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会和哥哥钟毓是曹魏重臣太傅钟繇的儿子,兄弟俩从小就非常聪明,可以说是聪明绝顶,尤其是弟弟钟会,才智机敏,更是突出,胜过其兄。
有一天,兄弟俩趁他们的父亲钟繇午睡了,偷喝其父珍藏的美酒。这时候,刚好钟繇醒了,便不动声色,暗中观察两个儿子的举动。
只见大儿子钟毓在行礼后才开始喝酒,而小儿子钟会二话不说,只喝酒却不行礼。钟繇很奇怪,便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钟毓回答说,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所以不敢不行礼。
钟繇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本来就不是行礼的行为,所以用不着行礼。
魏文帝曹丕听说钟繇家这两个小孩子很聪明,对钟繇说,把你们家这两个孩子带来见我。
于是钟会和哥哥钟毓奉旨觐见,第一次见到皇帝,两个人表现完全不同,只见哥哥钟毓紧张的脸上出了很多汗水。魏文帝曹丕问,你脸上为什么出汗了?钟毓回答说,陛下天威,臣战战兢兢,汗如雨下。
魏文帝又问钟会,你脸上为什么不出汗?钟会回答说,陛下天威,臣战战兢兢,汗不敢出。
从这两件小事可以看出,钟会比他哥哥钟毓表现更敏捷一点。
长大之后,钟会的才气更加显露出来。
有一次,司马师令中书令虞松写一篇奏章,虞松数易其稿,司马师看了仍然不满意,要求虞松再改改。虞松绞尽脑汁,也不知道怎么修改,为此心中非常苦闷。
钟会看见虞松面露难色,问他原因,虞松如实说了。钟会看过奏章之后,大笔一挥,只将全文改动了五个字。虞松看完,非常满意,心悦诚服,随即将修改后的奏章呈送给了司马师。
司马师看完,问他,这段不像是你修改的,是出自何人之手? 虞松回答说,是钟会所为。我正打算报告您,既然您主动问了,我也不敢贪冒他的功劳。司马师随即说,这个人堪当大任,你可以让他来见我。
钟会得知司马师要见他后,赶紧向虞松打听司马师的才学,虞松说,博学明识,无所不贯。钟会听了,于是闭门谢客,精思十日,然后才去见司马师,最终受到司马师的重用,被赞为“王佐之才”。
钟会后来为司马师出谋划策,无不如计。
《三国志》注引《世语》记载:司马景王命中书令虞松作表,再呈辄不可意,命松更定。以经时,松思竭不能改,心苦之,形於颜色。会察其有忧,问松,松以实答。会取视,为定五字。松悦服,以呈景王,王曰:“不当尔邪,谁所定也?”松曰:“钟会。向亦欲启之,会公见问,不敢饕其能。”王曰:“如此,可大用,可令来。”会问松王所能,松曰:“博学明识,无所不贯。”会乃绝宾客,精思十日,平旦入见,至鼓二乃出。出后,王独拊手叹息曰:“此真王佐材也!”
然而,钟会和哥哥钟毓这两个聪明的人,也有翻车的时候,曾被一个妇人给骂了,兄弟俩还不知道。
一次,钟毓对弟弟钟会说,听说有个女人擅长戏谑取笑别人,咱们一起去会会她吧?于是,兄弟俩穿着华美的衣服,坐车去见这个女子。当他们走到西门的时候,遇见一个女人,指着他们笑着说,车中央怎么那么高啊?
兄弟俩起初并未觉察有什么不对,这时,坐在车后面的人说,刚才你们已经被人家取笑了!
兄弟俩顿时愣住了。后面的人说,车子中间高,两头低(低,谐音“羝”,即公羊)是说“两头公羊”。
钟毓兄弟二人脸上多髯,因此被那个女人戏称为“两头公羊”。
《太平广记》记载:晋钟毓兄弟警悟过人,每嘲谑,未尝困踬。尝语会,闻有女善调谑,往观之。于是盛饰共载,行至西门。一女子笑曰:“车中央殊高。”毓等初不觉,车后门生云:“向已被嘲。”钟愕然。门生曰:“中央高,两头低也,盖言羝也。”兄弟多髯故云。
就这样,兄弟俩被一个妇人戏谑了,居然还不知道,也算是马失前蹄了。
后来,钟会兄弟俩都受到司马氏重用,结局却完全不同。
钟毓担任廷尉,景元四年(263年)冬,钟毓去世,被追赠为车骑将军,谥号惠侯,善终了。
钟会担任镇西将军,景元四年(263年),被司马昭派去伐蜀,攻灭蜀汉后,钟会飘了,想在成都自立,进而夺取天下,被部下兵变杀死,年仅四十岁。
参考资料:《三国志》 《世说新语》 《太平广记》
结论:
钟会和哥哥钟毓是曹操的儿子,他们从小聪明过人,尤其钟会表现出异常的机敏和智慧。然而,他们也被世人所熟知的一个笑话——“两头公羊”,这也暴露出了他们在面对问题时,往往显得反应迟钝。
社会状况的建议:
1. 学习应具备一定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尤其是在面临复杂问题或挑战时,需要能够独立思考,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2. 保持冷静,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或者错误的判断而导致严重后果;
3. 在社交场合中,要注重沟通和交流,避免因为误解和沟通障碍导致矛盾和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