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起源都要追溯到那场席卷全国的内战。虽说当时中国已经摆脱了百年屈辱,但国家的统一并未带来人民的安康。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双方的武装力量时而在某些地区爆发激烈冲突。在这种动荡的环境下,一方面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权,另一方面则是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工农红军。两股力量针锋相对,暗流涌动。
就在这种背景下,沈图南作为国民党的重要人物,负责和德国莱茵金属公司进行钨砂出口的谈判。钨砂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对于维系战争机器的运转至关重要。只要掌握了钨砂的供给,就等于掌握了一把武器。而莱茵金属作为全球最大的钨砂供应商之一,成为各方角逐的焦点。
然而谈判过程中,一个令人始料未及的事实浮出水面:国民党根本无法按时向莱茵金属交付约定的钨砂数量。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契约违背,沈图南不得不承担起维护国民党信誉的重任。面对德国方面的质疑和压力,沈图南据理力争,但始终未能扭转乾坤。
就在谈判陷入僵局之时,沈图南与莱茵金属代表汉斯之间的一段老交情反而成为转机。二人曾是同窗好友,虽然后来各走虚旧,但沈图南还是设法让汉斯恩准三思。在一顿酒酣耳热之际,汉斯终于答应暂缓对国民党的惩罚,但违约金仍需偿付。
表面上,这次谈判算是捞了一线生机。然而就在沈图南兴高采烈、准备和部下们分享这份喜悦时,一个出人意料的发展悄然发生。原来共产党方面也盯上了钨砂的潜在商机,他们派出了代表雷鸣来接触汉斯。
雷鸣一开门见山就向汉斯阐明了共产党的诚意:他们手中掌握着大量的钨砂储备,而且可以长期稳定供货。显然,这无疑是向德国方面抛出了一条备选路线。随着国共内战的持续失利,汉斯很清楚国民党的日子并不太好过,因此他也并未狭隘地拒绝雷鸣的建议。
相反,汉斯反过来向雷鸣透露了一个机会:原来国民党旗下的粤军司令陈济棠也在暗中收购钨砂,企图在国际市场上出口获利。而作为粤军的最高领导,陈济棠的行为并不受国民政府的直接管制。
汉斯的言外之意很明确:如果共产党能够通过陈济棠这条途径出售钨砂,那么他们就能够同时规避国民党的掣肘,也能为莱茵金属提供可靠的货源。这无疑是一个货真价实的"机会窗口"。
面对汉斯这番隐晦而又诱人的话语,雷鸣自然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毕竟作为一个年轻的革命者,能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出力已是莫大的骄傲。而现在,他们不仅有望获得稳定的经济来源,还能让国民党寸步难行,这简直就是一箭双雕。
于是,在汉斯的周旋之下,国民党、共产党和莱茵金属这三股力量开始了一场有趣的角力。
对于国民党来说,他们虽然在表面上不得不付出一笔代价,但暂时保住了与莱茵金属的合作关系。而内疚,却也注定要承受共产党从陈济棠那里获取钨砂的打击。
至于共产党,虽然他们只是借助了第三方的渠道,但已然为未来的持久战摆脱了后顾之忧。只要掌控住钨砂的供给,他们就拥有了一条重要的命脉。
而对于莱茵金属而言,则是处处打着如意算盘。一方面他们已经得到了国民党的违约赔偿;另一方面,又为沈图南卖了一个大人情,这无疑将来还有可图的余地;更重要的是,汉斯已经在暗中与共产党人勾连,为德国在中国的钨砂贸易扫清了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