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心衰患者的救命稻草,却是一场赌博
半年前,李明辉(化名)的生活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彻底颠覆。心力衰竭,这个曾经只在医学书籍上见过的词汇,如今成了他每日必须面对的现实。他的生活,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每一天都在与病魔抗争,寻找那一线生机。
李明辉,曾经是一个健壮的建筑工人,如今却只能依靠药物来维持微弱的心跳。“唯一的治疗方法是心脏移植。”老家的医生告诉他,唯一的希望是等待合适的供体。然而,心脏供体的稀缺让他的等待变得遥遥无期。
在绝望的深渊中,他开始接触到人工心脏。
现阶段的人工心脏并不像想象中复杂,更像是一个辅助水泵,这个泵通过将左心室的血液运输到主动脉,帮助心脏做工,减缓心脏的压力,学术上,医生称之为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
▲人工心脏的工作原理
在家人的鼓励和支持下,李明辉决定到省城的医院接受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的植入手术。虽然价格不便宜,除了人工心脏本身费用外,加上手术费、住院费、ICU的费用,整体费用接近了100万。“医生跟我说可以一直用很多年”,李明辉说。医生的介绍让他对未来重新燃起了希望。
手术之后,李明辉仿佛获得了新生。他的血压和血氧水平逐渐稳定,甚至能够下床走动,生活自理。坐在医院的病床上,他开始憧憬着出院后的日子,期待着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
但是,命运似乎并不打算轻易放过他。出院半年后的一天,李明辉突然感到胸闷、气促、头晕,之前心衰的症状似乎又回来了。紧急返回医院后,医生告诉他,人工心脏停止工作了,泵不转了,必须立即更换。这个消息,如同一道突如其来的闪电,劈开了他刚刚筑起的希望之墙。
和医院多次沟通后,企业的代表出面同意免费提供新的产品,但李明辉却没法放心,他担心下一次再次出现故障,发生意外。企业的人员跟他说,他用的这款人工心,获批的是3个月,所以能用半年已经达到了产品的设计要求了。
李明辉对接下来的选择十分迷茫,要么是换心脏移植,要么换长期型的人工心脏,但这两个选择费用都不低。现在的厂家提供的免费更换产品还是短期型的,不能保证长时间的使用。
人工心脏,这个曾经给予他希望的技术,现在却成了他心中挥之不去的阴霾。
人工心脏的真相:并非都能长期使用
人工心脏的概念并不新鲜,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科学家开始研究人工心脏的可能性。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人工心脏的技术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距离真正实现替代心脏的功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目前,市场上的人工心脏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全人工心脏(TAH),一类是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TAH是一种可以完全替代心脏的机械装置,LVAD是一种可以部分替代心脏的机械装置,它可以连接到患者的左心室和主动脉,代替心脏的左心室功能。
TAH和LVAD的目的都是为了让患者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或者作为心脏移植的过渡方案。目前,技术比较成熟的是LVAD心室辅助装置,我国已有多款LVAD上市。
LVAD分为长期型LVAD和短期型LVAD。长期型LVAD是获批可以长期终身辅助的产品,短期LVAD只获批用于短期过渡治疗,最终需要转换为心脏移植。
目前,长期辅助已经成为了应用主流。在美国Intermacs两万例的病例报告统计中,超过80%的患者植入人工心脏的目的为终身长期辅助(Destination Therapy)。这也说明了在未来,长期辅助一定是人工心脏的趋势。
中国药监局器械审评中心官网的技术审评报告显示,短期过渡的LVAD产品仅评价3个月的器械成功率,患者带器械存活3个月即为达标,也说明了其目的主要是3个月左右的短期过渡辅助。
尽管心室辅助的长期植入需求巨大,但目前获批长期植入的LVAD寥寥无几。在中国,目前仅有 EVAHEART I 和EVA-Pulsar获批长期使用。在美国,仅有 Heartmate 3 获批长期使用,其他磁悬浮、磁液悬浮等产品均未获批长期植入。这也说明了对于人工心脏的长期植入,各国的药监局审批极为谨慎,除了产品的技术外,还需综合评估长期临床效果、安全性、有效性、并发症及不良事件。
▲2022年数据显示82%的LVAD植入目的为终身长期辅助
短期型LVAD在国内外有很多产品。在美国,获批及试验中的短期LVAD有Excor、HeartAssist5、ReliantHeart等产品,中国的短期LVAD也已经上市了三款。
目前的第三代LVAD的潜力是巨大的,可以进一步改善HF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医疗成本,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然而,第三代LVAD也有一些挑战,主要是需要更多的长期数据和证据来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更多的创新和优化来解决仍然存在的问题,如感染、右心衰、瓣膜衰败、中风等。
如何查证适应症:中国药监局官网
为什么有些医生会给患者推荐使用短期型人工心脏呢?为什么药监局会批准这些人工心脏呢?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不简单,它们涉及到医学、伦理、法律、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从医学的角度来看,人工心脏为心脏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其他治疗方法的绝望的患者,人工心脏可能是他们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因此,一些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给患者提供人工心脏的建议,让患者自己做出选择。比如,有些患者更倾向于移植,但暂时无法等到供体,这种患者使用短期型人工心脏可以支持数月,相比长期型人工心脏,价格更低,性价比更高。
但是,由于工作繁忙,医生无法对人工心脏的获批适应症一一查证,而一些短期型人工心脏厂家为了扩大营销,提高收入,在向医生介绍时刻意模糊概念,告诉医生虽然只获批短期,实际上也能长期使用,甚至主动接近患者进行推销,这些因素也导致患者无法了解真实的状况。
那么,为什么中国药监局会批准一些只能使用3个月的人工心脏呢?这是因为,NMPA的审评标准和方法是根据人工心脏的不同类型和用途而制定的,其中,有一种人工心脏是专门用于短期的,即只能使用3个月,它的目的是为了暂时维持患者的血液循环,等待其他的治疗方案,比如心脏移植或者心脏恢复。这种短期过渡的人工心脏审评标准是相对宽松的,仅评价3个月的器械成功率,患者带器械存活3个月即为达标,而不需要考虑它的长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也是为什么,市场上的部分人工心脏是这种短期的,而不是长期的,因为长期的人工心脏的审评标准是相对严格的,需要证明它能够满足更长的使用,长期安全有效。
实际上,我国药监局的查证通道是对公众开放的。如果对于医疗器械产品的适应症不了解,可以通过药监局NMPA的官网,选择对应的医疗器械进行查证,可以详细了解产品获批的适应症,更好地做出选择。
结论:
这是一个关于李明辉生命中重要转折的故事。他曾经是一位身体健康的好青年,但在几年前突然遭遇了一场严重的疾病,心衰成为了他生活的常态。在这段时间里,他尝试各种可能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和人工心脏移植,都没有成功。
就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一款名为“心胜”的人工心脏。这是一款新型的人工心脏,尽管只有三个月的使用寿命,但它依然能让患者持续血液循环,改善病情。
然而,手术后的李明辉并没有信心能够依赖这部人工心脏活下去。他开始接触到了另一种人工心脏——“瓣膜夹”(PDA),这是一种可以替代人类瓣膜的新型设备。李明辉考虑到成本和性能等因素,最终选择了瓣膜夹。
然而,瓣膜夹的效果并不是理想的。在手术后的短时间内,李明辉再次出现了严重的心衰症状。这对于他的康复来说无疑是个打击。
然而,这次经历并没有让李明辉放弃。他在网上搜索有关人工心脏的信息,并发现了一款名为“WPV”(半永久性心律失常疗法)的人工心脏。WPV是由美国新英格兰医学协会批准的一种特殊的药物治疗方案,它的优点是可以维持心脏的正常心跳,避免患者因心脏疾病而反复发作。
于是,李明辉开始了WPV的治疗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服药和治疗,他的病情有了明显的改善。他已经能够下床走动,甚至能够和家人一起外出游玩。他现在每天都会坚持服药,希望能尽快恢复健康。
总结起来,李明辉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是通过药物治疗还是人工心脏移植,都有可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但是治疗效果并不总是理想的。此外,我们也应该积极面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寻找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尽可能地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