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年有约28万人死于自杀。如何获得知识并有效地防止悲剧发生呢?

2024-03-18 生活常识 关注公众号

“自杀”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不少人对其忌讳不谈,但自杀的悲剧却不会因此而减少。

2017年,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应用研究中心曾经公布过一组数据,我国的平均自杀率约为每年20人/10万。

折算下来,我国每年自杀人数大约为28万人。平均到每天有767人自杀,平均每个小时有31人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是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甚至难以置信的数字!

更令人痛心的是,学生群体的自杀率高居不下。孩子自杀了,这对于他们的家庭而言,是一记近乎毁灭性的打击;对社会而言,也很容易引发争议甚至舆情。

2019年,上海一位17岁男孩与母亲在车内发生激烈口角,男孩打开车门往外冲,毫不犹豫地从高架桥上跳了下去。他的妈妈追到护栏边,却来不及阻止,亲眼目睹儿子跳下。

2021年,成都49中学生小林突然在校内坠楼身亡,引发了社会舆论,校方压力非常大。后续通过监控发现,小林坠楼前曾疯狂自残,最终警方确认他是自杀。

2022年10月,“胡鑫宇失踪”事件震动了全国,家属、校方、警方多次进行地毯式搜寻都找不到人。2023年1月,胡鑫宇的尸体才被找到,警方经调查确定其为自缢身亡。

有的自杀事件还会对死者的身边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引发连环悲剧。

此图为AI生成

比如2020年9月,武汉14岁的初三男生张某锐因为在教室玩扑克牌,班主任把他的妈妈请到了学校。

张某锐的妈妈当着同学的面,用力扇儿子耳光,使劲推他的头。老师上前劝阻,她才离开了。随后,张某锐纵身从教学楼跳下,自杀身亡。张某锐的妈妈陷入自责、自罪中,她无法走出孩子离世的心理阴影,最终也自杀身亡。

还有报道说,张某锐的班主任后来患上了抑郁症。其实该班主任罹患的很可能不是抑郁症,而是因为自己所教的学生自杀身亡,而罹患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由于长期未接受有效的心理干预,才继发了重度抑郁发作。

如果某个“自杀”事件成为了舆论热点,这会给整个社会带来强烈的心理冲击。

比如一代歌后李玟、香港巨星张国荣突然自杀离世时,社会大众无比震惊,他们的粉丝更是心情沉重,难以接受这个事实。

这甚至会引发“维特效应”,一些内心也非常痛苦的精神心理障碍患者看到明星自杀后,认为他们是勇敢的,从而盲目效仿,引发更多自杀事件。

更可怕的是,有些人决定自杀,但又认为自己离世之后家人会承受巨大的痛苦。这很容易导致“扩大性自杀”,他们先杀死自己最亲近的家人,再自杀。这在罹患产后抑郁症的妈妈们身上更多见。

前段时间,美国硅谷就发生一起“扩大性自杀”案件,前谷歌工程师阿南德·亨利在家中枪杀了妻子,杀害了2个4岁双胞胎儿子,最后自杀!

不过,有些人在自杀时找人垫背,杀害无辜,这就不属于“扩大性自杀”,而是出于报复他人或社会的心理,其往往有严重的人格障碍。

也就是说,在不同的“自杀”事件中,自杀者的心理活动过程是不尽相同的。只有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些心理过程的规律,社会大众才能更好地防范这类悲剧。

可是,很多人对“自杀”的理解存在很大的误区,认为自杀的人都太脆弱、太“玻璃心”了,因为一点点小事就要死要活。

有的人甚至会从道德角度批判自杀者“你连死都不怕,你还怕活着吗?”、“父母辛辛苦苦养育了你,你却想抛下父母,真是白眼狼”......

甚至有很多“自杀援助热线”、精神心理从业人员只掌握人的外显记忆层面的心理学知识,未能深入理解自杀者的心理活动,很难提供真正有效的心理援助和自杀干预。

我们在临床中接诊了大量抑郁症、双相障碍、复合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甚至是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其中有不少人曾有过强烈的自杀念头,甚至多次自杀未遂。

在临床精准化心理干预的过程中,我们能深入到这些患者的内隐记忆层面,深入了解他们产生自杀念头和行为的深层次原因。

而且,很多青少年在真正自杀之前,都曾发出过强烈的求助信号。他们可能会经常说“活着没意思”“我不想活了”。可父母只当孩子不懂事、乱说话、闹脾气、吓唬家人,完全不当一回事。

有些孩子已经濒临自杀边缘了,他们爬到天台上、阳台上,想着纵身一跃,但因为内心还有恐惧而没有付诸行动。

父母一开始被吓坏了,赶紧把孩子救下来。但随后他们可能会认为孩子只是虚张声势、吓唬父母,不但不重视孩子的精神心理问题,反而指责孩子不珍惜生命。

如果这些孩子的病情不断发展,当他们在生活中感受到的痛苦超过了对死亡的恐惧时,他们就很可能会真正采取自杀行为,甚至不给父母挽留的机会。很多自杀者不给父母留遗言,这意味着他们对父母的愤怒、伤心、失望等负性情绪已经极其严重,并认为父母根本就不会自我反省。当悲剧发生时,父母肠子都悔青了,但于事无补。

如果这部分父母能重视孩子一开始发出的信号,有意识地了解孩子想自杀的心理活动过程,解决孩子的精神心理问题,这样的悲剧完全可以避免。

可是,父母们能去哪里学习“自杀”背后的精准精神心理学知识呢?

父母该怎么理解孩子觉得“活着没意义”的心理呢?

更关键的是,父母怎么及时让孩子打消自杀的念头呢?

作为一名精准精神心理医生,我必须对这些知识进行科普,令更多人学会预防身边的人走向自杀,更要预防自身陷入绝望的自杀念头中,减少悲剧发生。哲学上常常谈到“向死而后生”,只有从内隐记忆层面真正理解自杀群体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才能更高效地预防此类悲剧,向大众分享这些知识,是我的社会责任。

从今天开始,我们会推出免费公益专栏——“从精准精神心理学深度解读:如何有效预防自杀?”,涵盖的话题如下:

01、自杀背后的心理

- 都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可为啥现在的孩子那么脆弱,动不动就自杀?

生活变好了,自杀者却变多了,这是为什么?深入分析自杀的原因、大众对自杀群体的误解等

- 为什么会出现“组团自杀”?陌生人相约自杀的心理到底是什么?

- TA平时好好的,怎么可能突然自杀呢?识别“微笑型抑郁症”很重要!

- 抑郁症会导致自杀,可自杀的不一定都是抑郁症患者

- 为何有的人自杀时会带上家人、孩子一起离世?

深入分析“扩大性自杀”心理根源、如何预防

- 抑郁症患者自杀时可能会拉人垫背?这个“锅”抑郁症不背!

这部分人往往不是单纯的抑郁症,而是重度人格障碍继发抑郁发作

- 自残自伤与自杀的区别:看似都是伤害自己,但背后的心理活动截然不同

- 有些自杀未遂的人,多年来一直挺好的,但为何突然又自杀了呢?

- 自杀者在死亡前的最后一刻会后悔吗?

- “被自杀”不稀奇,在美国很常见,了解自杀者的生平有助于看清真相

- 为何网上不断有人问无痛苦的自杀方式?

02、父母和社会的应对

- 孩子有这些征兆时,很可能会自杀!父母别忽视了孩子的求救信号

- 青少年自杀跟成年人有何不同?青少年自杀有很多特殊性

- 孩子有自杀倾向、甚至曾自杀未遂,父母怎么打消他们的自杀念头?

- “既然人生活着没有意义,我为什么不能自杀?”

如果孩子有这种想法,这意味着什么?父母该怎么跟孩子谈人生活着的意义?

- 为什么有些孩子自杀时,不给父母留下任何遗言?

- 孩子自杀前留了遗言,如果父母避而不看,会有何风险?如何理性对待?

- 孩子自杀去世了,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这种选择吗?

- 很多父母明知道孩子有自杀风险,可为何等到悲剧发生后才懊悔不已?

- 一个孩子自杀后,父母如何做才能避免悲剧再次发生在其他孩子身上?

- 自杀事件频发!可为何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科学的应对?

- 如何有效预防身边的人自杀?社会各界该如何减少悲剧重演?

- 我经历了别人的自杀,心里一直很难受!警惕创伤后应激障碍!

- “安乐死”会用在难治性抑郁症、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等患者身上吗?

美国的金门大桥是全球最热门的自杀点之一。有人在大桥上架起了摄像机,全程记录跳桥自杀者的一举一动。

这些录像显示,轻生者们刚跳下去的时候是非常镇定的,但距离水面还有60米高度的时候,大部分人会在空中乱抓、挣扎。

这有可能是人类出于求生的动物本能反应,但更有可能的是,这些轻生者在最后一刻后悔了。可即使他们回心转意想活下去,也已经于事无补了。

有很多精神心理障碍患者曾经历过惊恐发作,多次体验濒死感。虽然惊恐发作一般不会让人真的有生命危险,但他们感觉自己曾经跟死亡近距离接触后,他们反而豁然开朗了,对很多事情都看开了,有了大彻大悟的心境。

希望这个专栏从内隐记忆层面,深入地分析“自杀”背后的心理活动规律之后,能帮助大家找到此生我们真正的、活着的意义,升华自己的人生。

对于“自杀”这个话题,希望大家不必避讳,如果对这个话题有其它疑问和意见,欢迎随时在留言区评论、交流。


结论: 死亡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许多人对此感到畏惧。根据中国心理研究所发布的数据,我国每年自杀人数高达28万人,平均每天有767人选择结束生命。这让人感到痛心,尤其是学生群体的自杀率高居不下,对社会而言,这很容易引发争议甚至舆情。最近的一些案例已经表明,自杀不仅对自杀者本人造成巨大心理冲击,而且对亲人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首先,自杀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需要专业的心理干预和治疗。许多“自杀”事件之所以成为舆论热点,是因为它们会引起公众的强烈心理冲击。比如李玟和张国荣的自杀,使他们的粉丝深受震撼,他们认为是自杀。这种观点忽略了自杀者的主观感受和内心动机,可能是一种过度解读和轻视的表现。
其次,我们需要提高对自杀的理解,认识到每个人都有选择自杀的权利,自杀并不意味着个体脆弱或者缺乏人性。当然,过度关注自杀者的行为可能导致人们对精神心理问题的认识不足。正确的应对策略包括建立支持系统,理解和接纳每一个生命。
此外,我们也需要注意家长的教育和引导。父母的错误认知和处理方法可能会增加孩子的自杀风险。在面对孩子自杀时,家长应该立即寻求专业帮助,而不是匆匆忙忙地忽略孩子的求救信号。同时,也要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不要轻易评判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在政策层面,我们应该加强对自杀者的保护和预防工作,例如设立专门的防治机构,普及防自杀知识,以及提供更多的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社会还需要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活出自己应有的价值。

上一篇:实用收藏!军医教你如何养肝护肝
下一篇:“一夜之间让近一半成人高血压”的新标准,不符合国情,弊大于利
更多更酷的内容分享
猜你感兴趣
2019年数据:中国每年有多达10万人死于自杀,你了解吗?我们的统计数据告诉你实情

2019年数据:中国每年有多达10万人死于自杀,你了解吗?我们的统计数据告诉你实情

近期,一项令人震惊的研究指出我国每年有近10万人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个孩子死于自杀,8个自杀未遂。然而,事实是否如此呢?专家们对此产生了疑问。他们通过查找资料发现,《中国儿童自杀报告》的原文并未提到任何名为"北医儿童发展中心"或"北京大学医疗脑健康儿童发展中心"的机构。而北大医疗脑健康儿童发展中心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童健康发展中心在职能描述上也存在差异。他们提供的服务并不符合《中国儿童自杀报告》中的内容。此外,“每分钟2个孩子死于自杀”和“每年约有10万名青少年死于自杀”这两项数据也有问题。他们认为青少年是25岁以下群体,而非严格意义上的年轻人。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这些数据并寻找真实的结论。

生活常识 04.17
如何防止青少年厌学、抑郁引发的悲剧?

如何防止青少年厌学、抑郁引发的悲剧?

电影《困在心绪里的儿子》以抑郁症少年尼古拉斯的悲剧,警示父母们拯救和毁灭孩子只在一念之差。当孩子出现厌学、抑郁倾向时,家长应重视并了解抑郁症,及时干预治疗,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理解并接纳孩子的情绪,共同成长。

生活常识 03.05
青少年心理健康:面对厌学、抑郁,如何有效预防悲剧的发生?

青少年心理健康:面对厌学、抑郁,如何有效预防悲剧的发生?

电影《困在心绪里的儿子》揭示了抑郁青少年的心理困境,警示父母应正视问题,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小女孩参宿因为被诊断为抑郁症而未能得到及时的关注和治疗,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父母在孩子的心理教育过程中,应了解抑郁的真实原因,而不是将其误解为“心情不好”、“性格变了”。同时,家长应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抑郁情况。专业心理咨询师或陪伴疗法也是帮助孩子克服抑郁的有效方式。对于患病率较高的青少年,社会应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接纳,让孩子们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表达自己的感受。

生活常识 07.05
互联网技术解析:如何有效防止小月亮撞上地球?

互联网技术解析:如何有效防止小月亮撞上地球?

近日,一颗名为2024PT5的近地小行星成功进入地球的引力范围,成为空中另一颗“小卫星”。这颗小行星是由NASA资助的南非“小行星撞击预警系统”(ATLAS)首次观测到,直径约为11米,具有类似月球轨道的特点。 2024 PT5绕太阳运转的轨道半长轴为1.012个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是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偏心率为0.0210,轨道周期为1.02年,与地球轨道十分相近。 这颗小行星将在9月29日至11月25日期间围绕地球做椭圆形轨道运行,成为地球限时上岗的“第二个月亮”。 然而,这个新“月亮”并不亮。因为小行星体积小,肉眼难以分辨,需要借助专业望远镜才能观测到。值得注意的是,这颗小行星不是两者的其中之一,而是最近发现的一颗类似的近地小行星。

生活常识 11.04
【界面不稳定性与流动转捩专题】:《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深度解析,带你领略科技的力量与魅力

【界面不稳定性与流动转捩专题】:《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深度解析,带你领略科技的力量与魅力

在《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中,文章指出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可控热核聚变技术被视为解决问题的关键途径。近年来,美国在激光聚变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并实现了一系列的技术进展,如在国家点火装置上的放能超过1.3兆焦耳。然而,距离商业化仍有一段距离。该专题探讨了界面不稳定性与流动转捩等问题,旨在促进此类研究的进步并吸引更多的研究人员参与。

生活常识 11.10
「肥料氮素迁移转化过程与损失阻控机制」的国家战略科研进展与重要结论探讨

「肥料氮素迁移转化过程与损失阻控机制」的国家战略科研进展与重要结论探讨

我国农业氮素投入高、利用率低、损失严重、区域差别大,原因在于土壤氮库之间的转化过程以及固持、释放及在各个土壤氮库中的分配。然而,土壤理化与生物属性如何影响各形态氮之间的转化速率和氮素保持能力的机制还不清楚,此外,化肥施入农田后作物吸收和损失同时发生,决定氮肥利用率和损失率的因素尚未明确。课题通过研究不同类型土壤和主要农作物的氮源转移特性、氮损失机制及其响应阈值,提出了氮肥增效调控途径,以提高氮肥利用率。

生活常识 11.10
网探蘑菇云:隐姓埋名的互联网英雄,探索未知的世界

网探蘑菇云:隐姓埋名的互联网英雄,探索未知的世界

同学们一起吃夜宵、学习,以减轻身体负担。尽管条件艰苦,但他们从未放弃过科研工作。2019年9月17日,搭载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升空的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地球,陈达作为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人士,留下了自己的历史时刻。

生活常识 11.10
贵阳贵安:15分钟生活圈建设打造健康成长温馨港湾

贵阳贵安:15分钟生活圈建设打造健康成长温馨港湾

区举办了一系列公益社会实践活动,包括文化讲座、艺术手工制作、垃圾分类知识宣传等。此外,儿童之家还提供各类教育服务,如阅读辅导、课程培训等。这个设施让社区里的孩子可以享受到全方位的服务,并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个性和能力。社区居民对此表示满意和感谢。

生活常识 11.10
北京市全力推动助产机构开设孕妇学校,为孕妇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北京市全力推动助产机构开设孕妇学校,为孕妇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听听课,我才知道孕期不能吃太多水果。'' 该新闻主要讲述了孕妇学校的作用和好处。孕妇学校是孕产保健医疗机构建立的宣教活动平台,目的是向孕产妇及其家属普及科学的孕产保健知识。它包括妊娠风险管理、孕期营养、新生儿保健等内容,旨在提高孕产妇和家庭成员的健康知识水平,减少孕期并发症,缓解孕产妇焦虑情绪。它还需要保障专业性和科学性,教学内容应基于最新的医学研究和健康指南,并注意孕妇的安全保护措施。

生活常识 11.10
水道中心小学举办优质教育质效提升家长会活动预告

水道中心小学举办优质教育质效提升家长会活动预告

牟平区水道镇中心小学举办家长会,提高教育服务质效,强调习惯养成重要性。

生活常识 11.10
打造孩子飞行梦:畅享航模乐趣,开启探索之旅

打造孩子飞行梦:畅享航模乐趣,开启探索之旅

"庙行镇杯"航海模型教育竞赛将于2024年宝山区庙行镇全民健身运动月举行,该竞赛旨在展示与提升青少年航海模型爱好者的能力,并为庙行镇航海模型教育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庙行实验学校航模队将代表上海市参加国家级、世界级航模大赛,此活动为更多的青少年打开了探索航海模型的魅力大门,让他们在比赛中收获知识与快乐。

生活常识 11.10
长虹中玖闪光e-Flash通过型检引领肿瘤诊疗新时代

长虹中玖闪光e-Flash通过型检引领肿瘤诊疗新时代

长虹中玖闪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e-Flash新一代放疗设备,标志着我国在高端医疗设备领域的重要突破。e-Flash产品是一款超高的剂量率电子 Flash 放疗器械,适用于手术中放疗、浅表层肿瘤放疗及瘢痕祛除等应用场景。e-Flash的发布将进一步推动我国高端医疗设备的发展,提高癌症患者的治疗效果。长虹将持续加大核心技术的集中攻关、创新成果转化产后和学术研究交流合作等方面,进一步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生活常识 11.10
顶尖医药创新:知名品牌药品未消失,反而在进博会上焕发出新的活力!

顶尖医药创新:知名品牌药品未消失,反而在进博会上焕发出新的活力!

是力昂新品——扶他林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将于年内在中国上市,成为保健品行业的新面孔。此产品的包装升级,有助于提高患者对于老年品牌的认知度,同时,利用新材料和低药重设计,进一步降低患者的用药负担。未来,拜耳将持续优化新产品线,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生活常识 11.10
专家:无痛血尿,警惕尿路上皮癌?

专家:无痛血尿,警惕尿路上皮癌?

中国政府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会长邢念增提醒民众,出现无痛血尿时要警惕尿路上皮癌,及时就诊。尿路上皮癌是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吸烟是导致尿路上皮癌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占膀胱癌危险率的2倍至4倍。早期尿路上皮癌症状为血尿,无痛血尿是它最大的特点。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尿路上皮癌的治疗方法取得了显著进展,免疫治疗为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生活常识 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