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17日),徐汇区光启青少年科学研究院迎来近300名新学员,让更多孩子走进科创课堂。钱学森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永刚为新学员们带来徐汇区“追光”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第一讲《以钱学森为榜样,讲科学家精神》。
钱永刚带来徐汇区“追光”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第一讲。
学生现场互动。
今年,徐汇区光启青少年科学研究院将进一步加强优质科教资源整合和校内外联动,探索区域性青少年科创教育有效实施的路径、方法和课程。此次徐汇区光启青少年科学研究院推出的科创教育项目,聚焦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和科创后备人才培养,通过知识学习、方法实践、项目探究等,指导如何产生研究课题,按照科学的方法完成探究,从而能够自主选择研究主题,独立完成课题探究。
这次科创教育课程设置多元化,根据学段差异,分别开设“撬动地球”“圆形工具”“AI先驱”三大主题课程,每门课程又设置若干个大单元项目,每个项目均是跨学科的设计与实施,包含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物理、化学、人工智能等各学科。此外,教学方式也呈现多样化,实施基于单元教学的项目化学习,开展深度学习。同学们需要阅读大量参考文献并形成思考,参与探究实验、STEM项目等。
第一讲之后的第一课,新学员参加工程类科学实践活动。
徐汇区光启青少年科学研究院成立于2008年9月,旨在构建小学—初中阶梯式成长的科创教育平台。2022年,徐汇区光启青少年科学研究院加强课程建设,推出科学融合和竞赛项目两大类科创课程群,开设“体验营”“成长营”“科创营”三类阶梯式社团,以“体验营”激发科创兴趣,以“成长营”实施科创学习,以“科创营”推动科创成果,与徐汇区光启青少年创新教育基地形成贯通全区“从小学到高中”的科创后备人才全链条培养通道,每年培养学生2万余人次。
去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发布,要求着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上学期秋季开学季,徐汇区启动以“追光”为主题的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首轮邀请11位院士和科学家领衔,带领各自的科学家团队参与,院士、科学家将走进校园,在面对面、零距离地互动交流中,引导广大中小学生走近科学家,了解科学家精神,增强科学探索的好奇心,真正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第一轮计划通过2年时间,在教育一“加”一“减”间,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播撒科学的种子。
钱永刚受邀担任青少年科技导师团导师、科学家导师团领衔人。
今天,钱永刚受邀担任徐汇区光启青少年科技导师团导师、徐汇区“追光”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科学家导师团领衔人。第一讲之后的第一课,新学员参加了工程类科学实践活动《纸,不只是纸》,分组完成结构搭建和承重实验。徐汇区光启青少年科学研究院“成长营”的科创教育项目,探索区域性科创教育实施和科创后备人才培养,推动优质科教资源向学校辐射,推进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
结论: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科技和教育的发展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本次科普活动,我们看到了更多家长和孩子们对科技创新的热情,这无疑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针对当前的情况,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 加强科研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我们需要借鉴更多的成功经验,通过多方面的合作和交流,使得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接触和接触到科学研究,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2. 创造更多有利于儿童创新的环境。我们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支持,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尝试新的事物,发现自己的潜力。
3. 强化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我们要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学生,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技术知识。
4. 完善科技创新教育的评价体系。我们应该建立一个公正、公平、科学的评价体系,以便更好地激励和引导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