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轿车市场,日系车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轩逸、卡罗拉和思域,作为日系三强的紧凑型轿车产品,这三款车型在国内轿车市场,也是常青树般的存在,虽然挑战者众多,但是最终能够实现逆袭的车型并不多。不过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尤其是10—20万级别紧凑型新能源轿车的崛起,这种格局正在持续发生变化,而到了2024年2月份,国内市场畅销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通过下面的图表,我们 能够看到,日系车在轿车销量前20位中的存在感是非常低,细化到数据上,我们看到只有轩逸一款车进入了销量前20位,单月销量19878辆,轿车销量榜排名第2位!而在这张销量榜之外,销量第二好的日系轿车是思域,单月销量为7420辆,第三好的车型为雷凌,单月销量为7041辆,而在国内轿车市场长期占据销量前十位置的卡罗拉,单月销量仅2743辆,可以说不复往日荣光。
当然了,2月份由于是传统春节假期,对很多品牌的车型销量可能有所影响,但是我们通过图表也能看到,包括比亚迪秦PLUS、比亚迪海鸥、大众朗逸/速腾等车型,甚至包括大众迈腾、帕萨特这样的合资中型车,和奔驰C级和奥迪A6L这样的豪华品牌车型,销量都很不错,所以春节影响是针对所有品牌和车型的,不仅仅只针对日系品牌轿车产品,日系品牌轿车就是呈现出了大败退的局面。
无独有偶,之前几天,有相关消息称,日产和本田计划缩减在国内的产能,日产预计缩减产能30%左右,本田预计缩减产能20%,原因就是受新能源汽车冲击,这两个品牌的销量下滑严重,事实上,2023年全年,日产汽车在国内的销量为79.3万辆,相比于2022年,同比下滑24%;本田汽车2023年全年销量为123.42万辆,同比下滑10.1%。所以种种迹象表明,不仅仅是日系轿车呈现大败退的局面,日系品牌本身也面临诸多挑战。
为什么日系轿车,尤其是之前相对畅销的一些车型,在销量方面下滑严重呢?其实主要原因还是优势不够明显了,大家都知道,日系品牌轿车产品的一个核心优势,就在于油耗和可靠性,也就是油耗低、而且不容易坏,所以整体的使用成本比较低,这在燃油车时代,是一个很明显的优势,尤其是相比于德系和美系轿车。
但是现在,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崛起,这种情况完全变了,不管是纯电车还是插电式混动、增程式电动车,在省钱这一块,都要比这些日系燃油车更残暴!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在占据大量行驶比例的短距离通勤中,新能源车型可以纯电行驶,而且维修保养费用也很低,总体费用就很低了,那么日系燃油轿车的优势,就很不明显了。那么既然很多小伙伴准备购买日系品牌的中低端轿车是为了省钱,那么国产新能源车型更省钱!
关键的问题是,现在新能源汽车内卷严重,新能源汽车产品比燃油车价格更低了,就比如销量排名第一的比亚迪秦PLUS DM-i,如今的起步价格只有7.98万元,已经是一个很低的价格,合资品牌燃油车如果没有品牌加成,就没有竞争力了。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日系轿车的劣势就出来了,一是品牌影响力不强,开日系轿车,尤其是中低端车型,大多数消费者都不是奔着面子和格调去的,所以遇到更经济的车型,很多潜在用户就转投他处了,加上国产新能源汽车的配置水平更高,所以这些日系品牌的销量自然就受到了重大影响。当然了,我们看到销量前20榜单,实际上新能源汽车也不是很多,但是冲击力是明显存在的,也就是说,人们看到了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强势,才看到了日系轿车的羸弱。
所以,其实2月份仅有一款日系轿车产品销量进入轿车销量排行榜前20位,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数据和排名,这份排名意味着日系品牌轿车产品的市场地位已经很不牢固了。可能接下来的月份,这些日系品牌轿车产品中的一部分,销量还会回来,但是之前那种“钉子户”一般的销量排名和数据,可能就不复存在了,也就是说,日系轿车产品未来将进入震荡期,直到被国产新能源轿车产品和国产燃油车持续替代。
结论:2月份,日系轿车在轿车销量前20位中的存在感是非常低的,销量前20名中没有一款日系车进入。这是由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导致的。此外,国内销量前十的日系轿车卡罗拉的销量仅有2743辆,显示出日系轿车市场的衰落。同时,日本两大汽车制造商日产和本田的产量也大幅下降,这说明了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市场份额正在减少。
建议:
1. 加强品牌建设:对于日系品牌来说,他们需要提高品牌形象和知名度,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的产品和服务。
2. 提升产品质量:虽然日系品牌在全球范围内享有较高的声誉,但在电动汽车领域,他们仍然面临着质量控制和技术创新的挑战。
3. 开拓新市场:除了国内市场,日系品牌还可以考虑开拓海外市场,特别是在欧洲和北美市场,因为那里有更多的消费者对电动汽车有需求。
4. 寻求合作伙伴:日本汽车制造商可以通过与其他公司合作,共同开发新的电动汽车技术或市场,以扩大其市场份额。
5. 投资研发:日系品牌应该加大对电动汽车技术研发的投入,以便在未来取得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