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背靠国资的华润微,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却没能打出足够亮眼的成绩。
从结果看,在华润微人才动荡的这几年,处于同一起跑线甚至落后一个身位的士兰微靠12寸产线跑在了前面,并在此后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华润微的人才流失现象,反映出我国大陆半导体产业面临的“流水之困”。正如流水需要稳定的河道才能蓄积力量,企业需要稳定的团队来积累经验和推动创新。
缺乏稳定特征的“华润微们”,就像是一条不断变换河道的小溪,难以形成强大的“战略”水流。
大陆半导体行业仍然处于人才缺口期,怎样避免“一挖就走”的尴尬处境,仍然是“华润微们”需要仔细斟酌的问题。
进入2024年,如何集中战略,多点突破,打一场漂亮的仗对华润微至关重要。
图片来源:华润微电子官网
以下是
据华润微官方爆料,深圳12英寸特色工艺集成电路产线预计在2024年年底实现通线投产。
深圳12寸投产意味着其产能达到年产48万片,这对华润微是个重要节点。
一直以来,同为IDM模式的华润微在12寸产线上就比士兰微慢了不少。早在2020年12月,士兰微便宣布其12英寸特色工艺芯片生产线在厦门正式投产。
经过这一事件,士兰微也一跃成为功率半导体国产替代的领头羊,积累了先发优势,资本市场的消息显示,这个优势将持续到2024-2025年。
行至2024年,华润微应该也想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不过,每一个不甚如人意的结果背后,往往都有着诸多牵绊,过去几年的,华润微也有着自己的阵痛。
华润微是一家根正苗红的央企,1983年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与原四机部、七机部、外经贸部联合在香港设立微电子企业——香港华科电子公司,建立中国首条4英寸晶圆生产线 。2004年,华润微在香港上市,2011年退市,2020年在科创板上市。
作为国内功率半导体的龙头行业,华润微的人事却并不稳定。
据公开资料,华润微在2020至2023年间经历了显著的人事变动,人才流失情况严重。
2020年10月,华润微连发21条公告,其中3条人事变动公告涉及两位核心技术人员的离职。
公告称,资深技术人员邓小社因个人原因离职,其在职期间参与研发68项专利。另两位核心技术人员陈南翔、计建新亦提出离职。同时,董事长李福利辞去董事长及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
虽然同日发布的三季财报业绩向好,但在技术密集的半导体行业,核心技术人员接连流失很难不引发市场担忧。当日,华润微股价大跌12.37%,原本700亿元的市值蒸发近百亿元。公司股东的持股进一步集中,从2020年上市时的20万户左右锐减至6.7万户。
2021年,同样的时间再次发生,同时波及华润微的多名核心技术人员和管理层。鉴于工作调动的需要,董事马文杰和张宝民向公司提出辞呈,放弃董事职务。同时,在短短两个月内,公司亦经历了三位核心技术人员离职的人事变动。
2023年6月17日,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李勇强近日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相关职务并办理完成离职手续。
图片来源:Wind
无论是在年报还是在ESG评估报告中,华润微均未披露核心技术人员的变更情况及应对方式。
事实上,华润微的人才流失现象,也同样反映出我国大陆半导体产业面临的“流水之困”。正如流水需要稳定的河道才能蓄积力量,企业也需要稳定的团队来积累经验和推动创新。
大量的产业经验证明,强大的技术流派往往需要核心人才的不断统筹和积累,缺乏稳定特征的“华润微们”,就像是一条不断变换河道的小溪,难以形成强大的“战略”水流。
大陆半导体行业仍然处于人才缺口期,《中国集成电路行业人才发展洞察报告(2023)》报道,2023年全行业的人才需求预计将达到76.65万人,其中人才缺口将达到20万人。
华润微电子等公司面临的半导体行业人才短缺问题并非个案,怎样避免“一挖就走”的尴尬处境,仍然是“华润微们”需要仔细斟酌的问题。
相比之下,半导体龙头台积电在2019年至2022年的全员离职率分别为4.8%、5.1%、6.8%、6.7%,或许给出了一个靠拢的标准。
就财务数据而言,2022年华润微业绩显著增长,实现营收10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7%;净利润26.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40%。增长主要归因于公司在研发创新上的持续投入及在新能源和汽车电子领域的突破,特别是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产品和IGBT产品销售额的大幅增长。
数据来源: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
但好景不长,2023年,公司面临业绩和经营效率下滑的问题。
华润微2023一季报筹资活动现金流入4.00亿元,较2022一季报减少4.52亿元,增速-53.04%,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快速减少。且2023一季报显示筹资流入全部来源于债权流入。
2024年2月末,华润微发布了业绩快报,在报告期内继续面临市场压力和盈利挑战。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的利润总额为168,748.1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36.39%。同时,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47,996.1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43.45%。毛利率、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均大幅下降。
图片来源:Wind
对此,华润微方面称:一方面,报告期内市场整体需求不足,行业景气度较低。半导体行业整体处于“周期下行-底部复苏”阶段,华润微2022年的业绩增长来之不易,IDM模式的抗跌能力有所显现,但是随着周期触底,依然无法掩盖1季度降至冰点的经营业绩状况。
智能手机等终端销售疲弱,导致上游半导体存储芯片、模拟芯片等零部件需求不振,行业景气承压。
另一方面,公司在近年来不断调整产线资源结构和产品结构。据公开消息,前两年华润微在12寸产线上也投入不少。不过,12寸产线将于2024年何时投产,几时能产生质变尚且是个未知数。
半导体企业难做,也正因如此,才更考验一家企业的战略把握和经营策略。
当前半导体市场处于结构性缺货的状态,光伏、伺服器、汽车电子、储能供不应求,但非全面性缺货,消费电子行业的部分已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
受益于IDM 经营模式的华润微,在体制上有着充足的优势。但人才管理机制、研发投入等方面仍存在明显的不足。
华润微是国内MOSFET的最大厂商之一,如果研发进度跟不上头部企业,极容易丢失市场份额。
进入2024年,如何集中战略,多点突破,打一场漂亮的仗对华润微至关重要。
未来华润微将如何发展?芯流智库将持续跟踪报道。
本文总结了华润微在过去几年的人才流失现象,指出这种人才流动现象不仅影响了公司的整体实力,还可能导致市场竞争劣势加剧。文章强调,华润微应加强人才管理和研发创新,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
随着半导体行业的发展,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除了基本的技术技能外,企业还需要具备战略思维和管理能力,以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此外,企业在人才管理方面也存在着不足,需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激励,以保持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总的来说,尽管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但只要华润微能够及时调整战略,提升自身竞争力,就有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成功。同时,对于其他正在或计划进入半导体行业的企业来说,也应当关注华润微的经验教训,以便在未来的发展中避免类似的困境。