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成语,浓缩历史精华;曲径通幽,遇见不一样的“中国”。
上回说到秦国忽悠楚怀王去秦国进行友好访问,但被屈原识破,劝怀王不要上当,但怀王的儿子子兰却说了一句极其“坑爹”的话:“(还是去吧,)别惹得秦国不高兴(奈何绝秦欢?)”
怀王采纳了儿子的建议,结果一到秦国武关就被扣为人质,要挟楚国割让土地。
别看怀王耳根子软,但脾气急骨头硬,死活不同意。其间,他还曾经成功逃到赵国申请“避难”,但被拒绝,无奈重新回到秦国,直到几年后郁闷而死,才被批准回国安葬。
怀王被难,大儿子顷襄王继位,小儿子子兰作了二把手——令尹。
楚国人对“坑爹”的子兰很不满,其中当然也包括屈原。
不过,与当时绝大多数的战国人国家观念不强,朝秦暮楚不同,屈原虽遭放逐但一直眷恋着楚国,思念着怀王,一心期待怀王在连栽跟头后能幡然悔悟,任用贤人,扭转局势,让楚国再次强盛,从没想过离开楚国另谋高就。
为此,屈原在诗作中多次表达上述心愿,但终究无可奈何,更无法返回朝堂。
不仅如此,顷襄王上任后,听说屈原胡乱“发帖”议论朝政,勃然大怒,再次将屈原放逐。
屈原彻底绝望了,他经常披头散发行吟江边,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一位打鱼人认出了他,劝告说现实社会如此何不随波逐流,保全性命,弄得自己如此狼狈?
屈原说,自己不愿意以清白之身遭受俗世的玷污,宁愿跳入长江葬身鱼腹之中,一了百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公元前278年,屈原满怀着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和深深失望,自投汨罗江而死。
几十年后,楚国灭亡。
众口纷纷说屈原
屈原无疑是个悲剧人物,一个极为悲情的爱国者。
更为悲催的是,即使是几千年后的今天,他依然受到了调侃和嘲笑,因为他“迂”。
汉人班固在《离骚序》中曾经直言屈原虽是“妙才”,但不是“明智之士”,并进而批评说“露才扬己,责数怀王”“怨主刺上”“非明智之器。”
北齐文学家颜之推也批评屈原“露才扬己,显暴君过。”
总之一句话,屈原恃才傲物,随便批评楚王,不值得同情。
尽管两人的话有些不厚道,但实事求是地说,两人都说到了点子上,屈原悲剧的根源就在于,由于有点所谓的才气,老觉得自己高明,于是指手画脚,失意后又口出怨言,流放都是轻的。
屈原甚至没有打渔人聪明,没有做到“知大事,识大势”,明明看到楚国已经不可救药,却依然逆势而为,最后一事无成。
当然,如果屈原真的是这样的圆滑之徒,我们今天就不会专门纪念他了。
国学经典欣赏: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武宗义;插图:山东泰安书画名家 娄本立)
结论:
本文主要讲述了中国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特别是屈原的故事。屈原是一个充满才华和抱负的官员,但他的悲剧在于过于执著于自己的理想和观点,而不愿意改变自己的立场和态度。他虽然有很高的智商和洞察力,但他未能把握好机会,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结局。
在文章中指出,屈原之所以失败,并非是因为他的才能不足,而是因为他的个性过于倔强和固执,使得他在面对困境时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他也不懂得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对于身边的人往往缺乏理解和包容。
呼吁,我们应该学习屈原的坚韧精神,但是同时也要避免像他一样过分坚持自我,不能忘记自己的初衷和目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的挑战和困难。
建议:
1. 社会应该建立更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让更多的人能够自由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不受任何人的限制和束缚。
2. 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让他们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3. 政府应该制定更多的政策和措施,保护每一个公民的合法权益,让他们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和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