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底我国新能源车保有量将近2000万辆。
这一波销量基本上是从2015年后增长起来的。而根据工信部等部委在2015年发布的文件,新能源乘用车生产企业应对动力电池提供不低于8年或者12万km的质保期限。
虽然也有少部分车企为电池提供终身质保,但绝大部分都是遵循了8年12万km的规定。
也就是说,从今年起到未来的8年里,将近2000万新能源车主将陆续开始面临动力电池脱保、电车老龄化、车电不同寿以及电池更换成本高昂等难题。
其实这个问题这些年一直存在,在网络上,我们已经看到过太多关于动力电池的报道,只是大家都不愿意去积极面对。
根据《2024年新能源汽车用户用车焦虑洞察报告》调查数据显示,当下阻碍消费者购买新能源的主要因素当中,对电池寿命短更换成本的顾虑,已经超过了续航焦虑、安全性,排在了第一位。
大家担心的第一个问题是电池性能下降。依据国家规定,电池寿命结束是指容量衰减至70%。一般来说,新能源汽车用的锂电池的日历寿命为5-10年。所以你可以理解为电池的质保也就是只保证70%的健康度。即使你不频繁开车,到了既定年数,电池容量也会衰减到70%。
现在即使是全新的电池,在实际续航方面都还要打个八九折。一旦电池健康度下降到70%以下,其性能将大幅下降,安全性有问题,用户的使用体验也会大大受影响。
相比之下燃油车的发动机,设计寿命一般都在15年60万公里以上,即使维护不当的,也能正常运转10年左右。而且即使过了设计寿命,只要维护得当,发动机仍然可以正常工作,从体验上来说,并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第二个问题则是电池更换成本问题。之前的某豪华电动车品牌,整车价格20多万元,但是因为遭遇事故更换电池组给出的报价却高达54万元。某国产新势力品牌的售后备件价格表里,电池组的价格在15-20万元左右。这样的事例并不少见。
根据中保研统计数据:2022年11月到2023年9月,国内新能源电池的零整比均值大约是在48.5%-50%之间(最新数据为48.74%),相当于占据车身价的一半。也就是说,一辆价格在30万元左右的新能源车,其电池价格在15万元左右并不奇怪。
虽然从去年开始,随着碳酸锂价格不断下探,动力电池的价格也有所回落。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涉及到电池过保或者发生事故后的更换,费用依然不低。
目前碳酸锂价格维持在10万元每吨左右,三元锂和磷酸铁锂电芯目前的成本价分别在0.46-0.53/Wh和0.36-0.46/Wh,均价分别为0.495/Wh和0.41/Wh。现在主流纯电车普遍都开始配60-70kWh电池包,以70kWh电池包按均价算,三元锂和磷酸铁锂电芯的成本价分别为3.46万元和2.87万元。
再以电芯占电池包总成本的80%反推,三元锂和磷酸铁锂电池包的成本价分别为4.33万元和3.59万元。当然,这只是成本价,还不是最终的售价。所以,电池一旦过保,如果涉及到要更换,对于用户来说确实是一笔大支出。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电池过保后,车辆的残值也会明显下降。再加上换电池的费用都快赶上换辆车了。车主要么索性干脆直接换车,要么就只能忍受续航、安全等体验的下降,在没有质保的风险下继续使用“旧车”。
这个问题或许在新能源车发展早期并不会被重视,但随着电池过保时间节点的到来,则有可能成为继续航焦虑、补能焦虑后,新能源车主们最大的焦虑。随之而来的,可能是新能源车风险的上升,继而是影响到新能源车的口碑。
长寿命电池、逻辑上已经跑通的换电模式,电池租用服务,可以解决未来新一批新能源车主的电池焦虑问题,但眼下这将近2000万的新能源车主的困境才是当务之急的问题。
(文/优视汽车 老炮)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汽车的立场。
结论: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接近2000万辆,这与新能源车的发展速度密切相关。然而,其中面临的电池老化、电池更换成本高、电车老龄化等问题不容忽视。
首先,电动汽车电池老化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根据相关文件,新能源车辆企业应对动力电池提供不低于8年或12万km的质保期限。然而,从今起到未来8年内,许多新能源车主需要面对电池脱保、电车老龄化、电池不同寿等问题。
其次,电池更换成本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虽然新的电池性能更好,但是在实际续航方面仍需打折扣。同时,由于电池成本的上涨,使得电池更换的成本更高。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是一个重大的财务负担。
再次,电池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从《2024年新能源汽车用户用车焦虑洞察报告》中可以看到,消费者的电池焦虑问题主要集中在电池寿命短更换成本高、电池质量问题等方面。
最后,我们需要关注的是新能源车的风险问题。随着电池过保时间节点的到来,可能会影响新能源车的口碑,进而导致新能源车风险的上升。
解决方案:政府应该加大对新能源车电池技术的研发力度,提升电池性能;提高电池质量标准,确保电池的安全性;制定相应的补贴政策,减轻购车者的经济压力;推动电池回收利用,降低电池废弃物的影响;加强电池过保和召回的管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新能源汽车的问题,使其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