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陈慧东
3月18日,听花酒遭央视3·15晚会曝光后的首个交易日,青海春天(600381.SH)开盘“一”字跌停,报5.91元/股,市值仅34.7亿元,换手率1.51%,成交量8.85万手,成交额5231.12万元。
资金流向数据方面,青海春天主力资金净流出2880.61万元,占总成交额55.07%,游资资金净流入573.84万元,占总成交额10.97%,散户资金净流入2306.77万元,占总成交额44.1%。
3月16日,青海春天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督检查通知书》。因公司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有关规定,决定对公司进行检查。检查组已进场开展工作。公司可能存在被有关部门处罚的风险。
此前,央视3·15晚会点名青海春天所生产的听花酒,该酒存在广告宣传违反广告法相关规定、专利中的凉味剂实为常见的薄荷提取物等问题,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另据澎湃新闻3月18日报道,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管局经过前期执法,核对事实,目前其已对听花酒上海代理商、上海霆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立案调查。
2014年,青海春天借壳ST贤成上市,成为“冬虫夏草第一股”。但2016年3月,青海春天冬虫夏草产品因政策问题停产,该公司也将主业方向转向白酒。2017年,青海春天年报中首次出现“白酒”二字,听花酒系青海春天白酒业务板块核心产品。
财务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青海春天的“听花”“读花”系列酒销售金额合计为3425.86万元,同比下降52.88%,占其总营收的33.19%。
不过,青海春天未能因转型酒业实现业绩“回春”。2019年业绩实现微利580.78万元后,2020年至2023年,公司均为亏损状态,主业累计亏损额最高达11.44亿元。
此次遭央视点名,听花酒的品牌形象还能翻身吗?青海春天的主营业务会否全面溃败?目前,业内人士对此问题持不同态度。
艾文智略首席投资官曹辙认为,非传统知名白酒品牌大多通过噱头营销来拉升自身品牌价值,听花酒就是一个典型。通过夸大功效,虚假宣传,疯狂营销,吸引眼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央视3·15晚会的点名算是给这个品牌判了死刑并立即执行,不太可能翻盘了。
奥优国际董事长张玥认为,若监管调查结果不利,企业可能面临罚款、停牌甚至退市等处罚,进一步影响听花酒的生产经营。听花酒在面临诸多挑战的情况下,要实现翻盘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并非完全没有可能。然而,这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和大量的投入。
品牌定位专家与危机公关专家詹军豪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听花酒品牌在经历了央视的曝光和涉嫌违法违规的调查后,确实面临了巨大的舆论危机和品牌口碑的急速下降。虚假宣传和虚标高价等指控对品牌的声誉造成了严重损害。但听花酒并非没有翻盘的可能,关键在于品牌能否正视问题、积极应对、加强内部管理并创新营销策略。
Choice金融终端显示,截至2023年9月底,青海春天的股东户数为5.63万户。在各大媒体对于青海春天铺天盖地的报道下,上市公司的股价跌势可能持续,其中小投资者无疑损失惨重。中小投资者是否可以要求上市公司赔偿?这背后是否又涉及信息披露违规呢?
对此,湖北德馨律师事务所刘陆峰律师认为,要等市场监督局行政处罚后,证监会确定虚假信息披露成立并处罚,才符合中小投资者索赔立案条件。
结论:此次事件对中国传统白酒品牌青海春天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打击。其生产和销售的产品因其广告宣传和产品质量问题,遭遇了市场的质疑和批评。而这也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关注,使得其品牌形象受到了严重影响。
根据媒体报道,青海春天可能会因为这次事件被监管部门处罚,并面临着暂停上市或被摘牌的风险。这对青海春天的主营业务,包括白酒业务,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同时,此次事件也引发了公众对虚假宣传和虚标高价等行为的关注,这对青海春天的商业信誉构成了挑战。
因此,业界人士普遍认为,虽然青海春天目前面临较大的压力,但是它仍然有机会恢复到正常的状态。然而,这需要它能够正视问题,积极应对,加强内部管理和创新营销策略。
在这个过程中,中小投资者如果对其提起诉讼,可能需要等待相关部门的处罚结果才能具备索赔的条件。这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个重要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