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陟东旭
声明:兵说原创首发,已开通全网维权,抄袭搬运必究
1948年10月16日,解放太原外围战役打响,阎锡山的军队拼死抵抗。
10月31日,蒋军30军军长黄樵松写了一封密信,交给自己的谍报队长王正中。
他一脸庄重地对王正中说:“此信关乎我的身家性命,你必须把它交给解放军,不能出一点差错。”
原来,黄樵松决定阵前起义,在阎锡山背后狠狠捅上一刀。
黄樵松是河南开封人,原来是西北军的将领。
1930年,冯玉祥在中原大战中被阎锡山打败,西北军将领包括冯将军的“十三太保”在内,全部改变立场,跟老上司分道扬镳,部队被蒋氏收编。
这些将领,有孙良诚、孙连仲、佟麟阁、刘汝明、韩复榘、石友三,也有孙殿英、高树勋、吉鸿昌、庞炳勋等。
【黄樵松】
当时黄樵松是一名师长,开始为老蒋效力。
国难当头的时候,大浪淘沙,西北军将领展现出了不同的面目。
他们有的挺身而出,成为抗日英雄,名垂千古,如吉鸿昌、高树勋。
有的苟且偷生,认贼作父,成为汉奸遗臭万年,如孙良诚、石友三、孙殿英、郝鹏举等。
黄樵松在抗战全面爆发后率部开赴前线,先后参加了娘子关、台儿庄、保卫武汉等著名战役,指挥部队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屡建奇功。
抗战结束时,他已经是蒋军第30军军长。
到1948年,解放战争已经打了两年。
为什么到这时候,他决定起义呢?
一是兵力悬殊,阎锡山败局已定。
当时,我军出动4个纵队,人数是太原守军的两倍,而且一路势如破竹,士气高昂,优势兵力来到太原城下,将城池围得水泄不通。
阎锡山倒行逆施,失去人心,晋军士气低落,已经失去优势。
太原战役虽然还没有开打,但胜负已定,阎锡山很难翻盘。
二是黄樵松是个有正义感的军人。
作为西北军将领,他对老蒋排除异己的做法心怀不满,就老蒋发动兄弟相残的战争更是强烈反对。
第三点更为重要,他的老上司,原西北军将领高树勋于1949年冬天发动起义,而且得到我方的充分信任,干得风生水起。
高树勋多次派人给黄樵松送信,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你应早下决断,几乎稍纵即逝,还等什么?
还有一个因素不能不说,黄樵松跟阎锡山没有什么瓜葛,他的军队是被老蒋临时调往太原解围。
【太原战役期间,我军截住部分逃窜的阎锡山部官兵,向他们宣讲政策,劝说他们投诚】
二人本来没有什么交情,临阵倒戈没有心理负担。
对于黄樵松的到来,阎锡山热烈欢迎,他对黄寄予厚望,握手说“救星来了”。
他亲自宴请黄樵松,还派自己表妹阎慧卿作陪。
可是,他越是这样,黄樵松对前途越感到悲观。
山西王阎锡山何等高傲,如今却对一个军长大献殷勤,这可是不祥之兆。
黄樵松更加坚定了起义信心,让自己的心腹给解放军送信。
黄樵松率领的第30军并不满编,实际上只有整编师和军直属部队。
即使加上后来从榆林调来的第83旅,也不过1万余人。
但是,如果他能起义,对晋军带来的打击效应却是无法估量的。
【太原战役,我军攻陷太原绥靖公署,俘虏副主任孙楚、太原城防司令王靖国等】
我华北第一兵团司令员徐向前得知黄樵松的决心后,非常高兴,对来人说,我们欢迎黄军长弃暗投明。
徐向前也有忧虑。
因为黄的30军不是铁板一块,老蒋在里面安插了不少亲信。
为了确保起义顺利进行,徐向前决定派18兵团政治部主任胡耀邦和高树勋将军作为全权代表,前往黄部就起义事宜进行沟通。
与此同时,黄樵松也跟自己的搭档、军中实力派、军参谋长仝学曾和27师师长戴炳南打招呼说,我准备起义了。
二人一听,拍着胸脯说:“大哥您做得对,我们早想起义了。”
黄樵松大喜,觉得起义已经是十拿九稳。
然而,黄樵松太乐观了,他低估了形势的复杂性。
军参谋长仝学曾并非西北军将领,他1948年初才到30军,其实是老蒋埋下的钉子,负责监视黄樵松。
27师师长戴炳南倒是黄樵松的亲信,在其手下已经有16个春秋,从连长、营长、团长到师长一路走来,离不开黄樵松的栽培。
可是得知起义计划,戴炳南却开始了激烈的思想斗争。
阎锡山虽然是个独裁者,但很会笼络人心,徐向前元帅一直跟蒋军作对,但是他从来没有为难徐帅的家人。
戴炳南祖籍山东,但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在山西发展,得到阎锡山的大力关照。
他认为,人家阎老西对自己有恩,不能落井下石。
于是,他把自己的结拜兄弟、第27师副师长仵德厚找来商议。
仵德厚已经被拉下水,最终二人决定告密。
【第27师副师长仵德厚,太原战役被俘】
11月4日黄昏,戴炳南对黄樵松说,自己要去前线布置部队的起义事宜。
黄樵松一定大喜,就握着他的手说:“老弟,注意安全。”
然而,他却告诉司机说:“快点,把车开往太原绥靖公署!”
赶到目的地,已经是晚上9点,阎锡山早已就寝,哨兵说:“谁来都不见。”
【徐向前】
戴炳南拔出手枪说:“不禀报老子打死你!”
哨兵也不示弱,端起冲锋枪。
一个哨兵觉得问题严重,就打电话告诉了参谋长赵世铃和侍卫长张逢吉。
阎锡山随即被叫醒,他赶忙请戴炳南入内。
戴炳南一见阎锡山后,扑通一声便跪下了,声音哽咽着说:“大事不好,黄樵松要叛变,请阎长官救救弟兄们!”
听了戴炳南的叙说,阎锡山虽然久经沙场,是老狐狸,但也浑身哆嗦,额头冒出豆大汗珠。
因为这个时间点太关键,一旦黄部起义,肯定会引起连锁反应,对晋绥军的打击将是致命的。
沉默好一会,阎锡山情绪才恢复正常,他强作镇定,安慰戴炳南说:“莫慌,我自有妙计。”
【高树勋起义大会】
接着,他转身对参谋长赵世铃说:“莫要打草惊蛇,你给黄军长打电话说我有事相商,让他现在就来一趟。”
参谋长走后,阎锡山拨通了第15兵团司令孙楚和第10兵团司令王靖国的电话,让他们迅速调兵。
阎锡山之所以打电话给他们,原因很简单,孙、王都是是阎锡山十三太保,是他的死党。
黄樵松显然低估了人心的险恶,对缺乏足够的警觉。
接到阎锡山的电报后,黄樵松犹豫了。
阎锡山的参谋长赵世铃非常狡猾,他生怕黄樵松不来,在发电报之后,直接派汽车去接人。
黄樵松来不及多想,上了汽车。
到了太原绥靖公署,等待他的是荷枪实弹的士兵。
他被逮捕不要紧,却把我军一个将领给害了。
这个将领,就是我军第8纵队参谋长晋夫。
原来,徐向前指示18兵团政治部主任胡耀邦拿着自己的回信,亲自随同黄的亲信王震宇进城与黄樵松面谈。
可是出发时,胡耀邦临时有事。又换成了8纵参谋长晋夫。
黄樵松被阎锡山控制的时候,晋夫他们已经到了30军,被安排去休息。
阎锡山在控制黄樵松的同时,又下令宪兵队又前往30军军部,将第8纵队参谋长晋夫等人全部逮捕。
【晋夫(1917-1948)】
阎锡山当时恨不得把黄樵松就地枪毙,但他还是克制住了自己。
因为黄樵松并不是他的亲信,而是老蒋派来的救兵,自己把对方派来救火的人直接杀了,不好交待。
他最后决定,将黄樵松、晋夫等人押往南京。
1948年11月27日,黄樵松和晋夫一同在南京江东门外的蒋军军人监狱中被杀害。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投稿私信必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