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谭羽清 图片源自西宁野生动物园微信公众号
3月18日晚,青海西宁野生动物园发布消息称,园内的兔狲长公主“狲大娘”于3月17日因病死亡,初步诊断为子宫蓄脓。消息公布后,受到了公众广泛关注,相关话题于3月19日早间登上微博热搜,诸多网友在话题下惋惜“狲大娘”的离去。
“狲大娘”
“狲大娘”出生于2021年5月7日,今年将满3岁,是中国首只人工繁育的兔狲,其父“狲思邈”、其母“狲尚香”均为西宁野生动物园的明星动物。
离世原因或为封闭型子宫蓄脓
据西宁野生动物园消息,直到“狲大娘”死亡前一天,3月16日的直播画面中还可以看到,“大娘”依然胖乎乎,依然嫌弃她的“臭弟弟”。日常饲养观察中,饲养员也没有发现其有明显的进食、排便、体重和行动异常。没想到,就在16日当晚,她钻进了一个网友捐赠的“小房子”中,就再也没有出来。直到17日早上,饲养员观察时发现她已死亡,死亡时体重依然接近4千克。
3月16日的“狲大娘”
对此,兽医向园方表示,子宫蓄脓多见于发情期的雌性犬、猫、兔等宠物,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一般认为是激素和细菌共同作用的结果。及早发现和治疗是避免悲剧的关键,可是之前并没有发现渗出物,结合初步尸检情况,“狲大娘”可能属于难以发现的封闭型子宫蓄脓。这对于毛长体胖、大部分时间都隐藏起来睡觉,且容易应激不便检查的兔狲而言,提前发现更是难上加难。
“通常认为,规律性繁殖能够减少子宫蓄脓的发生,今年是‘狲大娘’第一次交配参与繁殖,并已成功受孕,却在我们已经着手为她准备产房的时候,不幸离世。”在公布“狲大娘”离世的文章中,西宁野生动物园写道。
中国首只人工繁育的兔狲
据悉,兔狲是猫科兔狲属的唯一动物,也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狲大娘”所属的高原亚种主要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生活。
作为一种古老的猫科动物,兔狲已有650万年的历史。其自身免疫系统不健全,对于一般猫科动物危害不大的弓形虫病,对于兔狲幼崽致死率极高。兔狲繁育曾困扰全世界数十年,在“狲大娘”出生前,国内更是从未成功繁育成活。
在“狲大娘”出生前,西宁野生动物园里共有4只高原亚种兔狲,它们分别为2014年起陆续在青海省野外救护的“狲小满”“狲思邈”“狲小妹”和“狲尚香”。2018年起,西宁野生动物园开启园内兔狲的人工繁育工作。
2021年3月初,在观察到“狲思邈”和“狲尚香”的交配行为后,动物园的兔狲人工繁育攻关小组迅速行动,同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开展合作,精心呵护“狲尚香”。为让它安心待产,工作人员专门设置了栏道为它提供幽暗环境;预产期前10天,还将预防弓形虫病的药物添加到食物中,防止小兔狲受到弓形虫病的影响……
2021年5月7日中午,工作人员通过监控发现,“狲尚香”在5小时内先后产下3只成活幼崽,性别为一雄两雌,随后它们被分别命名为“狲大娘”“狲大郎”和“狲二娘”。
小时候的“狲大娘”
在3只幼崽刚满月时,为增加成活率,工作人员开展了人工育幼,保证营养供给、接种猫瘟疫苗、涂抹驱虫药物。但随着兔狲年龄增大,母源抗体消失,自由活动增加,接触外界频繁,各类病菌威胁逐渐增大,在3只小兔狲3个月大时,它们陆续出现了腹泻、呕吐等病症,最终,只有体格最壮的“狲大娘”活了下来。
按照国内动物园行业通常的判断标准,出生后存活6个月可认定为人工繁育成功,因此“狲大娘”成为了国内第一只人工繁育兔狲。
“保护和教育是动物园的宗旨,人工繁育是迁地保护的重要,然而兔狲是世界上最难繁殖的猫科动物,‘狲大娘’的到来是中国兔狲保护的希望,她的离去则是中国兔狲保护的重大损失。”西宁野生动物园写道,当下,园区兽医已经在远程指导下获取了相关病料,送到北京进行进一步检测,希望能够确认子宫蓄脓产生的具体原因,并对未来兔狲防治子宫蓄脓提供更多科学数据。
结论:对于“狲大娘”离世事件,我们深感痛惜。作为世界上最小最娇贵的野生动物之一,兔狲面临着极大的生存压力和风险。这种疾病在狗和猫等其他哺乳动物中较为常见,但是在兔狲这样的动物中却是罕见的。
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尽快采取措施来阻止或减缓“狲大娘”的病情恶化。这包括早期发现和治疗,以及早期干预以防止疾病的扩散。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对动物的保护,提高公众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
此外,由于缺乏经验和专业知识,如何准确诊断和处理“.Marker Test”(标记试验)是一种难题。兽医应该寻求专业的医学知识和技能来支持他们的工作,以便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应该继续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利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来保护和研究这种特殊的生物,为人类和其他动物带来更多的福祉。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科普教育,让公众更加了解和尊重这些可爱的动物,共同维护我们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