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极地气候变化,海冰正在消融。

2024-03-23 生活常识 关注公众号

3月21日,在一个距地面两米左右的大型红色集装箱内,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张雷卡着11时整点(北京时间14时),把在南极监测到的气象数据传回国内。自南极中山站1989年建站起,每隔6个小时一次的气象数据发报已经持续了35年。

“南极洲冰盖消融”是全球15个气候临界点事件之一,气候变化正深刻地影响着这片极寒之地。

3月21日,张雷宿舍楼外的景象。受访者供图

数十年观测,记录南极气候变化

张雷传输气象数据所在的红色集装箱建筑是南极中山气象台,外表看起来略显简陋,但内部装载着精密的仪器。南极酷寒,建造水泥结构的建筑十分困难,这里的建筑多采用组装集装箱的方式来搭建。比起水泥建筑,轻质的集装箱搭建快捷,也不易被积雪压塌。35年间,南极的气象数据不断从这里发出,保证了气象部门对南极气候有长期、不间断的数据观测。

南极中山站年平均气温在零下10℃左右,极端最低温度可达零下36.4℃,这里全年均受下降风的强烈影响,体感温度比实际气温还要低十几度。

完成气象数据发报后,张雷出门,向前翻过一座小山。此时是南极的“夏末”,地面积雪融化,地表能看到裸露的沙石。徒步一公里后,他抵达另一座集装箱式的建筑——大气成分观测栋,位于南极天鹅岭。这里能够开展大气成分的连续观测,张雷每天对仪器进行检修维护,确保仪器在极寒天气正常运转。

2023年11月1日,雪龙号科考船一路向南,跨越赤道前往南半球。一个月后,张雷抵达南极,当年12月15日,张雷所在的第40次中山站越冬队正式进驻南极中山站,开展为期一年的气象和大气成分观测业务工作,围绕气候变化对南极生态系统的影响与反馈开展调查。多年来,张雷从事气候变化、极地气候等领域的研究,他和其他越冬队员一样,都要在这片“白色禁地”上度过一整年。

中山站位于南极大陆沿海,现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南极考察基地,建筑面积达7400平方米,有各种建筑18座,包括办公栋、宿舍栋、气象栋、科研栋等,建有雪冰实验室和极区空间实验室。站区是科考队员主要的活动地点,成群结队的企鹅也偶尔会来光顾。

南极中山气象台。受访者供图

南极中山站每年要迎接上百名科考队员,开展各项实验或观测。来自气象部门的科考队员除完成南极地区常规气象观测业务站的观测任务外,还将通过释放探空气球或无人机、布设自动气象站、安装无人值守的大气环境观测系统等获取极地边界层大气垂直结构、南极臭氧洞过程和温室气体等观测资料,以更好地研究极地冰-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和影响机制。特别是中山站至南极内陆昆仑站纵剖面观测资料,这对提高南极地区天气预测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南极气候变暖、冰盖融化,以及这些变化导致的生态系统变化、全球海平面上升等科学问题,需要长时间、连续的气候观测数据,观测数据是研究的基石。”张雷说,中山站已经积累了几十年的宝贵观测数据,确保在接下来的一年内记录持续、可靠的数据,是他的工作任务。

跨过新年,张雷已经度过了南极的极昼,即将在南极迎接越冬的挑战。明年12月,张雷和队员们将带回关于南极大气、海洋、冰川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为深入研究南极的气候提供支撑。

张雷介绍,中山站区附近常能看到成群结队的企鹅。科考队员只能远观,不可触碰这些南极“原住民”。  受访者供图

南极海冰正在逐渐消失

大概10年前,南极越冬科考队乘坐雪龙号科考船抵达普里兹湾时,会被厚厚的海冰阻挡而不能靠岸。这衍生出了“海冰卸货”的运输方式。科考队在夏季抵达南极,但此时海冰依旧足够厚,能够承担上吨重的货物。人们在海冰上修出一条简易的路,将卸到冰面上的物资、仪器等用车拉回南极中山站。

“几位老队员告诉我,之前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用海冰卸货,但今年南极中山站外围的海冰融化得很严重,没有办法用海冰卸货,只能是直升机用网兜一趟一趟地往返运送。今年卸货的时间格外长。”身处气候临界点所在地,张雷直观地感受到了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

“南极洲冰盖消融”是全球15个气候临界点事件之一。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将气候临界点定义为:“全球或区域气候从一种稳定状态到另外一种稳定状态的关键门槛。”临界点事件一般是不可逆的,一旦被突破,系统将无法回至原来的稳定状态。

最新数据显示,南极夏季海冰面积已连续三年跌破200万平方公里的临界值,这种情况是有观测记录以来首次出现。南极洲的海冰可能已经发生“临界转变”。对此,科学家们再次发出全球变暖警告——南极海冰正在逐渐消失。

事实上,尽管极地是地球最冷的地方,但由于极地放大效应,这里的升温幅度大于全球平均水平。极地被冰雪覆盖,冰雪会把大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回太空,大部分太阳能量不会被地表吸收。而由于地球不断升温,南北极的冰雪融化,土地裸露出来。相较于冰雪,土地对辐射的吸收更强。“这是一个循环,随着全球升温,极地冰雪逐渐消融,变暖的速度会越来越快。而一旦失去极地这个‘冷源’,则会进一步加剧全球变暖。”张雷解释。

此外,全球变暖对南极动物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南极冰雪融化后,大量淡水会冲入海洋,导致海水盐度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微生物的生存,微生物是磷虾的食物,磷虾是企鹅的食物,生物链环环相扣。除了最明显的海平面上升,南极变暖也会影响到生态系统。”

3月22日11时左右,南极外景。受访者供图

从捡一片垃圾开始,行动很重要

气候变化是一个缓慢但有力的过程,气候一旦变化到很极端的情况后,人类就束手无策了。“现在的气候行动,相当于是我们发现气候系统在走向不稳定的极端变化的状态之前,提前来干预。”张雷说。

IPCC最新报告提到,每一代人都出生在一个越来越温暖的世界:如果以70岁为基准,1950年出生的人生活在升温1.1℃的世界;“80后”则要面对升温1.5℃的诸多风险;而如果我们仍对现状无动于衷,等待下一代的,将是升温4℃后灾难般的生活。

全球温升的增加将会带来更严重的热浪、更强烈的降雨和其他极端天气,进一步增加人群健康和生态系统的风险。

有研究者认为,气候变得越来越差是不争的事实,但张雷并没有那么悲观,他认为应该及时行动,“从政府到个人,我们采取一些行动,尽量节能减排,来减缓温室气体含量上升的趋势。”

他建议,对于个人来说,尽量改善生活习惯,做到节能减排,例如节约用电、绿色出行等;从国家层面来说,要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传统的热电能,将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加大,减少对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利用。

从气候行动上来看,适应气候变化和减缓气候变化同样重要。随着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广发、频发、重发,在关键领域要去评估气候变化风险,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更完善的预警机制,提高城市的气候韧性。“在做城市规划的时候就要考虑到提高对极端天气事件的抵抗能力。”

刚抵达南极时,跟张雷交接的队员带领他巡山,队员下意识把一些很小的垃圾捡起来揣到兜里。“我问,这么小一片垃圾,捡起来有什么意义,他的回答也很朴实,说我们既然是做气候变化相关工作的,就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做。”

这句话让张雷很受触动。他开始注意到,很小一片深色塑料落在地上,在吸收了太阳辐射以后,它周边的冰雪也会融化得特别快。如果塑料片没被风吹走,久而久之,冰雪会融化出一个坑。这让他意识到微小行动的力量,“现在我看见一个小垃圾也会捡走,尽管很小,但行动很重要。”

新京报记者 王景曦

白爽 朱名恬


摘要: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张雷的故事:气候临界点的观察者》由北京青年报以纪实形式报道,讲述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员张雷在南极中山站四季的气象观测工作中,始终坚守初心,致力于探寻气候变化对南极生态系统的影响及未来应对策略的故事。

在我国南极,有一位名叫张雷的气象学家,他是我国最年轻的南极中山站越冬队成员之一。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见证了南极冰盖消融这一严峻的气候变化现象,并通过科学研究揭示了这一变化背后的科学原理。
从一名南极气象观测人员做起,张雷长期在寒冷的环境中,为了获取准确的气象数据,他必须严格遵守规定的工作时间,克服严寒,甚至有时还要穿着厚重的防寒服,进行长达数小时的户外观测。然而,这份工作并不容易,恶劣的天气条件使他经常面临生理和心理的挑战。
然而,张雷从未放弃过他的研究工作。他知道,只有掌握最新的科技手段,才能有效地捕捉和分析气候变化的信息,为我国乃至全球的气候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因此,他在艰苦的环境下,积极学习新的技术和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
张雷的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我国南极气象观测的基础知识,也为我国及全球的气候科学研究做出了贡献。他和他的团队针对南极冰盖消融这一重要的气候变化现象,运用遥感技术、GIS系统等多种工具,对南极冰盖的分布、厚度、运动等进行了详尽的监测和研究。
通过对南极冰盖消融趋势的长期跟踪,张雷和他的团队发现了气候变化对南极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如改变了极地生物的生存环境,影响了极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他们还通过实验数据分析,验证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此外,张雷还积极参与南极气候变化的应对策略研究。他曾多次参与南极灾害应急处理和减灾计划的设计,通过实地考察和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
总的来说,张雷作为一名优秀的气象学家,他的敬业精神和科研热情,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困难和挑战面前,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积极探索,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目标。

上一篇:雌蛙会“暗送秋波”?我国科研人员证实蛙类存眨眼视觉信号
下一篇:揭开“第六感”:Cell论文探索大脑如何感知身体位置和运动
更多更酷的内容分享
猜你感兴趣
南极海冰破纪录:连续三年消融引发全球关注

南极海冰破纪录:连续三年消融引发全球关注

中国气象局发布《极地气候变化年报》,显示2023年南北极地区气候波动明显,极端事件频发。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分析发现,南极大陆温度较常年略高,引发极地气候效应;北极地区气温却连续下降,部分地区刷新极地历史上最高记录。这些气候变化趋势不仅影响地球表面,也威胁海洋生态系统,甚至可能导致人类社会发生重大变革。

生活常识 09.05
新研究揭示:山地冰川消融威胁地球气候变化

新研究揭示:山地冰川消融威胁地球气候变化

这项研究首次对我国山地冰川不同消融季节冰川末端冰洞、冰川融水中甲烷和二氧化碳浓度进行了原位在线监测,并发现冰川消融伴随着甲烷的排放和二氧化碳的吸收。同时,冰川融水同样存在甲烷的排放和二氧化碳的吸收现象,显示了冰川融水对下游补给区水生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研究人员强调,山地冰川如“烟囱”正在向大气排放甲烷,而与高纬度极地地区的大冰川相比,其浓度和通量大小处于“中等水平”。对于如何准确并系统化地监测山地冰川温室气体排放量,仍是一个重大挑战。

生活常识 08.29
中国气候变化研究报告:南极海冰面积再现新低,全球变暖的警示再次敲响

中国气候变化研究报告:南极海冰面积再现新低,全球变暖的警示再次敲响

中国气象局发布最新气候变化蓝皮书显示,全球平均温度自工业化以来已升至1850年的最高值,而近十年的升温幅度高达约1.2℃。中国地表气温也较常年偏高0.84℃,而海洋(上层2000米)热含量呈现上升趋势,海平面上升现象更为明显。此外,中国西部山地冰川消融加速,北极海冰面积也呈现出显著下降趋势。专家指出,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仍在持续,并且对地球生态系统带来巨大影响。

生活常识 07.05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南极陨石冰层逐渐消失:揭秘这一神秘现象的科学解读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南极陨石冰层逐渐消失:揭秘这一神秘现象的科学解读

研究人员最近发布了一项新研究,该研究揭示了南极洲遭受的气候危机将对已经存在于那里的陨石造成的影响。这不仅包括陨石可能会因为地球表面的冰雪融化而消失,还可能由于冰川破裂导致更多的陨石进入海洋。此外,这项研究也指出了一些特殊的陨石富集区,如“蓝色冰原”,其特殊性在于冰雪层被剥蚀后暴露出来的陨石密度极高。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使用了机器学习算法来分析地表数据、地形特征和冰流运动等,并绘制出了一份潜在陨石富集区的“藏宝图”,为陨石猎人们提供指引。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科学家们更深入地理解太阳系的历史和演进过程,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对陨石分布的影响。

生活常识 04.11
孩子们创意设计冬衣,合力保暖过冬行动

孩子们创意设计冬衣,合力保暖过冬行动

杭州钱塘区听潮幼儿园计划给大树制作新衣服,孩子们提出用不同材料和方式给小树穿衣服,并调查了常见的给树保暖的材料,设计出独一无二的冬装。孩子们收集了各种材料并给小树穿上暖暖的冬衣。

生活常识 11.22
西安3名小孩回家的温馨场面感动全场,‘叫声妈妈好’让许多人热泪盈眶

西安3名小孩回家的温馨场面感动全场,‘叫声妈妈好’让许多人热泪盈眶

盼到亲人归来的情感瞬间被定格。历经磨难,今日孩子们终团圆。经过长时间的等待与努力,警方彻底侦破了一起17年前发生在西安的拐卖积案。其中,三名孩子被发现系同一人在30岁妇女的带领下被拐卖至山东。他们通过多年苦寻找找到了亲生父母,并在此过程中展示了令人感动的人性光辉。这一事迹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共鸣。近年来,全国各地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行动,并通过各种手段取得了显著成果。此次重大转折,更是彰显了科技发展对于加大拐卖积案侦破效果的重要作用。

生活常识 11.22
胆囊炎的四大诱因: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是关键!

胆囊炎的四大诱因: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是关键!

然体重减轻或疲劳。这些症状并不一定典型,但当再次发生上述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如何预防胆囊炎? 预防胆囊炎的方法主要有: 1. 注意饮食习惯: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适量饮水。 2. 定期体检:尤其是对于有高风险因素的人群,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 3. 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都可能刺激胆囊,引发胆囊炎。 如果已患有胆囊炎,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治疗,如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解痉药缓解疼痛等;手术治疗则是针对并发症进行处理,如胆石取出术、胆囊切除术等。

生活常识 11.22
今日小雪:了解正确的饮食习惯,健康生活从这三样开始

今日小雪:了解正确的饮食习惯,健康生活从这三样开始

小雪(冬天的第一个节气),天气寒冷,需补充营养以保持健康。推荐吃羊肉、牛肉、栗子或熬制的鸡汤,并在汤中加入枸杞、木耳等有益健康的食材。 关键词:小雪;养生;食物建议;温度变化

生活常识 11.22
揭秘:为什么人类选择人工授精而非自然怀孕?

揭秘:为什么人类选择人工授精而非自然怀孕?

预测卵巢内的卵泡状态,帮助二人确定最佳的性生活时间。之后,在专业指导下,男方可以尝试多种方法如阴茎勃起试验等来刺激女方体内性欲激素分泌,促进卵泡成熟和排出。最后,双方在确诊为适合怀孕的前提下进行人流手术。整个过程尽量减少对女方身体健康的影响,同时借助夫精人工授精的独特优势助其实现怀孕目标。

生活常识 11.22
这些特征显示长寿人脸的特质,你知道吗?

这些特征显示长寿人脸的特质,你知道吗?

面相学家发现:观察一个人的面部特征能预测其寿命长短!70岁以后的男性更显年轻,因为眉眼清亮,面色红润,鼻子挺直,嘴唇红润;女性则可通过鼻翼适中、眼窝深陷、脸颊饱满等来判断。此外,心脏、肺部等重要器官状态也有助于预测寿命。同时,笑容、乐观心态、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也可助力延长寿命。

生活常识 11.22
北京大学开启格点量子色动力学核子电极化率研究,探索神秘的量子世界

北京大学开启格点量子色动力学核子电极化率研究,探索神秘的量子世界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冯旭、刘川教授领导的格点QCD团队通过深度研究,在电磁场条件下的模拟,发现了核子-π介子态对核子电极化率的影响显著,这一发现有助于更准确地预测和理解核子的性质。

生活常识 11.22
突破时空界限,人类细胞图谱于2024年11月21日面世

突破时空界限,人类细胞图谱于2024年11月21日面世

HCA已发布多张对人体细胞图谱的早期草图和分析工具的论文,展示了不同基因网络主导骨骼、肌肉和神经组织分化等关键领域的发展情况。这些图谱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并提供重要的临床参考。

生活常识 11.22
揭秘科学家解密:揭示40年谜团,解析自来水消毒过程中的未知化学物质

揭秘科学家解密:揭示40年谜团,解析自来水消毒过程中的未知化学物质

氯胺消毒自来水产生的神秘副产物 Cl–N–NO2−。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了Cl–N–NO2−在饮用水系统中存在的普遍性,并对其毒性进行了初步评估。为了确定其化学式和结构,研究人员利用离子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和确认。然而,由于氯胺消毒自来水可能引发的一些健康问题,研究团队还需进一步探讨其潜在影响。通过对美国各地氯胺消毒的饮用水系统的调查,研究人员证实所有样本中都含有一氧化二氮和硝酸盐。浓度中位数为23微克/升。研究人员表示,虽然氯胺消毒自来水本身安全,但由于与其他元素接触会产生有毒副产物,因此仍需要谨慎使用。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探讨氯胺的副产品以及它们可能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生活常识 11.22
这种新塑料,可以直接溶解于海水 | 环球科学要闻

这种新塑料,可以直接溶解于海水 | 环球科学要闻

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主体建设完成,该设备位于地下700米深处实验大厅里一个44米深的水池里,由不锈钢网壳、有机玻璃球,以及光电倍增管等关键部件组成。新型耐用塑料可溶解于海水,研究人员致力于用超分子塑料来解决海洋污染问题,新型塑料由两种离子单体聚合而成,稳定性好。

生活常识 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