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米粒妈
前几天米粒妈给大家详细分析了新课标和新教材指导下,英语应该怎么学→初中阅读量要求是小学的10倍,英语新教材改革,你准备好了吗?
某减之后,学校的英语课减少了,教某部的目的,就是想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大量的阅读;所以米粒妈觉得,学校课时减少了,反而是孩子们的机会:
在课外只需要做好阅读这一件事,哪怕是零起点的孩子,跟着科学的阅读体系走,在两三年后也能通过KET考试。
那到底怎么从零开始启蒙,读哪些书,怎么个读法,才能让孩子走上阅读列通往中高考的“快车道”?
上周去北京外国语大学拜访了沈忆文教授,这篇就来写一写,新课标下英语阅读从哪里入手,怎么读能稳步升级,对于时间有限的孩子来说怎么操作效果最好。
低级别分级启蒙,中高级别平行拓展
从0到1永远是最难的。
从完全没有接触过英语,一个单词也听不懂,看不懂,到拿到一本书,能自己大概看懂讲的是什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合理规划难度+大量有效输入+均衡搭配资源,三者缺一不可。
第一条,合理规划难度,这是最核心的,米粒妈最先说。
举个极端例子方便理解。
假如孩子刚读完牛津树三级:
就去读《哈利波特》:
肯定读不懂对吧。
因为两套书的难度差距太大了,跟不上。
那如果牛津树三级已经能读懂了,但是还让他一遍一遍读,直到全部背下来。
这个难度规划也不太合理,因为在简单的级别停留太久了,难度一直不增加,浪费时间,孩子容易“营养不良”。
合理的阅读安排有应该是:难度一点点增加,让孩子一直保持能读懂80%以上的状态。
但是英语不是咱们的母语,这个难度咱们不好掌握。所以分级读物是非常好的启蒙工具,像米粒妈带大家团过的RAZ,牛津树,大猫,红火箭,都是很好的分级(米粒妈书架,一眼望去都是咱们的“老朋友”)。
它们的级别难度一点点上升,就像给孩子搭了一架很方便的梯子,帮孩子们顺利登高。
有了合适的梯子,接下来就是保证“大量有效输入”了。
量越大,效果肯定越好。
大多数孩子,平时没有语言环境,就靠放学写完课内作业之后,见缝插针读英语。米粒妈建议,最少最少,也要保证每天半个小时的英语阅读,实打实的,专注的半小时,并且每天坚持,不间断。
群里很多妈妈都说,道理都懂,就是难以坚持下来再加上不知道选什么书,英文书单琳琅满目,哪些适合自家娃,该怎么选,选好之后怎么读?怎么吸收书中的“精华”……
另一个重要的关键词是“有效”,指的是“孩子能理解”。在启蒙阶段,孩子读和听的,要么有图片帮他理解意思:
要么咱们做动作帮他理解:
要么是他之前看过的视频。
总之,通过各种辅助,能让他知道自己在读,在听的英语句子,大概是什么意思。
能理解意思,才能读进去,听进去,才能慢慢记住,积累。
做到了“大量”和“可理解”,孩子的英语理解能力就会稳步提升。
等到孩子读了4-5个级别的分级,积累了一些基础词汇,能理解常遇到的问题,就必须增加分级之外的其他读物了,光靠分级不够了。
这么做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就算每一级别本数比较多的RAZ,一个级别也才100本左右。
过了前面4-5个级别再往后读,如果不增加其他同等难度的书把阅读量撑起来,升级会很困难。
就好比一年级,把校内英语课本学明白了,考试也能考个高分。
但是到了初二,单单靠英语课本,不做课外阅读,别说考高分了,很可能题都做不完。
第二,中高考阅读题的类型多样,是大趋势。
以北京2023年中考举例,有说明类型的如课程介绍:
有故事:
有讨论食物浪费的:
有心理学相关的,讨论什么让人感到幸福:
多种多样。
所以孩子们平时也要保证阅读题材和体裁的多样性。阅读题材大体可以分成“虚构”和“非虚构”两大类:
“虚构”就是故事类,比如牛津树,哈利波特,神奇树屋;
“非虚构”就是事实类,比如人物传记,科普文章,文化历史等等;
很多孩子启蒙是从虚构故事开始的,因为有情节的吸引,孩子喜欢看。但是一定要慢慢加入非虚构类书,对于孩子扩展知识储备和词汇量非常有帮助。
米粒妈给大家推荐几套很不错的非虚构书:
Let’s read and find out science:
Oxford read and discover:
Science raz:
Smart science:
The magic school bus:
听读并行,自然拼读完成从听到读的转化
虽然这篇米粒妈说的是阅读,但是阅读和听力是不可分割的。
咱们想象一下,孩子是怎么会读“I like dogs.”这句英语的呢?要先听,知道怎么发音,才能读出来对吧。
所以,我们不可能脱离听力谈阅读。阅读的启蒙,更准确的说,是“听读”的启蒙。
从零开始,一直到孩子能自主阅读,这期间,听力和阅读必须是同步的。
米粒妈结合之前写的“有效输入”具体给大家讲讲怎么操作。
假如孩子从RAZ的A级开始启蒙,我们分两条平行线进行。
第一条线,跟读。
听着音频,看着书,跟读,每天跟读三本。
第二条线,听A级音频。
在读A级的这一个月,利用一切碎片时间,循环播放A级的音频。
前4-5个级别都可以这样操作。
等这样听读4-5个级别,孩子已经能理解很多英语句子了。
再往上,可以加入第三条线,比如跟读F级别,听F级别音频的同时,还可以听G级别的音频。
以上是最基本的。
只要坚持,孩子的阅读水平,是在一个舒服的难度稳步上升。
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从一开始就加入第四条线。
就是同步听看过的动画,儿歌,其他英语绘本,只要保持可理解输入,听得越多越好。关于英文儿歌和英文绘本。
我们最终的目的,是从听读,过渡到“不听也能读”,也就是自主阅读。
那就少不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自然拼读。
在听读阶段,孩子往往能听懂“dog”的发音,但是要是光看到dog的单词,不听的话,他还是不认识,因为不会拼读。
米粒妈经常听同事们说,孩子校内课本上的句子,都能读出来。但是同一个单词,在家里的绘本里再出现,就不认识了。这两个问题,学了自然拼读之后就能解决。
但是自然拼读有两个关键点,把握不好会影响效果。
第一,开始时间,自然拼读不需要太早学。
先积累一些听力词汇再去学,效果更好。
第二,学习进度,不要一下把所有规则都学完。
自然拼读规则也是有难度区分的,从简单到难,一般分为4-5个级别。
每次学完一个级别,都要在阅读里练习,都练扎实了,再进行下一个级别。
就好像学舞蹈,手和腿都有动作。新手得先分别把手和腿的动作练到不出错,再结合起来。如果一上来手脚并用,会容易乱。
用英语学知识,深度阅读和词汇扩展的好方法
我们都知道,英语用起来,才能学好。
如果一直都是被动阅读,不输出,很多读过的东西宛如蜻蜓点水。
米粒妈强烈推荐孩子们试试用英语学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知识,然后用一个小白板,思维导图,画画等自己喜欢的方式讲出来。
米粒有一段时间特别迷虫子,学校组织了一个昆虫科普介绍,他报名了。在展示之前拿我练手的时候,我对他在一周之内增加的词汇量都惊呆了。
什么thorax(胸腔),abdomen(腹腔),exoskeleton(外壳)这些专业的词儿,蹦得特别顺溜。
在孩子们每周跟读的书中,可以让他们选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来讲讲。一开始短点没关系,1-2句话也行。随着他们积累增加,能讲得会越来越多。
因为知道要讲,而且讲得是自己喜欢的,孩子在读的时候,就会更专心。心态也从“我要练习读英语”,变成“我要用英语了解我喜欢的动物”。讲得越多,他们自己信心越足,也更积极,能形成很不错的正向循环。
这篇米粒妈写了从零实现自主阅读的路线和方法,来划个重点:
低级别用分级启蒙,先积累最基础的词汇,中高级别大量加入其他书,丰富阅读类型。
读和听缺一不可,听读3-4个级别分级后,再加入自然拼读,实现听力词汇到阅读词汇的转化。
找喜欢的话题,从英语学知识,是实现深度阅读和增加词汇量的利器。
最后,英语离不开坚持,心血来潮没啥用,细水长流是关键。点个“赞”+“在看”,路线正确, 坚持下去,人人都能培养出英文小牛娃!
个人简介:@米粒妈爱分享 米粒妈,美国海归,海淀家长。专注学习干货、教育经验和升学。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