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院士离世了。

2024-03-20 生活常识 关注公众号

据哈尔滨工程大学官网消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水声科技事业开拓者之一、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杨士莪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3月19日22时58分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3岁。

杨士莪(资料图 来源:哈尔滨工程大学)

杨士莪,1931年8月9日出生于天津市,先后在大连第一海军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任教,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据《人民日报》报道,“莪”,是一种生长在水边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命力顽强。杨士莪的童年,正逢战乱、家境贫寒。他跟随家人辗转河南、天津、北京、重庆等地,后进入清华大学学习。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杨士莪所在的四人宿舍是妥妥的“学霸宿舍”。后来,从这个“学霸宿舍”走出了三位院士,除杨士莪外,另外两位分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周光召,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激光陀螺奠基人高伯龙。

杨士莪在大学时期(来源:哈尔滨工程大学)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打响,正在清华大学物理系读书的杨士莪感受到国家的需要,毅然选择肄业报名参军,来到大连第一海军学校(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任教。

“参与海军建设既能完成报国夙愿,又能在国家建设中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并能胜任的岗位。”

1952年,中国第一所综合性高等军事技术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开始筹建,杨士莪又奉调来到哈尔滨。当时,我国水声科学研究仍很薄弱。为此,杨士莪自学多国外语,一头扎进了这个陌生领域。“国家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

1957年在苏联学习期间,杨士莪发现有两个关键技术实验室对他这样的外国人是紧紧关闭的。“真正尖端的东西,你想从国外学,想从国外买,是做不到的。只能自己干,这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骨气。”刻骨铭心的感受让杨士莪立志在水声科学领域攻关:一定要让中国的“耳朵”听懂大海的声音。

“水声科学是涉及面非常广的专业领域,如果只是办声纳专业,难以获得更好的发展。不立这个标杆,不向这个方向努力,我们就永远达不到更高水平。”1960年,杨士莪回国后,立即着手拓宽专业领域,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理工结合、为国家战略服务的综合性水声工程专业,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他还编著了国际上最早集中论述水下噪声机理的著作《水下噪声学》,出版了国内最早的声学理论著作《声学原理》,讲授并指导编写了《水声传播原理》《统计传播》《水声学》等一系列课程和教材。

1994年,载着近百名科研人员的水声科学家考察船出发开始科考。杨士莪担任首席科学家和考察队队长。“赶上大风浪,许多试验就做不了。只能趁着风平浪静的时候,没日没夜地连轴转。”杨士莪当时已年过花甲,和大家一起承受着高温酷热、缺少淡水、没有蔬菜等困难。其他人可以轮班,作为队长的杨士莪,为了掌握整体情况只能一直坚守,常常半个月也睡不上一个完整觉。

2021年,90岁高龄的杨士莪还参与了两次科学考察。“搞研究,不到现场怎么行?有任何困难都得克服,该坚持时就要咬紧牙关,迎难而上。大海变幻莫测,坐在家里搞研究肯定是不行的。”

杨士莪还有一个称号——“一站到底的院士”。他总是站着给学生讲课,很少坐着,被人问起为什么,他打趣地说“站着讲课,我能加上动作,自在又形象”。

杨士莪为学生授课(来源:哈尔滨工程大学)

“我很幸运,年轻时遇到许多好老师。我深知良师对于做学问的人的重要性,所以更要教好青年学子。”

杨士莪经常对学生说,在大学要学会三件事:做人、做事、做学问。做人,就是心里装着祖国,要把自己的前途永远和国家的需要、人类的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做事,靠的是集体的力量,而非个人;做学问,不能把自己限得太窄,广泛领域的知识可以帮助人们从多角度理解新领域的工作,甚至产生创新的火花。

“很多时候,某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往往可以成为开启另一个学科的钥匙。这种开阔的思路可以提出创新的方法思路,进而开辟新的领域。”杨士莪说,希望年轻的同学们抓住时代机遇,努力创新、努力奋斗,为我国海洋开发、海疆保卫作出自己的贡献。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 新华社 《中国青年报》 哈尔滨工程大学官网等


根据上述文本,杨士莪教授是一位优秀的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水声工程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他的童年经历和他的学术成就充分体现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杨士莪教授热爱祖国,将自己的前途与国家的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他始终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同时,他也强调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重要性,认为做好这三个方面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者和科研工。
因此,我认为以下几点建议可能对杨士莪教授或类似的学者有所帮助:
1. 提升自我:无论在学术还是生活中,提升自我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
2. 国家利益至上:无论是科研还是教育,都应该将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以此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工作积极性。
3. 实践创新:我们应该勇于尝试和实践,不断地探索和积累经验,以便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发展。
4. 充满责任感:作为一名科研工,我们不仅要有创新思维,还需要有强烈的责任感,确保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服务于社会和人民。
总的来说,杨士莪教授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的人物。我们应该继续传承和发扬他的精神,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上一篇:美媒关注:“iPhone在华销量放缓之际”,苹果CEO库克现身上海
下一篇:比特币闪崩,超24万人爆仓
更多更酷的内容分享
猜你感兴趣
陈景院士离世,致敬这位科技界的巨星

陈景院士离世,致敬这位科技界的巨星

关注问题本身之外,还需要了解背景和相关事件,才能得出全面而准确的概述。 陈景教授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的生平事迹和他的贡献对于我们的理解有着深远的影响。他在科学研究上的创新观点,以及他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2008年阳宗海砷污染事件后,陈景带领团队深入阳宗海,用不到公开招标最高预算经费百分之一的成本成功将砷浓度降到了0.050mg/L以下。这充分体现了他的担当精神和坚定信念。 总的来说,陈景教授的事迹值得我们深思,他的精神和成就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对象。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国家的利益服务。

生活常识 06.02
戴立信院士离世:互联网界痛惜与致敬的英雄人物

戴立信院士离世:互联网界痛惜与致敬的英雄人物

戴立信先生因病逝世,享年100岁。他在青少年时期在日本侵略时期的战乱中度过,在1947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后,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曾带领多人讲解化学课程并担任过非科研性质的工作。戴立信是一名出色的科学家,对金属有机化学有深入的研究。

生活常识 05.15
陈俊武院士:时代楷模,离世巨星

陈俊武院士:时代楷模,离世巨星

陈俊武,中共优秀党员,“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被誉为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奠基人。他曾经主持设计我国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推动我国炼油技术跨越近20年,并且取得了世界先进水平。陈俊武曾获多项荣誉,包括石油工业先进生产者代表、全国科学大会先进工作者等。

热点资讯 05.02
揭秘:顶尖化学家,他们都是物理背景的博士研究生,带你走进杨金龙院士的化学世界

揭秘:顶尖化学家,他们都是物理背景的博士研究生,带你走进杨金龙院士的化学世界

杨金龙是首位取得中国科学院院士头衔的物理学家,他的转变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国家科研项目的推动和对新型材料的研究。他的团队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取得了多项世界级成就,展示了我国化学科研领域的潜力和实力。在未来,杨金龙坚信科学家应具备坚实的专业知识和创新的想象力,以应对人工智能时代带来的挑战。他的爱好—摄影—也是他对科学的独特理解和热爱的表现。

生活常识 05.31
颠覆认知:85%中国人的确不能喝牛奶,你还误解它吗?

颠覆认知:85%中国人的确不能喝牛奶,你还误解它吗?

这篇文章主要讨论了一个争议话题:中国人是否适合喝牛奶以及其潜在的原因。一些人认为中国人无法承受牛奶中的乳糖,而另一些人则坚持说中国人并非完全没有乳糖耐受能力。 文章引用了一项科学研究的结果指出,中国人的乳糖吸收不良比例约为85%,但是也有其他因素可能导致此现象,例如遗传因素和个人饮食习惯等。关于这些说法的真实性,作者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认为一些误解并不存在。 总的来说,文章旨在纠正一些误导公众的观点,并强调中国人有可能存在乳糖耐受问题,同时也提醒读者了解真正的科学知识,不要轻易相信网络上的不实信息。

生活常识 11.23
小雪后,温暖如初,抵御寒冬的良策

小雪后,温暖如初,抵御寒冬的良策

小雪节气来临,天气转凉,应注意保温和养生调理。尤其要注意头部保暖,以防风寒侵袭。可以选择热水泡脚、艾灸关元穴、腰阳关和肾俞穴等穴位,以达到温肾散寒、润燥降火的效果。此外,多吃白萝卜也有助于清火降气、消食。冬季室内要保持适度湿度,可以利用金银花、菊花等草本植物煎水饮用,同时在家中进行适当的按摩,如摩足以滋养阴液,缓解肝脏负担。另外,选择舒缓、和谐的音乐有助于调节情绪和稳定心绪。

生活常识 11.23
协作揭示非洲猪瘟病毒转录过程中的天然复合物结构及其调控机制

协作揭示非洲猪瘟病毒转录过程中的天然复合物结构及其调控机制

本文研究揭示了非洲猪瘟病毒(ASFV)的转录机制,其中涉及两种独特的转录机制:一种是聚合酶与内源DNA的复合体结构,另一种是聚合酶与病毒蛋白M1249L的复合体结构。研究者通过天然提取方法获得感染状态下ASFV的天然构象,并发现参与病毒转录复合体形成的多功能蛋白M1249L,它显著增加了vRNAP活性并具有剂量依赖性。该研究成果对于理解非洲猪瘟的致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并可能有助于开发新的疫苗和防治策略。

生活常识 11.23
大寒潮今日将笼罩全国30余省 大面积暴雪可能引发严重灾害

局地11级超强暴风雪即将席卷全国30省份 请做好防灾准备!

大寒潮今日将笼罩全国30余省 大面积暴雪可能引发严重灾害 局地11级超强暴风雪即将席卷全国30省份 请做好防灾准备!

示了当前我国将会遭受大规模的低温雨雪天气。根据相关气象数据,东北地区将首当其冲,可能出现降雪或雨夹雪天气;黄淮大部及以南地区则以降雨为主,局地可能达到暴雨。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这场寒潮带来极端低温和强降雨,但中东部地区的气温将持续下降。由于如此强烈的冷空气前锋尚未来临,因此这次寒潮很可能仅是此次夏季最长的低温过程之一。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寒潮将继续加强,北方地区可能会继续出现降雪和降雨,而江南等地也会迎来强降雨。对于生活在这些地方的人来说,务必注意保暖措施,防范可能出现的大面积降温和极端降雨天气。

生活常识 11.23
儿童社交困境:如何看待‘买卡’与‘拼卡’背后的儿童社交现象

儿童社交困境:如何看待‘买卡’与‘拼卡’背后的儿童社交现象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孩子们在游戏中逐渐形成了集卡的流行趋势,这被称为“盲盒经济”。虽然孩子们热衷于集卡,但也需警惕“卖卡”的风险,并提醒家长和学校要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游戏产品。在这个过程中,社交媒体和资本的力量起了重要的作用。

生活常识 11.23
南粤家政传奇人物:从教师到月嫂,育娃路上的升级打怪之旅20年

南粤家政传奇人物:从教师到月嫂,育娃路上的升级打怪之旅20年

徐杰,原是一名小学教师,但在2000年后决定南下深圳寻找新机遇。她选择转型成为月嫂,曾在深圳轻喜到家科技有限公司任职,并在月嫂行业崭露头角。然而,她的跨界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她在老家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教师,在深圳则是一名默默无闻的月嫂。然而,她坚信无论是老师还是月嫂,都是与孩子打交道的工作,她喜欢孩子,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发现,如果能够从孩子一出生就接手教育工作,那么教育意义可能会更加深远。于是,她投身月嫂行业,尽管面临种种挑战,但她始终相信只要用心去做,就一定能够赢得客户的认可和尊重。她的成功证明,成为一名合格的月嫂不仅需要专业的技能和优质的服务,还需要良好的心态。

生活常识 11.23
国家药监局:今日公布50批次不符合规定化妆品名单

国家药监局:今日公布50批次不符合规定化妆品名单

中国药监局公布2024年化妆品抽样检验结果,有50批次化妆品不符合规定,其中染发膏、洗发露、沐浴露等品种有产品标签及注册资料载明的技术要求未标示的染发剂、丙烯酰胺超标等问题。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已要求相关企业立即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并开展自查整改。

生活常识 11.23
RNAi疗法助力心血管病患者实现显著的血脂管理,研究显示通过80%以上的降脂效果一年后,目标值有望实现

RNAi疗法助力心血管病患者实现显著的血脂管理,研究显示通过80%以上的降脂效果一年后,目标值有望实现

据估计,全球有超过800万人患有Lp(a)水平升高和心血管疾病(CVD)。研究结果显示,zerlasiran可使Lp(a)水平降低至少80%,耐受性和安全性均较好。研究对象包括178例年龄10~80岁的ASCVD患者,结果显示用药36周时,Lp(a)降低了至少80%,且耐受性和安全性均较好。基于这些数据,药明康德决定开展一项针对ASCVD患者的3期临床试验,以进一步验证zerlasiran的疗效和安全性。

生活常识 11.23
北京协和医院心脏病专家告诉你:如何应对突发胸痛,自救与急救方法详解

北京协和医院心脏病专家告诉你:如何应对突发胸痛,自救与急救方法详解

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丁荣晶在发布会上表示,胸痛有很多种可能的原因,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肾脏疾病、肿瘤等,并且可能会因为情绪压力、疲劳、饮酒等原因出现。当胸痛伴有发热、出汗等症状时,可能是感染引起的;胸痛在静止状态下加剧,或者在饭后或劳累后加剧,则可能是胃食道反流病的症状;胸痛在胸骨后,伴随左肩背部疼痛或颈部不适,则可能是由于颈椎病或腰椎病引起的。 丁荣晶强调,对于初发的胸痛,不能忽视,应尽早就医,如果胸痛症状持续,应立即前往医院检查。严重的胸痛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并听从医护人员的指导进行处理。 此外,他还提醒大家,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和剧烈的情绪波动,以防止胸痛的发生。如果出现胸痛症状,应该及时就医,以便尽早发现问题并得到有效的治疗。

生活常识 11.23
心脏病患者须谨慎食用这款水果,可能因药效关联引发猝死风险!

心脏病患者须谨慎食用这款水果,可能因药效关联引发猝死风险!

100毫升)新鲜的柚子汁中,大约含有4毫克的抗氧化物质维生素C,可以对抗氧化压力,促进机体的健康。而这样的抗氧化物质对于抵抗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以及降低某些癌症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关于西柚和某些药物之间的化学反应问题,我们已经知道了其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为了避免这类事件的发生,建议我们在服用药物的时候注意饮食习惯,避免与药物同食,同时在必要的情况下,应咨询医生的意见。

生活常识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