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卫报》报道,近日,来自美国华盛顿州的安妮·比洛塔(Annie Bilotta)和蒂丝奇·威廉姆斯(Tisch Williams)两位女士就她们和其他几名同伴勇救闺蜜于美洲狮口的事迹接受了电视采访。
据悉,袭击事件发生于上个月17日,比洛塔、威廉姆斯、凯利·贝尔吉尔(Keri Bergere)等几名女子组队在华盛顿州瀑布市(Fall City)骑行。当她们沿着塔库溪小径(Tokul Creek Trail)行进时,两只美洲狮突然从灌木丛中窜了出来。其中一只随即钻进树丛;另一只,而后被测量出体重为75磅(约34公斤)的雄性美洲狮则将贝尔吉尔从自行车上拖倒,开始撕咬其面部。
由于袭击来得太快,想要通过大声吼叫将美洲狮吓走已经不可能了,比洛塔来不及多想,她开始用双手掐美洲狮的脖子,但她有限的力量对强壮的美洲狮几乎不起作用,用她的话来说,“就像是掐一块石头”,此时,威廉姆斯和另一名成员艾丽卡找来木棍和石头,三人一起对着美洲狮又砸又打,而其余的队员则搬起自行车猛砸咬人的野兽。这样的施救大概进行了15分钟,美洲狮才稍微松口,而让被攻击的贝尔吉尔成功逃离“狮”口,则总共花了45分钟时间。随后,该美洲狮被华盛顿州渔猎部的工作人员射杀。
《卫报》新闻页面
凯利·贝尔吉尔获救时,其面部被严重抓伤咬伤,她在医院接受治疗五天后方才出院。她说,自己一生都感谢这些朋友——冒着生命危险,奋不顾身拯救朋友的生命,这是实实在在的美国好闺蜜。华盛顿渔猎部也盛赞美国好闺蜜的救人行为为“英雄行为”。
那么,美洲狮是危险生物吗?在北美洲,人们和美洲狮的冲突有多严重呢?实际上,在美洲,美洲狮通常不被视为危险生物,美洲狮主动伤人的事件是极其罕见的,只是每发生一起,媒体对该事件的大肆报道会加深人们的印象和芥蒂。在过去的100年间,美国境内共发生了125起美洲狮袭击人类事件。其中27起致人死亡。而美洲黑熊在过去20年间的致死数量为25人。然而,仅仅将死亡的人数当作单纯的数字来对比多少,未免太过冷血。了解美洲狮为何伤人,才是让更多的人免于伤害的基础。
野生动物管理人员分析了自上世纪80年代记录的包括美国和加拿大发生了386起美洲狮与人类相遇事件,其中29起致死,171起致伤,186起相遇但未发生冲突。他们发现,年龄低于两岁半的美洲狮或处于不健康状态的美洲狮最容易与人类相遇。美洲狮幼崽与母亲一起生活1-2年,年龄低于两岁半的美洲狮或是尚未脱离母亲庇护的个体,或是刚脱离母亲的个体,其生存经验尚且不足,容易进入人类活动频繁的区域;而不健康的美洲狮,其捕猎能力下降,为了获取食物,它们可能进入其他健康美洲狮远离的区域,比如人类活动区觅食。
在所有与人类相遇的美洲狮中,雌性比雄性更容易发起攻击,而致人死亡的,更多的是成年美洲狮。在相遇事件中,被攻击者通过高高站直、慢慢后退、大声吼叫、投掷物件等方式,都有效地降低了美洲狮发起攻击的几率。而逃跑,或以其他方式快速移动比如玩闹、滑雪、旱冰、骑行等比缓慢移动或保持不动的方式更容易引起美洲狮的攻击。
但有一种情况除外,那就是蹲下或倒地装死。这种行为与站直身体、让自己显得更大的做法相反,让美洲狮认为对方是体型小而容易攻击的对象。如果遇到的美洲狮刚好处于不健康、急需觅食的状态,装死,则刚好符合美洲狮对失去反抗能力、容易猎捕的猎物的要求,从而招致攻击。
新闻中,凯利·贝尔吉尔的情况刚好符合美洲狮袭击事件中的骑行案例,快速移动状若奔跑的猎物,这样的状态易激起美洲狮的狩猎天性,因而对贝尔吉尔发起了扑咬。而骑行队员描述的,美洲狮突然从灌木丛窜出,也是美洲狮通常的捕猎方式——这是一种行踪隐秘的独行猎手,通过伏击的方式捕杀猎物。
因此,远离大型野生动物出没的野外,选择安全的地点进行户外活动,才是唯一能保护自己免受伤害的方式。
结论: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名叫安妮·比洛塔的女士和几位同伴勇敢救助她的闺蜜的故事。他们的救援行动充分体现了美国的好姐妹情谊和美国人民的高度责任感。然而,文章指出美洲狮并非危险生物,除非其正处于饥饿或受伤的状态。因此,减少与美洲狮的接触,避免陷入潜在的危险区域,是最基本的安全措施。
这则新闻可以引发公众对于如何在户外活动中保持自身安全的关注,同时也提醒人们应该尊重自然,避免因无知或疏忽而导致意外。此外,这次救援行动也强调了女性在动物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因为很多情况下,女性的勇气和坚韧常常能够帮助人类逃脱危险。
根据野生动物管理人员的研究,年轻和健康状况良好的美洲狮更容易与人类相遇,且更有可能发起攻击。同时,长时间的站立和缓缓后退,以及大声喊叫和投掷物体都可以降低美洲狮发动攻击的几率。此外,装死也是一种有效的逃避方法,但在特定的情况下,如遭遇生病或饥饿的美洲狮,它并不适用。
总的来说,要尽可能避免与野生动物的接触,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习正确的应对策略,才能在享受户外活动的同时确保自身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