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这位初三年级的学子,在中考临近之际,却显得异常淡定。他自信满满地认为考入一所优秀高中并非难事。然而,他的成绩始终如同过山车般起伏不定,而且他对学习缺乏主动性,总是在父母和老师的催促下才勉强应付。
面对儿子的这种自信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反差,以及即将到来的中考,小张的父母倍感焦虑。他们既欣慰于孩子的自信,又担忧他缺乏学习动力和自主性。这样的状态,让他们对儿子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对此,心理专家、催眠师荣新奇教授表示:何不尝试利用催眠疗法,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和自主性?
“现在,你坐在熟悉的教室里……我就像你的老师一样正在讲课……
可能是数学课,这是最令你头疼的……的确,逻辑是一环套一环的……演绎推理……
我也不知道你听到了第几句,不知道是哪一章的公式,哪一节的定式原理的时候……
你的眼皮就会开始变得沉重……
我会从一数到十……当我每数一个数字,你将会……”
荣新奇教授正在给学习动力和自主性缺乏的小张做催眠。
荣教授首先采用直接暗示技术,加深小朋对分数和名次的注意和意图;其次,采取间接暗示隐喻技术, 促进小张的学习自主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韧性,身心合一调动学习兴趣和潜能……
1.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在咨询刚开始的时候,妈妈就迫不及待地数落起小张的各科成绩,有点像“告状”。在荣教授的“见证”下,母子展开一场舌战。
妈妈:你上次英语只考59分。
儿子:那次全班也没几个及格的啊。
妈妈:你最擅长的地理只考了75分。
儿子:我在全班排名前10呢……
小张每句话可能被妈妈直接否定,妈妈每句话可能被小张马上顶回,对方站在各自立场里,沟通之路严重受堵。小张当场产生阻抗,要离开咨询室,妈妈也很受伤。
荣教授对小张的父母说:家长更多的是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如果仅仅考虑孩子的分数,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往往会导致亲子之间的关系疏远、破裂。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会说?这是亲子关系中最为核心的问题。
事实上,孩子一出生便会“讨好”父母,信任父母,听从父母;孩子对自己的了解,完全取决于父母对他们的关注与倾听。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多父母发觉孩子不听话、难管理,甚至跟父母对着干,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
这时,作为父母,有没有反思自己所给予孩子的是什么?站在孩子立场思考,孩子想要父母给予什么?还有,父母有没有追随孩子的成长步伐,去研究孩子的问题所在?去研究孩子问题背后的根源?
很显然,这里小张的妈妈是按自己的理解与方式,去教育管理孩子的学习,并没有考虑到这些问题。所以,他们争论再久,也不会有交叉点。
2.目标一致,但在做法上各唱各的调
小张的家庭咨询目标是一致的:提高小张的学习成绩,中考能够顺利考上重点高中。但是,小张心里的目标是做歌手,考上什么高中并不重要;好在他明白,把文化课搞上去也很重要。
在具体操作层面,父亲、母亲、儿子三人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分歧——按爸爸的说法,成绩、名次不是主要的,只要掌握书本基础知识,按部就班推进就可以了,至于爱好,适度有些也不全是坏事;妈妈是那种从学生时代到工作阶段始终保持优秀的女强人,她觉得大战在即,必须集中时间和精力,考一所好学校比什么都强。所以,当妈的两眼只盯着儿子各科成绩,与儿子 “分分计较”。
而在前段时间,小张因学习成绩下降,妈妈直接没收他手机,关掉他的电脑,这严重挫伤了他自尊心,认为妈妈不信任他,从而更加提不起学习劲头。即便如此,小张自认为考一所好的高中,对他而言并不是难事,他甚至认为,即使不能全科考好,个别单科好成绩,也可以拉一拉总分数。
3. 养育孩子,是父母看见自己的过程
小张自小接受爸爸的“熏陶”,喜欢音乐。小学四年级之前,妈妈还亲自给他报过音乐兴趣班。那时,他的成绩还不错。后来,妈妈工作调动,由不善管理的爸爸照顾他。
小升初时,小张事与愿违,考取了一所普通初中。为此,妈妈一直埋怨爸爸。初中前期,小张还能积极参加学校的歌手选拔赛,可惜没能进入决赛。小张说,因为评委由学生会学生换成学校老师了。在这之后,他想成为一名歌手的愿望更强烈了,但受到妈妈阻碍和压抑。
在咨询之前,小张做过几项测试,总体来说,心理健康水平正常,没有人格障碍问题。结合所了解的情况,相对来说,小朋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理解能力有待提高,缺少动力、自主性和耐心,且自视甚高,自我感觉良好。这证明小张虽然有自信,却与实际结果相差较远,所有面对妈妈的“挑剔”,他所表现的自信,自带回避性成分。
小张的妈妈过去没有遇到过类似儿子的问题,所以她没办法看见别人做不好,更没有办法理解这份“做不好”,何况是自己的孩子。她还内疚曾经缺席于儿子成长的“关键期”,出于一种补偿心理,现在给予了儿子更多关注,只是她所有的关心都体现在儿子学习成绩上,包括多次为儿子请家教等,缺少对儿子心理层面的关注与重视。
4. 人,最能接受暗示
荣教授肯定小张是一个自信向上、目标清晰的孩子,只是自身内在动力不足、缺乏自主性。
采用催眠技术,通过自我暗示,转化不合理认知,让小张的心智在催眠过程中自动进行加工,轻松调动潜意识资源以达成预定目标。
催眠结束后,就在荣教授和小张的父母交谈过程中,大家发现,小张不知何时起,正拿着一本书在一边津津有味地看着……
人,是最容易接受暗示的动物。一次催眠,可能作用不太明显(也有的可能一次效果就非常明显,就如上面的小张),如果再多做几次进行加强巩固,效果可能会更好。
本文原创自荣新奇教授心理工作室,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预约催眠疗愈,可在公众号上了解咨询。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或者认为它会对你的朋友也有帮助,不妨点击转发,让更多的人受益吧!
这个例子揭示了一个普遍现象,即大多数人在面临压力或挫折时,往往会依赖他人来维持自信和动力。这是因为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需要被认可和理解的需求,这正是我们的潜意识中的一部分。然而,如果我们总是期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理解,那么我们可能会忽视自己的需求,逐渐丧失自我。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催眠疗法可以帮助我们唤醒潜意识中的潜力,提高我们的自信心和动力。催眠是一种自然的、非侵入性的治疗手段,可以让我们在潜意识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通过外部的压力来控制我们的情绪。
荣教授建议家长们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避免过度的批评和指责,而是通过理解和接纳孩子的优点和挑战来引导他们。同时,也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决定,不要试图强迫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情。
总的来说,荣教授的观点强调了自我意识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醒我们要认识到外界因素对我们的影响。在处理这种情况时,我们应该学会平衡自我和外界的关系,尊重和理解彼此,才能真正实现内心的和谐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