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财经讯 3月27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在题为“世界经济展望”的博鳌论坛分论坛上表示,相信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会达到5%以上,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
据林毅夫分析,发达国家的经济还没有复苏,他们过去长期的年均增长率是3%。但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美国今年的增速只有2.1%,欧盟国家只有0.9%,日本只有0.7%。
林毅夫表示,中国的经济发展对世界非常重要。“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国,第一大出口国,由于世界的经济增长速度较慢(主要因发达国家增速慢),导致贸易增长速度慢,发达国家进口需求少,这对第一大出口国影响最大。”
林毅夫表示,幸运的是中国的政策空间比较大,在世界范围内政府的负债比重是比较低的,未来需要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在投资方面,他认为,我们在新经济上还有很多投资的机会,即使在传统产业上也有追赶的空间,只要积极的财政政策运用好,维持一定的增长,大家有信心能恢复。
对于“有哪些领域可以提高生产力水平”的问题,林毅夫总结:
一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为特性的新经济或者第四次工业革命,在短周期的新经济技术创新上,中国有人才优势;
第二,如果技术突破了,中国有全世界最大市场的优势,成本低、竞争力强;
第三,如果需要硬件,中国现在有全世界最好的产业配套优势。
“比如新能源汽车,早期特斯拉发展了十几年,最高产量不到3万台,濒临破产,到中国投资一年就建厂了,第二年就生产48万辆,这让马斯克和他的公司股票变成所有汽车产业中估值最高的。”林毅夫举例进一步阐述。
最后,关于企业出海,他认为这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到了一定的阶段必然会出现的现象。
“企业要创造‘第二春’,就必须到工资水平低的地方去了。”林毅夫表示,中国已经是中等收入国家,达到了人均GDP13000美元,两三年之内中国一定会变成高收入国家。这种情况下,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必然转移到海外工资水平比较低的地方,必然会走向海外。
中国的“第二春”正在孕育:重塑全球制造业格局
在全球经济深度衰退的大背景下,中国正在开启新一轮的发展引擎,凭借其独特的经济结构和庞大的市场规模,有望在未来几年内重新塑造全球经济格局。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在其主题演讲《世界经济展望》中提出,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将保持在5%以上,并将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动力源。
林毅夫指出,当前全球经济的增长主要受制于发达国家的疲软表现。发达国家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平均年均增长率仅为3%,远低于世界经济普遍预计的3.6%至4.4%的增长区间。这种状况不仅源于发达国家面临的债务压力,也与当前全球贸易增长放缓有关。此外,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处于自动化、数字化和全球化的趋势下,对传统生产方式产生了显著冲击,出口需求减少使得第一大出口国对中国构成重要依赖。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发展步伐停滞不前。相反,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来应对挑战,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方面,面对科技进步带来的新兴行业机遇,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中国正在通过改革政策和技术手段加速科技创新,打造数字经济时代的优势产业。例如,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菜鸟网络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布局人工智能物流系统,通过智能算法提高物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这对于提升零售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华为、腾讯等科技巨头也在研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瞄准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金融科技等领域开拓市场空间,构建全方位的数字经济产业链。
其次,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随着全球价值链的重构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进口需求受到抑制,这对出口大国带来了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坚持扩大开放,积极推动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着力改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外商来华投资兴业,推动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例如,2021年中国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吸引了全球近2500家参展企业,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拓展了经贸合作的空间。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面临着产业升级的压力。虽然传统的制造业仍然占有较大市场份额,但在快速变化的技术和市场需求面前,转型升级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正倡导绿色低碳、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加大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力度,鼓励发展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高端产业,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产品集群。此外,创新商业模式,如共享经济、线上线下融合、跨界融合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制造业注入活力和动能。
总的来说,尽管面临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但中国坚定秉持稳中求进的发展战略,大力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积极寻求国内外市场平衡、加快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以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中国制造正从传统制造转向智能化、服务化、网络化的全面转型,推动全球制造业格局发生深刻变革。因此,中国不仅将继续推动自身经济发展,也将引领全球制造业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为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