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中国卖出了186亿美元的美国国债,结束了连续两个月的抛售。日本买进了149亿美元的国债。

2024-03-20 热点资讯 关注公众号

当地时间3月19日,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月,美债前三大海外债主日本、中国、英国的持有量有所分化:中国、英国减持,日本增持。

美国财政部2024年1月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日本1月增持149亿美元美国国债,持仓规模达到11531亿美元,继续为美国第一大债主。

中国1月减持186亿美元美国国债至7977亿美元,是自去年11月起连续2个月加仓后首次减仓。

作为美国国债海外第二大债主,从2022年4月起,中国的美债持仓一直低于1万亿美元,并从2022年8月至2023年2月连续7个月减持美国国债,2023年3月增持203亿美元美债,同年4月至10月再次“七连降”,同年11月、12月分别增持124亿、343亿美元美债。

英国1月减持2亿美元美国国债至7535亿美元,持仓规模位列第三。

美国财政部报告显示,1月所有海外对长期、短期美国证券和银行现金流(banking flows)的净流出总额为88亿美元。其中,海外私人资金净流出为269亿美元,海外官方资金净流入为181亿美元。

同时,1月海外净流入美国长期证券的资金规模为798亿美元,此前12月净流入1420亿美元。其中,海外私人投资者净买入756亿美元,海外官方机构净买入42亿美元。包括海外投资组合通过股票互换购入的美股在内,进行一些调整后,海外1月总体净买入美国长期证券361亿美元,此前12月为净买入1602亿美元。


结论:随着全球经济的波动和政治形势的变化,美国国债的持有量在不同国家之间呈现出显著的分化趋势。尤其是对于中国的债券,由于其巨大的市场影响力,其持有的变化尤为引人关注。
建议:
1. 保持谨慎:尽管面临各种挑战,但各国政府应该坚持平衡财政赤字和债务水平的原则,避免过度依赖债务融资以支撑经济。
2. 加强合作:虽然中美两国的债务问题备受关注,但也应与其他国家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风险。
3. 提升自身的金融稳定能力:各国政府应努力提升自身的金融稳定能力,包括增加国内储蓄率、改善财政结构、控制货币供应等。
4. 鼓励创新与多元化投资: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鼓励创新与多元化投资可以帮助缓解债务负担,增强市场的抗风险能力。

上一篇:香港富豪榜新人周凯旋,身价23亿美金!
下一篇:100万元黄金一年赚50%!金价连续走高,现在投资还来的及吗?
更多更酷的内容分享
猜你感兴趣
中国第二个月减持美债227亿美元,全球市场形势:日本和英国增仓美国国债

中国第二个月减持美债227亿美元,全球市场形势:日本和英国增仓美国国债

美国国债前三甲日本、中国、英国2月下减持,中国增加美债。英国加仓美国国债。美国净流出英国长期证券。全球资本流入流出明显,银行现金流净流入额创纪录。海外投资组合调整影响海外市场。

热点资讯 04.18
中国买入美国国债33亿美元 美国大幅减持英国、日本等海外资产

中国买入美国国债33亿美元 美国大幅减持英国、日本等海外资产

中国出手!今年首次减持美债,此前3大国债撤离。由于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且美债收益率下滑,中国对美债增仓。美债连续三年下跌,今年仅上涨0.1%,中国今年的首次加仓美债或引发波动。另外,中国在美债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减持可能意味着其他债主也开始减仓。

民俗文化 06.21
为了控制资金流动,我国在2月和3月分别抛售了美债。

为了控制资金流动,我国在2月和3月分别抛售了美债。

我国在连续数个月减持美债后,又在两个月内大量购买美债的现象引发了争议。原因是中国持有美债余额的变动受到美债利率影响。长期美债占比超过99%的中国持有的美债,在美债利率大幅上涨的情况下仍可能选择大量买入,而非卖出。举个例子,如果我国早些年购买了100美元的美债,当时发行的债券票面年利率为2%,而近期美债利率为4.3%,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若要主动抛售美债,该以何种价格出售呢?答案是亏本出售。若依然采用100美元的价格,将不会有投资者接手,只能以低于市场价格出售,以确保新的买家能够获得更高的收益率。

热点资讯 03.21
连续两月增持,中国美债持有额回升至8000亿,再伸援手?

连续两月增持,中国美债持有额回升至8000亿,再伸援手?

中国连续两个月增持美债,两个月合计增持467亿美元,持有规模回升至8000亿美元。对于此举,网友质疑为何要救美国。一些博主认为目前没有替代美元的选项,人民币还不够强大,需要慢慢去美元化。还有人指出美国仍是最大出口地,经济不行会影响中国。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购买美债帮助美国恢复经济。然而,如今中美关系紧张,美国将中国视为最大威胁并进行全方位围堵打击。

热点资讯 02.17
大底已现?!A股巨变指日可待,数据背离的信号表明底部已然显现。

大底已现?!A股巨变指日可待,数据背离的信号表明底部已然显现。

底部信号显现的表现。

热点资讯 06.26
一财评论:减轻税负是提振经济的关键因素

一财评论:减轻税负是提振经济的关键因素

出境游:疫情下的跨境旅行热度居高不下,带动出境旅游市场规模突破7万亿元,成为国际消费市场的重要驱动力。不过,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携程、去哪儿等在线旅行社预订量仍在增长,而航空机票、酒店预订则出现下滑,甚至出现了热门目的地抢购热潮。此外,旅游业也面临着成本上升的压力,众多景点和景区的成本持续上涨,为消费者带来了高昂的门票费用和住宿费用。面对这种情况,业界呼吁提高国内机票和酒店的价格竞争力,并倡导绿色低碳的旅游方式。总的来说,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消费需求的变化,未来旅游业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热点资讯 06.26
金融服务业薪资下滑至科技行业的平均水平?

当前金融业的薪资水平是否已经降低至与科技行业相同或相似的水平?

金融服务业薪资下滑至科技行业的平均水平? 当前金融业的薪资水平是否已经降低至与科技行业相同或相似的水平?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国发院经济学教授、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在大连召开202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就金融业降薪问题进行了深度解析。他认为,金融业与高科技行业的薪资水平已经拉平,但还需要考虑道德风险等问题。他强调,金融部门必须给予违规人员更高收入以补偿其可能产生的道德风险。

热点资讯 06.26
6月26日 A 股强势上涨:三大指数集体收涨,互联网服务板块资金流入最多

6月26日 A 股强势上涨:三大指数集体收涨,互联网服务板块资金流入最多

2

热点资讯 06.26
比尔·盖茨:人工智能、核能与美国总统选举,我们的讨论将深入到这些关键议题

比尔·盖茨:人工智能、核能与美国总统选举,我们的讨论将深入到这些关键议题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如重返白宫会带来不确定性,并可能导致一些清洁能源风险投资公司的合作受到影响。但盖茨认为,要成功进入核能赛道并不容易,液态钠代替水作为冷却剂有助于提高安全性并降低成本。他也表达了与其他国家合作的意愿。

热点资讯 06.26
嫦娥六号返回器今日中午抵达北京,将对返回的样品进行详尽的分析和研究。

嫦娥六号返回器今日中午抵达北京,将对返回的样品进行详尽的分析和研究。

"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后续开展样品储存、分析和研究相关工作。国家航天局将择机举行交接仪式,正式向地面应用系统移交月球样品。"

热点资讯 06.26
Google 打算发布 Pixel 9 和更多信息!> Gmail 预计会公布 Pixel 9 的更多详情

Google 打算发布 Pixel 9 和更多信息!> Gmail 预计会公布 Pixel 9 的更多详情

谷歌将在 8 月 13 日(北京时间 8 月 14 日凌晨 1 点)在其加州山景城总部举办新品发布会,主要发布 Pixel 新品系列—— Pixel 9。Pixel 9 系列包括 Pixel 9 标准版、Pixel 9 Pro 和 Pixel 9 ProXL 三种型号,均搭载 Android 15 操作系统。Pixel 9 标准版配备 6.1 英寸 OLED 屏幕,价格约 799 美元;Pixel 9 Pro 配备 6.73 英寸 2K 分辨率的 AMOLED 屏幕,价格约 999 美元;Pixel 9 ProXL 配备 6.5 英寸 2K 分辨率 AMOLED 屏幕,价格约 1199 美元。

热点资讯 06.26
iPhone生产线进行大规模更新:苹果即将改变其手机制造方式

iPhone生产线进行大规模更新:苹果即将改变其手机制造方式

富士康的投资北美工厂因降低成本而陷入停滞。被微软接管后,计划转型为AI数据中心,利用自动化取代部分工人。未来几年内,苹果计划削减iPhone装配线上50%的工人,以提高良率。印度工厂可能成为生产更多iPhone的替代地。

热点资讯 06.26
一加Ace 3 Pro搭载全新1.5K东方屏,刷新视觉观感体验!

一加Ace 3 Pro搭载全新1.5K东方屏,刷新视觉观感体验!

一加Ace 3 Pro 将配备新一代 1.5K 东方屏,8T LTPO 设计、高能效、阳光护眼以及防泼溅功能。6 月 27 日晚 19:00 发布。

热点资讯 06.26
华为:未被美国禁令消灭的强大力量,反向驱动技术发展与全球化扩张

华为:未被美国禁令消灭的强大力量,反向驱动技术发展与全球化扩张

美国的制裁使华为面临巨大挑战,尽管受到了重创,但它并未因此而倒下。相反,华为在过去几年里不断突破封锁,加强自身实力,业务多元化发展。在未来一年内,华为有望实现约1000亿美元的销售额,并在全球市场份额中超过三星。文章总结道:“山姆大叔没能杀死华为,反而让它变得更强大”。

热点资讯 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