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企业家、演说家罗永浩发文为“选择性缄默症”人群发声,并表示自己也曾因为“社恐”在儿童和少年时期有过三段噩梦般的经历。
罗永浩转发了一则长文,称自己朋友孩子患上“选择性缄默症”,并表示自己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回忆起自己儿童和少年时期噩梦般的三次经历:“作为重度社恐的孩子,两次新校入学,一次中途转学,每一次都有长达一两个月不敢或不太敢跟班里的同学说话。虽然我后来在长大的过程中基本克服了这个问题,但想来很大程度上也是运气成分吧。”
罗永浩表示望这些孤独的、敏感的,比自己当年的情况还严重的孩子们,都能在家长们安排的轻松自然的氛围中,没有压力地解决这些问题,顺便结识几个一生的好朋友。
据科学辟谣微信公众号文章《孩子不说话就是“社恐”?或许你该了解一下“选择性缄默症”》介绍,选择性缄默症是一种焦虑症,这类患儿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很正常,但却在某些特定的、需要语言交流的场合,选择性地保持沉默不语。
根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选择性缄默症的诊断标准如下:
1. 在被期待讲话的特定的社交情况(例如,在学校)中持续地不能讲话,尽管在其他情况中能够讲话。
2. 这种障碍妨碍了教育或职业成就或社交沟通。
3. 这种障碍的持续时间至少1个月(不能限于入学的第1个月)。
4. 这种不能讲话不能归因于缺少社交情况下所需的口语知识,或者对所需口语有不适感所致。
5. 这种障碍不能用一种交流障碍来更好地解释(例如,儿童期发生的流畅性障碍),且不能仅仅出现在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精神分裂症或者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的病程中。
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选择性缄默症的病因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来源:九派新闻综合当事人社交账号、科学辟谣微信公众号】
结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的建立。然而,社会上仍然存在一些困扰人们的心理问题,其中,选择性缄默症就是其中之一。这是一种罕见的心理障碍,患者在特定的社会场合无法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
建议:
1. 提高公众对选择性缄默症的认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种心理障碍,以及它的成因和表现形式。
2. 对患有选择性缄默症的人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他们应对这种心理障碍带来的挑战。
3. 家庭应该给予患有选择性缄默症的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在一个舒适、轻松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4. 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心理健康的研究和发展中来,为更多的选择性缄默症患者找到治疗方法。
5. 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也应该加强对选择性缄默症患者的关怀和支持,帮助他们获得必要的生活帮助和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