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逢火必救”的观念需要破除
现代社会越来越远离刀耕火种,意味着对自然燃料的利用率越来越低,逃生自救的本领越来越差,动火作为一项生存技能,越来越不受重视。老家的荒山,已经20年无人上山,都是堆满了灌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烧掉就算“计划烧除”,于国于民都是一件好事,今年不烧,明年更多,年复一年去救火,会导致燃料积累越来越多,救火队伍越来越庞大,对社会是一个很大的负担。美国就是一面镜子,庞大的消防队伍吸取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却没有能力改善气候带来的灾情,形成一种尾大不掉的局面。改变这一趋势的最好办法,就是利用这一时段的“火灾高发季”,让天气变化之手,消灭过去的燃料负荷,对于植被的新陈代谢有着天然的好处。只有那些“以集体为本”思想灌输过度的人,才会不惜一切代价救火,表面上满足了社会稳定的需求,实际上对人力的不吝惜,造成“人命不如草木”的局面,来源于我们的传统思想惯性。
野火必救是非常有害的传统观念,违背了能量守恒原则。太阳能不断供应,你不烧掉,就是为下一次大灾准备。
2. 现场指挥的“无用之用”,应急管理重视指挥(incident commander)
现场发生伤亡,虽然有教育不足,过度依赖逃生本能的教训,从体制上来说,这是应急指挥不足造成的。老子云“无用之用”,就是要有人观察火情,对火场的风吹草动及时发出预警。任何个人的损失,本质上都是应急制度的过失,需要从制度层面进行补偿。问题在于,国内搞应急管理的人,大多数都没有消防工作的经历,所以他们对应急工作的专业化特征不甚了解,这是学术界的通病。不懂消防就在救灾问题上指手画脚,必然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应急与消防工作的脱离,让应急成为“水上花,镜中月”,无法落到实处。
3. 基础教材缺乏,研究基础,定向开发;”教材领域的肥水不流外人田”;
由于国内的科研导向,一切以“文章论英雄”,那些看不懂论文的人和没有关系的人,就没有资格在中国的学术体制下生存,导致科研与教材市场脱节,科研与科普相互看不上的局面。搞研究的不重视科普推广,搞科普的没有理论累积。站得越高,关注点越低,才对得起人民的期望,在这方面,教材市场有很大的责任去填补空白。不过,国内出版门槛很高,对真正的科普爱好者也是一个巨大的门槛,国家的科普经费都是关系,没关系的人,就不配搞学术,这是制度的困境。美国的专家在完成一本理论专著或教材,通常会写一本简写或科普教材,以便扩大影响。专家就是给学术和科普贡献大的人,而不是垄断资源多的人,这是美中之间的差异。
2021年,美国林业部出版《野火动力学》。2022年,日本人Keisuke Himoto也出版了《户外火灾动力学》,奠定了野火发展的理论基础,希望国内也要重视起来,虚心和专注,才是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希望有识之士赞助我开一门课,把高深的理论通俗化,真正打动那些只有高中水平的消防员。
美国林业部的教材
学术与需求分离,是学术界对理论和教材视而不见的前提。
4. 消防员的出路,关键在流动。
一个社会对消防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看退役消防员的口才。由于他们有深入火场的亲身体验和基本的理论修养,因此可以把一个简单的事故绘声绘色,引人入胜。然而,我曾经参加国内的消防员培训项目,给我印象深刻的有两点:、
1. 对技术非常冷漠,一句提问也没有,上课打瞌睡,大概是基础不好,听不懂;
2. 政委指导员高度关注思政,对体制外的“姓资姓社”高度敏感,警惕心很高,自觉抵制西方社会的技术和观念。
3. 以我亲身的体验告诉国内的消防员,美国消防员的出路之一是利用他们的口才,美国社会的职业消防员只需要服务18年就可以退休(拿pension,公务员待遇),退休早意味着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从事科普互动,让全社会都来重视消防工作。我拿美国的例子来鼓励中国消防员献身科普教育,下课立刻得到政治教导员的告状,体制外的东西不准谈,我很郁闷。
这一现象给我的启示是:
1. 要理论水平站得高,才能俯下身子贴近听众;
2. 理论联系实际,走向生活,用高深的理论解读喜闻乐见,才能打动听众;
问题在于我们的体制高度提防消防技术背后的文化因素,害怕消防员因为有技术就不够勇敢,害怕他们有口才就不安心工作,害怕他们有本事就不听话,这是对消防工作的误解。
结论:尽管社会已经远离了原始的生活方式,但是人们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就包括如何在火灾中求生。一些传统的观念,如“逢火必救”,虽然可能符合人类的行为模式,但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并不适用。相反,我们应该利用“火灾高发季”,改变这种观念,并引导公众正确理解和处理火灾。此外,消防员也需要找到自己的出路,将技术与教学相结合,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具体建议:
1. 引导公众认识到火灾的严重性和紧迫性,理解到正确的逃生策略和扑灭火焰的重要性。
2. 在学校和社会中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提高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技能。
3. 加强消防安全法规的宣传教育,防止火灾的发生。
4. 推广新技术,如无人机、卫星定位等,用于灭火救援。
5. 鼓励和支持消防员进行职业发展和转型,使其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6. 对消防设施和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更新,确保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7. 提倡全民参与消防工作,例如组织各种消防演练活动,提升社区居民的防火意识和能力。
8. 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消防理念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