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皮哥说,32年前的电影《三毛从军记》,90%的观众压根没看懂,你敢相信吗?
很多人从小就看过这部影片,对电影中的各种桥段,至今还记忆犹新。
它还是六公主的“心头爱”,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重播一遍。
那么,一部普通的儿童片,为什么被公认为是中国最好的漫改电影?
为什么那么多人说它是,迄今为止尺度最大、隐喻最多、细节最丰富的黑色幽默电影?
今天皮哥将竭尽全力,逐帧分析电影中那些暗藏的细节和隐喻。
同时,片中困扰大家多年的那些谜团,我们也将逐一揭开真相。
三毛最后到底死没死?
三毛既然有机会,为什么没有参加新四军?
影片最后三毛流着眼泪说“完了”,又有什么特别含义?
相信我,接下来的每一个字,都会颠覆你对这部儿童片的一切认知。
01、
电影开篇,导演张建亚就给出了《三毛从军记》发生的故事背景。
演职员字幕跑完后,是一段伪纪录片式的战争场景,日军的飞机,正肆无忌惮地轰炸我国的国土。
随后画外旁白连用20个“非常时期”,来解释1937年,中华民族到了“非常危亡”的时刻。
这段描述,其实并非导演编造,历史中确有此类记载。
民国26年,也就是1937年,中华书局有限公司出版了章桢选注的《非常时期之诗歌》。
全书共108页,收录了89首诗歌,涵盖对于非常时期政治、经济、金融、粮食等众多行业的评述。
这部社论丛书,是非常时期的非常著作,其用语及背景,恰好符合当时的历史史实。
整部诗歌的措辞,本身就十分滑稽,跟当时的时代形成鲜明的对比,也在开篇就点出了《三毛从军记》戏谑幽默的电影体质。
紧接着,“大人物”在非常时期,发出了非常号召。
要以无数的无名华盛顿,来造就一个有名的华盛顿;
要以无数的无名岳武穆,来造就一个中华民族的岳武穆。
这段话在历史上没有真实出处,但却奠定了《三毛从军记》中,三毛对当兵报国这件事的不懈坚持。
“岳武穆”成了贯穿整部电影的精神象征。
而这句话讽刺意味最强的是,将从美国来的华盛顿,放在了岳武穆之前。
我们能直白地感受到,当时中国在国际上是怎样的地位,中国人又是怎样的地位。
关于这一点,后面三毛和师长的对话中更为直白,我们后面再说。
正片开始,就是一段黑白默片风格的影像。
穿着破衣烂衫的三毛,挤在人群中,东张西望。
随后街上两个日本人的出现,吸引了他的兴趣。
三毛开始模仿日本人走路,在周围人的起哄下,又拿起拖鞋,准备砸过去。
日本人突然反应过来,瞬间秒怂的三毛将拖鞋扔向了另一个方向,恰好砸中了巡警的脑袋。
巡警慌张地站起身来,挥舞着警棍,一路穷追不舍,最终将三毛抓到手。
这一段,明显模仿了卓别林的默片风格。
一方面是幽默编排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有对时局背景的另一层暗喻。
卓别林艺术生涯的巅峰创作期,恰好横跨一战和二战。
导演使用卓别林标志性的默片风格进行处理,似乎打通了“第三面墙”,迅速将观众拉入那个年代。
这段默片情节过后,《三毛从军记》的故事,也正式拉开帷幕。
街头一位军官正在征兵。
他浓眉大眼,身形健壮,但一开口,却是女子声音。
手上的动作也很显眼,不停拍打着未来士兵们的后背、胸肌,嘴里高兴地喊着“不错不错”。
可见当时的国军部分队伍,空有军容,骨子里却是另一副面孔。
军纪如此荒唐,那矮小瘦弱的三毛能够入伍,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这里注意看巡警的反应。
他发现三毛跑了后,连拖带拽将三毛拉下征兵台,嘴里还振振有词:
“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你一个小瘪三,还想当丘八啊?”
前面的话是一句俗语,因为古人重文轻武,所以当兵并不是一件多荣耀的事。
但在民族危亡之际,这话竟然还在流传,侧面反映了当时国人的思想有多么愚昧。
至于巡警说的“丘八”,其实就是“兵”字的拆开说法,在当时形容混吃混喝的兵痞。
和三毛一起参加征兵的老鬼,就是这样一个形象。
入伍拿饷银,打仗了再跑路,之后换个地方继续参兵,循环往复。
可他这次运气不好,还没开口,就被征兵军官识破了。
但最后老鬼还是和瘦弱的三毛,一起顺利进了军营。
为什么?前线需要人,只要你能扛枪凑人头就行。
于是我们看到,画面上一秒,还是新兵训练踢正步的场景。
下一秒,镜头中却出现了一群叽叽喳喳的鸭群、鹅群。
两个画面的对比十分幽默,看得不少观众哈哈大笑。
实际上影片这里就是在讽刺,当时国军拉来的壮丁,几乎都是“赶鸭子上架”。
练练正步,学学开枪,就被派上战场。
这里还有个值得注意的人物形象细节。
这位负责训练的军营长官,额头竟然是一块凸出的方形,看着十分怪异。
其实这既是还原漫画形象,也表现了人体由于缺钙、缺乏维生素D而引发的颅骨软化。
或者再延伸一层,当时的很多国军军官,骨头偏软。
军营训练这一大段,几乎是三毛个人的喜剧独角戏。
踢正步跟不上节奏,练刺刀自己也扎进了草人里,扔手榴弹还误炸了长官。
就连吃饭都赶不上趟。
这边长官吃得太撑,已经松开了裤腰带,那边老鬼端着满满一大碗饭,吃得悠哉悠哉。
只有三毛,在几个饭桶间来回转悠,却盛不到一粒米。
当国军军营开饭时,导演将镜头一转,对准了一群垂涎欲滴的日本政客。
随着餐盘揭开,一个上面写有英文字母CHINA的蛋糕出现在眼前。
大家可以注意到,这一象征着当时中国版图的蛋糕形状,并不是我们今天所见的大公鸡,而是秋海棠叶。
因为彼时是1937年,外蒙古还没有正式独立。
而秋海棠叶正是民国时期,中国疆域最鼎盛时候的样子。
随着政客们手举刀叉,一拥而上,这张秋海棠叶也很快被瓜分殆尽,象征着帝国主义列强对民国的肆意践踏和瓜分。
在政客们对着蛋糕大快朵颐时,三毛和老鬼也上了战场。
老鬼只想着混日子,心眼小的他,就连打开烟盒取烟,还要偷偷躲着别人。
三毛却真是想出力的。
我们看三毛拉铁丝网时,他前胸后背都有很多道划痕,因为太专心,裤子还被铁丝扯坏了。
注意这里还有一个情节,很多人至今没看懂。
挖战壕的时候,师部突然传来命令,“所有的壕沟,再挖深一尺。”
三毛的脸上写满了困惑,经验丰富的老鬼一语道破,“打起来你就明白了。”
这个桥段实际上并非导演杜撰。
在历史真实中,广西省的抗日将领凌压西,就曾在对日作战中用过这种战法,取名“板凳战术”。
简单来说,我军在战壕里踩着板凳,对敌人进行攻击。
当日军占领战壕后,因为身材太矮,只能傻眼,等着吃手榴弹。
抗日战争中,陈赓大将也曾用过这种战法,当时军队中还流传着一句“人不离凳、凳不离人”。
这段戏结束后,也来到了全片名场面,“上海名媛劳军慰问演出”环节。
台上一群美女穿着暴露,还搭配了渔网袜、黑色高跟鞋,在水台上跳着勾人的舞蹈。
看着看着,长官们胸前的望远镜都翘了起来。
军官的望远镜本是战场上侦查敌情之用,这里却成了窥伺漂亮名媛身体的道具。
国军前线的香艳,和日军轰炸后的炮火连天,形成了鲜明对比,讽刺意味直接拉满。
除了画面的讽刺外,导演在这段的拍摄手法上,还借鉴了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
而背景音乐,用的是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
单单这几个镜头,就能看出导演扎实的电影基础知识,以及前卫的艺术理念。
但三毛对这些慰问的名媛并不感兴趣。
反倒是之后的京剧,看得他双眼发直。
这里导演也让岳武穆,首次以实体形象出场,再次唤起三毛精忠报国的雄心。
他幻想自己就是岳武穆,穿着戏服,手持刀枪,将来犯的日寇斩杀殆尽。
带着这腔热血,三毛很快踏上了真正的战场。
可迎接他的,却是猛烈的炮火,若不是钢盔保护,脑袋早就开了花。
再看看一旁的老鬼,这番上战场,他却没有逃跑。
甚至团长的牺牲,还彻底点燃了他的斗志。
导演也在这里,让他的满腔怒火,有了非常具象的体现。
老鬼就在这一刻开始觉醒。
老鬼这个人物,其实是整部影片着墨最深的一个角色。
往大了看,老鬼其实也是当时很多国人的缩影。
面对国难,早期麻木不仁,后面看到越来越多同胞被屠害,自己的良知也逐渐被唤醒。
这种情感,导演也通过艺术的手法,做了具体描绘。
一条被日军炮弹炸熟的鱼,竟然开口说话了,用尽全力吐出六个字:
“牢记血泪仇恨。”
画面是荒诞戏谑的,情感却是真实流淌的。
这种情感的蔓延,也促使三毛和老鬼在淞沪会战中,加入了敢死队。
这场抽签戏里,三毛和老鬼两个人的人物心理,并不相同。
三毛一心盼着加入敢死队,但他只是出于偶像崇拜,内心并不懂什么是国难。
但老鬼懂。
他曾多次临阵脱逃,民族危亡是大人物们的事,自己和老娘只要不饿死,就得过且过。
但现在日军的獠牙,一刻不停地滴洒着同胞的鲜血。
他知道自己已无处可躲。
所以他抽中了签后,默默撕碎了签纸,面色沉重,双眼噙泪。
随后喝壮行酒时,老鬼再也按捺不住,将内心所有的压抑,全部宣泄而出。
“娘,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儿子这次不能尽孝了。”
“弟兄们,小弟家有老娘一个,此去九死一生,日后哪位弟兄路过我家,替我给老娘磕个头,我这儿多谢了。”
酒碗重重地摔碎在地,老鬼的内心也释然了,只留下一句“先走一步”。
饰演老鬼的演员魏宗万曾透露,导演张建亚为请自己这个角色,不惜在自己面前下跪。
魏宗万这两分钟的表演证明,导演这一跪绝对值。
之后敢死队的突袭,再度回到影片戏谑的风格上。
三毛想了一个主意,敢死队轻松拿下炮兵阵地,胜利也握在手中。
百姓欢欣鼓舞,蒋介石亲临嘉奖。
这段虽然也用了默片的风格,但其镜头语言里的力度,可不输前面任何一个镜头。
“一场战斗的胜利,应该当成是一场战役的胜利。”
这是抗战时期蒋介石的惯用手段,通过宣扬和夸大战果的方式,营造国民政府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三毛从军记》中,扮演蒋介石的是著名特型演员孙飞虎。
所以你看这明明是部荒诞电影,但方方面面又挺严肃的。
为了表彰三毛的功绩,大人物蒋介石和三毛握手拍照。
可摄影师为了拍马屁,让三毛将锦旗高高举起,直至没过头顶。
最后本是一次战士表彰大会,却成了“大人物”的个人秀场。
三毛的出镜,就仅有区区“三根毛”而已。
这才是那个时代,深深的悲剧。
成了英雄的三毛,没有得到什么实质嘉奖。
他等来的是一纸调令,直接去师部当差。
对大头兵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出人头地的机会,但对三毛来说,却是另一个噩梦的开始。
“战斗英雄”三毛,变成了师长家的佣人。
这所谓的民族英雄,不仅要给师长添茶点烟,给师长夫人洗内衣裤,还要伺候小少爷拉屎擦屁股。
但这也没办法,伺候师长也是为抗日出力,如果偷懒,那就是汉奸卖国贼。
这里的剧情,恰好跟劳军演出时候,国军长官的姿态承接了起来。
师长的生活极尽奢靡。
前面吃紧,后面紧吃,师长夫人还用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大肆挥霍搞外遇。
少爷就像地主家的傻儿子,也加入到了欺负三毛的大军中。
许多观众,也在这里,看到了人生中第一个似懂非懂的道理。
这句道理,出自偷情的师长夫人:
“有些事情呢,该看的看,不该看的就不要看。给你看的,不看也得看,不给你看的,看了也没看。”
伺候在师长身边,三毛也看到了很多国军长官的“难处”。
日军就在附近,那这场仗要不要打?
不打,难以服民心;打,自己全军覆没,友军渔翁得利。
师长为此伤透了脑筋,愁眉不展下,喊出三个字,“健脑器”。
三毛听罢,赶紧给他脑袋戴上一圈铝条,看着像电击刑具,又像医疗器械。
这个场景看似魔幻,却来源于真实。
它的实物就是个铝合金散热器,带在头上感觉冰冰凉挺舒服,用来缓解头疼。
这么个忽悠人的玩意儿,却在国军高层十分风靡,《申报》上还有它的大幅广告,广告这么写:
安迪生氏健脑器,为德国发明品,特殊合金所制,轻巧柔软,戴在头上极雅观,可自由工作。
不仅如此,这玩意还打着爱迪生的旗号,在当时一个要四块钱,邮费四毛钱,可谓是天价。
虽然用了健脑器,但师长半天只憋出了两个字:再议。
之后就沉浸在酒会温柔乡里。
这场舞会也是让人惊掉下巴。
我们能看到,舞会男女的头上,都戴着防毒面具。
事实上,当时淞沪会战中,因中国军队反抗激烈,日军使用了芥子毒气弹。
本该用于战场的防毒面具,却成了后方的调情工具。
最后,前线战败,上面找师长背锅,罪名是延误军情。
师长只有自杀一条路,但自杀之前,他和三毛进行了一场“灵魂交谈”。
师长问:我大还是司令大?司令大还是委员长大?委员长大还是外国佬大?
三毛答:外国佬最大。
最后,师长进行了总结性发言:所以,我们都是小把戏。
师长畏罪自杀,但在宣传中,却被塑造成了殉国的“民族英雄”。
所以看吧,媒体是可操控的,舆论是可引导的。
师长出殡,排场不小,曾经的属下,全部出席,“民族魂”三个字,被高高举起。
三毛在师长棺椁旁哭得梨花带雨。
可师长夫人却自顾自地补妆,师长儿子还拿起了丧棒当玩具。
葬礼完毕后,保姆三毛转岗,继续上前线抗战。
这场发生在村子里的阻击战,拍得滑稽有趣,各种弹簧石头、转动楼梯的道具,都被用上了场。
女性角色的出场,也丰富了人物影像。
2003年冯小宁拍摄的《举起手来》中,很多场景都对此进行了致敬。
随后段落中,有两个意味十足的虚幻场景。
第一个,是三毛幻想和救下他的女孩,男耕女织,安稳过日子。
第二个,是新四军出现,以《沙家浜》里的舞蹈为意向,展现当时我党领导军队的风貌。
看完这段,不少观众都有个疑问:
三毛为什么没有加入新四军?为什么不跟着我党打鬼子?
其实章节的标题中,导演就点出了三毛的处境。
这一章叫“半梦半醒”。
一半的梦,是对“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朴素向往。
但这种向往,在那个年代,其实是一种典型的小农意识,几乎不可能实现。
而一半的醒,意为觉醒,代表着三毛革命思想的萌芽和觉醒。
半梦半醒,说明了他既没有完全放弃过去的朴素向往,也没有完全觉醒出革命意识。
他依旧是对当时的正统政府,国民政府,对那个旧时代,抱有幻想。
依旧做着个人成为“岳武穆”的春秋大梦。
所以,三毛是不可能参加新四军的,因为当时我军的理念,是解救民众疾苦,并非“有名无名的岳武穆”个人功名那一套。
理念的不同,是本质原因,这一点,导演也在最后做了交代。
《三毛从军记》最后的历程,在皮哥看来,其实是一种致敬。
三毛和老鬼奉命空降敌后执行任务,却与队友失散,等了八年,过成了茹毛饮血的野人。
老鬼说,八年了。
三毛说,别提它了。
实际上,这段经历,应该是在致敬中国远征军。
从热带雨林的环境看,老鬼和三毛,应该是入缅作战的一员。
1942年3月,远征军入缅发起滇缅路作战,前后歼灭日军三万余人。
远征军的历史,仅有三年时间,但老鬼却说八年。
八年既指八年抗战,也是在以远征军意识混乱的口吻,道出出国作战的不易。
远离家乡,在人迹罕至的缅甸丛林作战三年,跟度日如年也没什么区别。
电影最后,抗日战争胜利,却再次成为了政治人物的狂欢。
普普通通的小人物,小角色,小把戏,三毛,就连宴会入场也挤不进去。
看着蒋介石身后那个巨大的V字形,三毛陷入了沉思。
之后他出现在了一片大坟场之中,画面呈现给我们的视角形状,恰好也是象征胜利的V字形。
可这一个个十字架下埋葬的,全都是无名的岳武穆。
有名和无名,其实都是大人物们赋予的。
一个无名的大头小兵,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变成有名的岳武穆。
三毛的幻想在此彻底破灭。
即便到了影片最后,导演也不忘讽刺一把当时的现实。
有没有发现所有士兵的坟茔上插的,全都不是我们中国习俗中的墓碑,而是西方语境下的十字架。
单看这个镜头,有点分不清这到底是一部外国电影还是一部中国电影。
这是导演在整片中最后一个隐喻。
作为无名的岳武穆,三毛最终的归宿,可能也是这一方小小的坟茔。
可即便是已经死了,也摆脱不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影响和控制。
活着活不出个人样,死了也无法认祖归宗,这就是当时吃人的社会,也是战争状态下,旧中国的现实。
所以电影最后一个镜头,三毛从真人变成了漫画,眼角垂下一滴泪,口中哀叹出了两个字:完了。
他的故事,也成了几笔肖像画,人人可以翻阅,人人可以笑谈。
02、
初看《三毛从军记》,觉得这是一部搞笑拉满的儿童片。
但现在人至中年,再看《三毛从军记》,才发现里面讲的,都是血淋淋的历史隐喻。
你我不是三毛,你我又都是三毛。
历史给予我们的,可能并不是真实,而是别人想让我们看到的历史。
在时代的洪流中,我们都是历史的人质,我们都是三毛,我们都是小把戏。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结论不断地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