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可观测宇宙中,几乎每一个星系的中心,都包含至少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它们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数百万倍,甚至数十亿倍。
众所周知,黑洞有着极强的引力,任何东西(包括光)一旦越过它的事件视界,就再也无法逃脱,因此黑洞本身是不发光的。但是当黑洞吸引周围的气体时,这些气体并不会全部都被吞噬,而是会在它的周围形成一个非常明亮的旋转吸积盘,有时甚至还会产生可以被望远镜观测到的喷流。这种异常明亮的活动星系核,被成为类星体,它发出的光甚至能比星系中所有恒星发出的光的总和还要亮。
最近,天文学家绘制了迄今为止最大宇宙体积的类星体图,记录了大约130万个类星体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位置,其中最遥远的类星体发出的光可追溯到宇宙只有15亿年历史的时候。
这张新的图是根据盖亚天文卫星的数据绘制的。虽然盖亚的主要目标是捕捉银河系中的恒星,但在扫描天空的过程中,它也探测到了银河系之外的天体,如类星体和其他星系。
研究人员使用了盖亚发布的第三次数据,其中包含660万个类星体的候选天体。此外,他们还使用了美国航天局广域红外巡天探测者(WISE)和斯隆数字化巡天(SDSS)的数据。通过结合这些数据集,研究人员从盖亚的原始数据集中移除了恒星和星系等干扰数据,更精确地确定了类星体的距离。
新绘制的图可以帮助天文学家更好地探索类星体、暗物质、黑洞和星系之间的关系。
类星体所在的星系位于巨大的的暗物质晕中。暗物质是宇宙中最神秘的物质,尽管我们看不见它,但种种天文观测都指向了宇宙中应当存在大量的暗物质。通过研究类星体,就可以了解到更多与暗物质有关的信息,比如暗物质的聚集程度等。
此外,通过将新的类星体图与宇宙中可探测到的最古老的光——宇宙微波背景(CMB)进行比较,科学家就能够大致验证宇宙中物质的分布和密度。这为了解宇宙中的大尺度结构是如何在宇宙历史中演化的提供了更多线索。
接下来,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都将使用这张类星体图来测量宇宙巨洞的分布、初始密度涨落、太阳系在宇宙中的运动等等。
结论:本文揭示了宇宙中超大质量黑洞的存在,并探讨了它们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文章展示了人类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热情,以及利用现有科学手段来揭示宇宙秘密的能力。
对于如何处理这一巨大信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
1. 提高对黑洞的理解和认识: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理解黑洞的物理特性和特性,以便更好地利用它们。
2. 利用新技术进行黑洞的观测和研究:例如,利用引力波技术进行黑洞的直接探测,或者利用其他新型技术,如激光干涉测量等,来增加黑洞研究的新维度。
3. 加强国际合作:黑洞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国际团队共同研究和解决。
4. 鼓励公众参与:科普活动可以帮助提高大众对黑洞的认知度,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黑洞研究中来。
总的来说,通过对黑洞的研究,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关于宇宙的信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