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读《西游记》,有个著名的脑洞(阴谋论):真假美猴王一回,被打死的其实是孙悟空,此后跟着唐僧一起取经的,就是六耳猕猴了。
大意是:孙悟空加入取经队伍后,虽然表现出色,但始终和团队领导唐僧的关系别别扭扭,矛盾不断。但是孙悟空已经名声在外,把孙悟空改造好,也已经是我佛如来非常重视的一个工程了,如果把他替换掉,影响很不好。于是,大雷音寺就悄悄培养了一只六耳猕猴,让他去假冒孙悟空。最后两只猴打到如来佛面前,如来说,六耳猕猴才是孙悟空,于是六耳猕猴迅速打死孙悟空灭口了。
所以我们看到,后面的情节里,唐僧和猴哥的关系就和谐多了,唐僧也不念紧箍咒了,猴哥也不发脾气滥杀无辜了。就是因为后面的猴哥,已经不是孙悟空而是六耳猕猴了。
首先做个基本判断,这肯定不是原著的意思。要证明孙悟空还是孙悟空,被打死的就是六耳猕猴很容易,原著后文有很多猴哥的心理活动,我在花果山时如何如何,我当年闹天宫的时候如何如何,这些心理活动显然只能是孙悟空的不是六耳猕猴的。
但又有一个问题:一种脑洞(阴谋论)能够流行开来,它肯定是迎合了人的某种心理需求,那这个阴谋,到底是迎合了哪种需求?
我们都有被人顶替掉的恐慌。
猴哥是取经队伍里唯一能解决问题的人才,但取经队伍里只有他一个人才,不是因为找不到人才,而是因为佛祖、观音、唐僧都一致认为,取经队伍里有一个能干活的就够了。对唐僧来说,身边有一个孙悟空一个猪八戒,显然比有两个孙悟空这样的,舒适度要高多了。不然的话,观音菩萨既然已经把金箍、禁箍戴在红孩儿、黑熊精头上,让他们也跟着唐僧,也就是了。
对古代帝王来说,人才往往不是稀缺的,而是过剩的。《汉武帝故事》里有这么一段:汉武帝喜欢发掘人才,善于发掘人才,但是,对人才绝不宽恕,犯错了,就杀。
于是,一个叫汲黯的大臣,就劝汉武帝,您珍惜点人才吧,天下人才有限,你的杀戮欲望无限,把人才都杀光了,以后谁来辅佐您治理天下啊?
汉武帝说,我不这么看。“夫才为世出,何时无才!且所谓才者,犹可用之器也;才不应务,是器不中用也;不能尽才以处事,与无才同也。不杀何施!”任何时代都会有人才出现,什么时候会缺少人才呢?人才,就是工具,满足不了我的要求,就是不中用的工具,就和废物一样,不杀还能怎么样呢?
这个故事是被司马光引到《资治通鉴》里的,《资治通鉴》作为一部比较严谨的史书,按说一般是不会引用小说的,司马光引用这段,大约是看重它确实就是所谓“帝王心术”,能反映太多统治者的想法。
又如《世说新语·忿狷》说,曹操有个歌伎,歌声最为清越悠远,但性情却非常不好。曹操想杀了她,却又爱惜她的歌唱技艺;想留下她,却又受不了她的脾气。
于是曹操怎么办的?他挑选了一百名有天赋的女孩子,训练她们的歌唱本领,不多久,有一个的水平,能够赶上那个坏脾气的歌伎了,曹操立刻就把那个坏脾气杀了。
这个故事,就和那个阴谋论里,六耳猕猴取代孙悟空的故事,几乎一模一样了。
也就是说,也许不得不承认,除非赶上开拓进取机遇无限的大时代,或者你刚巧在一个特别快速发展的领域,对人才的需求很大,其余绝大多数时代与绝大多数领域,人才其实不是那么稀缺的,更稀缺的往往是位置或“编制”。比如如今北大核物理博士当城管,上海交大医学博士当中学校医,就说明了位置或“编制”被追捧的程度。果你不是那么不可替代,还可以用更年轻、更听话甚至更便宜的人取代你的位置。
位置或权力如何分配?至少除了才与德之外还有其他同等甚至更重要的因素。所以,也许很多人心里,都有孙悟空面对唐僧时的那种不甘,可是同时又知道,自己没有底气把这种不甘发作出来,因为一旦发作可能意味着失去一切。而六耳猕猴替换掉孙悟空的故事,刚好戳中了这个痛点。而从管理者的角度说,讲这个故事,实际上是对桀骜不驯的员工的一种训诫和警告,别以为离了你就玩不转。所以这个明显并不符合原著的阴谋脑洞,才会流传那么广吧。
• (本文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刘勃
陈斌
结论:这篇原文讲述了大雷音寺培养六耳猕猴取代孙悟空的故事,这个阴谋理论并未得到证实,且该故事反映了历史上许多统治者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对于人才的需求和使用。强调,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位置或“编制”的追求总是会被推崇,因此,在管理岗位上可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
建议:
1. 不要轻易相信互联网上的信息和言论,它们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
2. 应该注意尊重历史事实,不要进行篡改或捏造新的故事来娱乐大众;
3. 在面临选择时,应该思考自己的能力和实际情况,不要盲目跟风和冒险;
4. 如果需要提升自我,可以考虑参加培训课程或阅读相关的书籍和资料;
5. 尊重他人,对待每一个人都应该保持公正和公平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