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陟东旭
声明:兵说原创首发,已开通全网维权,抄袭洗稿搬运必究
1938年7月上旬,在宋时轮、邓华第4纵队的支援下,李运昌、高志远等人在冀东举行暴动。
暴动像星星之火,迅速燎原,席卷整个冀东地区,燕赵热血男儿纷纷参与进来。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参与暴动人数最多时竟然达到了惊人的20万人,其中持有枪支的人员也超过了10万人。
暴动引起国内外的强烈关注,河北日军惊慌失措,冀东抗日掀起热潮。
可是,仅仅3个月之后,这支队伍就瓦解,只剩下了2000多人。
【冀东大暴动队伍在转移途中】
关于失败的原因,大家公认是起义之后部队向平西地区转移时,在路上遭遇袭击,队伍遭受重创。
因为暴动队伍大多是新兵,没有经过正规的军事训练,这么多人在路上成了敌人的靶子。
而且,很多些新兵留恋故土,还不太成熟,撤退途中不少人意志动摇,影响了士气。
既然如此,难道就没有人预见到这些情况?
如果预见到了,为何还要西撤,到底谁该担责?
关于这一点,众说纷纭。
下面,我们根据李运昌的回忆录对此事进行梳理,以期抛砖引玉。
关于此事,一个说法是宋时轮推动西撤。
【宋时轮】
9月中旬,八路军4纵在迁西县的莲花院召开会议,商讨下一步行动。
河北属于侵华日军的“后方”,队伍暴动之后,日军必然调兵遣将进行绞杀。当时到处都是玉米和高粱组成的青纱帐,起义部队可以以此作掩护。但是到了9月底,乡亲们要收获,青纱帐要被砍掉。
这样一来,暴动部队没有了屏障,战士们大多是新兵,没有战斗经验,在平原地区很难立足。
因此,多数人主张撤到平西(涿鹿、涿县、蔚县、宣化几个县的东部)。
李运昌回忆,这是大多数人的意见。
而宋时轮原来是主张在冀东建立根据地的,看到大多数人都愿意西撤,宋时轮遂放弃了在都山建立根据地的想法。
并且,他率先带领4纵的31、32大队返回潮白河以西地区。
9月17日,4纵政委邓华也给聂荣臻去电,汇报了大家的意见,说“冀东形势难以维持”,主张到平西地区整训。
然而,总部不赞同这样做。
9天之后,毛、朱、彭和刘等首长联名致电聂荣臻,让他转告宋时轮,部队不要西撤,在白河以西建立根据地。
那么,既然总部不同意,是谁违抗上级的指示,执意要西撤呢?
邓华接到命令后,很是为难,跟大家商量。
这时候,李运昌明确表态,反对西撤,认为在冀东开展游击战,建立根据地是可行的。
李运昌甚至表示,就是你们4纵撤走,我也要带队留下。
既然总部反对西撤,李运昌的态度也坚决,与会人员达成了一致意见,同意留下开辟冀热边抗日根据地。
可是到了9月下旬,情况发生了变化,宋时轮从蓟北发来电报,说在武汉会战中蒋军失利,日军可以抽出兵力,打算分7路向起义部队进行大举进攻,应该全部西撤。
【青年李运昌】
这时候,遵照总部指示,前来帮助建立根据地的河北省委书记马辉之、省委秘书长、宣传部长姚依林也来到了冀东,听了邓华介绍情况后,也同意部队向西转移。
这时候,总部是什么看法?
1938年10月1日,少奇同志代表总部来电,同意宋时轮带4纵西撤,让李运昌留下。
10月8日,朱德和彭德怀也致电邓华和宋时轮,不同意西撤。
上级都认为,行军几百里撤到平西地区的话,路上很容易受到打击,风险太大。
这份电报与少奇同志电报相比,还有一个明确的变化,那就是要求4纵也留下来。
既然如此,邓华和宋时轮作为纵队领导人,为何要“抗命”西撤?
原来,这份电报留了一个尾巴,说:“只有到万不得已时,才可……西移。”
什么是“万不得已”?没有一个可以衡量的标准。
两天后,在邓华主持的会议上(在丰润九间房召开),大多数人认为,已经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八路军4纵和抗联(冀东起义部队)应该尽快西撤。
会议只同意留下苏梅、陈群、包森、单德贵和赵立业同志率领400多人留下,继续坚持斗争。
对此,李运昌坚持自己的意见,但是他已经成为少数派,只有洪麟阁同意他的观点。
对此李运昌只好说:“我服从组织决定,但是保留自己的意见。”
相信看到这里,所有人都会明白,西撤的决定是邓华政委提出的,大多数人表示同意,总部又同意的。
无论是4纵还是冀东领导人,都不能说是违抗了总部的命令。
众所周知,在1942年9月,因为6月份发生的雪村战斗造成重大损失,总部才做出了军事主官决定军事行动的规定。
【邓华】
在1938年,4纵的军事行动,政委有最后的拍板权。但邓华做出这一决定,也不是个人的意见,而是集体做出的,当时河北省委书记马辉之也在场。
10月15日,马辉之和姚依林、邓华联合致电总部表示,当时的情况已经属于“万不得已”,他们也不忍心撤。
电报提出,如果不西撤,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向冀东派来11支队,再加两个团,加强兵力。
派来军政干部14人,团级干部12人,还要再派营级干部35人和连级干部100人。
再运来一批弹药,主要是手榴弹。
因为起义部队鱼龙混杂,需要改造;起义部队也缺少武器弹药,这样的要求不能说不合理,但是很难满足。
两天之后,少奇同志来电,表示只能给几名团营级干部,其余的困难自己解决。
电报一改以前的“万不得已”情况下可以撤退的意见,表示不同意大部队全部转移,最多可以转移一万人,大部队必须留在冀东坚持斗争。
可是电报发来的时候,部队已经在西撤的路上,并且遭受重大损失。
起义部队遭遇日军疯狂炮击,5万多人剩下了2000。
还有2名副司令牺牲,一位是洪麟阁,被炮击牺牲。
【洪麟阁】
一位是陈宇寰,身中数弹牺牲。
还有一位高级将领英勇牺牲,他是抗联第一路军政治部主任杨裕民。
陈宇寰从1934年就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洪麟阁1931年就开始从事抗日救亡工作。
杨裕民是抗日民族英雄,还是留美博士、大学教授、著名造纸专家,这样的经历在当时可谓独一无二。
以上三人都是宝贵财富,均英年牺牲,实在可惜。
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很多不利因素造成的。
因为人员多,而乡村道路狭窄,只有两米左右。冀东抗联西撤的部队5万人组成三个梯队,行走在蓟县北部的乡村道路上,排成了一眼望不到边的长蛇阵。
很多战士走了不远,脚上就起泡了,所以行动慢,一天有时候只走十几里地。
前面四纵的队伍已过了潮白河,后面的抗联的大部队还在平谷,绵延50公里。
由于经过地段大多不属于根据地,沿途没有人提供粮草,后面的战士往往饿肚子行军。
而且,当时已经进入此深秋,晚上的时候气温很低,绝大多数战士们仍穿着单衣,冷得瑟瑟发抖。
这么长的队伍,成了日军袭击的目标,一个炸弹下来,就能死伤几十名战士。
大多数战士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面,炸弹一响,就一哄而散。
这些战士有很多是种地的农民出身,乡土观念重,离开亲人到未知的地方去,没有思想准备,因此见到这情形,私自开小差回去的人也不少。
最要命的是,部队没有地图,也没有通讯设备,前后无法正常联系,指挥官不能指挥部队。
这么多不利因素集中到了一起,悲剧就难以避免。
紧要关头,李运昌挺身而出,果断停止西撤,带领1000余名战士回到冀东根据地,继续高举抗日大旗。
高志远部也成功抵达平西,但同样伤亡很大,到目的地只有1000多人。
【冀东抗日联军总司令高志远】
综上所述,这一严重损失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主要原因是敌人过于强大,新生队伍太弱小。
留在当地的话,情况可能会好一点,毕竟大家都是本地人,进了村之后,日军一时无法分辨,可以化整为零,不至于牺牲那么多人。
西撤的命令是集体决定,不是宋时轮,也不是邓华做出的,不能让他们个人负责。
而且,这一集体决定也说不上是“抗命”。如果总部在初期的电报中没有那个“在万不得已情况下……”的假设,而是旗帜鲜明强调必须在当地坚持斗争,把这作为唯一选项,结果肯定不一样。
但是,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谁也无法预测,更无法左右。
冀东的热血男儿在国难当头的情况下,勇敢拿起武器抗敌,谱写一曲壮歌,值得永远缅怀。
参考文献:《李运昌回忆录》,法律出版社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投稿私信必复】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