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读书问题

2024-03-22 民俗文化 关注公众号

常言道“知识改变命运”。中国自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为莘莘学子“逆天改命”提供机遇,也为皇权社会下的官僚体系选拔必要的人才。不过,科举竞争异常激烈,不亚于当下父母“鸡娃”,培养孩子考上一流大学。可无论古人还是今人,仿佛都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考取功名后,读书人的生活便一帆风顺吗,抑或只是漫长人生的一个节点?历史学者王瑞来的《士人走向民间:宋元变革与社会转型》一书站在历史研究的角度上,给予我们颇多启示。

《士人走向民间》

王瑞来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读书人的“两道门”

从北宋到南宋,科考人数增加,录取名额却没有激增,于是南宋科举变得更加“内卷”。比如吉州(今江西吉安),北宋末年应试人数4000人,录取名额45人,而南宋录取人数增长至68人,可应试人数已经超过万人;更残酷如福州,北宋末至南宋初,应试人数3400人,录取名额68人,到孝宗开禧年间,应试人数暴增至18000人,而录取名额竟然降至54人。可见,哪怕学习水平不变,生在不同时代,结局恐怕也将大不相同。

古代士人读书的首要目标,自然是做官,可即便进士出身,也要经历漫长的爬升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可以说,科举难,仕途更难。中考进士一般会被授予低级别的幕州县官,当时习惯称之为“选人”,中考者要经历选人、京官、升朝等步骤,直到散执政,否则整个仕途都可能在各个地方任上蹉跎。

选人之内的升迁,非常困难,时人唤作“选海”。以选人七阶内迪功郎为例,有进士出身者经历三考,无进士出身者要求四考,也就是担任差遣三年或四年,所谓“考”就是对官员一任的考核与迁调;如果没有举主推荐,还要经历五考。可以看出,进士出身只是做官的“敲门砖”,只是一定程度有所加成,并非起决定性作用。

要脱离“选海”成为京官,最重要的是上司推荐。《朝野类要》记载:

承直郎以下选人,在任须俟得本路帅抚、监司、郡守举主保奏堪与改官状五纸,即趍(同“趋”)赴春班改官……选人得初举状,谓之破白。末后一纸凑足,谓之合尖,如造塔上顶之意。

也就是说,五封推荐信,才是仕途更进一步的关键。然而,不难想象,“推荐”制度中人的因素干系甚大,无门路者想要拿到足够分量或数量的推荐信,可谓难上加难。南宋洪咨夔就曾评价为“矧堕七选之坑,欲结五剡之塔。”

由此,王瑞来深刻地总结道:宋朝的政治家为普通平民百姓敞开了一扇充满光明的通向仕途之门……穿过这第二道门,才是士人多年寒窗苦读的真正目的。然而这第二道门却是不易穿过。穿过第一道科举之门,尽管千里拔一竞争激烈,但毕竟主要凭自己的努力,顶多是加上家族的财力支持。如果成绩不成,神仙也帮不上忙。然而,穿过第二道入官之门时,却基本上失去自己把握命运的能力,前途掌控在他人手中。选人本人所能做的,就是努力做出政绩这样的“硬作为”,以及广结人脉、钻营于权门这样的“软作为”。对于这第二道入官之门,多数选人是“小扣柴扉久不开”,甚至对有些选人而言,门是永远关闭着的。

【宋】李唐《雪窗读书图》

杨万里也难免俗

南宋四大家之一、著名诗人杨万里,在诗歌上的成就自不必多言。然而,他的仕途绝非一帆风顺。

杨万里于绍兴二十四年(1154)中举,获得选人身份,授官赣州司户参军,又因为员多阙少,杨万里在家待阙两年后,才正式入职。直到37岁,杨万里还在零陵县丞的职位上,看上去前途晦暗。

他命运的转机来自于结识张浚、张栻父子,当时朝廷重臣张浚和他的儿子、理学家张栻,贬谪于永州,杨万里有机会师事张浚。此后,孝宗即位,主战派张浚出任宰相,杨万里随即改秩左宣教郎,任命为临安府府学教授,得以脱出选海。

杨万里像

杨万里无疑是幸运的,可他的生活也是贫瘠的。他在39岁丁父忧居家时,以《悯旱》描述了生活的贫困:“书生所向便四壁,卖浆逢寒步逢棘。还家浪作饱饭谋,买田三岁两无秋。”杨万里后来官至吏部员外郎,他一生最荣耀之时,应当是孝宗亲自将其升为东宫侍读,太子赵惇,也就是后来的光宗,亲题“诚斋”二字赠给他。

作为一名诗人,杨万里生性放旷,注重声名。他自言:“士大夫穷达,初不必容心,某平生不能开口求荐。”即便如此,杨万里的文集中,却充满了为亲友子孙求取推荐的信笺,约占比三分之一。这也侧面说明,在既定规则下,一代文豪也不得不遵循人情世故。最终,在杨万里的不懈斡旋之下,长子杨长孺终于在几年内连续升迁,脱离选海,踏上光明的仕途。

俗谚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被提点并改变命运的杨万里,当然深知游走于体制的不易,如果不能跳脱规则,任何人都只是这部官僚机器的“齿轮”。

读书人如何灵活就业

南宋科举竞争激烈,而到元代更是停废科举。由宋至元,很多举子无法在仕途精进,于是自谋生路。那么,这些读书人可以做什么呢?不妨从他们掌握的技能一探究竟。

《儒林外史》里有个马二先生,热衷科考,他并非成体系地学习,而是利用范文、例文来应付考试,属于极为功利的学习。然而,这种情况在宋代业已出现。辛弃疾年轻时从金国境内的山东,回归南宋域内。辛弃疾对当时的科举不以为然,认为花上三百铜钱购置时文教科书便可考中。随后,他果真中举,孝宗还不无打趣地说辛弃疾的官爵是三百个铜钱买来的。还有一例,陕西人姚岳流落四川,得到一册举业时文,才发现自己之前学的东西很“落后”,于是加倍吸收,最终也得以中举。

以上事例并非否定科举的价值,只要是考试,必定有规则,也必然可以提升效率。程式化的事物不可避免,人们无非是在规则中占据先机。

对于时文、公文的熟稔,促成了元代“以官为吏”的现象。唐、宋两代中,举子可做县里的一把手或二把手,而真正执行政策的群体是胥吏,官、吏虽然并称,地位却不可同日而语:官可升迁,吏只是“打工”,所谓“流水的县官,铁打的衙役”,二者属于两个阶层。

元代以蒙古人、色目人作为领导阶层,汉人、南人只能负责基础治理,鲜有上升阶梯。但废除科举后,行政治理依然需要文士,于是便出现王鹗等人在至元四年(1267)的一段评价:

贡举法废,士无入仕之阶,或习刀笔以为吏胥,或执仆役以事官僚,或作技巧贩鬻以为工匠商贾。

具备文化知识的士人,转职为胥吏,可以说只有心理障碍要突破,本身的能力已经具备,相当于以大材作小用。然而,世道如此,读书人也别无选择。除胥吏外,幕士、讼师、商贩、术士、乡先生都成为谋生选择。

元代还根据耶律楚材的提议,设有“儒户”,所谓“户”就是职业和身份相融合的户籍制度。将士人与贩夫走卒并列齐名,当然在“士农工商”的观念中充满抵牾,可是,客观上儒户免除赋税,又让他们充满优越感。

所以,“士人作为世袭的文化贵族,不凭借祖上的血缘门第,在元代终于得到了法律上的承认。比较社会的其他阶层,拥有不纳税、免除大部分差役特权的儒户,成为社会中以文化为标志的精神贵族群体”。吊诡的是,正是废除科举,将士人身份变为户口标识的元代,加强了士绅阶层的形成,将这一宋元改革延续至明清,并产生了深远影响。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过往观点容易夸大废除科举的影响,其实,元代有自己独特的解决方案。废科举、变儒户、做胥吏,无疑说明那些看似坚固无比的“身份”,很可能变动不居。

黄公望另辟蹊径

《富春山居图》的、大画家黄公望,生活于元初,一生坎坷颇多,从事职业甚众。黄公望自幼读书,“经史二氏九流之学无不通晓”,在继父去世后,黄公望顺应潮流,“舍方册而从刀笔”,加入胥吏大军。

黄公望像

在《录鬼簿》一书中,描述黄公望“浙西宪吏性廉直,经理钱粮获罪归”。黄公望因工作而获罪,推测他得罪了地方权贵或顶头上司,导致为吏生涯草草收场。后来他加入全真教,《姑苏志》记载:“黄冠野服,往来三吴,开三教堂于苏之文德桥。三教中人,多执弟子礼。”著名的《富春山居图》,其实是黄公望为教友无用师而作。

此外,黄公望“以卜术闲居”,说明打卦算命也是他的谋生手段之一。《大清一统志》记载说松江“其地有精《九章算术》者,盖得其传也”。打卦算命,需要精通算学,后世还有以他为名号的传人。

由此看来,黄公望的职业履历非常丰富,属于典型的灵活就业,自谋生路。相较于胥吏、宗教人士、卦师,作画亦可视作他从事的众多行当之一。

据黄公望两次从吏时间看,第一次在20至30岁之间,第二次则接近50岁。30至40岁的年龄段是黄公望履历中的空白。或许在“经理钱粮获罪归”之后,他便开始学画,自己因“廉直”而仕途受挫,是时开始自号大痴,亦属合情合理。

黄公望位列“元四家”之首,在历史画坛地位甚高,然而,黄公望的绘画,多少有半路出家的意味,至少从他的生命轨迹看,并非自幼就有追逐艺术的理想。

难得的是,黄公望晚年不断创新,作画不辍,让绘画成为自己一生中真正的追求。恰如王瑞来所言:“滴水映日,写意传神,透过黄公望个案,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喜怒哀乐,还是一个时代的云涌风动,是裹挟着无数浪花的大河奔流。”在任何时代,人的命运由自己抉择,但也绝对离不开所处时代给予他的影响。拿起、放下、权衡、变更……这些或许正是动荡时代中不可避免的常态。


结论

上一篇:靠吃人肉在雪山坚持72天,这部电影背后的真相让人毛骨悚然
下一篇:隐忍二十年的梁静,才是真正的人间清醒!
更多更酷的内容分享
猜你感兴趣
解决 Kindle 字体问题:了解这篇教程就能解决问题!

解决 Kindle 字体问题:了解这篇教程就能解决问题!

"阅读体验升级,还不知道怎么换字体?"

热点资讯 04.21
高效解决问题:如何有效处理农村承包地纠纷问题

高效解决问题:如何有效处理农村承包地纠纷问题

"乡镇和村干部处理土地纠纷的经验丰富,尤其熟知农民土地承包情况,关注焦点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矛盾纠纷。"

热点资讯 04.20
特朗普或将如何解决俄乌冲突问题?

特朗普或将如何解决俄乌冲突问题?

会继续进行抗争;其次,欧盟可能会采取行动,加强与俄罗斯的合作;最后,美国可能会更加强硬地施压,要求其他国家增加军费开支和更多防务责任。综合来看,特朗普可能会在短时间内结束俄乌战争,但也有可能导致局势进一步恶化。

热点资讯 10.27
中印边境问题已达成解决方案:详细过程及如何实现

中印边境问题已达成解决方案:详细过程及如何实现

题中提到的中印领导人在金砖峰会上举行双边会晤,并对中印近期取得的边境问题进展表示积极评价。两天后,外交部回应称前线部队正在开展相关工作,进展顺利。中印边境问题是通过多轮谈判达成的解决方案,包括中印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和中印军长级会谈。中印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和中印军长级会谈聚焦于维护和平与安宁的不同层面,目标是和平解决争端,让中印关系转圜。其中,解决中印边境巡逻问题并不影响各自在领土主权问题上。

热点资讯 10.29
《同一祖国 振兴中华》:中国最爱国的火车站的神奇壮丽

《同一祖国 振兴中华》:中国最爱国的火车站的神奇壮丽

广州站是“最特别”的是因为其站牌上的标语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感——“统一祖国”和“振兴中华”。广州站曾是我国华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并且还是改革开放前沿地带。此外,广东作为外来人口较多的区域,许多海外华侨前往广州是为了找工作和创业。因此,“广州站”的站牌设计反映了全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奋斗努力。

民俗文化 11.10
阿玛尼2025春夏系列:无需费吹灰之力就能实现的老钱风格 | 感谢您选择我们的服务!

阿玛尼2025春夏系列:无需费吹灰之力就能实现的老钱风格 | 感谢您选择我们的服务!

事件起因是数据颜色主题的改变,其中心热点是红色和橙色。

民俗文化 11.10
梳理150种服装领子设计的不同分类及其演变过程

梳理150种服装领子设计的不同分类及其演变过程

领子在职场穿搭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翻领领型因其独特的造型设计,既可以彰显个性又可以使脸部线条更为柔和。而娃娃领和斗篷领则更注重细节处理,通过分割或收省,使颈部更加贴合,同时增强了整体设计感。 此外,连身领和方领也是常见的领型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身材特点进行搭配。而V领和U型领则较为中性,可用来点缀整体造型,增添时尚感。最后,圆领和一字领则是较为传统的领型选择,适合正式场合穿着。总的来说,不同领型的选择应根据个人气质、场合以及体型特点来进行。

民俗文化 11.10
曾泽生:在长春起义中所使用的手表,见证了他的壮志豪情与坚韧不拔

曾泽生:在长春起义中所使用的手表,见证了他的壮志豪情与坚韧不拔

辽沈战役纪念馆战史馆展柜中的瑞士产欧米茄牌手表,这块手表因其背后的故事而著名,1948年曾泽生带领国民党第60军在长春起义,这块手表见证了这段历史。

民俗文化 11.10
1949年:人民空军的诞生与崛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1949年:人民空军的诞生与崛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1949年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结束后,建立了人民空军。在此背景下,中共中央提出了创建人民空军的战略决策,经过毛泽东等人的共同努力,最终在北平成立了军委航空局。

民俗文化 11.10
中越冲突事件回顾:联合国控诉中国的影响

中越冲突事件回顾:联合国控诉中国的影响

1979年1月,联合国会议上,越南代表何文楼控诉中国“侵略行径”。曾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库尔特·瓦尔德海姆看完两份文件后哑口无言。越南自新独立以来,得到了中国无私援助。1950年初,胡志明带着诚意来华寻求军事援助,中国也向越南提供了武器弹药、医药和通信器材等。越南随后在战争中获得了胜利,但同时也在军事和基础设施建设上面临挑战。

民俗文化 11.10
汉少帝死前的遗言:妻不得改嫁

汉少帝死前的遗言:妻不得改嫁

《三国演义》中汉少帝刘辩因作怨望之诗被董卓抓住把柄,被毒杀。

民俗文化 11.10
孟冬六宝暖阳相伴,温暖时节享用美味孟冬的6宝:六种营养美食,轻松驱寒保暖

孟冬六宝暖阳相伴,温暖时节享用美味孟冬的6宝:六种营养美食,轻松驱寒保暖

孟冬末尾,北风未停。南北方温差较大,腌制食用的6宝——鸡肉、萝卜、蒜蓉辣酱等皆应适量进食,保持脾胃健康。生姜和大蒜可健胃消食;萝卜可润燥解腻;辣椒增加风味。百菜不如一味——不妨试试这道萝卜炖排骨汤,滋味悠长,冬季暖胃佳品。

民俗文化 11.10
小雪时节的实用提示:不动、不露、要吃、不宜

小雪时节的实用提示:不动、不露、要吃、不宜

之前更为寒冷,这时候人们更需要注意保暖,可以选择一些能够滋阴润肺、暖身御寒的食物,如红糖水、姜茶等。同时,还要注意多吃一些温补食物,如核桃、鸡肉、鱼肉等,以增强体质。4不宜:衣物过于厚重在小雪节气,人们的衣物也需要更加注重保暖,建议选择轻薄透气的衣物,避免穿着厚重的衣服造成寒气入体。同时,也要注意及时更换衣服,防止受凉。此外,还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以提高身体免疫力。

民俗文化 11.10
游历沙特阿拉伯,重新审视我的世界

游历沙特阿拉伯,重新审视我的世界

沙特航班上首次尝试长途飞行引发各种笑料,因其位置无法睡觉,并且晚到的飞机导致旅程中出现问题。旅行博主通过总结经验分享这次经历,并感慨当地环境独特。

民俗文化 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