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沙俄大军入侵东北,占了80多万平方公里的东北土地,期间东北和外东北,至少有20万中国同胞,惨遭屠戮。
最惨的还得是海兰泡、江东六十四屯的同胞,大批大批被赶入黑龙江,再也没能上来过。沙俄的行为不仅引起了清朝上下的愤怒,也同样让国际社会愤愤不平。
那些列强倒不是同情清朝,而是觉得沙俄不顾规矩吃独食。这么多列强,都想在清朝捞好处,大家都没怎么抢地盘,凭什么你们沙俄占了151万平方公里以后,还想着占东北80多万平方公里?
为此,列强们纷纷给沙俄施压,要求他们退出东北。可到嘴的肉,怎么可能说吐就吐呢?沙俄压根不理会这些舆论压力。结果在1904年便酿成了日俄战争。
日俄战争的因素有很多
1904年的日俄战争,看似是日本和沙俄之间一对一的较量。实际上日本背后的力量是非常复杂的。
一个东亚国家,在当时压根不敢挑战这些欧洲列强,尤其是规模如此大的战争。可以说日本如果战败,这么个弹丸小国,绝对会当场亡国。
那么日本为什么还是选择了打这一仗呢?
第一,英美的支持。1902年日本和英国结成联盟,当时英国依旧还是日不落帝国,实力位列世界第一,有了他们的支持,和沙俄对决日本自然有了信心。此外,美国这个当时全球最有钱的国家,又给了日本一大批款子。
第二,沙俄侵犯到了日本在半岛的权益。甲午战争后,清朝放弃了半岛宗主国的地位,该地位被他们转让给了日本。沙俄夺取东北的同时,也想连半岛一块儿收了,日本自然不答应,这算得上当时日本在东亚大陆上的核心利益了。
第三,清朝驱虎吞狼。这事儿也不是没可能,只是没有明文记载。清朝在庚子俄难期间,将沙俄提出的过分要求,偷偷告诉了日本公使,让日本知道沙俄的野心,从而引起国际社会的谴责。因此不排除清朝请日本对付沙俄的可能。清朝这个东道主都发话了,只要日本打赢这一仗,那他们在东北就算站稳脚跟了。
盟友比较给力,好处又十分诱人, 日本当然打算搏一搏,万一单车变摩托呢?事实证明,日本这一波赌赢了。
日俄战争让沙俄颜面扫地
这场战争不可不惨烈,甚至有人将其称之为第0次世界大战。毕竟沙俄是欧洲国家,日本是亚洲国家,背后还有中英美法德等国的角逐,基本来说当时世界上的几个主要国家都参与了。
法国当时虽然是沙俄的盟友,但压根不肯将军事重心放在远东地区,只是借了3.5亿卢布给他们。后来法国发现沙俄扛不住了,担心沙皇被推翻,自己的票子打水漂,这才又借了2次钱给沙俄。
德国则希望沙俄不断在东方搞事情,那自然就能减轻德国在欧洲的压力,为此德国还特地从法国借钱,加息再借给沙俄,不仅能挣一笔外快,还能支持沙俄在东方的事业。
交战双方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几乎都把家底给掏空了。
沙俄这边先后9次征兵,共计投入了120万大军,除此以外,沙俄动用了全国几乎所有的海军前往远东战场,大有孤注一掷的打算。
日本这边也不含糊,投入总兵109万人,也把甲午战争后攒下来的所有海军力量,都投入到了这场大战中。
除此以外,沙俄投入军费多达20亿卢布,日本也投入了18亿日元的军费。什么概念呢?当时沙俄1卢布的含金量相当于0.77克黄金。而日本这边年财政收入不过2.6亿日元,等于是全国不吃不喝6年多才能凑齐这笔钱。
大战主要分成了陆战和海战,陆战一开始围绕着旅顺展开。这地方让日本人吃尽了苦头,沙俄在这里驻军7年,早就把这里搞得根深蒂固了,所以日本在这里损失了足足6万人左右,沙俄在旅顺失守时,也损失了4.4万人。
整场大战中,沙俄损失了27万大军,日本的损失与之相当。此外双方损失的战舰都接近百艘,把那点有生力量,都给打没了。
大战以沙俄惨败而告终,他们的代价是退出东北,将辽东半岛让给日本,库页岛南部割给日本,中东铁路南延线也给了日本,但是一分钱没赔。沙俄的态度很坚决,想要赔款,就接着打。
日本这边虽说赢了,但也是损失惨重,由于没拿到一分钱赔款,导致巨额的外债无力偿还,直接导致日本经济倒退了20年左右。桂太郎内阁是最懵圈的,因为他们打了胜仗,结果却因为没拿到赔款而不得不主动下岗。
这场大战的意义非凡,这标志着欧洲列强并非一定能打赢东亚国家,无形中也提升了东亚人的自信心。反倒是沙俄,因为在东亚的这场惨败,颜面扫地,为他们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日俄战争后,双方近40年没有大动干戈
在近代,欧洲列强被东亚国家摁在地上摩擦,对他们来说,似乎是巨大的耻辱。为此,沙俄内部从1905年开始,掀起了一场反罗曼诺夫王朝的风潮。
虽说尼古拉二世勉强压住了这次起义,但罗曼诺夫王朝因为这场大败,已经失去了人心。此后尼古拉二世还想通过斯托雷平的改革,重新拯救王朝,但已经为时已晚了,俄国人不再信任他们的沙皇了。
为了挽回声誉,尼古拉二世打算用另外一场胜利,挽回颜面。因此1914年,尼古拉二世义无反顾参加了一战。结果我们都知道,一战还没打完,沙俄先玩完了。
1917年,沙俄终究还是倒下了。取而代之的苏俄,以及后来的苏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只把精力放在西方,从不考虑进一步染指东北,与日本抢夺势力范围。
为啥呢?主要还是因为日俄战争留下的阴影。俄国再也经不起另一场类似的败仗了,轻易尝试,如果再次失败,对苏联来说,依旧是灭顶之灾。
因此,当日本在东北不断扩大权益时,苏联只能退避三舍,根本不敢与之正面交锋。在1932年3月,伪满在日本的支持下刚成立,苏联在哈尔滨的领事就派人去恭贺了伪满的中东铁路督办李绍康。
当时在苏联控制下的中东铁路沿线,全都挂上了伪满的国旗,这事儿苏联也表示默认。毕竟当时东北已经被日本给占了。2个月以后,苏联主动邀请伪满派遣领事在海兰泡、赤塔等地建立领事馆。很明显,苏联是全球第一个承认伪满的国家,只是在1941年时才公开在《苏日中立条约》中说明这一点罢了。
为了尽可能不和日本产生摩擦,苏联在1934年9月,以1.4亿日元的价格,将中东铁路主干线卖给了日本。
如果说1941年签订《苏日中立条约》是为了避免两线作战的话,那么1932年承认伪满,1934年单方面卖掉中东铁路,又是为什么呢?无非是不愿意和日本正面交锋罢了,当时苏联依旧没有把握在远东击败日本。
可以说,从1905年俄国战败,一直到1945年8月二战结束前夕,近40年时间里,俄国从未真正和日本大规模交战过。
二战前夕,苏联为俄国一雪前耻
有人说不对啊,1938年和1939年,苏联就和日本爆发过大战,而且规模还不小。一场是张鼓峰战役,另一场是诺门罕战役。
其实这两场战役,都只是双方的试探而已。张鼓峰战役的规模实在是太小了,双方死伤加起来2千多人,和日俄战争死伤近60万是没法比的。
诺门罕战役的规模比张鼓峰战役大,但双方是以伪满和蒙古国的身份交战的,因此也不算真正意义上的苏日战争。且死伤多数都是伪满和蒙古国的士兵。
一场近代战争,连海军都没用上,又怎么跟日俄战争相比较呢?而且诺门罕战役虽然日本战败,但苏联损失也不小,苏联并没有真正从这场战役中找回场子。
真正让俄国人昂首挺胸,击败日本找回面子,还得是二战。二战全过程中,苏联几乎都没有和日本正面交锋过,日本也不愿意触这个霉头,主动找苏联的麻烦。毕竟诺门罕战役中小试牛刀后,日本发现自己真心打不过苏联。
一直到1945年8月8日晚上,斯大林得知老美的蘑菇丢在了日本,战争即将结束了。再不入场,可就分不到肉了。为此苏联当晚便对日宣战,第二天就派遣了150万大军南下进入东北,一举击溃60多万日本关东军。
这回俄国人算是真正扬眉吐气了一把,斯大林更是声称,俄国人憋了40年的气,今日总算捋顺了。可见这一战对俄国人在日本面前重新梳理自信心有多重要。但怎么看怎么像捡漏的,苏联宣战时间太靠后了,毕竟日本8月15日就投降了,他们却一直打到了9月2日,拿到了想要的战果后才收手。
结论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