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显示,2024年全球气温将创历史新高。需要重视!

2024-03-21 生活常识 关注公众号

封面新闻记者 马晓玉 边雪

“所有主要指标都响起了警报......有些记录不仅名列前茅,甚至还在不断刷新纪录。”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沉重地表示,并呼吁各国领导人立即采取行动,为人类和地球筑起最后的生命线。

当地时间19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了一份震撼人心的报告。2023年,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地表温度等多项气候变化指标创下新纪录,让2023年无可争议地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更为严峻的是,2024年可能会再度刷新全球温度最高纪录。为此,世界气象组织向全球发出红色警报。

与此同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在春分当天都感受到了强烈的“暖意”。国家气候中心18日发布的公报显示,预计未来15-30天,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

1

2023年到底有多热?

近地表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45℃

“全球变暖(global warming)的时代已经结束,全球沸腾(global boiling)时代已经到来”,这是2023年7月古特雷斯发出的警告。然而,根据今年WMO发布的《2023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全球变暖的情况已经更加不容乐观。

热浪、洪水、干旱等极端天气正使数百万人的日常生活陷入困境,造成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塞莱丝特·绍洛表示:“尽管目前只是暂时的,但我们从未如此接近《气候变化巴黎协定》设定的1.5下限。WMO全系统正在向全世界发出红色警告。”

1850年至2023年全球年平均温度(相对于1850-1900年)

数据显示,2023年,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这三种主要温室气体的浓度在2022年创纪录的水平上继续上升,其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水平比工业化前水平高50%。2023年是全球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热年份,全球近地表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45摄氏度,过去十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而最热年份这一纪录有可能在2024年继续被打破。

与此同时,海洋方面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数据显示,全球海面平均温度从2023年4月开始就不断创下历史新高,其中7月、8月和9月大幅刷新纪录。去年9月,南极海冰比去年同期的最低纪录小了100万平方公里。而这个面积几乎是瑞士国土面积的25倍。此外,超过90%的海洋生物在2023年经历过海洋热浪,重要的生态系统和食物系统受到损害。

2

2024或再度刷新纪录?

2024年,全球温度记录是否会再度被刷新,成为了公众和科学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事实上,众多科学家早在去年就发出了预警:2024年有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更热的一年。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就曾在采访中揭示了这一预测背后的深层逻辑,“因为厄尔尼诺已经大大推高了变暖的幅度,明年(2024年)是厄尔尼诺次年,极端天气将会表现得更加明显。所以说,2024年有可能会成为更热的一年,同时也是极端天气可能会更加频繁、更加强大的一年。”

正在消融的冰川

不仅是2023年和2024年,全球气候变暖“成为了一个长期且不容忽视的气候现象。”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祝从文也曾指出,随着全球持续变暖,未来几十年内,破纪录的高温现象将持续发生。

随着《2023年全球气候状况》的发布,这些早期的预测似乎正在逐步得到印证,成为了不容忽视的现实。

最近,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气候预测公报提供了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线索。公报显示,预计未来15-30天(2024年4月1-16日),除内蒙古东部、黑龙江西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其中内蒙古西部、山西大部、陕西中北部、广东南部、广西中南部、云南、贵州中西部、四川南部、重庆西部等地偏高1~2℃。2024年的高温似乎已初露端倪。

3

我国大部分地区已感受到强烈的“暖意”

“2024年来说,云贵和川西的干旱更加严重。”3月21日,知名科普大V“中气爱”告诉封面新闻记者,在刚刚过去的23-24年冬季,云南经历了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温暖的一个冬天,而2023年云南的雨季又是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少雨的,再往前2023年的干热季同样是排名历史前列的高温少雨。“雨季不下雨,旱季拼命热,这就导致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云南川西等地就长时间处于干暖之中。”

在春分当天,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感受到了强烈的“暖意”。据“中气爱”介绍,接下来,尽管还有很强大的冷空气南下,新疆还会有大暴雪,北方还要迅猛降温一轮,但在南方它们已不是暖气团的对手了。

“3月25日前后,南方将出现今年首场覆盖很多省的大范围炎热天气,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和四川干热河谷地区都将超过30度,江苏东南部和上海也可能达到30度左右,其中宁波、福州、海口有可能接近35度,广西、海南以及云南、贵州和四川的干热河谷地区有可能接近37度。”“中气爱”直言,大家一方面需要注意防暑,一方面也要防降温,厚衣服薄衣服都要准备好。

4

一线希望:可再生能源容量增加近50%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全球变暖带来的这些挑战,国际社会正在采取更加积极的行动来应对气候变化,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加强气候适应能力的建设等,为减缓变暖趋势带来一线希望。

报告显示,可再生能源因其具有实现去碳化目标的潜力而跃居气候行动的前沿。2023年,可再生能源的新增容量比2022年增加了近50%,总发电能力达到510千兆瓦(GW),这是过去二十年中观测到的最高速度。

本周,在3月21至22日举行的哥本哈根气候部长级会议上,来自世界各地的气候领导人和部长们齐聚一堂,推动加快气候行动。在2025年2月的全球变暖的最后期限到来之前,加强各国的国家自主贡献(NDC)将是议程上的重要议题。

“目前,气候行动因缺乏提供和利用气候服务为国家减缓和适应计划提供信息的能力而受到阻碍,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我们需要加大对国家气象水文部门的支持力度,使其能够提供信息服务,确保下一代国家自主贡献以科学为基础。”席列斯特∙绍罗说。

图片源自世界气象组织官网


全球变暖,环境危机频现,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对此,国家气象局发布了震撼人心的报告,指出2023年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地表温度多项气候变化指标创下新纪录,使得2023年无可争议地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更严峻的是,2024年可能会再度刷新全球温度最高纪录。
同时,中国的部分地区也感受到了强烈的“暖意”。例如,2023年春分那天,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感受到了强烈的“暖意”。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虽然还会有强大的冷空气南下,但已经在南方抵抗住了这场寒冷的考验。
在这个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各国减缓气候变化的主要动力之一。报告显示,可再生能源的新增容量比2022年增加了近50%,总发电能力达到510千兆瓦(GW)。这也是过去二十年中观测到的最高速度。
在这种形势下,面对全球变暖带来的挑战,国际社会正在采取更加积极的行动来应对气候变化,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加强气候适应能力的建设等。面对这样的危机,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应该尽快采取行动,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保护我们的家园。

上一篇:【盘中宝】英伟达宣布推出6G研究平台,机构称6G传输速率可扩展至5G的50倍,是国际战略竞争的核心领域,这家企业已针对6G做进一步技术预研和储备
下一篇:王坚院士:算力、云计算、AI,发展云计算需要“三位一体”
更多更酷的内容分享
猜你感兴趣
2023年全球气温、海平面及温室气体浓度创历史新高,气候变化影响日益严重

2023年全球气温、海平面及温室气体浓度创历史新高,气候变化影响日益严重

8

生活常识 08.23
2024年气候或将创历史新高,警报!

2024年气候或将创历史新高,警报!

2023年,全球多个气候指标创下新纪录,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警告人类别让地球发出求救信号。同时,全球气温有可能在2024年再次创高。

生活常识 03.22
2024全球气温再创新高!世界气象组织紧急发布红色警报!

2024全球气温再创新高!世界气象组织紧急发布红色警报!

2024年全球气温或将创历史新高!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红色警报。该事件关注的主要爆点是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问题。

生活常识 04.16
全球最高温度纪录持续创新,五月高温连续第12个月刷新历史记录!

全球最高温度纪录持续创新,五月高温连续第12个月刷新历史记录!

今年夏季,全球多地遭遇高温。6月16日,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呼吁采取气候行动,应对全球变暖。与此同时,希腊雅典也遭受了强降雨。此外,厄尔尼诺现象也可能导致未来五年全球气温升幅超过2015年《巴黎协定》规定的1.5摄氏度上限的可能性为80%。全球海冰覆盖率大幅降低,热带活动增强。各国应积极采取气候行动,防止气候危机的发生。

生活常识 06.16
五年时间:从30岁到50岁,你的健康健身秘诀

五年时间:从30岁到50岁,你的健康健身秘诀

年龄层的男性在进行锻炼时,肌肉生长的速度并不一样。年长男性相比年轻男性在肌肉增长上似乎表现出更强的效果。然而,这两种情况下都有可能是因为食物摄取不足、能量摄入不足等原因导致的。因此,改善蛋白质摄入量、注意每日热量摄入平衡,并在训练上做出适当的调整,都是提高肌肉增长的关键。

生活常识 11.22
全球癌症发展趋势及可能因素分析:迹象显示77%的癌症可能由这6个因素引起

掌握关键线索:全球癌症新趋势及风险增加的因素解析

全球癌症发展趋势及可能因素分析:迹象显示77%的癌症可能由这6个因素引起 掌握关键线索:全球癌症新趋势及风险增加的因素解析

癌症风险评估报告》显示,中国居民每口食入红肉的比例高达15%,远超世界平均水平。长期摄入过多红肉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同时,大量食用加工肉类也会增加胃肠道癌和结直肠癌的风险。因此,我们应该减少红肉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并适量运动以维持健康体重。 1. 原因解析 1.1 消化系统问题:红肉中的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和某些激素等物质可能对消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诱发或加重胃肠道疾病。 1.2 食物不均衡:过度依赖某种类型或过多摄入某种食物可能导致营养不均衡,影响整体健康。 1.3 心理压力大:现代快节奏生活、工作压力大等因素也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引发各种疾病。 1.4 生活习惯不良:如久坐不动、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导致免疫力下降,从而增加患病风险。

生活常识 11.22
盐城湿地大放异彩:丹顶鹤群逾百只集结完毕,提前造访冬季避寒胜地

盐城湿地大放异彩:丹顶鹤群逾百只集结完毕,提前造访冬季避寒胜地

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球最大的丹顶鹤越冬地之一,每天吸引着400到600只野生丹顶鹤前来越冬。该保护区内的人工繁育丹顶鹤数量已超过300只,且每年人工孵育新生小鹤50只左右。

生活常识 11.22
英国科学家揭示:taus蛋白细丝在脑细胞外囊泡中的神秘牵绊揭示了其作用机制和可能的临床应用价值

英国科学家揭示:taus蛋白细丝在脑细胞外囊泡中的神秘牵绊揭示了其作用机制和可能的临床应用价值

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团队对AD患者大脑的EV进行了研究,发现螺旋细丝和竖直细丝是由截短的tau形成的,它们被“拴在”富含内溶酶体蛋白的EV界膜上。这些发现将为靶向EV相关tau的潜在AD治疗和生物标志物策略提供基础。

生活常识 11.22
太空垃圾威胁:我们需要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个问题?

或

全球卫星空间垃圾问题:你的生存可能依赖于此

太空垃圾威胁:我们需要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个问题? 或 全球卫星空间垃圾问题:你的生存可能依赖于此

天宫空间站于2024年10月30日进入空间站。他们此行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继续通过太空行走在舱外安装空间站碎片防护装置。此前的神舟十八号乘组曾在空间站舱外安装过空间碎片防护装置。此外,国际空间站的航天员就曾多次进入与“国际空间站”对接的载人飞船里,以躲避可能撞击“国际空间站”的太空垃圾,以便在发生意外情况时紧急返回地球。然而,太空垃圾过多会引发多种问题,如对航天器造成巨大威胁和危害。首先,当这些太空垃圾撞击地面或进入大气层时,会产生大量的尘埃和热量,这将对地球上的生命构成威胁。其次,太空垃圾可能会直接撞击和引发地球空间站内设施的损坏,甚至危及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最后,太空垃圾的存在也对其他星球和宇宙探索造成了潜在风险。因此,人类应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和减少太空垃圾的发生,同时加强对太空垃圾的研究和管理。

生活常识 11.22
新世界中的金矿:揭秘重大勘探发现,引领未来科技发展

新世界中的金矿:揭秘重大勘探发现,引领未来科技发展

湖南省地质院在万古金矿田地下 2000 米以上深度地层发现超 40 条金矿脉,金品位最高达 138 克/吨,探矿核心区累计探获黄金资源量 300.2 吨。预计地下 3000 米以上远景黄金储量超 1000 吨,资源价值达 6000 亿元。这是11月5日拍摄的地下岩芯上清晰可见的“明金”。数据颜色方案为黑暗模式,包含深色背景和浅色文本。

生活常识 11.22
小米熊儿童医院携手幼儿园开启成长发育科普讲座活动

小米熊儿童医院携手幼儿园开启成长发育科普讲座活动

近日,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走进才儿坊、巴蜀实验和三色幼儿园,开展了一场“健康童行·共促成长”生长发育系列科普讲座活动。活动中,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健康服务部讲师团队针对如何管理身高、身高促进方法、儿童精准化营养管理、身高的个性化及体格生长发育的评价等问题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并分享了如何对孩子进行科学的身高管理。家长们纷纷表示,在这次活动中收获颇丰,将会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需求。

生活常识 11.22
强化家长监管,共筑校园食品安全:赶紧来评估你的执行力吧

强化家长监管,共筑校园食品安全:赶紧来评估你的执行力吧

浙江湖州长兴县夹浦镇中心小学食堂迎来新监管——教育部出台《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 该指引聚焦校园餐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细化操作流程和规范标准,并提出加强全流程规范和监督的要求。意见强调,学校需定期开展食品安全满意度测评,加强家长监督,鼓励家长参与招标采购、陪餐用餐、质量评价、安全检查和收支公开等重大事项监督。这无疑将显著提升校园食品安全水平。

生活常识 11.22
六页小学语法知识详解:让你的孩子英语成绩无忧

六页小学语法知识详解:让你的孩子英语成绩无忧

此内容涉及学习英语语法,其中涉及了名词的分类和一些基本规则,如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定义以及一些口诀。该信息提供了完整的套学习资源,包括二维码和数据颜色方案。

生活常识 11.22
校长恳请家长勿对举报现象产生误解,解读家校沟通中的潜在问题

校长恳请家长勿对举报现象产生误解,解读家校沟通中的潜在问题

近日,辽宁省大连市一所小学校长回应家长投诉称,若孩子出现问题,家长不应报警和举报,应直接找他解决问题。事件引起广泛关注,引发对学校与家长关系、以及教育政策等问题的讨论。虽然该校长初衷是好的,但他的一些语言措辞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核实。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家校间的信任不足是矛盾冲突增加的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将这个问题放在更大背景下考虑。

生活常识 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