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花酒被央视315曝光了,说实话并不意外,因为听花酒的套路行内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找媒体背书,广告轰炸,明面上的宣传打擦边球,线下的推销就什么牛逼都敢吹,赌普通人不会取证举报。其实90%以上的保健品也是这么干的,无非是干的规模和程度如何。
听花酒这个案例最值得一说的是,它背后的团队原本是操盘极草的。极草也是一个收智商税的产品,而考虑到冬虫夏草中并没有虫草素,而极草始终拿“虫草素”来做宣传点(当然还有其它噱头),说极草是一个骗子产品也没问题。
我曾经深度参与过报道极草骗局,通过类似案例,就想说说在中国搞这种高端行骗成本到底有多低。
先考大家一个问题:行骗最难的地方是什么?
是一个好的智商税产品或者说idea吗?
是被骗者不容易上当吗?
是行骗容易被发现吗?
都不是。智商税产品其实很容易炮制出来,国外高科技概念、新的成分或者传统中药材,只要你敢吹,都可以成为智商税产品;至于愿意交智商税的人,以中国人口基数,不怕上当的人少,就怕骗子不够用。而行骗,早晚都会穿帮的,不用过于考虑。
所以,行骗最关键的就是:在可以行骗的周期内,行骗的成本或者说代价很低,只要这个成本远低于收益就行,就值得干一票。
而咱们脚下这块土地,恰恰是行骗成本很低的神奇地方。
就以这个极草来唠一唠。
首先是中国的某些专家很廉价。不是身价低,是说人品特别廉价。
极草主打冬虫夏草概括,而冬虫夏草在传说中的功效之一就是“抗癌”——当然,仅仅是传说。
冬虫夏草毕竟是做高附加值买卖的,所以 “抗癌”这种江湖传说,也要进行包装。怎么包装呢?当然是找个机构、做个研究项目给它背书。
所以,极草找了两家医院,做了一项临床研究,研究结果当然是意料中的好:受试者体内检测数据改善,专家解读为该产品具有抗自由基、调节免疫而防衰老、防癌抗癌等功效。专家还说,数据显示能改善亚健康男性性功能。
这种研究当然是扯淡,受试者人数少、没有对照、研究过程不透明、没有经过同行评议,当然也没有在医学期刊上发表。
但是,这么扯淡的研究,它却出自中日友好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这可是中国第一档的医院,不是野鸡医院。
你猜这个项目的负责人知不知道未经同行评议、未发表的研究不能在媒体上宣传?
他们当然知道这是违背学术道德的,但是,极草给的实在太多了。
据媒体报道,极草在这个项目上投了近千万。
近千万可以收买两家医院,然后去做几十亿的生意,值!
说点插曲,当年我做极草的稿子,准备掰扯一下这个研究,所以联系了极草公司,问他们要这项研究的详细资料。极草的策划部满口答应,说国庆后来北京,要当面把资料给我。但是,此后就没有消息了。
可能极草的人也是第一回碰到,居然有媒体记者要拿他们的研究较真,明显不是善类啊。
找机构、专家来包装产品,这个套路张雪峰玩得很熟。所以,在极草退市后,听花酒又是如法炮制。
这一次,听花酒找到了四川轻化工大学白酒学院合作,搞了一个《饮用听花酒对成年男性身体机能影响的探索性研究》的发布会。
在会上,找了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国家级白酒评委陈双来捧臭脚。
虽然研究是扯淡,但不妨碍发布利好消息:根据检测数据,饮用听花酒可以有效提升男性功能。
是不是跟极草一样的味道?
冬虫夏草无非是重金属有点高的天价蘑菇,听花酒却把酒精这种一类致癌物包装成了大补保健品,手法不变,忽悠的胆子是越来越大了。
没关系,中国不缺交智商税的人,无论贫富。
与部分专家见钱眼开,把学术良知丢到九宵云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专家里愿意出来揭露骗局的廖廖无几,更多选择明哲保身。
还是说极草幕后的事。当年我的稿子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采访了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的一位专家,他们的检测结果表明,冬虫夏草中没有虫草素。另外还采访了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其研究表明冬虫夏草中根本没有生成虫草素的基因。
虫草素,恰恰就是那个被宣传为可以抗癌的物质,是极草宣传的关键点。
冬虫夏草中没有虫草素,坐实了极草虚假宣传。
我的报道发表了以后,出现了我都意想不到的事情。某天一大清早,上述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的专家就打电话给我,电话里又气愤又委屈,誓言不再接受媒体采访。原来在刚结束的一次行业会议上,某老院士当众发难,责怪该专家不应接受媒体采访,把冬虫夏草没有检测到虫草素的信息披露出去……
在这位院士眼里,老百姓就该一直被骗下去嘛。
还有故事。当年为了打假极草,我和王海一起将极草样品送了北京某检测机构测,因为当时能做虫草素检测的机构很少(虫草素标准品很少),所以这次检测算是托人情的。
最后虫草素当然是“未检出”。然而,在媒体报道检测结果后,就有人找到了该检测机构领导并施压,该领导严正批评了接收样品并检测的那位同志。
为什么我们的专家是这样的德行?因为帮助作恶一定有好处,而站出来揭露骗局的不仅没好处还可能惹一身骚——你甚至不知道对方是哪个神仙的坐骑,久而久之,大家就都装瞎了。
大家可以回想,中国的各种骗局,有几个是由行业专家主动站出来揭发的?很少吧?骗子有大把的钱可以收买专家、收买专家的领导,收买专家所在的单位,而普通人要找个专家来给自己撑腰,比什么都难。
咱们就是这样的土壤和文化。
未完待续,下篇讲监管和法律问题。
总结全文,极草通过低价、虚构的临床研究成果、找第三方机构炒作等方式成功地进行了高端伪劣产品的欺骗活动。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企业更应该坚守诚信,承担社会责任,不得利用任何形式进行欺诈行为,否则将会面临严重的后果。
对于政府而言,需要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各种涉药违法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假冒伪劣产品。同时,也需要加大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消费者识别真假药品的能力。
最后,极草事件提醒我们,只有坚守诚信,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在商业环境中,我们需要警惕一切可能的利益诱惑,坚持公平竞争的原则,拒绝欺诈行为,打造一个公正、健康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