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生存都离不开食物,目前转基因生物可以提供给人们一定量的食物,但安全性一直是所有人的关注重点。对于转基因食物的管理,全球通用的是转基因标识管理,分为强制标识和自愿标识。目前采用强制标识的国家居多,中国也是其中之一。
但是,强制标识也分两种,一种是定量标识,一种是定性标识,中国是目前唯一采用定性标识方法的国家。不过,2023年10月,农业农村部公开征求对《农业农村部关于修改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的意见,首次对外正式发出信号,中国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将由定性标识转向定量标识。
定性标识是指,凡是动植物产品,只要含有转基因成分或者是转基因作物、动物加工而成的,必须强制标识。而定量标识是,只有转基因成分达到一定比例的,如达到3%的,就要标识为转基因产品。现在的“征求意见稿”就是规定,单一作物转基因成分含量超过产品3%(转基因产品的质量比例)时应当标识。
中国从定性到定量标识转基因产品应当说是随转基因生物研发和市场发展的一种趋势,也是一种进步。这种情况可以用文艺复兴时期的瑞士医生帕拉塞尔苏斯对毒物的定义来描述:所有物质都有毒,没有什么不含有毒,只有剂量决定一种物质是否为毒物。
转基因产品不过是食物和其他物质中的一类,如同其他物质一样,即便有毒,也只有剂量才能决定是否有毒或有害。更何况,国际上主流观点是,转基因生物产品与传统的或现有的常规产品没有什么不同,也就是“实质等同”。因此有些国家已经不再对转基因食品特别标注,因为转基因产品与常规产品的安全性是一致的。
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对转基因产品有一个难以翻越的大山,认为某些转基因产品可能会有毒,因此,在对转基因产品的管理上,中国是最严格的。中国此前的管理方法是,凡有转基因成分,都要标注。而且,一些商家出于竞争的需要,还特别反标注“非转基因”。不过,2018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国家卫健委三部门联合发布公告,明确对市场上没有转基因同类产品的食用植物油不得标注“非转基因”。
现在,当所有转基因产品在经过严格的科学验证、检测,证明其对人、生物和环境安全才能上市之后,实施“实质等同”的管理方式也应当是水到渠成。但是,为了因应国内公众的认知和反应,管理部门和专业人员遵循了循序渐进的方式,不是采取不标注的方法,而是采取从定性到定量的方式。
即便是定量管理和标识,中国将要颁布的管理方式也是世界上比较严格的,转基因成分达到3%就要标注,比美国更为严格。2018年12月,美国农业部发布了《国家生物工程食品信息披露标准》的指导细则,从2022年1月1日起强制执行定量标识的管理办法,要求苜蓿、苹果、油菜、玉米、棉花、茄子、木瓜、菠萝、土豆、鲑鱼、大豆、南瓜和甜菜13种植物/动物转基因成分超过5%的食品必须以适当方式(文字、图标或者电子扫描码等)标注。当然,美国也有一些州的定量标识比较严格,如佛蒙特州的《基因工程生产的食品的标识法案》就要求对使用基因工程生产的食品,超过0.9%就需要标识。
中国将要实施的定量标识也比日本严格。2001年,日本颁布实施了《转基因食品标识法》,在主要成分已经通过安全评价,转基因成分占5%以上时,需要强制标识,低于5%则不需要标识。
定量标识转基因产品最严格的是欧盟。2003年,欧盟通过了1829/2003号令,修订了转基因标识管理政策。产品中的转基因成分来源如果获得欧盟批准,则转基因成分超过0.9%以上,需要标识,低于0.9%则不需要标识。但是,如果转基因成分来源没有获得欧盟批准,转基因成分超过0.5%以上就需要标识,低于0.5%则不需要标识。另外,巴西的要求也比较严格,产品中的转基因成分达到1%,就需要强制标识,而且适用于所有包装的、散装的和冷冻的食品以及以转基因产品作为饲料的动物源性食品。
在对转基因产品的定量标识上,中国与日本相似,但比日本严格。但是,即便对转基因食品进行严格的定量标识的欧盟和巴西,目前也不影响转基因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消费,因为公众已经慢慢习惯了经过安全评估的转基因产品。
另一方面,现在中国对《农业农村部关于修改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也意味着,对只占3%的转基因成分进行标识尚未定论,需要管理部门、专业界和公众进行公开讨论、交流和论证。
对转基因产品进行标识是一种知情同意原则,需要贯彻实施。现在的征求意见稿既是要贯彻这个原则,又要采取与国际相一致的转基因管理方式,即定量标识,而且,最终可能从强制标识过渡到志愿标识。
这个过渡当然需要经过转基因生物和产品长期的检验才能实现。目前,全球24个国家转基因种植面积达到1.955亿公顷(1公顷约等于15亩),有67个国家/地区应用了转基因作物。全球种植的转基因作物有13种,包括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甜菜、苜蓿、木瓜、南瓜、马铃薯、苹果、杨树、茄子、菠萝。
2023年12月25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国内85家企业农作物种子的生产经营许可证被批准发放,其中即包括37个转基因玉米品种和10个转基因大豆品种,涉及26家企业。这是国内首批获得生产经营许可证的转基因玉米大豆种子。
中国发展转基因产品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粮食安全,原则是,“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而转基因就是现在和未来农业、畜牧业发展的尖端科技,但在利用这种科技手段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粮食和其他产品需求的同时,要兼顾安全性。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也是在动态发展的,对于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评估,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分不同阶段进行,在任何一个阶段发现任何一个可能影响健康和环境安全的问题,都会立即终止研发试验,不会进入产业化环节。
因此,转基因产品从定性到定量标识,是一种兼顾市场需求与安全性的做法。
结论:
总的来说,中国的转基因标识管理正朝着定量标签的方向迈进。这一变化反映出中国政府对转基因食品监管的决心和力度。然而,这个过程还需要考虑到公众的认知和反应,并且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在转基因食品管理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例如,我国发布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国产转基因作物在未获得相关认证前不得在市场上销售;同时,国内已有85家企业农作物种子的生产经营许可证被批准发放,这也说明我国已经在转基因产品管理上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不过,我们也不能忽视任何可能的风险。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研究和评估,以确保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此外,也需要强化公众的信息披露和教育,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认知水平。
总的来说,中国的转基因标识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转基因食品带来的挑战,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