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微信公众号“西宁野生动物园”3月18日消息,兔狲“狲大娘”于2024年3月17日因病死亡,初步诊断为子宫蓄脓。据悉,“狲大娘”为国内第一只人工繁育成活的兔狲,填补了国内空白。
“西宁野生动物园”介绍说,“狲大娘”出生于2021年5月7日,今年3岁,她喜欢隔着玻璃和游客玩“扑扑”的游戏,也喜欢千方百计从饲养员手中获取食物,她的成长历程给科研人员带来了无数珍贵的经验,也给喜爱她的人们带来了无数难忘的欢乐。
“西宁野生动物园”表示,今年开春“狲大娘”已近3岁,迎来了她的第二个发情期,她从2月份开始合笼参与人工繁殖科学研究。因为担心她对合笼不习惯,出现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等问题,饲养员每天都会通过监控密切关注她的饮食排便状况,关注她的体型体重变化,观察她的行为和习性。
直到“狲大娘”死亡前一天,3月16日的直播画面中还可以看到,“大娘”依然胖乎乎,依然嫌弃她的“臭弟弟”。日常饲养观察中,饲养员也没有发现明显的进食、排便、体重和行动异常,未曾想到就在16日当晚,她钻进了一个网友捐赠的“小房子”中就再也没有出来,直到17日早上饲养员观察时发现她已死亡,死亡时体重依然接近4千克。
据兽医介绍,子宫蓄脓多见于发情期的雌性犬、猫、兔等宠物,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一般认为是激素和细菌共同作用的结果。及早发现和治疗是避免悲剧的关键,可是之前并没有发现渗出物,结合初步尸检情况,“狲大娘”可能属于是难以发现的封闭型子宫蓄脓。这对于毛长体胖、大部分时间都隐藏起来睡觉,且容易应激不便检查的兔狲而言,提前发现更是难上加难。
“西宁野生动物园”表示,“通常认为,规律性繁殖能够减少子宫蓄脓的发生,今年是‘狲大娘’第一次交配参与繁殖,并已成功受孕,却在我们已经着手为她准备产房的时候,不幸离世。”
园区兽医已经在远程指导下获取了相关病料送到北京进行进一步检测,希望能够确认子宫蓄脓产生的具体原因,并对未来兔狲防治子宫蓄脓提供更多科学数据。
据“西宁野生动物园”介绍,“狲大娘”是国内唯一一只人工繁育兔狲。兔狲作为一种古老的猫科动物,有650万年的历史,自身免疫系统不健全,对于一般猫科动物危害不大的弓形虫病,对于兔狲幼崽致死率极高。兔狲繁育曾困扰全世界数十年,在国内更是从未成功繁育成活,“狲大娘”的繁育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
“狲大娘”的父亲曾是中国唯一一只圈养雄性兔狲“狲思邈”。2015年出生的“狲思邈”于当年被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从西宁市一户市民家中救护,人工育幼长大后,一直生活在西宁野生动物园。2018年初由于初次交配时间较短,被命名为“狲思邈”,后逐渐成为国内知名度和影响力最高的兔狲。2020年,他在进食时因鸡肉卡喉,不幸窒息死亡,终年7岁半。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结论:这次新闻中的消息表明,中国第一条人工繁育成功的兔狲“狲大娘”于2024年3月17日因病去世。这标志着我国兔狲人工繁育工作的重大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然而,这只兔狲突然离世引发了公众的关注和讨论,特别是关于兔狲繁殖成功率的问题。
建议:
1. 加强兔狲繁殖的研究,提高繁殖成功率。可以邀请专家进行深入研究,寻找导致兔狲频繁生育失败的原因。
2. 提高兔狲的健康水平。可以通过改善兔狲的生活环境,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以及定期的健康检查等方式来提高兔狲的健康水平。
3. 加强兔狲繁殖的社会宣传。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等平台进行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兔狲的重要性,支持兔狲的繁殖工作。
4. 提供更多的支持。可以为兔狲繁殖的工作提供更多的支持,包括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等。
5. 改善公众对此事的理解。公众应该理性看待兔狲的繁殖问题,不应该过度恐慌或者负面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