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平/文 王国平/文
我一直认为,二十世纪教育科学的最大亮点是“发现儿童”和“定位儿童”。
其一,意大利蒙特梭利博士的系列著作中,最核心、也是最具颠覆性的教育思想体现在《童年的秘密》中,她写这本书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发现儿童,也就是发现儿童心智成长的秘密;二是解救儿童,把孩子从成人的压制下解放出来。
蒙特梭利认为,儿童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一穷二白,而是带着能力来的,甚至其“吸收性心智”远超成人。同时,在本书中她一再为儿童打抱不平,认为成人通常会小看了儿童,甚至把教育视为对儿童错误的纠正。
其二,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观点,他的立足点是寻找教育的核心和儿童的地位,这是教育哲学的建构性表述。并且,杜威就此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论述和实践观点。
上述两大观点在10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有着非凡的意义,尤其在我国基础教育极其“内卷”、甚至“卷”到了目中无人、只有分数的病态。此时,更要基于两位教育家的思想,重构和回归教育的本真。
其实,这些年来我国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并没有麻木,一直在“往回扳”,在纠偏。
比如,1994年上海闸北八中刘京海校长,本着以人为本,以尊重和相信学生的态度,提出了“成功教育”思想,让一所普通学校变得有思想、不普通;在“成功教育”的理念下,有人提出“赏识教育”,还有业界朋友推出“去批评化”,等等。
对此,我谈五个观点:
第一,这些说法更重要的是内含着教育方向问题,就如蒙特梭利博士当年提出的让成长方向由内向外发生,充分发掘儿童学习的自主能力,让老师不再是简单的教师,而是导师,是环境营建师。
第二,无论是“成功教育”、“赏识教育”还是“去批评化”,都是基于特定群体和特殊环境下的概念,看似方法,实则是方向。
第三,这些教育思想的提出,均不能停留在字义上和表面化,都有属于自己的解读,就如“赏识教育”并非只有表扬和鼓励,还应该有装满爱的批评,这也是因为赏识学生才如此。包括“去批评化”的说法,我理解并不是“去批评”,而是纠偏了一些学校教育思想和方法简单性,也是重构了学校教育中人与人的关系,尤其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这正是当下教育的问题所在。
当然,还有杜威提出的“儿童中心”思想,若不从教育哲学去认识,可能在中国式家庭育儿环境下,谁都会说,我们天天围着宝贝转,宝贝就是我们的中心!如此,岂不谬也!
第四,但凡一种透着人文精神的理念被提出后,尽量不要泛化和极端化,因为教育就是教育,教育要是跑偏了,要是失衡了,影响的是学生们。
第五,在儿童中心主义之下,教育便是自然而然,因势利导。这一点恰中我们当下基础教育问题和命脉,多年来我们的教育中心并不在学生和学生的发展,而是在应试目标下的分数中心,一切用分数说话,把活生生的生命置之度外,是围着书本和考试打转转的教育。
所以说,我们的教育越来越不自然了,甚至越走越远了,远离了教育的本质、远离了对学生们的真爱,远离了为学生终生发展负责的大任与担当。
结论:面对我国教育现状的问题,我认为我们应该回归教育的本质,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建立更加人性化和充满爱的教育体系。对此,我对五个观点进行深入讨论:
第一,需要认识到这些说法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改变,更是教育方向的调整。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个体的人格魅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第二,不同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应该在具体情境中灵活运用,而不是固定不变。例如,“赏识教育”并不是一味的赞美和鼓励,更注重激发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
第三,需要注意到这些理念的过度解读可能会导致教育体系的混乱和偏差。比如,“去批评化”的说法虽然旨在纠偏,但是可能会忽视教师的角色,从而影响到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
第四,我们需要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家庭教育观念,避免一概而论。正如王安石所说:“敬业乐群者,教无大小。”因此,教育的目标应该是每个孩子的全面发展,而非单一的成绩追求。
第五,作为一名教育工,我们需要坚守教育初心,关心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不是只看分数。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地为未来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