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Sora之后,Kimi智能助手在市场上掀起热潮。3月22日,Kimi概念股持续火爆,华策影视(300133.SZ)、掌阅科技(603533.SH)等个股继续涨停。
Kimi是由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北京月之暗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月之暗面”)推出的一款智能助手,2024年3月18日,月之暗面宣布Kimi智能助手启动200万字无损上下文内测。
根据AI产品榜,Kimi Chat的2月访问量在国内榜排名第3,仅次于文心一言和通义千问,2月全球增速榜排名第一。3月21日下午,Kimi的APP和小程序均无法正常使用。随后,月之暗面发布情况说明,称自3月20日以来Kimi流量增加的趋势远超预期规划,公司已经进行了5次扩容工作。
月之暗面成立于2023年4月,创始团队有5人,其中4人来自清华大学,分别是创始人杨植麟、联合创始人兼CTO张宇韬、联合创始人周昕宇和吴育昕。
天眼查数据显示,杨植麟为月之暗面实控人,持股78.968%,周昕宇为第二大股东,持股10%,吴育昕和张宇韬分别持股5.957%和5%。
来源:天眼查
据了解,杨植麟最喜欢的专辑叫《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公司因此得名“月之暗面”。
杨植麟(创始人)
杨植麟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博士毕业于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目前是月之暗面的创始人,同时也是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以下简称“交叉信息院”)的助理教授。
交叉信息院由计算机科学最高奖“图灵奖”(计算机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姚期智领导,涵盖大名鼎鼎的清华“姚班”。
据交叉信息院官网资料显示,杨植麟研究方向包括大规模预训练,自然语言处理,自然语言理解与生成,少样本学习,零样本学习,多模态学习。
杨植麟
杨植麟是广东汕头人,高中就读于汕头金山中学,曾以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广东赛区一等奖的成绩保送清华大学。大二时,他由热能专业转学进入计算机系,师从清华教授、知名AI学者唐杰。在校期间,杨植麟成绩总保持年级第一,最终以满分成绩通过所有程序设计课程顺利毕业。
2015年,杨植麟留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师从苹果公司现任AI负责人、深度学习奠基人之一的Ruslan Salakhutdinov和Google AI智能首席科学家William W. Cohen攻读博士学位。杨植麟曾效力于全球顶级人工智能机构Facebook AI Research以及Google Brain,与多位“图灵奖”得主合作发表论文,在ICLR、NIPS、ICML、KDD、ACL等顶级AI会议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杨植麟及其团队的研究曾经在半监督学习、自然语言理解的十余个标准数据集上取得世界第一,并同时在所有六个主流语言建模数据集上保持世界纪录。杨植麟表示,要同时在这六个数据集上取得state-of-the-art的结果比较困难,在他们之前还没有人成功同时挑战六个数据集。
杨植麟还曾参与过Google Gemini、Google Bard、盘古NLP、悟道等多个大模型的研发,其中主导开发盘古NLP大模型,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2021SAIL 之星”称号。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90后”“学霸”不仅是一位AI天才,还是一位架子鼓爱好者。在清华读书期间,杨植麟创立了摇滚乐队Splay,曾晋级清华大学校园歌手大赛原创决赛。杨植麟担任乐队鼓手,乐队名取自数据结构Spkay Tree。有趣的是,月之暗面联合创始人周昕宇也是乐队成员,后来乐队创作了一首歌,大概讲述了一件事,有关“做了一个创业成功一夜暴富的白日梦”。
对于杨植麟来说,打鼓是一件开心的事,可以帮助减压。“该拼的时候要拼,该玩的时候要玩,能尽量花最少的时间,做最有质量的事情。”杨植麟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张宇韬(联合创始人兼CTO)
月之暗面的核心成员除了杨植麟,还有同样来自清华大学的计算机博士张宇韬。张宇韬是月之暗面联合创始人兼CTO,师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系主任、数据挖掘顶级专家唐杰教授,和杨植麟是同门师兄关系。
张宇韬
张宇韬的研究方向是异构数据融合和知识图谱构建,在KDD、CIKM等计算机顶会上发表多篇文章。他曾作为核心开发者研发了全球知名的科技大数据分析平台AMiner,产品服务于BATH等科技巨头及国家科技部等政府科研管理机构。
值得一提的是,月之暗面并不是杨植麟和张宇韬创办的第一家公司,天眼查显示,张宇韬和杨植麟合作的企业已达9家。早在2016年,二人和陈麒聪、揭发等人创立了北京睿科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北京循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循环智能”)是一家行业大模型和会话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业务方向是运用NLP、语音、多模态、大模型等AI技术打造“销售科技”方案。
官网资料显示,循环智能已获得博裕投资、红杉中国、真格基金、金沙江创投、万物资本、靖亚资本和华山资本等投资机构的支持。
周昕宇(联合创始人)
月之暗面第二大股东周昕宇和杨植麟、张宇韬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11级本科的同学,大三快结束时,周昕宇来到了就业还是读书的选择关口,经过一番分析,他最终选择了工作。周昕宇说他本质上是风险喜好者,挑战越大越兴奋。
周昕宇
大四时,周昕宇加入了各方面都符合他标准的旷视科技实习,并在毕业之后正式加入,专注于算法量产,就是要把算法的生产效率提高很多倍。“帮助提高生产力,这是我的核心价值观,我做编程和参加竞赛,目的都是为了提高生产力。”周昕宇表示。
工作期间,周昕宇和旷视研究院基础科研负责人张祥雨,携手研究移动端模型,以共同一作的身份撰写了ShuffleNet论文,中标CVPR。ShuffleNet后来影响了包括苹果3D人脸解锁在内的各种手机毫秒级人脸解锁技术。
吴育昕(联合创始人)
联合创始人吴育昕同样毕业于清华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中的检测和识别问题。他毕业后在Meta的人工智能研究院工作,曾和队员何恺明共同提出了组归一化(Group Normalization,简称 GN)的方法。期间,他还创建了Detectron2,这是Meta最受欢迎的AI项目之一。
吴育昕
吴育昕在AI领域论文曾获得过2018年欧洲计算机视觉会议(ECCV)最佳论文提名,在Google Scholarship上,吴育昕的被引次数超过了19000次。在2018年10月的GeekPwn国际安全极客大赛上,吴育昕以IYSWIM团队的身份参赛,成为6个参赛团队中唯一破解人脸识别算法的团队。据他介绍,他用了谷歌的FaceNet开源代码模型攻破了该算法。
根据以上信息,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Kimi是一款由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北京月之暗面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智能助手。这款产品的特点是能够提供无损上下文内的测试,且2月访问量在全国榜排名第三,增速榜排名第一。
2. Kimi的命名来源于月之暗面公司的创始人,他曾喜欢的一张专辑名为《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这个品牌也因此得以诞生。
3. 杨植麟是中国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曾任职于多个顶尖机构,如Facebook AI Research、Google Brain等。他的团队曾经在多个国家的数据集上取得世界第一。
4. 张宇韬是一名计算机博士,曾在多个大型科技企业中担任重要职务,包括腾讯、百度等。他在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等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和经验。
5. 周昕宇也是一名计算机科学家,曾在多个科技企业和机构中担任重要职务。他的研究领域包括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曾有多个著名项目。
6. 吴育昕也是一名计算机科学家,曾参与多个顶级科技企业的研发项目,例如在Meta的人工智能研究院工作时,曾开发出了一款名为Detectron2的人脸识别算法。
综上所述,这些人物都在各自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的团队研发出了许多重要的AI技术和项目,对人工智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