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的第一家邮政局与第一部公共电话于1927年诞生。

2024-03-22 民俗文化 关注公众号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现代信息传递系统逐渐引入昆明。先是有线电报,后来是无线电报,有现代邮政,还有电话等。由于引进设备可靠性差,多“水土不服”,对外依赖度高,自主性低,弊端不少,甚至出现了电报送达比寄信还慢的笑话。但昆明和云南也从此跟进世界潮流,跨过了近代信息社会的门槛,并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当年护国路上的无线电营业处。

最早的有线电报和电报局

昆明电报的出现与清末的中法战争有关。这场战争主要在云南、广西与越南边境展开,中国军民在谅山、临洮大胜法军,法国茹费理内阁因之垮台,法国人被迫求和。最后的结果却是中国不败而败,反与法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法新约。其中原因,一说就是通讯不灵,被法国人欺骗,待捷报传到北京,条约已签,无可更改。此说无法证实,但当时中国通讯落后,影响军事能力,却是事实。

无论如何,中法战争之后,昆明算是有了电报。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从昆明到蒙自的单铁人工电报线路架通,这是昆明第一条电报线路。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云贵电报总局在昆明开局通报,后来改名云南电政总局,地址在东城埂脚的迎恩街(今兴华街北段和报国街之间)。此后又陆续架设单铁人工电报线路,逐步形成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东、滇南、滇西3条干线,并与邻省四川、贵州、广西电报线路相连,还开通了到越南、缅甸的国际电报电路。

云南电政总局在全省四十多个县设有分局,主要线路有广西、滇东南线;贵州、滇东线;四川、滇东北线;缅甸、中甸,滇西线;越南、滇南线;泰国、滇西南线等。到1924年,全省电报线路总长达10009公里。从1886年到1936年,只能在单铁线上通报话,采用莫尔斯人工机收发电报,通过磁石交换机人工接转。

最早的无线电报:机房“华人免进”

1918年,由于有线通信常遭破坏,当局决定兴建无线通信,台址选在昆明交三桥外的五谷庙,以高价从法国东方汇理银行买来一台二手长波电台,盖起了机房和报房,立起了一座150米高的大铁塔和六座50米小铁塔,这是昆明最早的钢结构工程,在当时的昆明城鹤立鸡群,耀眼夺目。早期无线电台业务全由法国人和越南人负责,中方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机房。购进的是法国里昂淘汰的二手火花式长波无线电台,还只能与法国设在天津、香港、河内、巴黎的电台联络,再中转各地。1925年8月,云南无线电台建成,昆明和北京、上海、沈阳等一起成为中国少数拥有无线电台的城市之一。

1928年,云南无线电台改设短波机,安装法国设备,开通了昆明到江西南昌的电路,但通报效果较差。1930年,电报局改从上海购进短波无线电台,除五谷庙外,又在五华山武侯祠再建一台,并在省内河口、宁洱、通海、下关、昭通建立分台。设备经滇越铁路运进时,又被法国人扣留,后来不得不允许法国人在滇越铁路昆明车站设立电台,以此作为交换,短波无线电台才得以放行。此后,法国电台又与云南电报局竞争,和昆明奸商勾结,干了不少坏事。但昆明终于可以直接与上海、南京、四川、贵州直接收发无线电报,并与香港彼此电报互通,原来由河内经转的电报,也改由上海经转。与此同时,无线电报局在省内多处设立分台,开办省内外电报业务。

早期昆明开办的电报种类有:官、军及商务电报。军报优先传递,官报分一等官报(军事官报)、二等官报(寻常官报);商报分加急商报、寻常商报。局内公务业务称“公报”,也有加急和寻常之分。又据需要开办报灾电报,按一等官报提前处理,还有报馆电报、赈务电报等。后来还开办了选举(筹办国大代表选举)电报、防空电报、物价电报、粮情电报、粮食生产情况电报、特快电报、夜间电报、交际电报、旅行电报等,都可以折射出当时的历史状况。电报拍到昆明,投送范围是东到金马寺、南到螺蛳湾、西到黄土坡,主要靠步行投送,后来增加了少量自行车。

早期云南电报局设有洋总管,业务被洋人控制,他们常常利用管理线路的职权干涉中国内政。如云南辛亥重九起义爆发后,革命军重要军政电报被丹麦人纳尔扣压下来,而先发外国领事的电报等等。

最早的邮政局:“大清邮政局”

明清两朝,昆明对外信息交往主要靠驿站,凡有官方捷报、文书,全靠专差驿夫传送,数百年如此。至于民间信件,有钱则雇人递送,无钱就只好托人了。清末开始有人建立民信局,开通从昆明到昭通的邮路,每封信收费约80文或180文,限期20日或50日送到,每月寄送三次、六次或九次不等,开办多年,市民称便。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喻各省撤驿站,设邮政”。云南遂自办邮政,起初附设于海关之内,总局在蒙自,称为“大清邮政局”,以海关的外籍税务司兼任邮务长,这样,邮政之权也落入外国人手中。蒙自邮政总局在昆明设分局,称云南府邮政分局,是昆明设置最早的邮政营业机构,地址最早在五华山下的翊灵寺矿神庙,后来又搬到兴隆街公房,并在东院街(今光华街东段)、卖线街(今华山西路南段)、东门正街(今长春路东段)、城隍庙街(今武成路中段)设立4个分局,在街头设立信柜8个,信箱14个,以利市民投寄信件。清宣统二年(1910年),邮政与海关分开,总局迁到昆明,成立云南邮政总局,设在巡津街北口一座两层砖混结构的法式建筑中,这里距滇越铁路总车站不远,邮运很方便。

早年昆明城里的邮差送信。

早年昆明邮局主要收寄中外公文信件包裹,寄一封信贴两文钱邮票,还办理对外汇兑,主要是为留学生送款。邮局业务很旺,年处理邮件达150万封,其中明信片约占六分之一,包裹约有7万多件。邮局还办理汇兑业务,与国内、国外联网,快捷方便,价格较低,很快就取代了此前在昆明盛行的票号汇兑业务。

昆明邮政局建立之初的40多年,总办都是外国人,如英国人西米士、法国人戈德兰等,其工资为中国员工的百倍之多。这些总办还利用职权,动用邮车大做走私生意,甚至贩卖鸦片,大发其财。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法国人还借口修筑滇越铁路需要,在今华山南路自设法国邮电局,开办所谓“客邮”,公开收寄中外邮件,与中国邮电争夺利益,破坏中国邮权统一。后来几经交涉,直到1923年1月,法国邮局才被迫撤销。

“邮转电报”:“邮政骑马,电报骑牛”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云南军阀混战不已,省内土匪横行,有线电报线路设施多被破坏,电杆、电线被盗,甚至随修随砍随盗。由于时局混乱,无法维持,许多有线电报线路名存实亡,滇东仅通曲靖、宣威,滇西仅通楚雄,滇南仅通宜良、通海,其余线路或者中断,或者时通时断,不能保证,实际上已处于半瘫痪状态。为应付这种局面,电报局只好开办“邮转电报”业务——将电报拍发到尚能通达之地,然后转交邮政传递到目的地。

“邮转电报”开通,省内电报只能拍发到曲靖、楚雄、宜良,然后交邮局转运投递。而拍往内地和国外的电报就更费周折,省内部分通过滇越铁路的火车邮送到越南的河内,再由河内的法国、英国、丹麦、挪威电报公司通过海底电缆转发香港、上海。反过来,省外、国外电报也得先发到河内,再通过滇越铁路邮送昆明,由电报局抄送收报人。由于抄寄等环节常常出现延误,有时信都寄到了,电报还没有到,受到社会的责难,被讽刺为:“邮政骑马,电报骑牛。”(杨润苍《云南电信的发生和发展》)

最早的“衙门电话”和公共电话

昆明市内电话始通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当时在清总督府督练公所(今胜利堂址)和提学司署学务公所(今华山西路翠湖小学址)两处各设20门磁石式电话总机一部,在各衙门、军队、学堂安装分机,以联络各官府、官军和学校。

清宣统二年(1910年),滇越铁路通车,昆明商业兴旺,云贵电报总局奉令在昆明增设营业性质的市话,在云贵电报总局内安装磁石电话交换机,并与督练公所、学务公所两个总机相接,称为“总机关”,由电报局管理,同时安装商用电话,共有政、警、商用户约100户。

直到清政府垮台前,昆明市内电话还是“衙门电话”,多为官府、军队、学堂、官办洋务工厂使用。全市只有20个电话号码、10个分机号码,绝大多数要靠人工转接。而所有军政要害部门的电话,不久就被日本特务学校同文书院派人刺探得一清二楚,记录在《支那省别全志》一书中。1914年7月27日,当时的《滇声报》评论“电话总机关之可恶”称:“电话租赁与人,则电话之办理人,即应尽心其事,随到随接。此三尺童子亦知其然也。乃者,电话总机关之司事,于接受电话时,屡屡不理,或通电后亦即置之。此等情况,在他处之电机,本报不得而知,若以本报之电机言之,则实屡不爽矣。夫电话总机关,一交通界之商店也。其性质非如各公署之尊严。而办事之人,竟有如此可恶,勿感乎一般少揽官权者之擅作威福也,以小喻大,吾不得不为小百姓苦矣!”

1926年,昆明安装公私电话达240部,多数用户仍然是军政机关和要人公馆。设备简陋陈旧,只有人工磁石交换机两部,为单线制,通话经常受阻。

1930年整顿市话,分为南北两局,南局设于近日楼上,以工商用户为主,北局设于五华山省府内学山楼上,多为军政部门使用。设备总容量541门,实装发展到400户,并开始装设公用电话,在东南西北城楼各设一部,专供公务及报警(火警、匪警)用,由警察管理,不收费。

昆明长途电话始办于1935年,整整晚于电报49年,先后架设了从昆明通往滇东寻甸,滇北武定,滇南通海,滇西楚雄、姚安、永仁等地的电话线路。

当年近日楼上就是昆明电话局。

昆明自动电话出现于1940年6月20日。早在1937年,当局就投资50万银圆,由云南电话局向德国西门子洋行订购自动电话设备和千部电话机,时值抗日战争,敌机轰炸昆明,设在五华山上的电话北分局机房被炸毁,施工大受影响,直到两年之后,昆明才有了自动电话。到1943年,各种电话容量为1065门。

来源:昆明日报

:朱净宇

文图资料:《老昆明旧话旧照》

美编:姜维钢

:苏昊

编审:周晓雪

终审:周建军


结论。

上一篇:小时候没看懂,成人后才发现《三毛从军记》藏着这么多隐喻与暗讽
下一篇:女人一定要注重保养,《与凤行》48岁的她出场,颜值、气场不输赵丽颖
更多更酷的内容分享
猜你感兴趣
追溯70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与影响

追溯70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与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发布、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并在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的背景下形成过渡时期总路线;该草案由毛泽东担任主要起草人,历经17个月完成;后在杭州举行,形成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民俗文化 07.07
南昌起义:中共历史上的第一位公安局长诞生地——这个革命转折点的光芒四射时刻

南昌起义:中共历史上的第一位公安局长诞生地——这个革命转折点的光芒四射时刻

南昌起义中,中国共产党不仅接管了历史上的第一个公安局,也诞生了历史上的第一位公安局长———彭干臣。 南昌起义期间,部分国民党警察参加了起义战斗,与起义部队看守缴获的枪支弹药,保障了社会治安秩序,保护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民俗文化 09.29
昆明市第二十幼儿园引领家长参与,共创家园教育新模式

昆明市第二十幼儿园引领家长参与,共创家园教育新模式

昆明市第二十幼儿园开展家长进课堂主题活动,让家长体验当老师的感受,拉近家园联系,丰富幼儿园教育资源,开拓幼儿事业,促进家园共建,家园联手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活动中,全园8个班共32名家长走进了课堂,体验了一把当老师的感受。活动包含科学和艺术等多个主题,家长积极参与,并带来了许多有趣的经验分享。同时,这些课程也提高了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生活常识 05.18
第一张电子式传真照片的诞生:回顾与展望

第一张电子式传真照片的诞生:回顾与展望

1907年11月8日,世界上第一张纸质信件——乔治·伯纳德·富勒格式信函在上海创刊。

民俗文化 11.10
微习惯的力量:实现个人成长和进步的策略与技巧

微习惯的力量:实现个人成长和进步的策略与技巧

微习惯在斯蒂芬·盖斯的健身路上发挥了关键作用,使他摆脱了之前的体重问题,进而发展了他的写作技能。富兰克林则通过自我反省和行为改善,逐步摒弃了自己的不良习惯,实现了人生的逆袭。这三个例子充分展示了微习惯的强大力量和潜在价值。

民俗文化 11.23
居家版大厨:只需泡打粉,轻松做出健康豆奶小油条

居家版大厨:只需泡打粉,轻松做出健康豆奶小油条

"豆奶小油条 - 利用家里黄豆,纯牛奶,白糖和面粉做出无泡打粉空心油条"

民俗文化 11.23
旧貌换新颜:她如何通过简单改变服装风格保持年轻状态?

旧貌换新颜:她如何通过简单改变服装风格保持年轻状态?

关键词:女子、健身、健身生活、秘密秘诀、十年互联网。句概述:女子长期保持年轻态,擅长健身生活,并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秘诀——在不影响日常生活的情况下,坚持步行和保持轻量级运动。

民俗文化 11.23
【在人际关系中,经常重复做一件事的人可能暗示着他/她缺乏深沉的爱。

【在人际关系中,经常重复做一件事的人可能暗示着他/她缺乏深沉的爱。

太完美了这个人的行为模式,使得他们无法真正地理解和接纳伴侣。这种完美无瑕的人,往往对外界的变化反应激烈,放大了自身的缺陷和不足,从而产生强烈的安全感缺失。 -03为什么有些人会将对方视为“寄托”? 他们的行为模式使他们在面对亲密关系时感到恐惧,他们害怕失去对方,害怕犯错,害怕失败,于是把对方当作他们的精神寄托和生命寄托。这不仅影响他们的情感,也会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

民俗文化 11.23
互联网信息丰富的你是否仅依赖于生理性的喜好?

互联网信息丰富的你是否仅依赖于生理性的喜好?

生理性喜欢是指人对特定对象(如外貌、亲近感等)的本能偏爱。这种吸引力来源于人的大脑中的某些区域,即额叶皮层,促使人们追求与之产生互动的感觉。在相遇时,生理性喜欢者会瞬间靠近对方,试图触摸、拥抱对方以获得情感和身体上的愉悦。因此,虽然恋爱中的矛盾可能会导致双方疏离,但在对具体的人而言,生理吸引力仍然是引发好感的主要原因。 这种生理吸引力表现为无法控制的渴望和情绪波动。比如当两人相爱时,会对对方产生强烈的激情、依恋、紧张甚至是疼痛感。虽然他们可能难以理解和接受对方的缺点,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其产生深深的吸引力。这是因为生理性喜欢者通常能够容忍伴侣身上的一两个不完美之处,并将其视为对方的一部分,从而带来强烈的情感满足感。

民俗文化 11.23
法国历史上,铁面人的真正身份:挑战权威的网络资料库为您揭示

法国历史上,铁面人的真正身份:挑战权威的网络资料库为您揭示

铁面人,1789年7月14日在巴黎自由女神像前被执行绞刑,并成为法国历史上最神秘的人物之一。他在巴士底狱度过了漫长的监狱生涯,被锁在六千四百三十八九号牢房。然而铁面人在狱中留下了著名的文字:“铁面人”并用刀刻在餐盘背后,表明他的身份非常重要。据记录显示,铁面人刚到岛上的时候,狱长为他做了饭菜并送到了牢房。但铁面人用刀在餐盘背后刻下了几个字后将餐盘丢下。铁面人的身份信息极为敏感,他曾是军事官员的座驾。他曾在狱中配备图书、书籍、文具等设施,并可以随意穿着囚服,可以接受王室贵族的重要人物的探访。然而铁面人去世很突然,并且没有任何预兆。当时教廷规定人死后要涂抹圣油,而路易十四也禁止了这一行为。铁面人在监狱最后一个月去世。

民俗文化 11.22
辽阔北国,盛唐繁华——来自塞北的传奇之旅

辽阔北国,盛唐繁华——来自塞北的传奇之旅

辽王朝崛起,曾与北宋并立百年。在北宋余晖下,耶律阿保机建立联盟,锐意进取,成为契丹族统治者的明君。但在五代十国时期,北方草原上的雄鹰啼声嘹亮,耶律阿保机面临抉择,能否实现宏图霸业,令人瞩目。

民俗文化 11.22
全方位解析:为何我们会经常生气?如何应对和解决生气情绪?

全方位解析:为何我们会经常生气?如何应对和解决生气情绪?

生气。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很容易将别人的行动误解为对我们行为的羞辱或冒犯,从而导致愤怒。然而,我们应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理解他人可能面临的困难和考虑,而不是只关注我们自身的感受和利益。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宽容和理解他人,以便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民俗文化 11.22
小雪来临:告诉你预示什么? 2025年春节天气真的冷吗?

小雪来临:告诉你预示什么? 2025年春节天气真的冷吗?

民对小雪有着特殊的情感寄托。这句俗语“就怕小雪不封地”实际是表达农民对于农业生产的一种期许,寓意着即使小雪降临也要尽最大的努力保护农田,因为一旦天气太冷,土地就无法保存水分,就会造成农作物受损,甚至颗粒无收。这种情感无疑对当时的农业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也成为了人们口中的笑谈。

民俗文化 11.22
1. 40韵深情,解析两人的生死之交——揭秘史上最深沉的友谊
2. 32字古诗词,揭示二人心中那份至深无比的友情
3. 7言小诗,尽述一对生死与共的朋友间的真挚情感
4. 8句淡雅古诗,颂扬他们间的如水般深情厚谊
5. 16字绝句,展现了两颗心如铁一般坚定的友谊

1. 40韵深情,解析两人的生死之交——揭秘史上最深沉的友谊 2. 32字古诗词,揭示二人心中那份至深无比的友情 3. 7言小诗,尽述一对生死与共的朋友间的真挚情感 4. 8句淡雅古诗,颂扬他们间的如水般深情厚谊 5. 16字绝句,展现了两颗心如铁一般坚定的友谊

诗《送薛涛归江东》,诗中的“忆元九”一句也表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 摘要: 唐朝诗人白居易和元稹在世的时候,两人因志趣相投而成为同乡好友。由于政见不合,元稹被贬至梓潼审理案件,而白居易留在长安继续工作。虽然两人未能常常相见,但他们之间的友情依然深厚。一天,白居易与元稹在郊外饮酒赏花,同时思念起了元稹。在宴会上,白居易写了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元稹的深深怀念之情。此诗语言朴素浅显,情感真挚,表达了他们深厚的友情。

民俗文化 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