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莫斯科附近郊区拉斯诺戈尔斯克市“克罗库斯城”音乐厅发生恐怖袭击,结合各方报道可得知,枪手抵达目的地后,立即朝手无寸铁的安保人员发起射击,而后从正门闯入,除无差别扫射外,还投掷手榴弹和燃烧弹,造成上百人死伤。这其中,三大疑点表明,这件事并不简单。
(图解:莫斯科一音乐厅发生枪击事件)
1、莫斯科恐袭:装备精良、精心策划
一场音乐会变成一场噩梦,引发全世界担忧与关注。
从这次恐袭的先关报道中看,我们大致能提取到以下几个信息点:
首先,几名枪手装备精良。身穿迷彩服与战术背心,手持自动步枪,还携带瞄准镜与战术背包,包中有十多个弹夹、四五百发子弹以及多枚手榴弹和燃烧弹。
据知情人士说,手榴弹和燃烧弹引发大火和爆炸,导致这一可容纳6000多人的音乐厅,瞬间被火焰吞没。目前已知死亡人数已经超过130人,其中大部分都是死于燃烧物中毒,最小的一名遇难者,仅7岁。
其次,这些枪手训练有素,从发动攻击到撤退路线,都能看出这一危险计划,是制定的。
他们兵分两路,一部分人从正门闯入,见人就杀,时而单发射击、时而移动扫射,安保人员和音乐厅内无辜民众无一幸免。另一部分则绕道邻近展览中心窗户进入,从背后发起偷袭。
俄执法机构发布报告称,在1名枪手全场扫射时,其他几人还封锁出口。等警方驶来后立即驾驶白色轿车驶离。
只不过,最终还是在逃往俄乌边境途中,被警方逮捕。
(图解:被抓捕的4名嫌疑人)
2、真凶主动认领,普京做出指示!
被抓后,这些枪手在审讯过程中称,自己是受雇于人才发起恐怖袭击的,最初暂定报酬为100万卢布,也就是人民币7万元,但最终交易价格只定在25万卢布,相当于2万元人民币。
也就是说,这些人居然为了这一点钱,去杀害上百人,甚至最后有可能搭上自己的性命。
环球网报道称,因为俄罗斯在很早以前就废除死刑,所以这一次制造恐怖袭击时间的人,很可能无法被判处死刑。
为此,俄杜马提议修改宪法,恢复死刑,拿议员话说就是,“杀人不偿命是不合理的,不能单纯强调杀人者的人权,而忽视了被害者的人权。如今,几个恐怖分析无法被判处死刑,恰恰说明了法条的不合理,需要变通。”
此类事情还发生在2004年,一起惨案造成300多名儿童与教师死亡,但最终那些武装分子也没有被判死刑。
除了对枪手的判决结果有异议外,对于整件事,其实还有部分疑点没有解释清楚。
比如国籍问题。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发布消息称,涉案人员约11名,其中1名19岁青年,因拒捕被揍的眼睛都闭不上,加上他,共4人被抓,全部是塔吉克斯坦公民。
但塔吉克斯坦外交部却第一时间否认,并发布官方声明称,通缉名单上的几名塔吉克斯坦公民并没有参与袭击,其从2023年11月之后就一直在国内居住,与莫斯科发生的事情无关,
(图解:美国声称早已提前受到恐怖袭击的可靠情报)
3、大有来头?美国提前做好预警
再比如雇佣这些人制造惨案的幕后真凶是谁?
一开始,很多人都猜测与乌克兰和美国有关,但很快伊斯兰国分支“伊斯兰国-呼罗珊”就宣布对此事负责。
值得一提的是,与俄罗斯上述抓捕袭击者说法不同,该组织宣称袭击者已全部返回基地。
对此,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讲话称,这次恐袭组织者,正在为血腥恐吓行为做准备。外界猜测,这或许是对普京的一次“下马威”。
“伊斯兰国-呼罗珊”是常年活跃在阿富汗、巴基斯坦等部分地区的激进分子,与“伊斯兰国”组织一拍即合后加入,成为分支之一。
当年,该组织遭到国际社会沉重打击,特别是在叙利亚,一度遭到美国和俄罗斯的强力打击,随着俄乌冲突、巴以冲突接连爆发,美俄注意力被扭转,该组织残余力量便瞅准机会,想要“死灰复燃”。
据悉,美国早在3月8日的时候就已经得到“伊斯兰国-呼罗珊”这一可怕计划的可信情报,并称提前向俄罗斯发出预警。同时,也警告美国公民不要前往莫斯科音乐厅。
不过,俄罗斯驻美大使阿纳托利·安东诺夫则否认到,“没有事先收到美方通知”。
有心人士注意到,伊朗此前也发生相似恐怖袭击事件,美国同样强调自己提前收到了消息,这或许说明,美国已经将恐怖袭击行动视为辅助战略工具。
总的来说,伊朗也好俄罗斯也罢,恐怖袭击事件频发,表明“反恐”已经迫在眉睫,美俄有必要做出调整,深化合作,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