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国南北方的概念由来已久,但究竟该如何划分界线,具体的界限又在哪里呢?
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南北方的分界线均由历史习惯而形成,并不存在显著的天然地理分界,但在中国,却是个例外。
1908年,时任中国地学会首任会长张相文撰写了《新撰地文学》,在文中他提出一个概念,即中国的南北分界线应为“北岭淮水”:北岭即今天的秦岭,淮水也就是今天的淮河。
“北岭淮水”这一概念的提出,是人们首次站在现代地理学角度给出的科学解释,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935年,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在《中国气候概论》一文中提出秦岭-淮河线的观点;1936年,翁文灏在《中国土壤与其相关之人生问题》一文中,也将秦岭-淮河视为中国天然分界线。一百年后的今天,人们仍将秦岭-淮河线评定为百年来中国最重要的地理大发现。
在中国,名山大川众多,为什么秦岭-淮河线却如此特殊?
这条在地图上看似简单的线,从地理学的不同角度,具有极其特殊而丰富的衍生特质:它,不但是气候的分界线,同时,还是中国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水田农业与旱地农业的分界线,以及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水岭。
秦岭-淮河以北,降水量小于800毫米,一月平均温在0℃以下,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多种植小麦、花生、大豆,地貌则以平原和高原居多。
秦岭-淮河以南,降水量大于800毫米,一月平均温在0℃以上,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多种植水稻、油菜、甘蔗和甜菜,地貌则以丘陵为主。
虽然我们说一线分南北,但是当把目光聚焦于这条分界线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秦岭,并非主脊明确的山脉,而是纵横数十至数百公里的庞大山系;淮河,也不是整齐划一的河流,而是宽达几十公里的密集水网,由此,如何相对准确划分南北分界线,又成了一个难题。
2010年,来自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的陈全功教授团队,似乎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根据气候、地理、人文等方面的综合数据,制作了一张中国南北分界带分布图,并且划定了一条相对精确的南北分界线(图3-图7)。
在秦岭-淮河线周边的分界地带,有众多自然地理变化的临界点,它横跨甘肃、陕西、河南、安徽、江苏等多省,坐落在这里的城市,很难用绝对的南北方来定义。他们,可能兼具北方的豪迈与南方的婉约,在南来北往的交流中,在南北文化的碰撞中,在南北风物的滋养中,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结论:
从历史和地理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南北方并不是一个明显的界线,尤其是从气候和水资源分布来看,这条分界线更多的是区域性的差异。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尝试从更为科学和准确的角度来划分中国的南北分界线。
建议:
1. 未来的地理学者和专家应该继续深入研究和探讨中国的南北方分界线问题,寻求更为准确和科学的方法和途径。
2. 有关部门和机构应该加强对于这条分界线的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片土地资源。
3. 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大对南北方之间交流的力度,包括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促进南北之间的共同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