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廉物美的比亚迪。

2024-03-20 热点资讯 关注公众号

2024年2月春节刚过完,比亚迪就连连发牌,15天时间里十连击降价,打得竞争对手“目瞪口呆”。有人对此戏言,“比亚迪‘掀桌子’啦”!五菱汽车、长安启源等传统车企,新能源车企中的哪吒汽车等被迫跟进,纷纷降价。现代汽车甚至为了应战,公开唱起了反调,喊出了“油比电强”的口号。此情此景酷似2023年初特斯拉发动的那场价格战。

然而,冰火两重天,在中国车企的“价格肉搏战”激战正酣之际,欧美市场却接连传出新能源汽车项目折戟沉沙的消息。2月22日,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康林松(Ola K?llenius)透露,由于电动汽车的普及速度未能达到预期,公司决定调整原先设定的目标,收回自己2030年不再推出燃油车的计划,放弃全面电动化,转而继续研发内燃机;2月28日,苹果公司首席运营官杰夫·威廉姆斯(Jeff Williams)突然宣布:苹果将停止十年的造车努力,调转方向“All in AI”(全力研发人工智能),在此之前苹果已经在造车项目上砸下百亿美元。

此外,大众和福特等国际知名车企的电动汽车及电池投产项目也均推迟或放缓,这与中国车企“大干快上”的局面形成了鲜明对比。一进一退的背后是什么因素在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图/视觉中国

“价格屠夫”

比亚迪为什么要扮演“价格屠夫”的角色?

其中的原因很多,但最关键的原因应该是为了促进销售以完成今年的销售目标,同时这也是抢占竞争对手市场份额的手段。在2023年斩获302.44万辆的惊人业绩后,比亚迪的野心变得更大。根据市场中流传的众多消息,2024年比亚迪“预定”的销售目标再次上调50%,达到了令人有些瞠目结舌的450万辆。

要实现这一“雄心”,仅靠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力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比亚迪的胃口了。对于比亚迪来说,抢夺燃油车的市场份额势在必行。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949.5万辆,同比增长37.9%,市场占有率达31.6%,这意味着燃油车的市场份额仍接近70%,而这正是让比亚迪窥视已久的“大蛋糕”。

在近一年中国市场轿车销量排行榜中,紧凑型轿车一直霸屏,这说明了当前中国消费者对于这个价位段的汽车需求非常庞大,其中日产轩逸、大众朗逸和速腾这三款燃油车的销量分别位列第一、第二和第四,仅这三款轿车的年销量合起来就超过了100万辆。比亚迪此次通过降价,让秦PLUS的价格进入了8万元以内,攻击的目标正是这些合资燃油车企的紧凑型轿车。

那么比亚迪为什么可以扮演价格屠夫的角色呢?最直接的因素来自于电池成本的大幅下降。电池在新能源汽车的造车成本中占比约三成,比亚迪采用的主要是自研自产的刀片电池,刀片电池采用磷酸铁锂技术,每吨磷酸铁锂大约需要0.25吨碳酸锂。2023年以来,碳酸锂价格大幅下跌,从高峰期的近60万元/吨一路跌至目前的10万元/吨以下,磷酸铁锂的价格呈现相同的走势。

由于采取的是垂直整合的产业链模式,比亚迪可以直接且完整地收获电池原料下降带来的成本优势,使其新能源汽车的降价更具空间。

规模效应

比亚迪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市场竞争力的一个缩影,而它们制胜的法宝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可归为“规模效应”。

“规模效应”又被称为“规模经济”,一般用来描述因规模增大而带来的经济效益提高,促成这一结果背后的因素包括专业化的分工、更强的谈判能力、固定成本的分摊、学习效应和网络效应等。

对于企业个体而言,最直接的“规模效应”来自于生产规模扩大带来的成本分摊效果。通常来说,当一款车型积累了足够的销量,就能够很大程度上摊销研发、采购、模具等成本。比如比亚迪的秦PLUS和汉等主力车型,因为销量足够大,研发和模具等费用成本可能已经分摊完毕,只需要负担新增的原材料成本,较之竞争对手有很大的成本优势。且销量越大也意味着更大的采购量,与供应商在议价时的谈判能力也越强,采购成本越低,这也为比亚迪的降价留足了空间和底气。

除了对于企业个体层面直接的成本影响外,“规模效应”还有很多其他的好处。从中国新能源车行业的实践看,我们尤其应该关注市场需求的“规模效应”和供应链的“规模效应”。

首先来看市场需求的“规模效应”。中国有一个独特的先天优势,即统一的大市场。根据研究机构EVTank发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465.3万辆,其中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为949.5万辆,占比高达64.8%。统一的大市场和旺盛的需求会刺激供给和企业的创新。

有观点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与政府的扶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实事求是地说,在这个市场发展的早期,政府通过公共交通订单、城市试点和消费补贴等方式,孵化和创造了很多早期的需求,但随着该产业的发展和企业不断的创新,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早已进入了自主发展的轨道,政府的作用已大为减少。

此外,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规模效应”还有一个极大的好处,即配套设施的“规模效应”。以充电桩为例,如果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足够多,充电桩的使用率自然会提高,充电桩的经营者在获得良好的经济回报后会有动力去建设和运营更多的充电桩。这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买家来说是一种使用上的极大便利,同时也会激励其他潜在消费者去购买新能源汽车。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出租车和网约车加快电动化后,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建造和运维进程也加快了中看到。

其次,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供应链的“规模效应”同样十分显著。当供应链网络的规模越大,内部的分工也会更加专业化。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集中了几乎全球最好的供应商,不管是在核心的三电(电池、电机和电控)领域,还是在智能设备(智能座舱、辅助驾驶、信息通讯和环境感知设备等)领域,又或者是汽车设计与开发、试制工程、整车集成和汽车新材料等工程领域,其中以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为代表的动力电池的产量更是占到了全球的75%以上。

这样的供应链配套实际上降低了造车的进入门槛,即使你此前没有丰富的造车经验,也可以通过learning by doing(“干中学”)来积累经验和技能,同时在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的过程中积累更多更广的消费需求和产品质量信息,并反向推进和更新产品设计、供应链管理、生产工艺和流程等迭代升级,进一步提升整体竞争力。

弯道超车

“规模效应”带给了中国新能源车企巨大的红利,也让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实现了“弯道超车”。

那么为何身为老牌汽车强国的美国和欧洲却在新能源汽车的道路上惆怅徘徊,当下更有“掉转车头”的意向呢?这可以从“规模效应”的反面——“规模效应”缺乏的角度去理解。

以奔驰为例。奔驰作为老牌豪华汽车生产商,对于新能源汽车一直持有积极态度,并在2021年提出了“全面电动”的战略,其目标是到2025年纯电动和插电混动车型的销量占比达到50%,每一款新发布的车型都将推出纯电动版本,计划从2030年开始,奔驰基本转型为纯电动汽车企业。

但从实际结果来看,奔驰的发展却远不如计划中的理想,在欧洲市场,2023年电动汽车仅占奔驰销量的11%,加上混合动力车型的销量,这一比例也仅为19%,想要在2025年实现50%的占比,其难度可想而知。面对困难,奔驰没有迎难而上,而是选择了战略收缩的方针,不再坚持全电动的目标,转而继续研发内燃机。

奔驰的境遇与欧洲市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接纳度有关。从市场反馈看,欧洲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有一系列抱怨,比如车的续航、安全性以及车本身定价过高等问题;他们也认为电动汽车的技术发展存在不确定性,技术迭代太快,电动汽车贬值速度过快;此外,欧洲新能源车的基础设施不健全,充电桩普及密度不高且维护状况不佳也是阻碍他们购买的重要因素。

这些因素导致欧洲对电动汽车缺乏足够的需求,而这肯定难以撬动汽车厂商在这方面研发和制造的积极性。很明显,需求端缺乏“规模效应”是阻碍欧洲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的最新报道,德国大众汽车认为电动汽车的制造成本(尤其是电池)居高不下是目前阻碍欧洲消费者接纳新能源车的最大障碍,售价低于3万欧元的电动车在欧洲市场寥寥无几,大众正在考虑通过“合作开发”的方式,让更多的参与者一起分担成本,以生产出成本低于2.5万欧元的电动车,增加消费者的接受度。

数十年来,培养中国自己的汽车工业,发展民族品牌,提升自主研发和自主创新的能力一直是很多中国人的愿望。但在燃油车年代,中国的这一愿望不断碰壁。坐拥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中国,成为了海外车企的大蛋糕。

我们一直希望迎头赶上,弯道超车,但始终天不遂人愿,直到出现了两个新的因素。一是新能源汽车的出现,二是民营汽车企业的崛起。中国车企从切入燃油车市场开始,迅速抓住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大势,不断通过技术迭代和价格战,凶猛地抢占着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并开始杀入海外市场,与全球头部车企进行正面对决。

假如我们能够长期维持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让效率最高的车企胜出,那么弯道超车将不再只是中国人的一个愿望。

(系长江商学院经济学教授、亚洲市场副院长)

:李伟

:闵杰


结论是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竞争加剧 文章续续:行业焦点热议的丰田 推出零排放汽车+电池短缺 将失去用户 更新报告

上一篇:2915mm轴距+大掀背,40万档次仅13万,完胜雅阁凯美瑞,正式上市
下一篇:3年亏损200多亿后,华为汽车业务开始赚钱了
更多更酷的内容分享
猜你感兴趣
比亚迪海鸥:价廉物美,热销不止因低价!

比亚迪海鸥:价廉物美,热销不止因低价!

中国电动车品牌比亚迪通过缩小成本,实现与燃油车相同的价格,且不牺牲车辆性能和舒适度。底特律汽车测试公司Caresoft进口比亚迪海鸥进行分析后,发现其在制造时尽可能降低成本,例如采用单雨刮设计,车身面板、灯组等均由比亚迪自行制造。试驾过后,沃伊霍夫斯基表示,中国汽车已经到了按价值购买的地步,意味着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对其他国家的制造商产生威胁。

热点资讯 02.29
比亚迪 廉价腾势Z9 GT 预售信息曝光,超高颜值、一流驾驶体验等亮点齐享!

比亚迪 廉价腾势Z9 GT 预售信息曝光,超高颜值、一流驾驶体验等亮点齐享!

比亚迪推出了一款名为“海豹06GT”的新车,该车与腾势Z9GT有着类似的设计,采用比亚迪E平台3.0架构,并且具有出色的操控性能和坚固可靠的制造安全性。外观方面,该车与腾势Z9GT相似,采用了两厢小钢炮的设计,并配备了隐藏式电动门把手、熏黑隐私玻璃、运动大尾翼等独特元素。内饰方面,该车采用海洋网现代美学设计,并配备了一系列现代科技配置,如平底多功能运动方向盘、L2级别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等。总体来说,海豹06GT是一款极具竞争力的两厢车,有望成为比亚迪的下一个明星产品。

热点资讯 10.16
王传福围堵比亚迪:低价让比亚迪陷入困境吗?

王传福围堵比亚迪:低价让比亚迪陷入困境吗?

这是一段关于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品牌之间的口水战的报道。在一次新品发布会后,包括长城汽车在内的多家汽车品牌均对之前指责或批评竞争对手的行为表达了不满。其中,长城汽车CEO李瑞峰公开表示,一些竞争对手低价倾销是为了迫使消费者购买其产品,他将坚决捍卫自己的底线。比亚迪副总裁何志奇则强调,市场竞争不应损害其他企业的利益,因此即使受到恶意攻击也需要积极反击。在这场激烈的口水战中,各方品牌纷纷发声,试图证明自己的市场地位和产品的优越性。而那些曾经遭受指责的品牌,则开始反思自身的不足并寻求改变。这场口水战凸显了市场竞争中的公平性和竞争策略的重要性,同时也暴露了消费者对于优质汽车的需求。

热点资讯 07.01
凯美瑞与雅阁降价,比亚迪的挑战又在何方?

凯美瑞与雅阁降价,比亚迪的挑战又在何方?

比亚迪秦L DM-i万人交车,经销商大降售价,与同级别竞品大幅降价。业内专业人士表示,消费者会在购车时考虑低油耗、长续航等因素。比亚迪秦L有望借此进入B级车市场,并与其他竞品展开激烈竞争。

热点资讯 06.09
关于大爹的谣言:非李信与暗信之别,暗信依旧主流

关于大爹的谣言:非李信与暗信之别,暗信依旧主流

李信加强后的表现引发热议,全分段胜率突破50%,但强度有所下降。建议高端局避免使用李信。光信比暗信强,但需注意自身失误风险。

热点资讯 11.10
九星斗圣与斗帝的差距:魂天帝一招击败古元与烛坤的神话对决

穿越玄幻世界:九星斗圣与斗帝的到底差距在哪?魂天帝一击重创古元与烛坤的实力对比

九星斗圣与斗帝的差距:魂天帝一招击败古元与烛坤的神话对决 穿越玄幻世界:九星斗圣与斗帝的到底差距在哪?魂天帝一击重创古元与烛坤的实力对比

《斗破苍穹》漫画版已接近尾声,对比九星斗圣,谁更强?萧炎通过成为七星斗圣才有了挑战斗帝的机会,但并非所有九星斗圣后期者都能超越九星斗圣后期者。其中,萧炎属于唯一一人拥有陀舍古帝传承并成功晋升斗帝。而魂天帝是目前斗气大陆最高位的斗帝,他与四大皇族之一的古元、烛坤都有过激烈竞争。尽管魂天帝具备较强的实力,但他仍需突破多个瓶颈才能迈入斗帝领域,而这正是九星斗圣的重要区别。

热点资讯 11.10
星球大战:银河战舰震撼组建,三人惨遭抛弃!中单倾力追逐Chovy,转会费高达千万

星球大战:银河战舰震撼组建,三人惨遭抛弃!中单倾力追逐Chovy,转会费高达千万

最近电竞圈讨论热点聚焦转会话题,包括WBG打造银河战舰、B格里亚诺等人的流失以及新人AD的引进。同时,小虎或改走其他队伍引起热议。未来官方未公布确切信息。

热点资讯 11.10
揭秘:我模控了我的恋情,网恋女友是圈内网红!

我的偶像,新恋情曝光!网恋女友身高超一线明星,引发粉丝狂潮!

曝光:我的秘密恋情,网恋女友身材美貌碾压娱乐圈!

这位女神不是一般的网红,我控制不住的爱上了她,她的男友也是圈内的明星!

揭秘:我模控了我的恋情,网恋女友是圈内网红! 我的偶像,新恋情曝光!网恋女友身高超一线明星,引发粉丝狂潮! 曝光:我的秘密恋情,网恋女友身材美貌碾压娱乐圈! 这位女神不是一般的网红,我控制不住的爱上了她,她的男友也是圈内的明星!

最近电竞圈备受热议,meiko宣布恋情引发热议,女友是电竞圈网红邓子怡。

热点资讯 11.10
问界M7刹车踏板失灵:华为/赛力斯哪个更可能因此承担责任?

问界M7刹车踏板失灵:华为/赛力斯哪个更可能因此承担责任?

近日,某问界M7车主公开曝露了一起刹车失灵事故,质疑其行车数据的真实性,引起行业关注。裁判长赛力斯曾出具了一份鉴定意见书指出,事故车刹车失灵是在事故发生的前五秒内发生,前五分钟内制动踏板失灵,油门发卡造成油门板一直打开,自动紧急制动功能未正常响应。同时,该车行车记录仪数据存在缺失或不完整性现象。车主认为这是故意删除数据的违法行为,希望法院能够公正审理。

热点资讯 11.10
华为技术合作渐生争议:又一家新势力面临裁员和薪资延发的危机

华为技术合作渐生争议:又一家新势力面临裁员和薪资延发的危机

《新能源企业远航汽车陷入困境:人事调整压力巨大》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激烈,尤其是新能源品牌的崛起使得各路厂商纷纷加入战场。然而,在这一过程中,远航汽车却饱受争议。近日,远航汽车被曝出降薪裁员,人员流失严重,更令人担忧的是,其现金流状况堪忧,被疑因管理层决策失误导致资金链断裂。 据报道,远航汽车母公司大运集团曾试图引入华为智能车相关业务作为供应商,以期借机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然而,这次引进并未能复制小康集团和赛力斯的成功之路,而是让远航汽车在市场竞争中陷入困境。 近几个月来,远航汽车的经营情况尤为不佳,无论是财务报表还是公开信息都显示公司的亏损情况加剧。对此,远航汽车表达了对战略调整的期待,并称正在积极进行改革。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寒冬的到来,远航汽车及其母公司大运集团仍未给出明确的答案。 事实上,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应对行业变革和发展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是,面对这种情况,远航汽车应该反思自己的发展模式,同时寻求外部的支持和帮助。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中立足,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

热点资讯 11.10
五年车贷被迫中止:谁在巧妙地榨取消费者的血汗?

五年车贷被迫中止:谁在巧妙地榨取消费者的血汗?

方式,确实需要权衡各种因素。如果商家能够在保持自身利润的同时,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实惠,那么这场博弈或许就不会出现完全固定的输家或赢家。此外,厂商也需要不断探索新的营销策略,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总的来说,这场博弈的未来走势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观察和预测。

热点资讯 11.10
罕见大跌87%,降到50万元起的玛莎拉蒂,究竟发生了什么?

罕见大跌87%,降到50万元起的玛莎拉蒂,究竟发生了什么?

车品牌的领军者之一,销量的骤降更是引起了公众的高度关注。业内分析认为,玛莎拉蒂价格下滑、品牌形象受损以及与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争夺等因素是其销量下跌的主要原因。 降价后的玛莎拉蒂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仍然不理想。据统计,今年1~9月,玛莎拉蒂在中国市场的进口销量共878辆,比去年同期下滑了79%。降价幅度从入门级的 Levante (莱万特) 到旗舰车型 Ghibli (吉博力),无不显示出车主们对于车辆品质和性价比的降低表示不满。 此外,玛莎拉蒂的品牌形象也受到了影响。随着产品质量问题、口碑下滑等问题暴露,品牌形象逐渐受损。在面对重重困难的情况下,玛莎拉蒂要想重新回到销量高峰还需要较长的时间和努力。这将考验马莎拉蒂管理层的决策能力和全球市场的应对能力。

热点资讯 11.10
黄山旅游服务解释业绩下滑: 仅增游客人数,购买量却骤减

黄山旅游服务解释业绩下滑: 仅增游客人数,购买量却骤减

年来,黄山旅游一直在加大力度推动山下业务的发展。他们通过深化跨界合作、创新营销活动等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挖掘新的商业潜力。同时,他们在黄山总部设立专门的研发部门,对旗下的各种业务进行持续的技术升级和创新。丁维表示:“我们相信,随着黄山旅游业的整体转型升级,山下的业务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热点资讯 11.10
周末市场不开盘:A股四大重要消息汇总,下周展望如何?

周末市场不开盘:A股四大重要消息汇总,下周展望如何?

"下一步,管理部门将推进相关政策的落地,以吸引更多的中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下周,有多家公司推出回购增持贷款公告。市场预计美联储将继续放缓降息步伐,但我认为,大的趋势仍是上涨。"

热点资讯 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