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利用花粉提取新研发出单分散乳液技术,双重防护活性物质。

2024-03-24 生活常识 关注公众号

乳状液,光听名字可能让你感到陌生。但如果你经常喝乳制品、吃蔬菜沙拉、用乳液护肤品,那其实乳状液算是你形影不离的“生活好朋友”。

在化妆行业中,乳状液常用于润肤霜、洁面乳等产品中,起到提供滋润和保湿的效果。

在食品行业中,乳状液常用于制备乳制品、调味品和沙拉酱等产品。

在制药行业中,乳状液通常用于口服药物或外用药物的制备,有助于药物的稳定性和吸收。

乳状液,是由互不相溶的水相、油相、乳化剂构成的特殊分散体系。它能使一种液相(比如油相)经过乳化之后,以众多微米级小液滴的形式分散于另一液相(比如水相)。

总的来说,乳状液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混合物,具有多种用途和功能。

然而,此前想要使水-油自发地形成乳状液(乳液)分散体系是比较困难的。

原因在于:水油混合增加了液体-液体的界面,以至于提高了混合体系的整体能量。

所以,最常见的乳化方式便是搅拌与高速剪切,通过将液体剪切成小液滴后,小液滴又随即被乳化剂稳定,从而形成乳液。

但是,搅拌或高速剪切对于液体的作用力不是均匀的,于是便会让所形成的乳液小液滴的尺寸分布不均一,可能小至 1-2 微米,也可能大至几十甚至上百微米,严重影响了乳液的整体性能和相关应用。

而乳液又常被用作软模板,来制备微胶囊和微球。而后者在药物递送、生物医学检测、功能材料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因此,科研工们对单分散乳液的研究从未止步。

目前,单分散乳液的主流制备方式有微流控与膜乳化。

微流控技术,涉及到微通道的设计、制作、以及液体流速的匹配条件,该技术能从微通道中制备出一颗颗单分散的乳液液滴并加以收集。

膜乳化技术,则利用膜层材料中孔洞的设计,使流经膜层的液体以均一尺寸进入另一分散相,从而达到制备均一乳液的目的。

单分散乳液,迎制备新方法

不过,上述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基于此,江南大学教授蒋航和合提出一种制备单分散乳液的新方法。相比传统方法,它能省去设计微通道与膜孔的步骤。

图 | 蒋航(来源:蒋航)

特别地,本次方法仍然建立在传统的剪切乳化法上,不需要增加额外的辅助设备与器件。同时,他们很好地利用了大自然的馈赠——天然蜂花粉。

蜂花粉来源广泛、种类繁多。最重要的是,同一品种的蜂花粉其微观形貌和尺寸都十分均一,且拥有十分稳定的花粉外壁。

于是,他们将蜂花粉以一颗颗微粒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水中,并将其作为水相。然后,将疏水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 D5 硅油分散液作为油相,这时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充当了界面稳定的作用。

在高速剪切乳化时,水相仍然会被剪切为一颗颗大小不同的小液滴并分散于油相中。不同的是,蜂花粉的加入使一部分水相液滴的剪切被限制,并使其尺寸接近于蜂花粉的大小。

随后,经过简单的低速离心处理,便能得到包载单颗蜂花粉的单分散乳液液滴,从而用于制备单分散的微胶囊。

蜂花粉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植物携带遗传物质的天然载体。花粉壁由两层组成:孢粉素构成的坚硬外壁层、和以多糖为基础的内壁层。

天然花粉的内腔主要充满细胞质和包括生物分子和细胞器团块在内的孢浆物质。据研究,某些花粉成分与人体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可能是导致花粉过敏的产生。

为了消除潜在的过敏反应,花粉首先需要经过脱脂处理,以去除外壁中的部分蛋白质和脂质。然后,使用酸处理或碱处理的方法,去除花粉颗粒内的残留蛋白质和孢质器官。

处理后的花粉,成为一种天然来源的空心微胶囊,故能适用于封装各种活性物质,比如油、蛋白质和纳米颗粒。

在进行脱脂和去蛋白之后,花粉颗粒表面显示出大量的微米尺度和纳米尺度的孔洞和开口。这些孔道结构会影响封活性物质在空心花粉微胶囊内的封装效果。

因此,他们将乳液界面工程的概念与空心花粉微胶囊加以结合,利用天然花粉外壁的固有特性,造出一种单分散的双层微胶囊体系,以减缓或避免封装活性物的泄露问题。

预计若干年后,本次成果在食品、化妆品、生物医学等活性物包载和递送等领域,能够产生重要的应用前景。

在微观中精雕细琢,于小液滴中蕴藏大自然

事实上,自然界既神奇又充满奥秘,很多原创性科研工作的启发都来源于自然。早在 5 年前,蒋航已经开始关注来源于自然的生物基胶体,蜂花粉便是他的关注对象之一。

读博的时候,他跟随香港中文大学魏涛教授研究乳液和微胶囊的相关课题,因此对单分散乳液有所了解。入职江南大学之后,蒋航给学生定下蜂花粉微胶囊的相关课题。

起初,只是想看看乳液中包裹蜂花粉会是怎样一种现象。既然蜂花粉的尺寸非常均一,那能否实现单个乳液液滴中仅仅包裹一颗花粉微粒从而实现单分散乳液的效果?

基于此,他们定下了基于蜂花粉的单分散 Pickering 乳液的课题。

首先,他们选取山茶花花粉作为研究对象、D5 硅油作为油相、气相二氧化硅作为乳化颗粒。通过蜂花粉的加入,在进行高转速的剪切均质乳化之后,所得到的乳液会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尺寸分布。

一种是包裹单颗花粉的大乳滴(>30 微米),另一种则是高速剪切形成的尺寸小于 5 微米的小乳滴。

随后,采取低速离心的操作,将两种尺寸分布的乳滴进行有效分离,从而收集得到单分散的油包水型 Pickering 乳液。

(来源: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然而,采用此种方法制备的单分散乳液的产量,严重依赖于花粉微粒的数量。

过少的花粉加入量,虽然能显著增强乳液的单分散效果,但是产量却很低。过高的花粉加入量,则可能导致乳滴中包裹多颗花粉,反而影响乳液的整体均一性。

为此,他们不断优化油相-水相体积比、剪切转速、花粉加入量等影响因素,确定了单分散乳液制备的优选条件。并发现花粉的浓度哪怕达到水相的 20%,仍能保证乳滴中包裹单颗花粉。

但是,不同品种的蜂花粉形貌各异。于是,他们挑选许多不同植物来源的蜂花粉,包括以球状为代表的油菜花花粉、以突刺状为代表的向日葵花粉。

有趣的是,天然蜂花粉自带荧光属性,通过对水相与二氧化硅颗粒荧光染色,便能通过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清晰地观察到单分散 Pickering 乳液包裹花粉微粒的情况,也能对乳液结构立体表征。

他们还发现花粉的形貌形状,的确会对乳滴形貌产生影响。尤为突出的是向日葵花粉,其突刺状结构可以进一步防止乳滴的聚并,形成高度对称且稳定的单分散乳滴结构。

(来源: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虽然利用花粉微粒能够制备单分散的乳液液滴,但是花粉本身占据了大部分内水相空间,不利于乳液和微胶囊体系的活性物包载。

为此,他们通过脱脂与脱蛋白的方法,得到了内腔中空的天然花粉微胶囊。随后,将花粉微胶囊代替天然花粉,结果发现仍能形成包裹单颗花粉微胶囊的单分散乳滴。

这样一来,许多活性物质便能事先包载于花粉微胶囊中,并再次通过乳化作用被包裹于乳滴内水相。

紧接着,通过界面溶胶-凝胶反应,课题组发现很容易就能在花粉微胶囊外,再次固化形成一层二氧化硅材料的保护壳,从而作为活性物经花粉微胶囊泄露的第二道“防护盾”。至此,研究正式告一段落。

(来源: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日前,相关论文以《利用自然的力量:利用蜂花粉颗粒的单分散皮克林乳液液滴和蛋黄壳微胶囊》(Harnessing the Power of Nature: Monodisperse Pickering Emulsion Droplets and Yolk-Shell Microcapsules Utilizing Bee Pollen Particles)为题发在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1]。

江南大学蒋航教授、江南大学研究生余姮星是共同一作,英国赫尔大学 Bernard P. Binks 和香港中文大学魏涛教授担任通讯。

图 | 相关论文(来源: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而在未来,蒋航希望能继续拓展单分散乳液的方法学研究,以及开展基于花粉微胶囊的智能包载体系的研究,从而带来更多的实际应用。

参考资料:

1.Jiang, H., Yu, H., Guan, X., Jiang, W., Li, Y., Liu, W., ... & Ngai, T. (2024). Harnessing the Power of Nature: Monodisperse Pickering Emulsion Droplets and Yolk‐Shell Microcapsules Utilizing Bee Pollen Particle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316510.

排版:希幔


结论和应用

上一篇:《小日子》高夏菁刚直播卖完惨就上链接,这不映射某网红吗?
下一篇:详细梳理五部“唐探”作品,揭秘两代Q的恩怨,完成最后的拼图!
更多更酷的内容分享
猜你感兴趣
分子科学革命性进展:科学家引领全新单分子检测技术革新

分子科学革命性进展:科学家引领全新单分子检测技术革新

光学异位素同位素共振断层扫描仪的新型分离技术。这是目前最敏感、无荧光标记的单分子识别技术之一。这一发现对药物发现、新材料研发等都有深远影响。科学家们以宏量制备的洋葱为模型测试了这项技术,结果显示该技术能够精准地检测和分析洋葱内的所有细胞,揭示其生物学过程和功能。这一突破性研究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无需荧光标记就能准确识别人类分子的世界。研究者们表示,这一成果充分展示了强大的科研实力,并会对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产生积极影响。

生活常识 06.03
全新质生产力:2024单细胞蛋白质组学技术与产业应用研讨会——引领科技创新的崭新篇章

全新质生产力:2024单细胞蛋白质组学技术与产业应用研讨会——引领科技创新的崭新篇章

2024年单细胞蛋白质组学技术与产业应用研讨会将于浙江大学举行,旨在探讨质谱技术在单细胞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特别是如何利用这项技术更有效地获取高质量数据。秦伟捷是中国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的研究员,他的研究涉及蛋白质组新技术及其在疾病标志物和药物靶点筛选中的应用。

生活常识 04.19
中国科学家领军,研发液态金属新膜技术,打造全新“人造树叶”

中国科学家领军,研发液态金属新膜技术,打造全新“人造树叶”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刘岗研究团队与中外多个团队合作,研发出将半导体颗粒嵌入液态金属实现规模化成膜的新技术,并以此为基础成功构建出形神兼备的新型仿生人工光合成膜——“人工树叶”,可实现太阳能到化学能的转化。这项由中国科学家领导完成的重要新能源材料研究成果论文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发表。

热点资讯 02.27
科学家利用核能创新,提升计时技术的效能与精度

科学家利用核能创新,提升计时技术的效能与精度

科学家正在开发基于229Th同位素的高精度核钟,能够解决空间探测和其他高科技领域的难题。最新的实验结果显示,科学家已经控制住了同分异构体衰变的力度,为物理学提供了重要的见解。这一突破性的技术对于构建精准的原子钟具有重要意义。平木隆弘助理教授及其团队,将目光投向了利用229Th同位素的VUV透明钙氟化物制造出的新型核钟装置。这种新型装置拥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有助于探索更多关于宇宙奥秘的秘密。通过这项研究,科学家不仅揭示了229Th同位素的潜在应用,而且可能为未来的原子钟开发带来新的解决方案。总之,这项工作为后续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将有望推动人类在空间科技等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

生活常识 10.01
外星人:它们能否在地球上长期生存?探讨其可能存在的条件和挑战

外星人:它们能否在地球上长期生存?探讨其可能存在的条件和挑战

外星生命是否会登陆地球?碳原子为何在地球生物体内脱颖而出?现有星球上哪些因素阻碍了碳基生物的生存?答案或许在这两个方面中找到线索。科学家正在探索宇宙寻找潜在生命存在的星球,但它们可能并不适合碳基生物。最近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心元素硅,并将它作为新猜想的焦点。硅与碳相比更适应高温缺水环境,可以稳定地构建复杂的碳骨架,并在此基础上合成多元有机物,为可能存在的生命提供基础。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水的存在对于生命的存活至关重要。例如,在某些星球上,水不仅可以溶解大量物质,还能提供大部分化学反应发生的场所,进而为生命提供了生存空间。总之,寻找与地球相似的星球和理解不同生命需求对人类来说至关重要。

生活常识 11.23
尚德路小学期中家长会:蝴蝶效应下学生的亮点展示平台——‘闪闪发光’展览会

尚德路小学期中家长会:蝴蝶效应下学生的亮点展示平台——‘闪闪发光’展览会

郑州市管城区尚德路小学召开期中家长会,深入挖掘学生的个性特色并发挥他们的潜力,帮助家长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

生活常识 11.23
体验挑战与成就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与学习动力

体验挑战与成就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与学习动力

一小孩三月内连续遭挫,因自卑质疑不可能全对;某次成功经历激发其自信与快乐;家长鼓励并分享成就感;每天仍积极面对挑战;结尾表现出激动与期待。

生活常识 11.23
瘦到骨感的女子成功逆袭,丈夫抽自身肠液拯救生命!

瘦到骨感的女子成功逆袭,丈夫抽自身肠液拯救生命!

粒,导致消化系统紊乱。这两位患者的经历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不仅正常体重的人对饮食会产生畏惧感,轻度消瘦者甚至会出现食物摄取困难的问题。同时,两个病例也揭示了医学诊疗过程中的困境:面对难治性疾病,患者往往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最后,我们要追问的是,问题出在哪里?可能原因在于诊断标准、医疗手段和治疗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只有不断研究和改进,我们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克服困难,减轻痛苦。

生活常识 11.23
如何看待CT检查对于确定肺癌的早中晚阶段效果:一次专业解读

如何看待CT检查对于确定肺癌的早中晚阶段效果:一次专业解读

肺癌早期筛查和诊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肺部 CT 进行辅助。但是,肺部 CT 并不能准确判断肺癌的分期,因为其视野有限、淋巴结转移等局限性问题。因此,除了肺部 CT 检查外,还应结合其他检查手段(如PET-CT、骨扫描等)进行综合分析,最终确定患者的病情。同时,定期体检对于及时发现肺癌早期症状至关重要。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共同抵抗肺癌这一恶疾。

生活常识 11.23
广东省医疗领域又一重要人物落马,贪腐行为被严厉查处

广东省医疗领域又一重要人物落马,贪腐行为被严厉查处

类腐败行为。同时,我们也应该警惕滋生腐败的社会环境和个人动机,通过加强教育引导、完善制度监督等方式,提高公众对反腐败工作的认知度和支持率。

生活常识 11.23
从零基础到精通:妇科体检报告的解读全攻略

从零基础到精通:妇科体检报告的解读全攻略

妇科检查中常见的妇科检查报告该如何看。常见的妇科检查包括白带常规检查、妇科超声检查、盆腔积液检查等,其中宫颈糜烂、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是最常被检查的三种。需要注意的是,B超报告可能会包含诊断意见,如子宫及双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双侧卵巢多囊样改变、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等。宫颈癌检查则需要通过TCT和HPV检查来明确是否为宫颈癌。同时,根据患者的月经情况、孕育情况等信息,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来确定是否存在某种疾病。总的来说,对妇科检查报告要保持清醒的认知,并且能够灵活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

生活常识 11.23
探究新型高能伽马射线源:LHAASO揭示未知宇宙现象

探究新型高能伽马射线源:LHAASO揭示未知宇宙现象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国际合作组首次发现低光度活动星系核(LLAGN)具有甚高能伽马光子辐射,进一步证实了这种现象。研究表明,活动星系核可以通过极其剧烈的喷流和射电辐射来加速其内部粒子,并使粒子的能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这一发现对于理解高能宇宙线的起源和加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生活常识 11.23
青藏高原湿地汞积累演化研究:近200年时空格局与循环过程 | NSR论文

青藏高原湿地汞积累演化研究:近200年时空格局与循环过程 | NSR论文

近日,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冯新斌研究员与王训研究员团队揭示了近两百年来全球变暖与人类活动影响叠加下的青藏高原湿地汞累积时空格局,并厘清了两种独特分布模式。论文发表在《国家科学评论》(NSR)。研究表明,近两百年来全球变暖与人类活动影响叠加导致青藏高原湿地汞累积出现两个显著模式,其中一种是以季风为驱动的高浓度汞累积模式,另一种是以非季风为驱动的低浓度汞累积模式。这对于维持青藏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生态环境安全及国家汞履约谈判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青藏高原的这一发现也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全球气候系统和生态系统的重要线索。

生活常识 11.23
开启孩子新世界:一次运动活动,释放无限可能

开启孩子新世界:一次运动活动,释放无限可能

衢州市常山县东案乡金源完全小学开展"以体育人、心体融合"探索营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孩子们坚毅品格和面对困难的勇气。通过"陆上芭蕾"趣味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的魅力,激发他们的热情和毅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生活常识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