇历史冬季最强寒潮

问:提到极端天气,湖北的朋友们对春节前后的两场寒潮印象最为深刻,以往冬季雪是大家关注的热点,而今年冻雨和冰粒喧宾夺主了,请您分析一下这两次过程有多强?

洪国平:受强冷空气南下及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今年2月1—7日、19—26日,湖北省先后遭遇2次大范围持续低温雨雪冰冻过程。

两次过程共同特征为:过程雨雪量大、持续时间长,降雪积雪范围广、降雪强度大,降水相态复杂、出现罕见大范围冻雨和电线积冰,出现强降温和大风天气。

对比两次过程特征可知,1-7日的这一过程,整体雨雪量更大、积雪更深、冻雨时间长,积冰程度更严重;而19—26日的这次过程,降水相态更复杂,期间出现了雨、雨夹雪、冻雨、冰粒、雪、霰和冰雹等7种降水相态,历史罕见,冻雨范围更广,其中20-22日出现的区域性的寒潮,是1961年有完整记录以来历史冬季最强寒潮,同时,单站雨雪强度也更大,冻雨积冰范围更广,降温更明显,比如,过程最低气温48小时最大降幅是通山的16.3℃,出现在2月21日。

刚刚过去的冬天,武汉最热的是滑冰,而不是堆雪人

大家关心的冻雨,两次过程表征不一:春节前的冻雨是时间长,共17个气象监测站电线积冰3-5天,其中钟祥2月1-5日连续5天出现积冰;春节后的冻雨是范围广,全省近7成(50个)气象监测站出现冻雨,是有历史记录以来范围最广的。更为显著的是,春节前的那次冻雨过程,从持续时间、结冰厚度、覆冰范围等多个因素考虑,其综合强度为有记录以来历史最强。

问:冻雨一般在山区出现,比如湖南、贵州一带,湖北多年没遇见大范围冻雨了,今冬一登场,咋就成了“显眼包”?

洪国平:先给大家讲讲冻雨的形成机理:高层的冰晶降落至中低层高于0℃的暖湿气流中,就会融化成水滴并吸纳更多水汽,继续下降至近地面时,遇到低于0℃的冷空气,就会形成速冻,但一是因为时间太短就要落地,二是这水滴含水量又大,所以只是外层冰冻了而内核仍是水,就相当于裹着一件冰衣的水滴落到了地面上,当落到地面上的自行车、树枝等低于0℃的物体上时,就会快速凝冻在物体上面,形成落地成冰的“雨凇”景观,有点像北方冬季向空中“洒水成冰”的景象,若持续冻雨,就会一层层结冰,越积越厚。

大家回忆一下,这两次下冻雨之前,湖北都经历了好几天的回暖,特别是春节期间,多地气温在20℃左右,你感知到的是温暖,你所不见的是西南暖湿气流正滚滚而来,水汽含量大又深厚,此时暖湿气流已强壮了“肌肉”,节后强冷空气南下,大家都知道“热气往上走、冷气向下沉”,冷空气在低层成了冷垫,暖湿气流顺着冷垫往上爬升,触及到0℃以下的高空冰晶时,冰晶下落,按刚才说讲的机理,形成了冻雨。

简单讲,就是高空冷层、中低层是深厚的暖层、近地面是冷层,这样冷、暖、冷的夹心层之下,是冻雨形成的必要条件。如果从高空到近地面整层大气均在0℃以下,就是飘雪花的必要条件了。

这次冻雨为何强,主要是冷暖空气势力都很强大,两强对峙,互不想让,如果冷空气弱一点,那就是降雨了,如果暖湿气流弱一些,很快就会被冷空气吹到南方了,就不会在湖北形成长时间、大范围的冻雨。

问:寒潮春秋冬三季都会出现,冬季出现的寒潮实力或更强劲。这次咱们遭遇史上最强寒潮,究竟是谁在幕后推波助澜?

洪国平:寒潮春秋冬三季都会出现,现在是越来越强,幕后推手可能与北半球冷空气的冷源(北极极涡)位置变动有关系。我们知道,北半球的极涡是很大尺度的天气系统。它一般的位置居于北极中心,但是随着全球变暖,北极变暖表现得更为显著:冰川融化,以前冰封的海面现在都可以行船,所以北极变暖的趋势是很明显的。那么,它的冷涡到哪里去了呢?冷涡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它向东向南偏移了,更向欧亚大陆的东部和南部偏移,其位置离我们国家更近了,从欧亚大陆的东部、从西伯利亚南下,渗透到我国就更快,强度也更强了。所以这次的寒潮就具有这一特征:冷空气的源地离我国近,下来很方便,强度也很大,这就是为何春节后那场寒潮成为湖北史上最强寒潮的幕后原因吧。

湖北有10个城市是弱冷冬

武汉刚经历近11年第三冷冬季

问:刚过去的冬天,湖北虽然整体上看是正常冬季,但不同城市冬季的寒冷程度不同,有的是冷冬、暖冬或正常年的冬季,请您详细介绍一下。

洪国平:正常冬季的有荆州、荆门、咸宁、十堰 、鄂州、神农架,而武汉、仙桃、黄冈、黄石、随州、潜江、天门、孝感、宜昌、襄阳均为弱冷冬,只有恩施是强暖冬。

武汉近11年冷暖冬情况

问:刚过去的冬季,很多武汉人感觉好冷,这冷在近几年中排得上名次吗?

洪国平:确实这次武汉的小朋友们堆不起雪人,因为地面上“唱主角”的是冻雨和冰粒。盘点武汉近11年冬季(2013-2023年)发现,有两年是强冷冬(2017年、2018年),有两年是弱冷冬(2013年、2023年),有三年是弱暖冬(2016年、2019年、2020年),其余四年是正常年。2017年和2018年冬季平均气温分别为4.4℃、4.3℃,分别位列第二低、最低,2023年冬季武汉平均气温在4.9℃,近11年中排第三低,所以刚过去的冬季是近11年第三冷。

问:刚过去的冬季湖北雨雪比较多,进入历史排名前十了吗?

洪国平:2023-2024年冬季,出现2次寒潮(2023年12月11—12日、2024年2月20—22日)和1次强冷空气过程(2024年2月1—2日),有4场连阴雨(雪)过程,全省平均总降水量199.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7.6成,居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同期首位,也就是说2023-2024年冬季降水是历史同期最多的;其中,偏多1倍以上的区域主要位于湖北中北部、鄂西南的东北部。

去年湖北气候年景为中等偏好

近十年湖北夏季变长冬季变短

问:湖北四季分明,在气候方面,其秉性如何?

洪国平:湖北省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春秋多变;降水充沛,梅雨明显,但雨量分布不均;雨热同季,气候资源丰富多样。

湖北省整体气温南部高于北部、东部高于西部;四季分明,春秋短,冬夏长;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气温低,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气温高,春秋季受冷暖空气进退交替影响,气温多变。

另外,降水充沛,降水量由西北向东南递增;因夏季风出现早晚、强弱、持续时间不一,降水年际和年内间变化比较大。从月份来看,7月最多,12月最少,降水量主要集中在5-9月,其中梅雨期(6月中旬至7月中旬)雨量最多,强度最大。梅雨明显的年份发生连续暴雨过程,容易引起洪涝灾害。

问:去年湖北气候状况如何?

洪国平:经综合评估2023年湖北为中等偏好气候年景。2023年湖北省年平均气温17.5℃,较常年偏高0.7℃,为1961年以来第2高,仅次于2022年;累计降水量1261.1毫米,较常年略偏多0.5成,夏季降水量正常,没有持续性雨涝,没有持续性高温、干旱,总体而言还行,算是近年少有的“风调雨顺”之年。

炎热的武汉之夏

问:去年全国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的历史最高,湖北、武汉平均气温的历史排位如何?

洪国平:2023年湖北省年平均气温17.5℃,较常年偏高0.7℃,为1961年以来第2高,仅次于2022年,武汉市平均气温18.1℃,较常年同期偏高0.85℃,排1961年以来第2高,仅次于2022年。去年湖北气温偏高,虽为史上第二,但在时间的分布上,偏高的比较均匀,极端高温、连续高温也不多,不像2022年的夏季持续高温、集中偏高,2022年湖北夏季是1961年以来最热的。

炎热的武汉之夏

问:大家感觉下雨越来越急了,来得猛,去得也快。近十年来,湖北、武汉气候分别发生了哪些变化?

洪国平:咱们先看湖北季节变化,夏季延长,冬春季缩短。

再看降水量,湖北年平均降水量无明显趋势性变化,但年均降雨日减少,暴雨日数、降水强度增加,这说明什么问题呢?降水总量没啥变化,雨日减少了,暴雨日数和降水强度就增加了,所以“短时强降水”成了近些年的热词。

从气温方面来看,湖北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这气温三要素均显著上升,尤其是最低温上升比最高温要快,由此可见,最低温对平均气温上升的贡献最大。比如,近几年武汉等鄂东南地区的朋友们可以明显感到很多夏日清晨就很闷热,这就是因为夏季最低温突破30℃的日子越来越多了。一天的气温从30℃起步,加之空气湿度大,所以大家体感会比较难受。

炎热的武汉之夏

从季节上看,春、冬两季升温速率最大,夏季最小,所以大家在春冬季体验气温过山车的次数会相对多一些。

从空间上看,中东部升温速率高于西部,这与地形地貌和森林覆盖率有关,西部山区森林覆盖率高。

武汉年平均气温上升速率高于同期中国年平均气温升温速率,降水整体无明显变化趋势,但是21世纪后降水以偏少为主。

湖北省极端连续高温日数事件站次比、高温日数均呈增加趋势,极端低温事件站次比呈下降趋势,中等强度及以上等级冷空气过程的出现次数呈减少趋势。比如武汉历史最低温是1975年的-18℃,近50年间就再没达到过,近些年-10℃都很少见。

近10多年来,湖北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2010年,梅雨期出现近20年来持续最长强降水过程;2011年,出现历史少见的冬春连旱;2010-2014年,鄂北岗地、江汉平原中北部现异常连续5年春夏连旱;2019年,中东部出现罕见伏秋连旱;特别是2016、2020年,全省大部地区发生严重洪涝;2021年5月武汉两次龙卷风、8月随州柳林镇(6小时462.6毫米)、襄阳极端降水;2022年,出现历史最强高温干旱过程;2023-2024年冬季出现两场大范围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极端暖过程比极端冷过程

会更多更强持续时间更长

问:有网友担心:夏天是否会越来越热?您怎么看?

洪国平: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总体趋势是变暖的,极端暖过程比极端冷过程会更多,强度更强,持续时间更长。

未来30年,全球升温可能会在2030年至2050年达到1.5℃,这将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风险将大幅增加,全球许多区域极端事件很可能变得更强、更频繁,并呈现骤发、并发的特点,特别是出现复合型极端事件并发的概率将增加。

问:应对全球变暖,湖北气象部门做了哪些工作,未来还会有哪些计划?

洪国平:应对气候变化包括减缓与适应这两个方面。多年来,湖北省气象局在气候变化监测、预估、影响评估及服务等领域均开展了相关工作。

从2013年开始,每年向社会发布《湖北省气候变化监测公报》,已成为湖北省气候变化领域的一项重要的特色工作;编制完成《湖北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正在编制《湖北省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湖北省气象局每年制定《湖北省适应气候变化工作计划》和《湖北省气象局气候变化工作总结》。

积极开展华中区域气候变化评估,并提供华中区域应对气候变化决策者摘要。

在减缓排放方面,湖北省气象局积极参与温室气体监测、预警、评估,建立咸宁金沙大气本底监测站,开展“地、空、天”一体的温室气体监测体系,开展温室气体监测、评估,开展环境气象预报预警,数据资料参与全球交换,为碳减排、碳核算、碳交易提供技术支持。目前神农架大气本底监测站正在筹建中。

问:气候变差,需要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作为普通大众,平时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洪国平:气候变化正在发生。全球气候变化,我们任何人都不能独善其身。我们普通大众能做的就是怎样减缓气候变化的发生。

怎么做呢?

第一,有意识地节约能源,比如:做到随手关灯、关电器,夏天空调温度设置别调得太低、冬天空调别调得太高,出门尽可能步行、骑行或乘坐公共交通,不使用一次性碗筷,我在单位食堂吃饭都是自带碗筷。

第二,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选择节能环保产品。

第三,节约水资源,水资源紧缺是气候变化影响的后果之一,我们可以多使用节水设备。

第四,多种植物,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种植植物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有效途径。

第五,爱护环境,少制造垃圾,不乱扔垃圾,自觉做到垃圾分类,积极参与废旧资源的回收再利用。

(来源:极目新闻)


结论: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气候行动愈发显得紧迫。极端气候事件频繁,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平衡正在失去。对于气候行动,我们需要加强合作,采取有效的措施减缓和适应全球变暖带来的挑战,尤其是在气候变化研究和预测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我们必须认识到,每个人都是气候变化的参与者,做好节能减排、减少碳排放,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习惯的改变,参与植树造林、节约用水、使用环保产品、节约用电等方式来保护大自然。总的来说,每个人的行动都是对地球环境友好和负责任的选择。
建议:
1. 鼓励公众和企业采用低碳生活方式,例如,尽量减少汽车出行,多步行或骑自行车;
2. 使用可再生能源,优先考虑节能产品和服务;
3. 节约水资源,鼓励水资源重复利用;
4. 种植更多的树木和植物,吸收二氧化碳;
5. 尽量减少垃圾,回收利用废旧物品。每个人都是气候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积极采取行动减少对地球的负面影响。
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每个国家都需要共同合作,共同努力应对。因此,我们需要提升环保意识,采取更多的行动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我们的环境和地球。让我们一起为了更好的未来而努力!

上一篇:5000亿遗产分配曝光!赌王“最宠女儿”开公司,50岁仍要搞事业?
下一篇:自媒体创业难,网红“老陈”晒年收入,一年赚了34万,31万靠卖书
更多更酷的内容分享
猜你感兴趣
越来越多的北极下雪,气候开始变得难以控制。气象专家提醒:这可能是即将引发极端天气的关键因素之一。

越来越多的北极下雪,气候开始变得难以控制。气象专家提醒:这可能是即将引发极端天气的关键因素之一。

蕾切尔·帕克)指出:“我们不能忽视这个问题。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北极可能很快就会成为一个完全不同的地方。”她认为,人类活动是导致北极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包括过度捕捞、燃烧化石燃料、森林砍伐等。 具体来说,全球变暖导致北极地区的温度上升,使得海冰面积持续缩小,同时降雨增多。冰川融化加速,同时也带来了海洋酸化的问题,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 因此,对于未来来说,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减缓北极气候变化的速度,并保护好这一全球重要的自然遗产。这包括但不限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和恢复海洋生态系统、促进可持续的渔业等。

生活常识 03.22
2024年春分已至,今年夏天天气如何?来听听专家的说法

2024年春分已至,今年夏天天气如何?来听听专家的说法

今年春天不太热,需要注意的是其中包含的农业节日和习俗,例如"春分在午,六月穿袄"等。同时提到了今年夏天可能出现的天气情况。总的来说,这篇文章关注了春分时节的气候现象,并提醒读者注意农事季节的变化。

生活常识 04.16
2023年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气候危机时代的警示与应对

2023年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气候危机时代的警示与应对

2023年是近年来最热的一年,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包括热浪、干旱、热带风暴、沙尘暴等。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在全球范围内盘点和总结了2023年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案例,并探讨了其成因和影响。文章强调了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出新的特征,如高温事件的提早出现和区域间的空间复合型热浪,以及极端降水的加强水汽输送等。

生活常识 04.18
中央气象台专家深度解析:今年春夏连发 强对流天气频发

夏季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升级 中央气象台权威解读强对流现象与影响

今年强对流天气的高发趋势 究竟为何如此频繁?中央气象台权威解读

揭秘春夏连发强对流天气背后原因及影响 全面解读今年的强对流天气特点和演变规律

中央气象台专家深度解析:今年春夏连发 强对流天气频发 夏季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升级 中央气象台权威解读强对流现象与影响 今年强对流天气的高发趋势 究竟为何如此频繁?中央气象台权威解读 揭秘春夏连发强对流天气背后原因及影响 全面解读今年的强对流天气特点和演变规律

江西、湖南、福建、广东等地出现强对流天气,受强烈冷暖气流交汇影响易发生。 盛杰解释称,下击暴流现象在春季频发,是冷空气下沉导致的温度差异。春季升温快,午后气温较高,有利于冷空气登陆。当冷空气实力强大并快速移动时,易引发强对流天气过程。

生活常识 04.03
深圳宝安携手政府部门助力无户籍未成年人入户上学,打造全国一体化教育资源网

深圳宝安携手政府部门助力无户籍未成年人入户上学,打造全国一体化教育资源网

《家长愁寻未上户口男孩 笔记本电脑里寻回失散的记忆》 -- 深圳宝安检察院联合多方帮助“无户籍”未成年人入学 --- 原因揭示、破解谜团:少年儿童身份证问题与亲子关系等多地沟通协调;揭开真相!女孩家长收到歉意答复——正义伸张,温情脉脉 -- 捐助与参与,未来可期: --- 看见孩子们美好的未来,这个简单的“宝姐姐”未检团队也感受到了使命和责任。——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点滴温暖,希望永存。

生活常识 09.19
揭秘火星蜘蛛的生成过程:一个由科学与数字构成的故事

揭秘火星蜘蛛的生成过程:一个由科学与数字构成的故事

段落摘要: 这篇文章报道了一项新研究,该研究表明火星南极存在一些蜘蛛状的地貌,这些地形是通过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的。火星大气的低温和高气压使得这些结构成为可能。研究人员模拟了这样的环境,并观察到了类似蜘蛛的地下结构。然而,关于这些结构如何形成仍不清楚。这个发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火星上的环境和潜在的生命形式。

生活常识 09.19
青少年社交技能不佳:这个孩子似乎不太擅长与人沟通

青少年社交技能不佳:这个孩子似乎不太擅长与人沟通

恩哥儿想要吃冰淇淋和饼干,但是妈妈说不能。他感到不满,并认为自己长大后会不喜欢妈妈。他的爸爸还没回来,他非常想念他。

生活常识 09.19
吉林长春一所小学被质疑限制学生课间走动,涉事老师已被严肃批评

吉林长春一所小学被质疑限制学生课间走动,涉事老师已被严肃批评

吉林省长春市回应网友关于课间自由活动时间问题,称已对涉事老师严肃批评并确保此类事件不再发生。教师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参与课外活动以增强体质和活力。此前,新华社播发稿件《除了上厕所不能随意活动?——部分中小学生课间10分钟被约束现象调查》引起广泛关注,教育部规定中小学校确保学生课间正常活动。今年秋季新学期以来,多地延长了课间活动时间。

生活常识 09.19
央广网评:三只羊投诉商家涉嫌误导消费者

央广网评:三只羊投诉商家涉嫌误导消费者

“三只羊”网红主播“疯狂小杨哥”直播带货的“香港美诚月饼”涉嫌误导消费者,已被合肥市高新区市场监管局立案调查。广州花都区市场监管局发布的情况通报称,企业在经营方面暂未发现存在违法行为,品牌授权和委托加工手续合规。但在产品质量暂无问题并不代表主播销售没有问题,可能因为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而存在误导消费者的倾向。有法律人士指出,月饼商家和带货主播双方都心照不宣地“蹭”香港本土商品,以抬高月饼身价。事件曝光至今已经过去一周多时间,“三只羊”仍拒绝退货,给出的理由是“时令商品”无质量问题。“三无”产品多次曝出类似问题,但“三只羊”却逃脱了责任。据数据显示,“三只羊”旗下直播间多次为美诚月饼带货,导致品牌销售额持续下滑。

生活常识 09.19
网络知识库:采摘月球棉,了解黄道婆的历史背景,一起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科技与文化的碰撞:揭秘黄道婆的生平,品味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

网络知识库:采摘月球棉,了解黄道婆的历史背景,一起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科技与文化的碰撞:揭秘黄道婆的生平,品味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

中国科学家联合研究团队在《国家科学评论》上发表了嫦娥六号返回样品的首篇研究论文,并详述了返回样品的物理、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今年的6月28日,嫦娥六号刚从月球背面采集并成功运回地球近2千克月壤,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从月球背面采集月壤样本。

生活常识 09.19
中国资助国际原子能机构钱三强铜像项目,彰显大国实力与全球视野

中国资助国际原子能机构钱三强铜像项目,彰显大国实力与全球视野

中国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捐赠了中国核科学家钱三强先生铜像。

生活常识 09.19
5个月的婴儿成功办理了华中略阳出入境大厅的小型业务,可爱的样子让人心生欢喜!

5个月的婴儿成功办理了华中略阳出入境大厅的小型业务,可爱的样子让人心生欢喜!

汉中略阳县公安局出入境窗口迎来史上最小办证人"萌宝",为其开辟"绿色通道"并安排专人陪伴式服务。此举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家长表示非常满意,认为窗口人员用心服务,令人感动。窗口部门坚持"出入有境、服务无境"的理念,致力于打造流程更简化、办事更便利、服务更规范、效率更快捷、群众更满意的高质量公安出入境窗口。

生活常识 09.19
父母视角:孩子眼中重新燃起的希望与光明

父母视角:孩子眼中重新燃起的希望与光明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检察院成功办理了一起民事支持起诉案件,以确保未成年人佳佳的抚养权益不受侵犯。此案中,佳佳的母亲在抚养费问题上存在违约情况,导致佳佳在逐渐长大后面临经济压力。因此,检察院决定为其提供法律援助,并展开调查取证。最终,佳佳的父亲在家中同意履行抚养义务,而佳佳祖父则在法律援助的帮助下获得了解决方案。这一案例表明,即使父母长期缺席,家长仍需承担子女的抚养责任,政府和社会也应该加强对家庭教育的引导和支持。

生活常识 09.19
全球70%人口或将面临极端天气挑战:未来20年内的发展趋势和应对策略

20年后,全球超过一半人口将遭遇极端天气,预测和应对将至关重要

21世纪末,全球70%的人口可能因极端天气而面临严峻挑战,了解这些信息对我们的行动至关重要

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极端天气问题增多,预计未来20年内可达70%,提前做好准备至关重要

全球70%人口或将面临极端天气挑战:未来20年内的发展趋势和应对策略 20年后,全球超过一半人口将遭遇极端天气,预测和应对将至关重要 21世纪末,全球70%的人口可能因极端天气而面临严峻挑战,了解这些信息对我们的行动至关重要 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极端天气问题增多,预计未来20年内可达70%,提前做好准备至关重要

根据最新发布的一项建模研究,未来20年内全球70%的人口可能面临极端天气威胁,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望大幅降低影响比例。研究还发现,未来高温和降雨事件可能会加速,而某些区域如北高纬度、亚洲南部和东部等也可能出现极端变化。为了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研究人员呼吁全球采取行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生活常识 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